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瑋先生》:使音樂豔俗與媚態卻步 讓自然和情感回歸

2021-01-08 藝術中國

 武瑋 

《武瑋先生》封面

文/ 王曉波

中國青年歌唱家武瑋繼《真核》與《女唱師》兩張氣質特異又氛圍峻險的專輯之後,武瑋新近推出了第三張歌曲專輯《武瑋先生》。此專輯由武瑋創作錄製於2014年,發布於2015年3月13日。

此專輯由丹麥王國新林蔭大道馬姆特劇院(Mammut Teater)延展的「猛獁唱片」(Mammoths)與德國藝術家合作錄製並發布,其海外版於當地時間3月13日後陸續在歐洲和東南亞華語地區上市,隨後國內版將由中國唱片深圳公司出版發行。

武瑋的新專輯《武瑋先生》我首聽於張廣天先生處的2015年3月13日上午,隨後2015年3月13日上午武瑋又發給了我。當時,我正在為因撰寫巴塞爾香港第三屆藝博會的稿件在忙祿中,但我是在一邊聽著《武瑋先生》在寫作。

我第一時間被《武瑋先生》所吸引,被武瑋娓娓道來的歌唱所感動。專輯分五個部分,分別由【天】【地】【人】【物】【事】構成,按照傳統筆記小說的構架組織分類,形成了作者獨特的音樂筆記的風範。曲調、聲腔、聲音對比、音質音色等元素以材料屬性和文學記敘的方式融匯貫通,飄逸中不乏沉闊,情理中足見性靈。

繼2008年超現實主義結構的《真核》和2013年樂府復興的《女唱師》的嘗試後,這次在《武瑋先生》的創作中,武瑋完成了新樂器和材料屬性的兩大冒險。所謂「新樂器」,武瑋解釋說:「只遵從音質的需要,去彈撥、吹拉、敲擊或者數碼重組;不是樂器決定演奏,而是演奏決定樂器。於是,我們需要也可能發現無限的新樂器。」而關於「材料屬性」,武瑋說:「用材料之間的差異和相同,去組織聲音的共鳴,完成音質的呼應和對立,是最最古老又最最長遠的音樂法則,這是順應天理的樂理,而不是簡單地用節奏與和聲去組織樂音的社會音樂原理。永恆的音樂,根源於天工開物的法則;瞬間的音樂,迷戀於人際交往的關係。和聲是一種人為的經驗,而材料組織原則卻是神啟的發現。」

一名騎著自行車的詩人,跨越天地和心魂,從西北到東南,從物是到人非……我們似乎看到,四處坍塌零碎的意象中,一個自稱先生的女子,作為這個時代最後一個人,先於下一個時代獲得了新生。他踽踽獨行於蒼茫的黎明,唱道:「星星不再劃破黑夜,鳥兒也不會等待我起床。如果我不提出請求,光明又怎能找到我在的方向。」

武瑋是個性鮮明音樂人,更讓人點讚不斷的她是集詞、曲、唱、表演和演奏為一體的獨立藝術家,武瑋新專輯《武瑋先生》作曲,作同、演唱都由她擔當。

武瑋小時候學習舞蹈,後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表演。2006年起師從戲劇家、作曲家張廣天學習戲劇、文學和音樂。曾在舞臺劇《眼皮裡摘下的梅花》和《紅樓夢》中有極為個性的表演。2009年受「韓國導演協會」邀請,為《哈姆雷特危機》作曲並演唱 。主要作曲作品:專輯《真核》(北京中唱出版)。專輯《女唱師》(中國唱片深圳公司),此專輯獲「華語金曲獎」2013年3月十佳專輯第一名,蝦米音樂網將此專輯列入2013半年度盤點華語「最奇葩」 和2013年度精選唱片 ,被《都市快報》評為2013年度華語十大唱片之一 。為韓國導演協會出品的話劇《哈姆雷特》作曲(韓國版2009年4月在漢城首演)。受邀為丹麥哥本哈根馬穆特劇院的《基爾開廓爾藥丸》Pills By Kierkegaard作曲並演出演唱。受赫爾辛格劇院邀請,為《神佑新丹麥人》作曲並擔任形體指導。2012年為中國國家話劇院《杜甫》作曲。

