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見習記者 陳馨懿
突然就不送蔥了?
12月26日上午,杭州姜女士去濱江偉業路一家菜場買了3塊5一把青菜,照常問攤主附送點小蔥,卻被拒絕了:「現在一次性買菜低於5塊就不送蔥了。」
一問才知道,蔥價已經達到了每斤7元,攤主說實在「送不起」了。
這下,姜女士回憶起來,就在幾天前,她在叮咚買菜下單,原本會送將近一把小蔥,這幾次都只送了兩根。
「真的只有兩根。」
猝不及防,連蔥都要吃不起了嗎?
現在小蔥的價格真的比好多蔬菜都要貴了?這是為什麼?
接到姜女士爆料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走訪了杭州幾家農貿市場。
1】進貨價超過四元
攤主:買一把青菜再送蔥真的賺不了錢了
上塘路和朝暉路交叉口附近的中河農貿市場,面積不大,蔬菜攤位有三四家。
下午時分,在市場裡買菜的人不多。
鄭大姐在攤位上麻溜地擇菜,一聽起小蔥,就皺眉:「小蔥現在要七塊五一斤了。」
她回憶蔥價上漲約摸有十天了,「什麼時候恢復,這個我們也不知道的。上漲的原因肯定很多咯,很多年前杭州蔥價漲到過18塊一斤,估計你們都不知道。」
目前,鄭大姐還在堅持送蔥,只是略微有點無奈:「兩塊三塊的菜,送個蔥,那就是不賺錢了。」
在武林路附近的萬壽亭農貿市場,攤主劉師傅說他當天的蔥價是五元。
萬壽亭農貿市場內景
但他也覺得鬱悶:「我們這也漲價了,以前蔥也才兩塊五。」
劉師傅是從旁邊的勾莊進的貨,如今批發價都不止兩塊五了。他給記者算帳,帶泥的小蔥進貨超過四塊,洗乾淨的還要貴一點。
抱怨歸抱怨,劉師傅也決定繼續送蔥:「生意不好做!你不送蔥,人家下次就不來了。」
萬壽亭農貿市場合作軟體上顯示的蔥價,折合一斤為7.5元
蔥價漲得不知不覺,一位經常下廚的周女士,提起自己平常也不知道蔥多少錢:「做菜就用一小把,都用店家送的,很少專門買蔥的。」
2】本省露地蔥下市,外省蔥面積驟減
今年浙江人吃蔥嫌貴
「今年外地來的白蔥少了,本地小蔥的價格也跟著漲,往年地頭收購價1元多一斤,今年漲到2.5元/斤,小蔥的損耗比較多,賣到菜市場裡,價錢起碼要翻兩倍。」
在紹興菜農朱炳良的七八畝蔬菜基地裡,小蔥確實只是算個配角。
每年6月,地裡的瓠瓜採摘結束,紹興一帶的農戶為了不讓土地閒置,會利用夏季高溫這幾個月的蔬菜淡季,在地裡輪作一茬小蔥。
和種30天就能吃的毛毛菜比,本地小蔥的栽培周期要漫長許多。
從小蔥種子直播到長成10公分長的細弱蔥苗,前後需要2個月時間,接著農戶還要把苗挖起來,兩三個一簇,重新種回地裡,大約要再長1個月,小蔥才能收上來賣。
和外地莖稈粗大,個頭高,用塊根直接種的白蔥相比,本地小青蔥個小、產量低,管理上還費工又費時,一般地頭收購價不過1元/斤,大部分農戶都不太願意種,它在菜地,一直扮演著零星搭配點種這樣的角色。
進入12月,浙江露地的小蔥因為氣溫驟降,已無法生長,只有大棚裡零星種植的小蔥供應市場。
以紹興市為例,當地農業部門估算,全市範圍內,冬季大棚小蔥的種植面積都不會超過100畝,浙江人冬季吃的小蔥,主要還是靠南方市場調運。
在杭州蔬菜批發市場,福建商人陳昭明的蔬菜批發檔口裡,老家露地栽培的小蔥,算是這一季的主打菜色。
目前,攤位上帶泥腳的福建幹蔥,批發價3.5元/斤,每天要來貨1萬多斤,而去年,攤位上幹蔥的價格只賣到1元多/斤。
今天上午杭州蔬菜批發市場的小蔥
同樣是蔥,為什麼今年價格特別高呢?
去年,陳昭明在福建包了100畝地種小蔥,一畝蔥地的產量是4000-4500斤,小蔥地頭成本價1.6元/斤,運到杭州的成本價是2元/斤,但是去年種小蔥的人多,市場價格低靡,去年賣了一年的蔥,陳昭明還是虧本了。
吃一塹長一智,於是今年,陳昭明只在老家包了50畝地種蔥。
因為前面連續兩三年,小蔥價格都不景氣,導致去年全國南方片區的菜農,都開始縮減種小蔥的面積,比如最近,雲南冷鏈運輸的淨蔥也已經漲價,目前產地收購價就要5元/斤。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