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亂象頻發,是為博「流量」還是當「網紅」?該如何整治?

2020-12-20 職場大手筆

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興起,這種能快速走紅、快速賺錢的行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但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由於沒有及時制定完善相關法製法規,一些直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有的為了博取流量、粉絲、暴利,不擇手段裝顛搞怪、打色情擦邊球,傳播網絡垃圾,價值觀、人生觀被扭曲,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能量。

一些網絡直播平臺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規範管理。

前段時間,為了淨化網絡環境,維護直播行業有序、良性、健康發展,有關部門強勢出手,由央視公布了「第五批網絡直播行業主播黑名單」。很多網友拍手稱讚,紛紛留言稱網絡直播這一亂象確實該好好治一治了。

一、我國的網民規模日益增大,網絡經濟成為「時代新寵」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較2018年底增長7508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

做為能快速走紅、快速賺錢的行業,網絡直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其中6.5億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但看直播瘋狂消費,卻成為大眾最喜歡的休閒方式。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2019年交易規模達1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

隨著網民日益增加,網絡經濟逐漸成為「香饃饃」,直播行業的規範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網絡直播亂象層出不窮,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能量

現在的網絡直播,由於沒有樹立正確導向,大多不是直播傳授什麼新知識,更多的都是直播網路遊戲、美女直播聊天等內容。

有些女直播為了流量,直播的時候有時故意暴露。

由於直播來錢快,尤其是有些女直播,直播的時候故意暴露一點,隨便直播一天就有上萬的收入。

網傳,這名網絡主播還在讀高中,也跟風搞起了主播。

這種不用幹活,坐著聊天就能輕鬆賺錢的歪理歪風逐漸成氣候,誤導了一大批青少年,讓很多人不思學習,不務正業,整天夢想著當網紅,夢想著一夜暴富,價值觀、人生觀被嚴重扭曲。

如在疫情發生前,很多網絡主播在一些重大景區進行直播,有的為了博人眼球,身著奇裝異服、行為低俗;還有的不顧市民、遊客意願,隨意拍攝,搭訕騷擾;並在公共場合亂搭直播設備,大聲喧譁等……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市民、遊客的遊玩體驗,不少人向景區和旅遊部門投訴。

網上一些人對「竊格瓦拉」進行包裝。

前段時間,一個重返社會的刑滿釋放人員「竊格瓦拉」,5次因盜竊罪入獄,他的名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居然成為網絡流行語。在網絡黑手的推動下,「竊格瓦拉」竟然成為了「網紅」。他出獄的時候,據說竟有30家網紅經紀公司去接他出獄,並欲高薪籤約周某,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炒作周某的行為。

後來,此事被《人民日報》兩天內連發三文:《病得不輕》、《不能只要流量不要「臉」》、《「竊格瓦拉」出獄自帶流量:警惕罪惡被鬼畜洗白》等多篇文章,批評這些公司為了流量毫無底線,炒作周某的歷史,以此來吸引眼球刷流量,把扭曲的價值觀當成賺錢的工具。

緊接著,中國演出協會正式發文,聲明:將破壞行業健康生態的網絡經紀公司,納入負面清單。

而南寧「羅志祥」事件更是讓人啼笑皆非。南寧有一個叫蒙俊源的人,因長得像羅志祥,一開始成為了被波及的「受害者」,但很快就利用他自己對網絡大眾的了解,轉變為事件的獲利者。

南寧蒙俊源扮演羅志祥開通直播。

他在網上扮演羅志祥開通直播,主動「接受」大眾的謾罵,主動成為網絡大眾的宣洩出口,在網上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和宣洩。

據說他被網友罵了三天三夜,不少網友發私信罵他渣男,蒙俊源表示實在是太難了!蒙俊源還表示:「我在家躲了幾天了,被打擾到自己不能正常做生意」。

但就是短短數天的直播,據說讓蒙俊源賺了將近200萬,可謂賺得個盆盈缽滿。

這就是流量經濟,這就是網紅效益。病態的網絡氛圍,扭曲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是讓蒙俊源能夠完成階層跨越的根本原因。

一些網絡主播為了博取流量,故意把臉塗黑。

三、網絡直播亂象亟待整治,網絡環境更需進一步淨化

狄更斯曾寫下一句話:「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昧的年代;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網絡直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網絡經濟的發展。然而,因為缺少相應監管,網絡主播存在過度炒作、惡搞、暴力、色情等問題,嚴重幹擾了網絡秩序,甚至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

面對網絡直播亂象,應該及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直播進行更加嚴格的規範整理。以下幾條建議可供參考:

1. 規範網絡直播管理制度,提升網絡主播從業門檻。

應進一步提升網絡主播的行業準入監管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如可以提高報名資質要求,對從業者政治面貌、年齡文化、責任能力等作出明確要求;要求從業者除具備主持能力外,還要對其進行思想道德、法律基礎知識考核等科目的測試,並隨時檢測評估;嚴格落實網絡用戶的實名制,發現有網絡暴力、色情等不良內容不僅採取停播措施,還要追究直播人員的責任。

通過提升從業門檻,爭取從源頭上避免素質低下者進入主播行業,從而淨化網絡主播風氣,減少違法亂紀的情形。

網絡直播亂象應及時給予嚴格整治。

2. 加強對直播平臺的監管監測,杜絕傳播網絡垃圾。

對於網絡中低俗化、段子化、色情化、暴力化言行,要明文規定,強力禁止。

做好網絡彈幕監管,將其升級成敏感屏蔽技術,第一時間阻止暴力、色情性質的彈幕。因為網絡語言是多元的、相對的,要結合實際不斷的升級。

同時,加強對直播平臺的監測,對於違反文明用語規則者,可分別給予警告、停播,甚至終身取消直播資格的處罰。

央媒也是多次對網絡直播平臺出現的色情暴力等行為進行抨擊。

3.健全直播行業懲戒相關機制,強化責任追究。

建立健全監管制度機制,以制度來管理直播行業。如可以制定落實雙懲戒制度,在網絡直播監測中,發現有低俗化、色情化、暴力化或者其他違法現象,除了要追究直播責任,網絡平臺負責人也需要承擔責任。這樣,不僅能提高負責人責任心,主動做好自我監管,還能及時阻止不良內容傳播。

通過對網絡直播進行更加嚴格的規範整理,強化監管,從嚴整治,從而不斷淨化網絡環境,維護網絡直播行業有序、良性、健康發展。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職場大手筆】。

