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收官,女人做自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2020-09-09 胡海林老師

《乘風破浪的姐姐》又上熱搜了!


而這一次是最後一期,7人團「出道」了。



而有人說:夏天結束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也結束了。


為何一檔綜藝節目,如此萬人空巷開天闢地。


歸根結底,是因為在這些30+的姐姐們身上看到了:


經過了歲月的打磨,堅持自我,勇於挑戰,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無懼年齡,無畏拼搏,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何謂「乘風破浪」。


而張雨綺更是在臺上哽咽霸氣喊話道:


「我要努力,我要告訴我的寶寶們,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


發言不僅震撼,簡直太颯了!!!


01 媽媽的身份,不應該成為女人的枷鎖!


每個女人當媽後,難免要經過一段屎尿屁髒亂差的陰暗生活。


董卿曾這樣形容她初為人母的時刻。


「那是一段特別艱難的日子,我整個人也變得瑣碎平庸。」


對於做了媽媽的狀態,作家蘇美這樣形容:


只有把自己鎖在洗手間,坐在馬桶上眺望遠方的時候,才有一點點找回自我,可是外面孩子一哭就得立馬衝出去。


等衝出洗手間,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的爸爸可能會瞪你一眼:「你是怎麼當媽的?連個孩子都哄不好!」


人人都以為,媽媽帶好孩子天經地義,卻忘了關心媽媽帶孩子有多苦多累。


一旦有什麼不妥,就會有人拋來一句:


「你怎麼當媽的……」


就像作家湯小小說的:


在中國當媽媽真是太難了。

難在100%的犧牲,難在100%的完美。


這是對中國媽媽的道德綁架。

某母嬰公司做過一項調查:


當媽後,你對生活滿意嗎?


結果令人震驚:99%的女人不滿意自己的生活。


一個不幸福的媽媽,怎麼培養出幸福的孩子?


我們給予孩子最好的愛,不是做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是活出自我,用愛照亮孩子。


愛與自我,應成為媽媽角色的新形象。


02 媽媽做自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鍾麗緹在一次採訪中說:


我有了自己的女兒,但我還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生活,我還喜歡漂亮的衣服。


辣媽和女神只是我在每一天的不同角色。


還有被外界一直批為性感、脾氣暴,打老公的張雨綺,她也像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普通的媽媽一樣,為孩子付出所有,絞盡腦汁、傾盡心力。


會為了保護孩子,承受網友攻擊,自己打碎牙往肚裡咽;


經常被拍到帶孩子出去玩,給他們足夠的陪伴;


會帶孩子一起去片場,會在《浪姐》裡提及孩子落淚。


而談到乘風破浪,除了在節目中的姐姐,還有很多人配得上這四個字。


比如永遠白月光——王菲


前段時間,剛過51歲生日的王菲再次驚豔。


她的一生好像都在追求自我,活得特立獨行,不是世俗眼中的好母親。


然而,她卻與兩個女兒親密無間。


王菲瀟灑自信,在她的潛移默化下,竇靖童在音樂上嶄露頭角,李嫣也在T臺上氣場強大、揮灑自如。

心理學家張怡筠博士說:


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

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

媽媽越有進取心,孩子越勤奮;

媽媽越堅持做自己,孩子越獨立。

母親是孩子靈魂的塑造者。


王菲用鮮活的靈魂,滋養出了生命豐滿的女兒。


媽媽,是孩子的靈魂之根。


媽媽做自己的女神,孩子的生命才會更加滋潤、豐盈、生機勃勃。


英國靈性導師 Alison 說:


在家庭中,一個女人與自我的關係將直接影響她與其他成員的家庭關係,她會把與自己的關係投射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上。


一個綻放自我的媽媽,才是孩子生命的源動力,

為孩子提供向上而長的力量。


03 鼓勵並且支持孩子的興趣和夢想


當今時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家長們希望早一點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


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培訓學校興趣班應運而生,有培養孩子閱讀的,有培養思維能力的,有繪畫音樂培養藝術能力的,還有舞蹈滑冰等體育運動能力,令人眼花繚亂。


但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時常常迷茫,甚至擔心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而易烊千璽的媽媽,為所有的家長們做了一次優秀的示範。