武瑋的自信使藝術界感受活力,又使音樂受眾不斷感到欣喜。她在新專輯《武瑋先生》中使用了挑戰庸常的新組織原則,使慣常的豔俗、媚態卻步,讓自然、自由、人生情感回歸予音樂之中,讓業界中存在的一些庸常在她的筆端、音符、歌聲裡受到了挑戰而無地依附。簡單地說,庸常的音樂組織原則,在這裡遭到了挑戰。為了證明這樣的挑戰,作者又反其道而行之,單在【人】的章節裡,恰當地使用了傳統和聲原理去寫作。

《武瑋先生》新專輯是我至今為止,聽到的隨心、隨意、隨感的說唱佳音妙樂。我分明聽到在武瑋唇齒間摩擦出來的,是一種看似與時尚、潮流、甚至時間無關的味道,但她在自然而又直白的直說中,流淌出她的哲學思考和文化主觀表達,以及她最客現的聲音。

相關焦點

  • 武瑋第一交響樂完成 獲索菲亞交響樂峰會作曲比賽大獎
    武瑋的歌曲專輯《真核》《女唱師》《武瑋先生》三張專輯出版後,獲得業內專家和年輕聽眾的好評,並連續獲得華語金曲獎和騰訊書院文學獎。
  • 自然音樂裡不只有自然,也有情感
    丹·吉布森(Dan Gibson)是公認的自然音樂大師,他將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攝錄和採集大自然影像與聲音的工作中,尤其擅長在自然音效的氛圍中創作如詩般清澈美妙的曲調。除了海洋,森林百態也是吉布森的音樂中時常出現的音效和意象。專輯Forest Cello用大提琴來表現森林風光。與許多自然音樂家在處理森林題材時的手法不同,吉布森沒有採用長笛、單簧管、巴松管等木管樂器來臨摹森林裡的蟲鳥飛禽,也沒有用合成器的特殊音效製造森林濃密的植被氛圍,而是依舊用他最喜愛的大提琴、鋼琴、吉他和其他幾件樂器為森林勾畫出一幅淡雅寫意的輪廓,並貫穿著小溪流水等自然音效。
  • 抖音望愛卻步歌詞是什麼哪裡聽? 一曲《望愛卻步》唱出相思之苦
    抖音望愛卻步歌詞是什麼哪裡聽? 一曲《望愛卻步》唱出相思之苦時間:2019-05-16 09:5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望愛卻步歌詞是什麼哪裡聽? 一曲《望愛卻步》唱出相思之苦 抖音是時下非常火的軟體之一,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和娛樂塘主一樣很喜歡在上面聽音樂。
  • 歌曲《望愛卻步》翻唱視頻合集,美妙動聽
    一首很火的網絡歌曲《望愛卻步》歌聲感傷好聽!DJ翻唱版送給你!于洋《望愛卻步》DJ和鵬版,傷感好聽!音樂 歌曲 網絡歌曲 經典歌曲 情歌《望愛卻步》是于洋演唱。2018年07月4日發行的一首歌曲,此歌一經發布就紅遍網絡!歌曲表達了對愛情的只敢觀望不敢向前的無奈與心酸!
  • 他用自然音樂,點亮靈魂的內在之光丨薩滿鼓韻——自然音樂會
    根據不同人的當下狀態和環境的融合,現場音樂人之間的關聯,音樂自然生動。是氣韻與節律之間的生長和變化,境如天地玄黃、山川河流、生命生生不息…非遺保護專家田青老師與自然音樂發起人陳志鵬先生不約而同地就自然音樂的一些根本要點,達成了共識:自然音樂包涵三個層面的自然1、心態的自然——不為取悅觀眾,不為某一個非音樂之外的追求。
  • SunLike—讓LED回歸自然
    最近,首爾半導體吳森先生在中國健康照明產業論壇上,分享了《讓LED回歸自然 — LED健康照明解析》的主題演講,為大家介紹了首爾半導體歷時數年悉心研究打造「SunLike」系列光源產品,該產品從研發初期就立足於健康照明,具有接近自然光光譜的特點,堅持讓LED回歸自然。
  • 環境音樂之旅 一次關於「自然與音樂」之間的旅行
    提琴和鋼琴的天然融合東方和西方的文化碰撞以「道」為名共享音樂盛會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
  • 2016至樂匯"快樂在路上"相聲劇《六裡莊豔俗生活》秋遊
