近日新麗傳媒三度進擊IPO,公眾的視線又再一次聚焦到電視劇《如懿傳》上。新麗傳媒招股書中披露的周迅、霍建華的真實片酬頻頻引起網絡熱議:1.5億的片酬是假,那5000萬的片酬算不算低?
事實上,5000萬的價位在影視行業並不驚人,目前一線影視演員的片酬都在4000—5000萬元,流量鮮肉、鮮花等片酬甚至更高。同時水漲船高,電視劇版權售價的天花板也愈來愈高。從目前影視市場來看,電視劇《如懿傳》版權費用最高,據悉該劇網絡平臺+衛視平臺版權售價達到了13.8億。然而版權價格過億的影視作品並不少見,影視市場中《楚喬傳》版權售價5.86億,未播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預售價2.9億、《一路繁花相送》版權售價1.8億……
面對這些高額的演員片酬與電視劇版權售價,不免讓人產生一點迷思,所謂的「爆款大劇」除了超高的熱度與引流能力,高售價與高投資、高片酬成正比,其中也不乏賠本賺吆喝的項目,那麼其中真正具備投資回報的「盈利劇」是哪些?
或許新麗傳媒的《如懿傳》做了回「炮引」,為2017年下半程的影視市場點燃了新的硝煙。
新麗傳媒現金流良好,那麼《如懿傳》賺到錢了嗎?
對於新麗傳媒三度進擊IPO,業界媒體紛紛用了「不改初心」「捲土重來」「屢敗屢戰」等字眼來形容——也就說大家見怪不怪了,五年徵途,三年IPO,新麗傳媒在登陸主板完成上市這件事情上有著巨大的決心。
而這次引人矚目的,除了新麗傳媒將上一次申請材料中募集的9.2億追加為20億、投資19部新作之外,證監護網站上預發披露的420頁招股書曝光的周迅、霍建華等演員真實片酬、新麗近3年來高達1.3億的政府補助、明星股東綁定關係等內容也頻頻引起公眾熱議。
在這些熱鬧背後,新麗傳媒招股書上的現金流狀況也引起了部分媒體的注意。在目前影視行業大IP大製作翻騰起的泡沫經濟下,多數影視公司現金流都處於緊繃狀態,再加之影視劇行業中項目採購到拍攝完成普遍以現金方式進行結算,算上播出之後尾款結算的時間差,投資資金回籠,得到現實收益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
據媒體報導,影視劇項目回籠資金往往需要1年以上的周期,所以收入一般為應收款方式,現金流入普遍存在跨期現象,資金還沒回籠就需要投資輸出,這就導致了很多影視公司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出現負資產。
而新麗傳媒的現金流狀況則維持三年的正數資產,十分難得。
對此的解釋是公司銷售回款情況良好,與各發行渠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現金流進入良性循環。這不免讓人揣測,新麗傳媒近幾年出產的幾部爆款影視作品似乎真的賺了不少錢,如《小丈夫》《女醫明妃傳》《剃刀邊緣》等銷售回款情況良好,才能抵得上《如懿傳》《悟空傳》《妖貓傳》等大製作的現金投入。
那麼實際上,是不是市場所有的爆款作品都賺到錢了,這個問題似乎值得思考。
周迅、霍建華「天價片酬」應取締?或許該看看它背後的收益
這次新麗傳媒招股書最讓人矚目的無疑是它曝光了《如懿傳》、《虎媽貓爸》等電視劇中周迅、趙薇、霍建華等演員的真實片酬。據招股書披露,電視劇《如懿傳》中周迅的片酬為5350萬元,霍建華則是5071.7萬元,而2014年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趙薇的片酬為4279萬。雖然數額依舊不低,但並不是傳說中1.5億的天價片酬。
去年8月,央視還就影視行業演員天價片酬的問題進行過專題新聞報導,報導指出國內演員高片酬佔據了大部分製作經費,導致編劇、後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員的酬勞極低,促使了國內影視劇品質下滑。報導毫不避諱的點名指出了《幻城》、《老九門》等熱播劇,導致業界一度掀起「是否該取締演員天價片酬」的討論。彼時正逢新華社報導《如懿傳》男女主角霍建華和周迅一共就拿走了1.5億的片酬。一時間《如懿傳》成為了「天價片酬」的代名詞。
而這個「天價片酬」的問題拿到現今討論,似乎有了新的意義。