據媽媽回憶,千璽小時候非常熱衷跳舞,每天都要乘坐4個小時的公交車往返家中和舞蹈學校,當其他孩子在玩泥巴打遊戲時,他卻把時間用來學習舞蹈。


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學習舞蹈,媽媽每次都會陪伴千璽到興趣班一同上課,以便於回家指導千璽繼續練習。


媽媽甚至還充當千璽的舞伴,一步一步幫助孩子發揮舞蹈特長。


在媽媽的鼓勵下,千璽更加自律和努力,舞蹈技能不斷精進,還成為了街舞節目的冠軍導師。



孟非曾在節目中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所大學,沒有一個老師,對我們的影響是超過我們的父母的。」


可見,家長的引導對孩子的人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知乎上有個高贊論點:扼殺孩子興趣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誠然,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興趣,而盲目地為孩子選擇「興趣班」,很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真正的興趣。


面對大家如何選擇興趣班的疑問,讓我想起了一句話:


興趣是孩子獲取知識和幸福的最大動力,千萬別讓興趣班「綁架」了孩子的童年。


04 女人學會獨立,才能在婚姻中幸福


前段時間,袁詠儀的一段關於婚姻的採訪讓我感觸頗深。


他們夫妻倆經濟獨立,就連一起做節目的收入都要五五分帳。


在談到自己的時候,袁詠儀一句話逗得自己和主持人哈哈大笑。


「我就是非常獨立的,獨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錢」


夫妻倆之所以如此恩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彼此誰都不依靠誰而活。


因為袁詠儀相對老公來說,自己一點也不差。


所以,「獨立到很少花自己的錢」也就不奇怪了。


當你在婚姻裡有足夠的能力之後,男人也就更願意寵著你,願意為你付出。


這讓我想起了一段很有道理的話:


只有先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


作為女人,如果你沒有獨立,男人會有一萬個理由嫌棄你。


先爭取到獨立,尊重和理解也就不爭自來了。


好的婚姻一定是勢均力敵的。


結婚時一句「我養你」,離婚時很可能變成變成「都是我養的你」。


任何時候請謹記,獨立是一個女人最起碼的尊嚴!


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


當你成為更強大的自己,你才會發現自信的人生是多麼的過癮。


只有你經濟獨立,人格獨立,不依附於男人,這個男人才怕把你丟了。


也才會擁有長久而又幸福的愛情與婚姻。

04 愛的教育,源於互相的照耀


兩個媽媽的故事曾感動了很多人。


一個10歲的小男孩領著媽媽去商場的珠寶櫃檯,要用自己的8800塊壓歲錢給媽媽買鑽戒。


他選中了一款8100塊錢的鑽戒要買給媽媽,可是媽媽卻選了一枚5萬多塊錢的戒指,「媽媽喜歡這個,等你攢夠了錢再給媽媽買」。

因為錢不夠,小男孩當時就急哭了。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媽媽因為捨不得花錢更捨不得花孩子的錢,故意選了昂貴的戒指,讓兒子「知難而退」,留下這筆錢。

孩子世界的「暖」,很簡單,不自私,懂得感恩,心裡裝著更多的人。


《少年說》裡,這個讀高一的姐姐給自己兩個月大的弟弟寫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這封信,讀哭了孩子,聽哭了媽媽。


媽媽說,女兒一直是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周圍的親戚朋友不知道多羨慕自己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兒。

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女兒啊。


她懂事得令人心疼,卻希望弟弟可以做一個不那麼懂事的孩子。


她理解爸爸媽媽的付出和辛苦。


她愛那個和自己分享了一切的弟弟。


媽媽說,如果沒有女兒的「慫恿」,她沒有勇氣在這樣的高齡要二胎。


女兒告訴媽媽,想要弟弟,是因為擔心自己上大學以後爸爸媽媽會孤單,想有一個人可以陪陪媽媽。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媽媽」,好媽媽和好孩子是彼此成就的。



愛的最好回應,是我默默為你付出,而你懂我的委屈。


愛的教育,是一種互相的照耀,你給予光,得到熱。你感恩我的付出,我珍惜你的用心。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母親賦予我們生命,便是一切的開始,是她教會我們認識這個世界;


也許她很平凡,甚至不那麼聰穎,但我們就是她一生的光榮和驕傲;


而我們一切的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於她一路的陪伴和養育!


我們一生的底氣,都是母親給的,有母親的地方也是家!


