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的思想力量觀

2020-12-23 騰訊網

梁啓超

作為開啟中國近代思想大幕的一代「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梁啓超眾多關於思想啟蒙、思想解放、思想新變的精闢觀點和著名論斷,已經成為近代以來診治和療就國民思想痼疾的妙藥良方,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始終受到人們的熱情追捧和廣泛關注,對國人產生了驚世駭俗的影響和警醒啟悟的作用,正如現代著名文學家、學者郭沫若所評價:「在他那新興氣銳的言論之前,差不多所有的舊思想、舊風氣,都好像狂風中的敗葉,完全失去了它的精彩,」近現代史上的許多「青少年——無論是贊成或反對,可以說沒有一個沒受過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禮的。」

學識淵博、貫通新舊、縱橫中西的梁任公極為重視思想的力量和觀念的功效,其在《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一文中這樣寫到:「思想者事實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實,必先養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國之進步,必以學術思想為之母」,「思想自由之門開,而新天地始出現矣」。梁啓超視思想為孕育事業生機、開創工作新局的先導和引擎,將思想作為助推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和內驅力,在其洋洋1600萬字的著述中,對思想的社會價值和人文效能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極高評價,認為只有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用新思想教育國民,克服他們從舊社會帶來的舊習氣,才能使他們蛻變為具有新道德新風貌的「新民」。梁啓超關於思想作用和價值的論述,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不以古人為尊和不受前人左右

飲冰室主人曾在《新民說》一文中告誡國人「勿為古人之奴隸」,在《國民十大元氣論》一文中提醒國人:「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此奴隸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腦筋為腦筋,不過一有機無靈之土木偶。」在梁啓超看來歷史上的任何前賢先哲,由於其視野、眼界和思路不同程度地受到時代條件的束縛和制約,人們充其量只能是「匡一時之弊,規當世之利,而決不足以範圍千百萬年之後之人也」,並以孔子教人擇善而從作為例證,指出不經過「擇」是無法認識和掌握「善」的。特別他是在《歐遊心影錄》中明確提出「只這個擇字,便是思想解放的關目」。梁啓超在著述中反覆勸誡和再三啟發國人,不僅要對前人的觀點進行審慎分辨和理性選擇並據此發表批評意見,而且要敢於破除古人陳舊觀念的束縛和匡限,在此基礎上更新思想、放開手腳。

不要成為世俗的僕役和奴婢

梁啓超終其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推動中國近代社會的思想啟蒙,他關於思想啟蒙的論述不乏精闢見解和獨到闡釋,迄今仍呈具發人深省的意義。梁啓超遊記體哲學著作《歐遊心影錄》中寫到,國人在封建專制下形成的國民性長期以來受到世俗社會的壓制和束縛,「非悉數解放,不能樹立。祖宗的遺傳,社會的環境,都是莫大的力量,壓得人們不能動彈,」因此他在《新民說》中叮囑世人「勿為世俗之奴隸」,指出凡是盲目跟風、人云亦云、恪守陳腐觀念等行為,均為世俗壓制和束縛的具體體現,指出我國古代民諺俗語所說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幅帛」就是對盲目仿效者的莫大諷刺;認為「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則是淪落到極為可悲的境地了。梁啓超針對近代人們的思想狀況,將固守舊風氣的人劃分為三類群體:第一類是困縛於風氣之中者,第二類是跳出風氣之中者,第三類是跳出舊風氣而後能造成新風氣者。他最為欽佩和讚賞的是第三類,並在《國民十大元氣論》一文中寫到:「夫世界之所以長此不滅而進化者,賴有造新風氣之人而已,」進而鄭重提出凡是有志於創造新時代、新風氣的志士面對世俗濁流應該具有「狂瀾滔滔,一柱屹立」的超拔風範和凌然氣概。

在困境面前不要消極悲觀,更不能無所作為

梁任公在《新民說》一文中勸誡和告慰人們:「勿為境遇之奴隸」。他所說的「境遇」主要是指逆境、困境、險境,指出凡有志於革新之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難或那樣的挫折,因而他以《新民說》勉勵和激發人們,不要被暫時的困難和挫折所難倒,而是要以義無反顧的勇氣和毅力,「鑿榛莽以闢之,烈山澤而焚之」,不斷開闢新的路徑。梁啓超始終對社會歷史發展的願景報以樂觀態度秉持堅定信心,他在《自由書·論成敗》中指出:「天下進化之理,未有窮者」,在《中國專制之進化論》中認為歷史發展「日邁月徵,進進不已」。對於那些因一時困頓艱窘而志氣消磨盡淨、看不到光明前途的人,梁啓超表示深深遺憾和深徹痛心,他在《新民說》中引用宋代詩人邵雍的兩句詩「卷舒一代興亡手,出入千重雲水身」,以此引導和鼓勵國人爭做叱吒風雲的鬥士,勇敢地承付其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的歷史重擔,積極投身於社會變革的主戰場和第一線。