相關焦點

  • 網絡直播流量造假亂象頻發 亟待多方合力嚴管
    最近,針對網絡直播帶貨數據流量造假亂象,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指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整治直播亂象 營造健康清朗網絡生態
    網絡直播不能什麼都播!近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啟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劍指行業亂象,傳遞出鮮明導向——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虛擬空間不是虛假空間,以嚴格監管促行業健康發展勢在必行。網絡直播是一種價值傳播、一種生態構建,必須風清氣正,充滿正能量。
  • 用鐵腕整治網絡直播亂象
    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組織主播用低俗表演吸引用戶高額打賞;直播跳河、拼酒、吃燈泡,為「漲粉」譁眾取寵,極大扭曲了社會價值觀;散布謠言、傳播迷信,大肆宣揚歷史虛無主義和拜金主義錯誤思潮;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網購市場秩序……近日,國家網信辦、
  • 真的該好好整治了,盤點時下的網絡直播亂象
    但是也正因為網絡直播和拍攝短視頻的門檻極低,所以導致了內容參差不齊甚至有些沒有下限的炒作之舉混雜其中。尤其是這兩個行業所針對的人群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青少年,對於社會理解尚淺且心智不成熟時下的網絡直播和短視頻亂象的他們,低劣的直播和短視頻會讓他們產生滿目崇拜甚至扭曲價值觀的結果。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下時下的網絡直播和短視頻亂象。
  • 專項整治網絡直播亂象
    本報北京7月7日電 (記者張賀)今年上半年,各地各部門在開展「掃黃打非·新風」集中行動中,專項整治網絡直播亂象,嚴厲打擊非法直播平臺、淫穢色情直播內容,從嚴處置通過低俗網絡表演引誘打賞行為。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
  • 讀者聚焦―― 網絡直播亂象當治
    國家網信辦指導屬地網信辦依法依規對十家平臺企業進行約談,視違規情節對相關平臺分別採取停止主要頻道內容更新、暫停新用戶註冊、限期整改、責成平臺處理相關責任人等處置措施,並將部分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  對於如何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行業生態,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相關建議。
  • 網絡直播遭整治!網友拍手叫好,大批平臺或關停
    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網絡直播「打賞」嚴重衝擊主流價值觀等行業突出問題,國家網信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等8個部門即日起將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有的網友則表示,希望國家一定要從嚴整治,出手需出重拳,嚴厲打擊違規違法直播行為。也有網友認為,網絡直播「打賞」嚴重衝擊主流價值觀等行業突出問題,這是最嚴重的問題,每天對著電腦就能賺大錢,人人都想當網紅,價值觀扭曲,國家必須整頓。
  • 整治網絡直播亂象不能「曇花一現」
    □吳學安 國家網信辦、北京網信辦、廣東網信辦近期先後宣布,已依法約談了虎牙、鬥魚等10家網絡直播平臺,要求花椒直播等3家平臺限期整改,整改期間暫停新用戶註冊、全面清理違規內容。
  • 讀者聚焦——網絡直播亂象當治
    國家網信辦指導屬地網信辦依法依規對十家平臺企業進行約談,視違規情節對相關平臺分別採取停止主要頻道內容更新、暫停新用戶註冊、限期整改、責成平臺處理相關責任人等處置措施,並將部分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臺禁播黑名單。 對於如何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淨化行業生態,一些讀者來信提出了相關建議。
  • 直播帶貨亂象頻出,到了該下痛手整治的關鍵時刻
    這個視頻之所以引發網友的集體共鳴,在於其真正道出直播帶貨的「黑暗面」。直播帶貨的亂象,已經飽受詬病,並受到主流媒體的批評。新華微評就指出,直播帶貨引發的「流量造假」「水軍刷單」「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暴露了行業發展亂象。
  • 數美觀察|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行動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一批網絡直播專項整治典型案件7月7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7起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典型案件。今年6月,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網絡直播「打賞」等行業突出問題,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與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
  • 評論|直播亂象
    但是正如直播間的粉絲留言:「我把你當家人,你卻拿我們當提款機。」明星主播帶貨翻車,造成的損害也是雙向的。做錯了事,站出來道歉是對的,我們希望這是擔當,而不是表演和作秀。道歉之後呢?如何賠付要拿出實際行動來,該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應該釐清,知錯之後及時改錯,這才是誠懇的態度。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才能在演藝路上走穩走遠。
  • 從網紅為流量不斷秀下限的背後,我看到了人性的迷失
    還有一個就是這兩天剛剛發生沒多久的,某男子在一家店裡面給一位俊美女子求愛,禮物為一隻死雞,其實這就算了,當自己所準備的玫瑰花被女子拒絕後,居然開始當場打滾,然後求女子答應,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更有之前某網紅直播在路上隨機直播如何搭訕陌生女子,然後藉機親吻,然後博人眼球,短短幾小時,就有十幾名女子遭到其魔爪,瞬間流量大增!
  • 網絡直播亂象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直播帶貨不只為產品銷售帶來了收益,同時也為傳統企業開闢了新的營銷模式。房企、車企、超市餐館等企業也陸續加入該行列。通過直播帶貨,不僅解決了產品滯銷的問題,帶動了內需,也促進了經濟發展。然而,在行業競爭和利益驅動下,一些直播平臺亂象叢生。部分平臺直播帶貨存在虛假宣傳、信息公示不全以及售後沒有保障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亟須予以關注。
  • 「血燕」「糖水」亂象頻發 燕窩市場怎麼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行業亂象亟需國標整治前不久,辛巴直播帶貨被打假一事,將燕窩送上熱搜,燕窩行業背後的問題也隨即暴露出來。中國新聞周刊通過調查發現,燕窩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尤其產品介紹五花八門,在多項關鍵指標上也相去甚遠。
  • 網絡直播亂象調查
    8月17日,西安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官微「西安網警巡查執法」發布消息稱,2020年8月14日,接網民舉報,抖音平臺用戶「西安XX哥」通過其抖音帳號發布傳播淫穢色情信息,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經調查,該淫穢色情信息發布者為柳某某,西安藍田人。
  • 成都將對網絡直播帶貨亂象進行整治,這些行為將被嚴處
    人民網成都8月14日電 據成都市場監管官微消息,為整治網絡直播帶貨亂象,規範網絡直播帶貨行為,壓實網絡平臺、平臺內經營者等責任,促進網絡直播營銷健康發展,根據中央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關於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部署及《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於開展網絡直播帶貨亂象整治和規範管理的通知
  • 劍指網絡淫穢色情直播亂象 這些平臺被整治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遼寧丹東「小姐姐」網絡直播平臺進行淫穢表演,每日在線觀眾達數萬人:江西上饒蔣某某等人組織多名未成年人主播通過直播平臺進行淫穢表演……今天,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公開通報了7起利用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色情低俗有害信息案件
  • 「網紅直播售假被抓」等入選今年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
    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一、《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實施 為推進網絡誠信建設提供制度遵循推薦理由:國家網信辦發布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於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明確規定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生產者和服務平臺不得通過人工方式或者技術手段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虛假註冊帳號、非法交易帳號、操縱用戶帳號等行為,破壞網絡生態秩序。《規定》的實施,為推進網絡誠信建設、構建良好網絡生態提供了明確可操作的制度遵循。
  • 對網絡直播亂象要「零容忍」
    但是許多網絡直播平臺和網絡主播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其社會教育功能,有的直播平臺任由主播進行低俗表演,有的主播向網民兜售假冒偽劣商品,有的主播大肆散布謠言信息、發表負面言論,有的直播平臺甚至公然招募從事色情直播從業人員,嚴重違反了公序良俗,既阻礙了網絡直播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又嚴重影響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和落地。因此,有關部門應以「零容忍」的態度治理網絡直播亂象,讓網絡直播規範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