—— END ——


文字/源於網絡 侵刪


留言寫出您的想法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用她自己的話說,有了孩子世界都不一樣了,然而,當你出了月子,你才會明白,顧佳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是許子言的媽媽。從一個女人變成媽媽的那一天,她的使命似乎就變了,她要力所能及地讓眼下的孩子幸福,讓他享受最好的教育,讓他不被欺負,讓他能夠健康成長,然而,每一步都像打怪,每一步都走的異常艱難,顧佳是,你也是。那些30多歲已經抱娃的家長說:&34;,&34;。
  •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教育是讓每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面對學生一次一次的質問和抱怨,她說,「為什麼不讓自己做一點點變化呢?只要一點點變化,結果就會不一樣。」  嗝嗝老師的父親見證著女兒帶給學生的力量,在電影的最後,他鄭重的對女兒說,我以你為榮,我不會再要求你去做我幫你安排的工作了。  「只有差老師,沒有差學生」我想這句話也可以成為父母的自我勉勵之辭:「只有差父母,沒有差孩子。」而這似乎又成了今天的教育困境。無論是在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的印度,還是在高速發展的中國。
  • 《乘風破浪的姐姐》每個當下要做最好的自己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可謂是最火的一檔綜藝了,節目標新立異,不是選擇美麗青春的少女們選秀成團,而是邀請了有一定咖位的姐姐們,最低年齡也是30+起步。不過姐姐們的表現淋漓盡致,那種老娘我最美的派頭讓觀眾朋友們看的也是直呼精彩!
  • 乘風破浪的姐姐or興風作浪的姑奶奶?女人最好的狀態就該如此
    這兩天大火的莫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了。這部從開始有小道消息時候,就一直話題不斷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上線10分鐘,點擊破千萬。被稱讚:年度必火綜藝節目。哪怕是開會時,被突然叫上去做報告,她也能夠隨手拈來,將總結做的井井有條、頭頭是道。工作之外的慧慧,也是有自己獨到的見地。她從來不在背後指責和評價別人,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做好自己就夠了,何必花費時間用在猜忌上面。這便是一個骨子裡自信的女人,不隨意評價別人,自信有素養,努力又不做作,這樣的女人,你能不喜歡嗎?
  • 《嗝嗝老師》:教育是讓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奈娜的父親見證著女兒帶給學生的力量,在電影的最後,他鄭重的對女兒說,我以你為榮,我不會再要求你去做我幫你安排的工作了。「只有差老師,沒有差學生」我想這句話也可以成為父母的自我勉勵之辭:「只有差父母,沒有差孩子。」而這似乎又成了一個悖論「每一個父母在爸媽面前也都是一個孩子」。
  •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信的女人有多美,我們又該如何去影響孩子
    01《乘風破浪的姐姐》一開播,就吸引了一大批觀眾,我恰恰就是其中一員。雖然僅僅看了兩期,但姐姐們的多才多藝、自信且自帶光芒的氣場,讓我羨慕不已,30+又怎樣,老娘什麼時候都能出道,就是這個味兒!作為大姐大的寧靜,從來不畏懼什麼,敢說敢做,性格火辣;張雨綺,直率中帶點可愛,直來直往,怎麼想就怎麼說,從不遮遮掩掩;伊能靜,52歲的年紀,卻仍能保養的像個少女,身材性感,唱跳俱佳。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張雨綺憑什麼成團
    霸屏一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了。最終成團的姐姐是: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黃齡。,要讓孩子知道童話的美好與生活的真相。而且,張雨綺還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在上《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很多人對張雨綺的印象並不好,一提起她來,就會想起她的婚姻和感情史。
  • 從pipa醬的Rap復出,會知道女人一生都在乘風破浪
    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給了女性最好的生活,選擇和成長環境,每一個女人在這個時代也從來都是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只因為她們熱愛生活,深深知道只有付出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pipa醬的孩子才幾個月大,作為職場女性的pipa醬還是選擇重返職場。
  • 熬夜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誰說帶孩子的女人就沒了追求?
    01作為睜眼閉眼都是孩子的寶媽,對於真人秀的綜藝節目,早已經不上頭了。傻傻的看,傻傻的笑,除了浪費時間,貢獻流量以外,找不出實在的意義。然而,這一周滿屏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年齡從30+到50+,每個姐姐拎出來都可以寫一本書了。三個女人一臺戲,何況是30個女人在一起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張雨綺憑什麼C位成團?
    上周五,霸屏一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了,實地探訪完陽澄湖大閘蟹後,在回長沙的高鐵上,我總算把它補完了。而且,張雨綺還告訴自己的孩子,「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 可能很多人覺得,要讓自己變得自信,關鍵是要改變自己的缺點。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想著要做得好一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52歲的伊能靜,詮釋了什麼是最好的母親