《新民說》

梁啓超上述三個方面的觀點、認識和主張,在當時社會無疑是積極的,對社會發展起著有力的推動作用。在這三點中,關於不盲目信服古人和效仿前人,不對世俗隨波逐流,都是要求人們加強內宇宙建設、強調自我潛能的釋放與發揮;而關於不被困境所懾,則是提倡無所畏懼的拼搏意識和進取精神。

只有敢於和善於打破各種陳舊思想的條條框框,徹底摒棄世俗迷惑和功利幹擾,不斷磨礪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折的毅力,人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思想才能得以徹底解放。正如梁啓超在《新民說》中所主張,要做到這幾方面,關鍵在於保持精神思想的獨立與自由。他說:「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獨立者何?不借他人之扶助,而屹然自立於世界也者,人而不能獨立,時為奴隸。」「故獨立性,孕育世界之原料也」(見《國民十大元氣論》),指出只有把前人、世俗、境遇對「真我」的束縛「一層一層的打掃排除」,人們才會獲得精神思想上的真正獨立與自由,才不會做古人、時俗、境遇的奴隸,思想解放也才會更加徹底(見《歐遊心影錄》第28頁)。不可否認,在梁啓超對思想價值所作的各種研判中,大都閃爍著中國古代心學和西方柏格森生命哲學的影子,但在烏雲籠罩、萬馬齊喑的近代中國,與其摒棄和拒絕思想,不如讓思想來振奮和刺激國人麻木的心靈和疲弱的神經,正像帕斯卡爾所強調:「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思想!」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小編碼字不容易

喜歡就請點個【在看】吧

如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文化雜誌(ID:dfwh-hk)