    沈三變曾經年少輕狂,和戀人一起追逐夢想,曾經轟轟烈烈,忍辱負重 。但是最終,愛情還是輸給了現實。戀人對所謂的理想嗤之以鼻,對他和他的愛嗤之以鼻。他也選擇來到六裡莊開始新的生活。「長安市上」開金口,誰知是福還是禍。行走江湖的道長來到了啞巴父子倆的店裡,因為感念兩人身殘志堅,決定幫助二人開口說話。
  • 音符觸動情感,閱讀啟發思考,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劉臨洪先生講述...
    本場活動邀請到聲樂副教授,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劉臨洪先生為大家講解了什麼是音樂,什麼是音樂的緯度,以及音樂與文學的關係等問題。從古至今,中外無數的古典音樂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而來,文學名著被搬上歌劇舞臺屢見不鮮。" 如義大利歌劇藝術大師威爾第最為人熟知的歌劇《茶花女》,就是源於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同名小說和戲劇;還有堪稱歌劇天才——法國作曲家比才創作的《卡門》,也是由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梅裡美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此外還有《奧賽羅》、《浮士德》、《莎樂美》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 劉臨洪先生介紹到。
  • 洪聲音樂 情感與命運的協奏曲
    我沒看過電影,單從音樂來感受,它是一部宏大的音樂詩篇,反覆出現的主旋律,有一種悲壯而無畏的情懷。 看了電影和音樂背景介紹後,對一些自己沒有表達的感受得以明確。 這是一部表現戰爭中動人愛情的偉大作品,它的時代背景是那樣廣闊,主人公個人的情感與國家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 馬未都烏鎮談美:豔俗的審美沒有負面意思,甚至是生活中最快樂的
    馬未都理解的美,有四個層次:豔俗、含蓄、矯情、病態。馬未都隨後強調所有的詞不帶貶義,都是中性詞,這四個詞可以對應著流行歌曲、唐詩宋詞、燒腦文學、古代纏足等美學現象。豔俗的審美沒有負面的意思,甚至是生活中最快樂的。 戲劇節是戲劇藝術的盛宴。
  • 憨豆先生回歸了!
    《憨豆特工》系列電影時隔7年再次回歸 如果說到「英國特工」,你只能想到《王牌特工》那真是太可惜了。因為大名鼎鼎的憨豆先生,也曾拍過特工電影。還是熟悉的主角與熟悉的英式幽默,今年10月,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飾)將攜《憨豆特工3》(Johnny English Strikes Again)重磅回歸,給影迷們帶來時隔7年後的電影驚喜。這部影片中,英國的特工們由於一場網絡攻擊被曝光身份,唯獨退休老職員憨豆先生沒有被揭底,而他拯救世界的故事由此展開。10月12日,《憨豆特工3》將於英國上映,內地有望引進。
  • 豔俗的紅事,悽涼的白事
    幾十口人,熱鬧非凡,以前年輕的時候都不大喜歡這樣的場合,或許年齡越來越大了,卻越來越喜歡這種豔俗的熱鬧。或許之前姊妹之間,弟兄之間有一點小摩擦,有一點點矛盾,可是在家庭重大場合,共同舉杯,共祝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 自然音樂 | 在模仿自然中尋找音樂當中的秘密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音樂是一種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態,是人類表達情感的一項通道。除了人類社會,自然界也有很多的音樂形態存在,鳥鳴,犬吠等都是音樂的形態。她從鳥鳴,蟲鳴等多方面自然界的音樂形態獲得自己製作音樂的靈感,通過模仿或者採樣還有自然界天然的創作靈感來製作出精緻的自然音樂作品。她在一次執行去阿里山鄉收錄原住民快要消失的音樂的任務時被要求順便去收錄大自然的聲音。從此她就踏上了收錄和製作大自然的音樂的道路,創造了一個個令人讚嘆的奇蹟。