    再來,就是引爆全網話題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了,當天她出現的時候,白色上衣,蕾絲裙子,一股柔軟的氣質撲面而來,她保養的程度,哪裡像是一個52歲的女人?分明像個30多歲的人,跟小自己十幾歲的妹妹們站在一起,她也是毫無違和感的。登上舞臺的時候,她的裝扮是全身黑色,帥氣中又帶有一點柔情,高高的馬尾,閃動的大眼睛,我真的感受到,她身上那種自卑抑鬱的感覺,真的不見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攪動風雲、到處去浪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了,緊接著一條「乘風破浪的夏天」的熱搜緊跟其後。確實,《乘風破浪》創造了很多奇蹟,在熱搜停擺之時上線,這勇氣絕無僅有,也代表了湖南衛視敢打必勝的自信,事實上《乘風破浪》也卻是夠得上這樣的自信。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我明白了30+、40+的人應有的狀態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了。應該說,這是一檔很火的綜藝節目,點燃了整個夏天的激情。針對這檔節目的評論很多,可謂見仁見智。下面,我談談三個層面的思考。年齡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心態從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女星的年齡結構看,都是30+以上的女星,最年輕的是金晨、李斯丹妮、藍盈盈三位,年齡比較大的是
  • 最好的愛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會得到表揚和認可!」做孩子的學習夥伴。,這樣不會把教育的壓力全部轉加到孩子身上。,總有一天,所有人都會強迫你去做妻子、做媽媽,可你不能忘了提醒自己,你還有才華。」,凡事都可以和父母商量,所做的也都是自己喜歡的。
  • 柔力量:乘風破浪的姐姐不是神話,用正確方式培養乘風破浪的孩子
    ,提出自身的觀點和想法 在舞臺上,姐姐們有著「做就要做到最好」、「就要當C位」的態度,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可以在不同的場合以合適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也增強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語言教育,便是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在家長的引導下,使孩子能夠流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孩子未來發展極其有利
  • 《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我們: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好惹的女人
    如果說這個夏天什麼最火爆,那就非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了。剛開播時,小編就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猶記得第一期的開場白便深深的吸引到了我:「每個女人砥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之間;每一個年齡的女生,都有她自己的魅力。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黃曉明連發30條微博,端水有始有終!
    近期,#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 ,黃曉明再連發文,主持人黃曉明,從這檔節目開始就一直在端水,幾乎上每一位姐姐都在貼心的關照到,十分的暖心。在姐姐們的成團之夜,曉明肯定是要站出來為姐姐們加油打Call的。收官以後
  • 乘風破浪的姐姐:伊能靜優秀的教育模式,培養孩子的自我驅動力
    最近一檔叫《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綜藝節目是相當火爆,30位30歲以上的女明星來參加這檔成團綜藝,為節目增添了十足的亮點和爆點。姐姐們大多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隨著節目的熱播,每一位女藝人的家庭情況也被扒了個明白。
  • 中年離婚的女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不復婚,不二婚,做最好的自己
    1 高質量的離婚,勝過低質量的婚姻  女人離婚後。自己帶著孩子。生活雖然很辛苦,但是可以避免很多不可預知傷害。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離婚已經5年了。沒想過要復婚,更沒有想過再婚。我可不想做這樣的女人。破鏡是無法重圓的。一場失敗婚姻的終結,也就意味著關係的結束。從此天涯各自走,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這世界上有一種女人是八抬大轎都請不回的。就叫做前妻。不要怪一個女人心狠。因為她已經被那個男人傷透了心。女人心一旦死掉,還怎麼可能跟你復婚。  曾經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中年離婚,九死一生。屍骨全無」。
  • 《乘風破浪的姐姐》:女人到了30歲,也要有自己的個性
    《乘風破浪的姐姐》逐漸接近了尾聲,不知不覺《乘風破浪的姐姐》也陪伴了我們一個夏天。 在以前別人對女團的印象,都是二十歲的青春小姑娘。而《乘風破浪的姐姐》,打破了我們的固定思維。 讓我們發現,即使女人到了三十歲,也會有各自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