相關焦點

  • 囊括梁啓超學術思想與研究成果的著作,《飲冰室合集》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啓超,這篇文章選自《飲冰室合集》。梁啓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史學家,一生著述頗豐。他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成果被編輯成一套大部頭的著作叫《飲冰室合集》。這部合集包含兩大部分,分別是《飲冰室文集》和《飲冰室專集》,其中包含文章詩詞上千,學術專著上百。
  • 那日午後,飲冰室,當梁啓超遇到梁啓超…
    4月6日、7日,由佛山粵劇傳習所演出的話劇《康有為與梁啓超》即將在天津大劇院上演,而劇組人員已經先期抵達天津。來津以後,扮演康有為的張琳老師、扮演梁啓超的徐經緯老師及劇組其他幾位主創老師非常希望到天津梁啓超飲冰室參觀,於是,在這個溫暖的下午,幾位老師一同遊覽了位於天津梁啓超故居內的梁啓超紀念館。
  • 梁漱溟與梁啓超的師生情誼
    (全集第一卷594頁)關於梁啓超對自己早年思想的影響,梁漱溟直至晚年記憶猶新。他回憶說:「本世紀初,我家就擁有從日本傳遞進來的梁任公主編的壬寅、癸卯三整年六巨冊《新民叢報》和由他主編的《新小說》(月刊)全年一巨冊,共計五百多萬字。這是我最早的自學課本。梁任公在著作中一面提示新的人生觀,一面指出中國社會之如何改造,正切合我對探求人生問題、中國問題的需要,得益甚大。
  • 許知遠:那個叫梁啓超的年輕人
    寫下這句話時,梁啓超49歲,卻已經經歷了太多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他的一生,足夠串聯起一部中國近代史。 姑且省略掉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事件,單從一件小事,便可窺見看梁公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作為《時務報》的創始人,梁啓超兼主編、主筆、校對、編輯……數職於一身。
  • 梁啓超與兩次「社會主義」論爭
    一 20世紀初,隨著社會主義學說逐漸傳入,中國思想界一批知識精英圍繞著如何對待社會主義,尤其是社會主義究竟適合中國與否等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思想論爭。作為近代中國傳播社會主義學說的先驅,梁啓超參與了此次論爭,並在非難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所倡導的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闡述了其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對社會主義適合中國與否的問題作出了明確的回答。
  • 好書推薦|中國別樣近代史——《梁啓超傳》
    從這個時候開始,梁啓超的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不再是固執保皇的「改良」派意見,而是鮮明地反思並反對以他的「老師」康有為為首的「保皇」黨,進而成為中國近代的治國理念形成的一大助力。梁啓超這樣的歷史人物,人們對他都有自己的解讀。
  • 梁啓超: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梁啓超受老師相邀來到美國,那首著名的《紀事二十四首》,即是梁啓超鍾情美籍華人女子何蕙珍所作,「識荊說項尋常事,第一知己總讓卿。」但是到了1903年,梁先生全家流亡日本,身體羸弱的妻子李蕙仙,大概出於子孫繁衍不息的目的,兼有用身邊心腹人收住丈夫心的幾重意味,把自己的丫環王桂荃塞給了梁啓超,這個梁家的婢女,為梁家留下了六個子女,而且在李蕙仙與梁啓超接踵去世後,撐起了梁家大旗。幫助梁先生逃亡日本的伊藤博文評價梁啓超「這個青年是中國珍貴的靈魂!」
  • 1904年,是梁啓超最鬱悶的一年
    此外,在鴉片戰爭爆發和寫作《瀛寰志略》之前,徐繼畬繼承了父親的心學、易學等思想遺產,批駁了宋代以來的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程朱理學,因此做好了在遭遇異質文明挑戰時主動作出反應的準備。在《求變者》中,李禮老師評價《瀛寰志略》「用世界來看待萬國之一的自我」。徐繼畬把中國放在世界中,當作「萬國之一」來看待,挑戰了中國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
  • 在梁啓超故居紀念館等地……
    在梁啓超故居紀念館等地…… 2020-10-05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飲冰室詩話》:梁啓超「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詩歌探索
    「吾雖不能詩,惟將竭力輸入歐洲之精神思想,以供來者之詩料可乎?」——梁啓超梁啓超在提出這句話的時候,正是處於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近代文學的之時,在那個時期,社會在改革,制度在改革,思想在改革,文學也在改革,而梁啓超則提出了「詩界革命」這一概念。
  • 梁啓超故居:親自設計圖紙 「飲冰室」藏書驚人
    早上九點鐘,街上沒有行人。故居坐落的意式風情街,那是屬於夜晚的啤酒的天堂。當夜幕褪去,白晝來臨時,那裡安然肅靜,故居門前的碎石小路上整潔乾淨,迷濛之中似乎看見寬寬額頭的梁啓超正從街上散步回來……那一刻我莫名地激動起來,就像跟隨在他的身後,走進了已經存在百年的故居。  梁啓超的故居大氣、孤傲,兩座白色的小樓分居大院的左右。
  • 著名偉人梁啓超所寫的《少年中國說》,寫的到底是什麼呢?
    今天要講述的也是一位偉大的主人公,梁啓超。多少了解一點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梁啓超這個人。梁啓超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寫了《少年中國說》,這是一篇散文。少年中國說這篇散文,也算是梁啓超的代表作之一,這篇散文對當時的影響力也十分大。梁啓超所寫的這篇散文,主要寫的是當時日本侵略中國,對佔領中國領土和欺凌中國老百姓的一種霸凌行為,以及自己作為中國的少年有著遠大的理想和美好的願望。
  • 總書記足跡:梁啓超紀念館 珍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梁啓超紀念館開通了自助講解服務系統,觀眾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選擇展室免費自助聽講解。
  • 通宵讀完許知遠的新書,對梁啓超有了新的認識
    這本書其實是許知遠計劃為梁啓超寫的三卷書中的第一卷,記錄的是他在1873-1898之間的事,戊戌變法之前。我將這本書概括為三個部分,卓越少年梁啓超、變革者梁啓超和報業開拓者梁啓超。 第一部分實際是從他出生到幼年教育啟蒙到求學考試之路的階段。
  • 梁啓超故居(新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啓超故居由銅像、故居、怡堂書室、迴廊、梁啓超故居紀念館等建築組成。梁啓超紀念銅像進入故居景區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梁啓超紀念銅像。怡堂書室怡堂書室是梁啓超曾祖父所建,青磚牆壁,紅磚地面。這裡是梁啓超少年讀書,接受儒家傳統思想教育的地方。
  • 獨特晚清嶺南僑鄉建築藝術,國家級文物,廣東省江門梁啓超故居
    梁啓超故居,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茶坑村,坐落在美麗蒼鬱的鳳山下,魚塘、水網、沃野田疇環繞四周,大榕樹、石板巷、青磚房有序分布,往來皆村野鄉民,真淳古樸,這裡便是梁啓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的地方。1996年國務院公布梁啓超故居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父親節前,「梁啓超」為什麼火了?
    6月12日,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 轉發了@真格基金王強 的微博並評價其「戲路很窄」,又後悔當年《中國合伙人》電影沒讓他真身出演,還說這也是自己的#人生第一課#……梁啓超的「火」、老搭檔「突如其來」的盛讚,都源於一部話劇:《中國家風——梁啓超和他的九個兒女》,這是可以堪稱中國近代史最偉大父親——梁啓超的教子故事。
  • 大師梁啓超與賢妻李蕙仙的驚世之戀
    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飲冰室主及哀時客等,1873-1929,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榮坑村一農戶家庭;作為清末民初中華民族的著名思想家
  • 發乎情而止於禮:梁啓超一段鮮為人知的感情「出軌」
    梁啓超以夫子自居,但他同樣也有感情「出軌」的時候。戊戌政變後,梁啓超逃亡日本,當時梁啓超正遭清廷通緝,為了奔走政事及籌款,他從日本橫濱乘船赴美。不料船抵檀香山,因時疫流行,華埠關閉,各港口禁止船隻出入,梁啓超被迫滯留檀香山數月。他的感情「出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梁啓超名聲在外,當地有一位著名的華商便選了個日子宴請梁啓超,同時赴宴的還有當地士紳。
  • 新會梁啓超故居紀念館入選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
    在梁啓超「人生在世,常要思報社會之恩」的訓誡之下,梁家可謂滿門皆英才俊秀。梁啓超家教家風有哪些主要特點呢?記者採訪時發現,愛國、敬業、篤學、勤儉、自強、仁愛、誠信、趣味……這些詞語成為大家口中的高頻詞。愛國——融入了幾代梁氏後人的血脈梁啓超的言行對子女們影響很大,愛國思想也融入了幾代梁氏後人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