據業內人士透露,《如懿傳》已經以單集300萬的版權價格落戶江蘇衛視與東方衛視兩家,換言之單集價格數額可以賣到600萬,以目前90集的集數計算,該劇的電視版權達價格達到了5.4億。同時加上騰訊視頻網站以單集900萬的價格買下網絡獨播權,該劇網絡版權價格達到了8.1億。《如懿傳》整部劇版權費用達到13.5億。
目前該劇並未播出,還無法得知新麗傳媒收取到多少版權費用,但是根據新麗傳媒2016年接連投資了電視劇《如懿傳》,電影《貓妖傳》《悟空傳》等高金額製作項目還能維持61.58萬的現金流,除了其他爆款影視作品的銷售回款情況良好,電視劇《如懿傳》預售款項得到的收益應該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高投資、大製作的背後似乎也意味著高收益,而5000萬上下的片酬對於周迅、霍建華等演員而言是否算高,業界也有不同的聲音。如果按投資回報率來看,5000萬的片酬在目前影視行業似乎並不稀奇。
前段時間樂漾影視與盛一倫的經紀糾紛爆出盛一倫電視劇《將軍在上》的片酬達到了3300萬,而華策公開財報數據顯示,電視劇《夏至未至》中陳學冬片酬達到4200萬。在整個行業物價偏高的情況下,相較業務能力而言,周迅與霍建華的5000萬並不驚人。
高片酬則高售價,下半年新劇誰是真正的收益劇王?
根據新麗傳媒的招股書,2014年電視劇《虎媽貓爸》的總成本約為9329.31萬元,東方衛視和天津衛視的首輪單集售價高達455.21萬元,二輪一季多輪單集價格也達到140萬,這部劇最終累計收益3億,投資收益率超過300%。這其中趙薇4000萬的片酬似乎花費得值得。
而今年即將上檔的大劇能不能創造這樣的投資回報率,就值得人思索了。
6月中旬慈文傳媒發布公告,公告顯示電視劇《楚喬傳》網絡平臺與電視臺的版權總費用達到5.86億元,按照該劇68集集數來算,該劇的單集版權費用達到了860萬左右。而慈文與華策聯合投資出品,網傳慈文傳媒投資金額為1.2億。《楚喬傳》雖然口碑並不如預期,同時摳圖、抄襲等問題屢禁不止,但在今年暑期檔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電視收視同時段第一。算上之後二輪播出的費用,周邊衍生遊戲的費用,這部劇的回報率也不低。
近期進擊IPO的影視公司除了新麗傳媒,還有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視娛樂」),而值得一提的是,華視娛樂2016年主投的影視項目就是今年下半年上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該劇由孫儷、陳曉主演。
根據華視娛樂IPO招股書顯示,《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戲的投資金額就高達2.2億元,佔了2016年公司投資總額的60%。而華視娛樂向孫儷及其團隊的採購金額為6048萬元,按照《那年花開月正圓》目前公布的40集計算,孫儷單集的片酬達到了151萬元,而根據推算,周迅的單集片酬應在59萬左右。
而版權費用層面,據悉《那年花開月正圓》已經落地江蘇衛視與東方衛視,兩家衛視分別支付了5870萬元、5611萬元。同時騰訊視頻花了1.78億元取得網絡獨播權,華視娛樂目前獲得預售款合計2.9億元。根據數據推算,《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單集售價達到700萬左右。而這部劇有孫儷作為引流口,以其在電視熒幕上的號召力,該劇之後的銷售回款、二輪費用同樣可觀。
近段時間版權費用曝光的還有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該劇主導公司領驥影視公開轉讓說明書中顯示,《一路繁花相送》版權費用已賣出1.8億元,而其主演鍾漢良的片酬為5000萬元。
如此看來,周迅、霍建華的片酬在業界並不驚人,而影視公司對於演員的片酬一擲千金則是看重了演員與作品背後的收益回報。影視行業是高投資大製作的風險行業,但同樣也是暴利行業,看到天價片酬的同時或許也應該看到背後的收益,行業內外,水漲船高。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