  • 以音樂描繪情感 阿吉亞斯樂隊最新EP《伊犁河》今上線
    2010年1月,阿吉亞斯樂隊正式籤約地球娛樂,成為旗下樂隊,並於2020年6月發行第一張EP《貝倫舞曲》,同年8月阿吉亞斯樂隊再度強勢回歸,第二張EP《伊犁河》全新上線。此次專輯承襲阿吉亞斯慣有將傳統民族音樂與流行結合的創作理念,收錄了《伊犁河》、《這是我可愛的母親》、《德爾溫恰克》三首原創作品,依然保留著錫伯族鮮明濃烈的音樂色彩,全方位展現了搖滾樂的多樣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屬於「阿吉亞斯」的音樂風格。以音樂描繪情感,遠方即家鄉如果音樂有記憶,那麼錫伯族文化,就是留存於阿吉亞斯樂隊生命中最獨特的印記,是融入血液裡的音樂魂。
  • 我這顆心已非你莫屬是什麼歌 《望愛卻步》完整版歌詞
    據悉,這首歌的名字叫做《望愛卻步》,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我這顆心已非你莫屬是什麼歌  「我這顆心已非你莫屬」是歌曲《望愛卻步》當中的一句歌詞,是由于洋演唱的。  《望愛卻步》這首歌是由陳衛紅作詞,輕雲望月作曲,馮丹編曲,于洋演唱的一首歌曲,在2018年的7月4日正式發行。
  • 天籟 |《大地之歌》觸碰原始,回歸自然
    "Karunesh,他是一位靈修的音樂大家,在印度奧修營進修過,他的音樂總有很深邃的意境,傳達生命的本真。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德國新世紀音樂大師 Karunesh 卡努納什的音樂。 印第安原住音樂的基調,自然,率性,淳樸,讓聽者有一種觸碰原始,回歸自然之感,心靈得到洗禮。
  • 吳彤跨界音樂回歸誠摯《回家》唱出億萬僑胞心聲
    吳彤近日,著名跨界音樂人吳彤跨界音樂回歸,攜手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家關正躍、中國著名吉他和三弦演奏家劉麟、著名音樂人趙衛、中提琴家徐寧,一齊亮相2017年華人華僑春晚,以一首深摯的《Going home》(《回家》)獻給全球華人華僑。
  • 市文化館舉辦「以畫戰疫 回歸自然」主題書畫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錢玉明 通訊員 陳震傑 淄博報導弘揚戰疫精神,倡導保護自然。11月28日,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市文化館和淄博有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以畫戰疫·回歸自然」王彥鵬、宋元明先生主題畫展在市文化館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樹槐、市政協副主席劉東軍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 當代人不敢言愛,開啟「愛卻步」模式
    然而,很多當代人在生存中對情感越來越困惑,一邊渴望愛情,一邊望洋興嘆,隻身卻步,固守在原地,多少有些有心無力,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主要與現實、心態、負面參照等相關。『01』對一個成年人來說, 現實永久在前,理想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