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婚姻是座圍城嗎?愛是責任,拆除圍城,才有深情!

2020-11-19 e路愛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人生感悟#

錢鍾書為婚姻創造了「圍城」一詞,後來社會又出了「入坑」一詞。

現在,常常聽過來人感嘆:婚姻這座圍城,進去不容易,出來也不簡單

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得到了不珍惜,沒得到的卻很想要。

都說日久生情,但日久也會生厭倦。在得與不得之間,橫亙著一座叫做「神秘」的橋。得到了,神秘就消失了;沒得到,神秘讓我們產生遐想。

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

世上有偉大的愛情,也有偉大的婚姻,卻很少兼而有之。假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殉情,走進婚姻殿堂的他們會繼續創造一段偉大的婚姻嗎?

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像它酸,也很可能想像它是分外地甜。覺得酸,是因為別人有而自己沒有;覺得甜,是因為自己沒有而不曾品嘗它的酸。

真聰明的女人決不用功去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懶。

聰明的人都是這樣的,事情不一定要做得多,但一定要讓別人以為你做得多。母雞下了一個蛋就到處叫,宣告自己的功勞,人們覺得聒噪。假如母雞下了一個蛋卻不叫了,它在人們心裡連這份聒噪都不會留下來。

蛋已經下了,就不要去問母雞是怎麼下的。有時我們只管接受結果,而不用去細究過程。

婚姻像旅行,是一場豔遇,最後我們遇見了自己。

旅行有幾個功能:感受累,看清他人,認識自己。三個之中你總得收穫一個,否則這場旅行算是白費了。

婚姻的刺就在這裡,圍著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快樂容易消散,而痛苦歷久彌堅。

老實說,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後,你總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結婚就像買東西,買之前心心念念,買了之後後悔不已。結婚也不像買東西,畢竟買了的東西可以扔掉再買,可是結了婚的人想要扔掉還得費點功夫。

人生有意義也是人生的不幸,愛一個人有了理由是愛的不幸。哭就哭,笑就笑,你要的只是感覺,就像詩,你講得再精闢,我喜歡就喜歡,不喜歡還是不喜歡,因為我的喜惡只是感覺。

於是,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很美好的嚮往,到最後卻讓人發出這樣的抱怨?

圍城深深深幾許,抱怨婚姻是墳墓,是因為「細節打敗了愛情」!

身邊不乏有離婚的朋友,聽到他們訴說的在婚姻中的血淚史,不免有些同情和無奈,不知道為什麼好好的兩個人,會讓彼此走得越來越遠。難道愛情真的已經被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醃製得已沒了幸福和甜蜜的味道?

現在大多數的婚姻中已經不存在愛情了,只是因為有孩子、有責任,所以就願意一直湊合下去,不知道這樣的生活對人生是不是一種折磨?

當家事和紛爭成了婚姻的枷鎖,愛情就會面臨崩潰,家庭也有可能瓦解,有多少家庭的離散,不是因為生活中的瑣事,積攢太多矛盾,最終一天爆發而無法挽回。

兩個人要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各自學著克服自己的缺點,說著很容易,做起來很難,於是因為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而爭吵多了。

也許時間長了,不再有爭吵,不是不吵,而是懶得去吵,於是學會了冷戰,不願意再去溝通,不願意做無謂的解釋,慢慢真的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為何變成了陌生人?

回頭望,對於愛情,我們總充滿了想像,常把對方想得很完美,而一旦事與願違,我們潛意識裡就會去要求,而對方又有自己難以改變的個性和想法,於是矛盾就產生了,很多人對愛情和婚姻不滿意,就是因為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

用情淺了,是拿感情當遊戲,其實早晚會明白的,距離產生了美,和誰生活在一起,都要經歷這些枯燥的瑣事,都會有摩擦有矛盾有爭吵,如果學不會怎樣經營婚姻,就永遠不會有幸福的生活。

有的夫妻過著過著就煩了,有的人也許會尋找激情,為的不一定是什麼浪漫,而是想找回被愛情遺棄的自己,尋找戀愛時的甜蜜,尋找不熟悉的新鮮。

當愛情走進了婚姻,也許愛情就淡化成了親情,不再有激情和浪漫,只有相濡以沫和相互扶持了。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而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生活中的矛盾不少是因為雙方家庭的事而產生的,偏偏這樣的煩惱又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只有學會怎麼在婚姻中寬容,也許過的會好一些。

然而,我們的寬容給了誰?

