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在拍完《欽差大臣》後,狀告出品方注水,惹得眾多公司說他耍大牌、改戲,是戲霸。一次訪談中,主持人這樣問他:很多人稱您為戲霸,您覺得呢?李保田說:這是個好詞,我是個貨真價實、有質量的霸。
1983年李保田的演藝生涯始於他第一部戲《闖江湖》,之後他又給我們帶來了《人鬼情》、《菊豆》、《葛老爺子》、《鳳凰琴》、《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等等優秀的作品,並憑著自己精湛的演技榮獲了金雞獎、百花獎、飛天獎多個獎項。這麼多的獎項無一不在證明著戲霸的實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電影《紅高梁》不僅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還獲得國內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而拍《紅高梁》的張藝謀則因此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導演。
當時,在娛樂圈裡能夠和這位當紅大導演合作,是很多演員夢寐以求、趨之若鶩的事情,很多人託關係、找熟人、想盡辦法去試戲,哪怕只是去張藝謀的戲裡演個小角色。1989年,這位當紅大導演帶著《菊豆》的劇本找到李保田,邀請他演《菊豆》中的主角楊天青,李保田一看劇本,直接拒絕了:「我現在年齡已經40多歲了,不適合去演一個19歲的小夥子!」
被拒絕的張藝謀垂頭喪氣回去後,找了一個年輕演員試戲,讓他曬黑了皮膚在地裡幹農活,但無論怎麼看,這個年輕演員的表演都和張藝謀心中主角的形象相差甚遠,此時張藝謀覺得這個角色還是非李保田不可。
於是再次找到了李保田,力勸他出演楊天青,李保田想了想說:「你改劇本,我就演!」只因這一句話,張藝謀將劇本中小夥改成了三十多歲的光棍。就這樣李保田的「光棍楊天青」和鞏俐的「小嬸子」一段不倫戀成了經典,電影《菊豆》獲得第43屆法國坎城電影節特別獎、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雨果獎等多項大獎。
2003年金鷹節上,出演《神醫喜來樂》喜來樂的李保田,憑實力獲三項大獎。會後,當記者提及《神》劇是否被注水時,李保田說:「如果他(製片人)還有羞恥感,就不會來領獎。」在記者追問下,李保田又說道:「把一部20集的戲拍成26集,用注水的豬肉來獲獎,太不負責任,簡直就是奸商。」
2005年,李保田拍完《欽差大臣》後,他發現原本籤合同是三十集的電視劇,播出時卻變成三十三集,無法忍受出品方多出三集的行為,一怒之下他告出品方賠償190萬。
影視公司這樣「注水」行為被李保田扯到公眾眼中,無疑是動了別人的奶酪、犯了眾怒。於是有多家影視公司說他改戲、耍大牌、稱他是「戲霸」。對於這樣的稱呼,李保田沒有作出任何解釋,公道自在人心!
2007年,由李保田主演並擔任藝術總監的《王保長新篇》播出,這部劇僅只有26集。最初,樣片有32集,為了達到藝術總監不「注水」的要求,導演把該劇剪成了28集,李保田在看過28集樣片後,又提出了11條意見,刪掉了自己兩場戲,最終共刪掉六集,投資方損失200萬元,而李保田的收入也隨之少了很多。
很多人說李保田不懂變通、不圓滑、不懂社交,其實是他們自己不懂李保田。對待自己熱愛的藝術事業,李保田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他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人云亦,不做「注水」劇,對得起觀眾,做有社會貢獻和質量保證的「戲霸」,這就是老一輩藝術家們的風骨!
我是@繁星說名人,如果喜歡看就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