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成功路,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一舉成功,需要我們知考情把握命題趨向,也要學技巧掌握作答方法,更要定計劃,科學高效備課。但是很多考生一籌莫展,你現在是不是這種狀態:「考試即將拉開帷幕,備考還毫無頭緒」、「手機裡下載了各種APP,但是做題沒有針對性,刷了好多冤枉題」、「想學習,但是沒有系統的學習方法,做題沒有技巧可循」……別擔心,今天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如何學技巧,科學高效備考相關信息,助力各位考生備考。
申論考試的題型考察中,材料為王的原則一直是考生牢記的準則,而客觀小題型佔據著重要作用,對於這類題型作答中,想得高分的秘訣需要我們在秉承著手握技巧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堅持「審題、找點、加工、書寫」的「四步走」方法的同時,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透徹破題,深刻認識到「破題」的重要性。
但是,在現實作答中,往往不是這樣。被題幹信息誤解「陷入破題陷阱」、或者陷入各類疑惑:「題幹很簡單,匆匆一睹即刻投入看材料」,「剛才題幹要找什麼來著?」,「我怎麼覺得題幹的問法和材料給定的內容沒啥關係」……此類情況的出現,並不是說我們「沒有審題」,但可以反映出「沒有審好題」。所以,接下來,從這「四步走」的第一環節入手——細化審題,明確思路。
一、細化審題,明確思路。
審題,我們時常講解過程中的兩句話:審清題幹判斷題型有思路,審清要求的評分標準。總體而言,審題6要素要明晰,即一般包括題型、作答範圍、作答對象、一般要求、字數限制、特殊要求;
1、牢記原則之首,時刻遵循「題幹問什麼,內容答什麼,我要怎麼答」。審題中要首先圈出作答對象,以及其限定,透徹分析究竟「問什麼」,內容上指代什麼,才能明確我們需要「找什麼」;材料範圍幫助我們精準識別要點位置,鎖定範圍,避免無效材料幹擾,字數以及其他信息作為輔助條件也不能忽視,需要進一步「認識」這些條件,以領會命題人所設置的要點的性質和角度,宏觀上明確「怎麼答」,才有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脈絡。
2、牢記原則之二,樹立意識先題幹、後材料、再自己。申論客觀小題與申發論述大作文相比,相對性質上屬於客觀題目。很多考生覺得自己材料閱讀理解能力不差,讀懂材料,也能準確透析,但是往往分數很低?這是由於主觀性太強,而做好小題需要我們答出核心要點信息,但作為作答者,閱讀者,會常常被材料所「吸引」,被主觀所「牽引」,此時,就需要我們秉承「客觀材料為王的」原則,以「先題幹、後材料、再自己」的順序,理清作答時該「聽誰的」,儘量用原材料中的核心詞、關鍵句、核心內容作答,才能有利於
二、找點需要手握技巧,又快又準方且全。
1、找點,要注重方法導向,把閱讀理解的方法貫穿於找點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運用方法找點的意識。找點過程要給自己時間閱讀材料,但是不能集中給太長的時間,建議少時多讀,即每次限定一定時間,分次閱讀,做題與講解穿插進行。
2、同時,做題的時候,要重視自己的閱讀情況,總結自己閱讀習慣,並思考不足。在找點引導步驟上,我比較認可的方法是:首先是限制時間(比如說三分鐘)安排通讀材料,並思考和進行邏輯劃分,去除無關信息,劃分層次避免碎片化閱讀;
3、其次是限制時間(比如說7分鐘)精讀每段材料,這部分尤其重要,要注重強化引導用閱讀方法全面準確地找到得分關鍵詞。比如說材料的類型判斷,對於案例型或者是數據型、觀點型不同的材料應該怎麼讀;材料的關係可以用什麼方法,無非詞句段篇閱讀。比如說首尾閱讀:首尾則材料、首尾段、首尾句(首尾詞);關聯詞閱讀:並列、轉折、遞進、因果、總分;高頻詞:同義詞、近義詞;觀點閱讀:材料引述的專家領導的講話或理論政策內容;
4、最後,為了找點做到事半功倍,在閱讀梳理材料時一定要對材料留痕做好批註。
三、加工意識不能丟,分類分條要明確。
很多考生在這一環節其實並未理解透徹加工的目的和作用。為什麼要加工呢?怎麼才能加工的好呢?首先就需要明白,這一環節的本質:合併同類項、讓答案精煉。因此需要從內容上刪減修飾性成分(形容詞、副詞、語氣助詞等),留下實詞,具有實際意義的有效關鍵內容;其次就是分層分類意識,宏觀上讓答案內容分類分層,邏輯清晰,微觀上來看就是分條羅列要點,視覺上有條理性。
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一些分類方法,並熟練使用其方法。如:同意法:根據要點的意思的不同來進行分條、分層;
再比如:同範圍法:根據不同範疇領域或者不同層面:1、同範疇分類:五位一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2、同範圍層面分類:思想、制度、管理、執法、資金、人才、法律、宣傳等;
再比如,同主體法合併,將隸屬於相同主體的要點放一起,列舉常見主體:個人、群眾、家庭、學校、企業、媒體、政府、國家、民族、國際。
另外,其他分類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注意強調究竟使用哪種方法,要根據題幹的暗示、以及材料本身的邏輯提示、綜合考量。
四、一手好字走天下,形式美觀得人心。
關於書寫,一個是書寫美觀工整;一個是書寫形式格式規範,要引導學生依據材料,突出關鍵詞並要有導入句或總起句。最後,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參考給出評分標準,統計自己的分數,增強找全找齊要點的認知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