常常,我們對待朋友會友好,即使有不滿的也會一笑置之,可是對於家人,不管大事小事都掩飾不住心中的怨氣,不會顧慮家人的感受,這是因為,家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是會無限度寬容我們的人,因為知道他們不會離開,所以才會有持無恐。

家庭之間關係應講究相處的方法,凡事不能過於太過計較,生活也是一門學問,要不斷地學習才會有滿意的成績。

相遇不易相愛難,我們要學會珍惜一起邁入婚姻的那個人,只要認識到人生是不圓滿的,愛也是不完美的,我們就不會如此苛求。

人無完人,愛一個人既要愛她的優點,也要能接受她的缺點,只有相互適應、包容、與尊重,才能讓所謂的圍城裡有幸福的光。

時間久了會感覺倦了煩了,不妨回頭想想,當初是為什麼會和他(她)一起步入了這座圍城,戀愛時為什麼心甘情願的包容而現在卻不願去原諒呢?

面對生活的瑣事和不愉快的口角,就能割捨曾經的愛戀和拋棄信誓旦旦的諾言?

如果兩個人真的想相約黃昏看人生的夕陽,那就要記得,愛是責任,情是寬容,拆除圍城,才有白頭偕老的深情!

用心說出你圍城裡的感悟,為白頭偕老鋪平道路......

