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新聞網訊 作為一種調味蔬菜,大蔥一直是大家平時做菜的必備品。最近,經常買菜的市民朋友會發現,這大蔥的價格仿佛坐上了火箭,漲幅不小,和去年同期相比,更是翻了一番。很多人直呼吃不起,不少市民一改批量購買的習慣,改為按需購買。這「蔥」忙漲價到底為哪般?今天記者帶您一探究竟。
在市區的歸德農貿大市場,新鮮的大蔥整齊地碼放在櫃檯上,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記者注意到,採購大蔥的市民雖多,但是每個人的購買量卻不多。
市民 謝曉魁:現在大蔥是兩塊五一斤,要是與兩個月前相比,上浮的有七八毛錢,蔥的浮動還是大一些。要是放到超市裡面,把蔥葉去掉,可能要三塊多一斤了。在價格高的情況下,家裡邊畢竟會少用點。
商戶 李運華:今年蔥價格不算很便宜,今天從310農貿市場批的價格淨蔥是一塊七八,零賣是賣兩塊五一斤,毛蔥就是帶泥皮的那個,是一塊三四,零賣兩塊、兩塊五。與前段時間相比漲了不少,銷量明顯比以前少點。
大蔥零售市場價格的上漲與批發價格密不可分。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作為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流通帶動力最強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可以說是當地農產品價格的風向標。果蔬區的商戶楊雲霞從事經營大蔥批發生意已經有10多個年頭了,據她介紹,現在大蔥的價格,環比、同比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大蔥批發商戶 楊雲霞:現在蔥的價格今天是一塊四、一塊五,產地那邊拉著,還一直漲,與幾天相比長了有三四毛吧,毛蔥價格一直沒有低於一塊錢一斤過,從疫情開始。去年一直都是五六毛一斤,都長了兩倍了吧,一斤比去年都漲了一塊錢了。
為了保持競爭優勢,楊雲霞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儘量壓低成本,降低價格的增幅。
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大蔥批發商戶 楊雲霞:從農戶手裡,現在拉著都一塊二毛多了,俺掙毛利就掙個毛把錢,一兩毛錢。俺自己的車去拉去,俺不用別人的車,用別人的車再加上一毛錢了,價格又更漲了。
像楊雲霞一樣的大蔥批發戶,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還有20餘家,目前每天的大蔥銷量達到100多噸,市場銷量與去年基本上持平。同樣的銷量為什麼價格會相差那麼大呢?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果菜區經理胡忠良介紹,這與大蔥的產量以及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關係重大。
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果菜區經理 胡忠良:咱們這個大蔥大部分都來自山東菏澤、曹縣這一代,由於今年的雨水充足,受淹了一部分,導致減產,產量少了,價格肯定提高了。第二個原因是由於疫情防控做得比較好,紛紛的復工復產,各大超市、各學校以及周邊的小市場都來這兒購買,購買的多了,需求量大了,很自然的價格提高了。
對於下一步大蔥價格的走勢,行業人士分析,隨著冬季的到來,惡劣天氣增多,運輸成本加大,加上臨近春節,大蔥價格還會進一步走高。
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大蔥批發商戶 楊雲霞:下一步,就是該冷了嗎,冬天的時候用蔥量該大了,產地也少了,價格一定還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