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聊了康納·麥格雷戈為何成功原因,以及他的拳擊技術分析。但「嘴炮哥」能夠在八角籠混得風生水起可不止有手上的功夫,咱們這期繼續聊聊康納的其他格鬥技術的精妙。
▍堪稱藝術的左拳:長距離拳擊 、反擊拳
Conor(康納·麥格雷戈簡稱)在進攻拳擊時,擅長打出長距離的拳擊,營造安全距離的假象,繼而藉助刺拳掩護趨前,以左拳擊倒對手。
另一方面,遠距離的拳擊可以使Conor保有足夠的反應距離,使其充分部署「最後殺招」。
增加後手打擊距離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當然是後腳蹬地彈出。
可是,這樣的話可能會落入對方的打擊圈內,單腳離地無法避開對方迎擊可能進而遭到重創。
在Conor較早期對上Max Holloway(霍洛威)時,便曾經因為進攻心切而衝前追擊下,反被Max反擊。
為了能讓後手擊得更遠而不墜前失去平衡,Conor在架式上作出了數樣調整:
第一:採用「正身反架」,使其左手能夠前置,縮短打擊距離,同時能讓左手採取較佳的直拳打擊軌跡,更可加快反擊拳的還擊速度。
第二:馬步較大後腳前跟離地,讓重心分得較開,不易墜前。
第三:前腳腳尖稍微內向,使髖關節受限於膝關節,較難前衝。
至於Conor最令人驚奇的反擊拳,重點在於極佳的距離操控、打擊時機和出手速度。
「正身反架」讓後手能離對手更近;「馬步較大頭部前置」能避免閃避時上身過分倚後而失去重心,同時亦能誘使前方瞄準頭部來打擊;「後腳腳跟離地」讓他在後退或前進能借蹬地擊出左拳,並保持移動能力。
可是這些表面技術都不足以令我們成為Conor,或者就跟Conor他自己所言:
我有技術,我有時機,我有精確性。當用上露指拳套時,只要有足夠的力度,正確的時機,人類的下巴不可能承受的住。
Conor McGregor在擊倒Aldo後的新聞發布會中說
Conor之所以為Conor,就是他有過人的距離感和時機把握力,而這些並不是單單技術能夠做到的。
▍拳腳配合的中距離打法
在他早期的比賽中,確實較多用拳,但愈到後期,他就愈多使用踢技。
而他多樣的踢技,也變成了他其中一個的招牌。
很多時候,他會依靠踢技來創造機會,如對上Chad Mades(門德森)時,他就使用不同踢擊攻擊對手,消耗對方體力;在最後更以拳踢混合攻擊對方身體,迫對方貼近籠邊,並令對方受傷及防守向下移,創造KO機會。
並不是明確踢中對手,或傷害到對手的踢技才有效果的,他有一些踢技,如跳踢、轉身踢或者大動作的前腳Hook kick(勾踢),都只是引誘對方反擊,或者作挑釁用。
他也常以前踢、前側踢等腳法,令對方維持在一定距離,好讓自己能夠部署自己擅長的反擊拳擊。
又或是藉助拳腳混用,令對方難以預判防守,就如Conor在UFC 246 擊中Donald Cerrone(牛仔)的那記高踢。Conor在踢擊前先不斷伸出前手觸碰牛仔前手作試探,令牛仔不期然伸出前手應對。
經過數次試探後,Conor再次伸出前手,逮住牛仔前手有動作時,伸出後手接連高踢,令牛仔來不及防守。
當高踢準確命中牛仔下巴時,在Conor的打擊能力下,一切都已成定局。
▍前手動作:掩護、防摔
正如大家所知,Conor最令對手苦惱的是他的左拳。
為了能夠令左拳打得更準更遠,Conor經常善用前手動作作為掩護。
前手動作跟McGregor是反架拳手有關,他的前手跟正架拳手的前手相當接近,若以普通正反架的應對方法,後手很難擊中對方。
因此McGregor的前手經常伸出,抓握、撥動對方前手,甚至作出放鬆無力的拳擊,以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及拍開對方防守。
Conor在混用「Jab Cross」組合及距離操控上,堪稱藝術。
正如《Inside the Octagon》(節目:八角籠內)所言,在對Alvarez(埃迪·阿爾瓦雷斯)的比賽中,Conor先打出一記長距離後拳,Alvarez側頭剛好避開。
接著Conor再打一記刺拳落在同樣位置,讓Alvarez以為自己在安全距離之中。
在這時候,Conor再以刺拳偽攻掩護踏前,正當Alvarez側頭閃避之際Conor左拳已經命中。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充分見到Conor應用距離假象的技術。
除此以外,在「BJJSCOUT」的分析短片中,他指出在Conor的防摔機制中,前手動作及觸碰感知佔據很重要的地位。Conor擅長以前手前伸作為屏障(Framing)或是感知之用。
當對方趨前施展摔技時,前手可以在自己及對方之間爭取空間,或是推向對方頭部避免對手繼續趨近。
假如Conor透過前手觸碰,感到對方沒有下潛的意圖時,他會以前手預測距離,再以後手作為打擊。
▍附加技術:肩擊(Shoulder Strike)
肩擊相對少見,但其實這技術早已被Jon Jones(骨頭瓊斯)、Anderson Silva(蜘蛛人席爾瓦)等拳手在比賽中使用過,只不過因為傷害及效果不如Conor這記明顯,所以才不被重視。
經過UFC 246 Conor擊倒Donald Cerrone(牛仔)一役後,肩擊這一技術將快速被普及。
所以說,綜合格鬥的趣味在於它的技術就是會不斷推陳出新,上個十年的技術跟今日的技術已經大大不同,暫時還未有所謂「王道」打法出現。
正如Anderson Silva(蜘蛛人席爾瓦)對上Stephan Bonnar(史蒂芬·博納爾)的比賽中,在片段20秒左右位置,Silva便在籠邊纏鬥時,跳起以肩撞擊Bonnar的頭部。
又如Jon Jones(骨頭瓊斯)對陣Rashad Evans(拉沙德·埃文斯)時,他也曾使出肩擊,並成功分散Rashad注意力及摔倒對方。
這是令Conor成功取得先機的關鍵技術,其威力之大,足以令牛仔對上Tony Ferguson(夜魔)時斷過的鼻骨再次受創,馬上流下鼻血來。
在UFC 246的情況中,Conor在纏鬥時右手取得Overhook架在牛仔的胸前,左手架住牛仔的二頭肌上,兩手合起來有效維持住纏鬥距離而又不致太近。
大家可以見到當牛仔擒抱失敗後,不斷繼續推前,希望縮短距離,但卻被Conor以雙手形成穩固結構,順著後退。
Conor維持著一定空間,並藉助蹬腳發力使出肩擊,超出牛仔意料地擊中目標,令牛仔一時間不知如何應對,甚至擊中鼻子受傷。
以往一直被低估的肩擊將會馬上被普及。
丨PS
讀完這篇文,你是否受益匪淺呢?即便沒讀懂,也不要緊,至少它再次論證了一個道理:
拳手要想贏得戰鬥,他一定是位非常非常智慧的人,嗯~聰明不足以形容。如康納這樣的拳手,已然可以稱為絕世棋手了。
假設一個不會格鬥的人突然得到了康納·麥克格雷戈的技巧、力量、身體優勢、身體素質、與無畏的精神,他去對戰一位二流拳手,在他因打到對手一拳而沾沾自喜時,也可能已經陷入了對方的布置中。
練拳可以健身,而打拳要靠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