相關焦點

  • 《圍城》:圍城到底圍著的是什麼?
    《圍城》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錢鍾書先生通過作品給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的道理。當然,由於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所處環境、思維方式的不同,對作品裡所鍾書先生所講述的道理理解、感悟也不同。其實也還好,讀書感悟本來就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 人生就像圍城《圍城》讀後感
    確實錢鍾書先生文筆灑脫幽默,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人應該得意,得意的人談話都有精彩」。在沒讀之前我所理解的「圍城」就是簡單的關於婚姻的一種說法,現在才知道所謂的「圍城」意義深遠。查過才知道「圍城」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集中對知識份子的諷刺,寫了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我所理解的圍城大概是兩個意思,一個是關於婚姻,另外一個是關於人生的寫照。
  • 《圍城》裡衝不破的婚姻,到頭來才發現,只有這兩個人衝破了圍城
    要突破婚姻這座圍城,就需要兩個完全契合的靈魂,他們必須是一個世界的人,尤其是精神世界。一個願意說一個便願意笑,一個像孩子時另一個就像母親,錢鍾書和楊絳的婚姻就是最完美的結合。曾有一位作家說過,如果要為愛情取一個名字,那就叫錢鍾書和楊絳。
  • 《圍城》與《三十而已》|囚籠式婚姻,女人如何成功自救
    顧佳在城中維持生活,王漫妮站在大門口尋找伴侶,鍾曉芹無數次想逃出來,卻一直狠不下心,這座婚姻牢籠讓我想起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第一次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是在大學期間,那時的感悟並不深,只覺得言辭犀利,用男男女女的糾纏瓜葛批判婚姻,將婚姻比作圍城,我們都只是城裡城外的看戲人,這些論述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不能理解的,初入大學校園的年紀對戀愛充滿幻想,所有人都在說:「上大學談一場戀愛才是不虛此行。」顯然與書中的觀點相衝,如今我才發現,我已然站在城外,成為了那個想進城的人。
  • 王宇鵬(商洛)文論《圍城人生》
    圍城人生王宇鵬 人活在世上,難免畫地為或作繭自縛,我們喜歡築起自我的精神王國,堅守自己的價值信仰和人生追求,在自我人生的圍城的裡,有自我做人的尊嚴和優越感。人總是用自己確認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固守自己的城池,經營自己喜歡的人生。
  • 錢鍾書: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聽故事,品人生!-01-在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 《圍城》裡,錢鍾書老先生曾提及: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 許久未見的朋友,突然發微信告訴我,他要結婚了。
  • 《圍城》裡6句經典語句,品味人生,感悟人生
    初看《圍城》它會給人一種愛情小說的印象,然而它的內容卻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更是充滿了層次。今天編者就為大家帶來6句《圍城》中的經典語句,品味人生,讓我們一睹為快。01、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即便你沒有看過《圍城》這部作品,相信你也一定聽說過它。作為這部作品中最為經典的語句之一,在經歷過社會的變更和時代的發展後。
  • 讀完《圍城》才知道,人生處處是圍城,我們每個人都是方鴻漸
    《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顯示給我們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是怎樣看人生。在戰亂的三十年之後,人們突然意識到《圍城》這部小說的魅力,這部小說才真正地火了起來。《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於1947年首次出版,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本書以高超的語言藝術和對生活的深刻觀察稱著。
  • 錢鍾書《圍城》裡的10句妙語,感悟睿智人生,品讀愛情和婚姻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書中的方鴻漸是一個既善良又迂執,既正直又軟弱,既不諳世事又玩世不恭的人。方鴻漸的思想性格,反映了當時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當時一部分較正直的知識分子的遭遇和困厄。
  • 如果婚姻是座圍城我願自囚其中,是你讓我感到生命別樣的意義
    《圍城》裡面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相出來。雖然這本書成書很早了,但從今日的時代來看仍然有很大的啟發。書中訴說著一個既定的真相,婚姻既是堡壘讓人安穩,又像是監獄將人困住。無論婚姻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婚姻對人們來說總會充滿一定的期待。
  • 讀《圍城》:「圍城」內外
    「圍在城裡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大概是對錢鍾書先生《圍城》的最好概括了。寥寥數字,回味無窮,恰如《圍城》本身。它講述的本是一個極其平凡而無用的好人——方鴻漸的前半生,卻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與深思。
  • 錢鍾書《圍城》第一個讀者楊絳,《圍城》圍的不是婚姻,是什麼?
    楊 絳:坊間傳言,追我的男生有孔門72賢之多,這也不是事實。人世間再也沒有比這樣的表白讓人更加感動了。1929年,19歲的錢鍾書中學畢業,參加了清華大學的入學考試。數學只考了15分,國文和英文的特優成績,嚴重偏科的錢鍾書被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親點破格錄取到外文系。
  • 婚姻就像是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去,而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婚姻不需要太多的愛,彼此不討厭對方就有足夠的資本結婚。」當我看到有網友這樣評論時,我其實很困惑。在很多人眼裡,婚姻是這樣的嗎?這就是婚姻和愛情的區別嗎?我有點困惑。就像錢鍾書老先生說的「婚姻就像是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去,而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又讓我想起那句話「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錢鍾書曾經說過「我寫《圍城》不是讓你們感慨的!」
  • 再讀《圍城》:方鴻漸娶了孫柔嘉,才是大多數婚姻的真相
    最近又看了一遍錢鍾書的《圍城》,與高中時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感受完全不同。記得那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引用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以此證明自己讀過《圍城》。我當時確實是瀏覽了一遍,也記住了基本的情節和人物關係,但以當時那個年齡的認知,我本能地認為,方鴻漸和蘇文紈才是天生的一對。
  • 錢鍾書的《圍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貌似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錢鍾書在《圍城》裡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單身久了,很容易眼饞成雙成對的人,看著別人都有個伴兒,更覺得自己孤單落寞,形單影隻,恨不得立刻找個人談個戀愛,步入婚姻的殿堂,過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
  • 《圍城》最好的他們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大作,彼時也是隨意翻了幾頁後就此擱下,最近不知哪根筋不對居然一發不可收拾地追看久遠的電視劇《圍城》,和薄薄的書一樣電視劇的集數僅僅十集。從他和方鴻漸相伴到異地求職的時候才明白趙辛楣的為人。慶幸方鴻漸的人生還有趙辛楣願意陪伴他。家境殷實的他很明白眼前的方鴻漸是個好人,卻也是個沒用的人。每當方鴻漸生活不如意的時候,他總是為他解圍。孫柔嘉(呂麗萍飾演)有心接近方鴻漸,他除看不透蘇文紈(蘇文紈為人婦後他對她沒有什麼興趣了)和汪太太,有意提醒方鴻漸孫柔嘉的用意何在。洞悉人情世故他說得再多攔不住走進圍城的方鴻漸和孫柔嘉。
  • 《圍城》| 男女交往的潛規則,全都在這本書裡了
    於是便把這種進退兩難的婚姻,稱之為圍城。 我們曾經對愛情有過期待,但在婚姻中逐漸感到失望。當熱情退去,發現自己身處圍城,這座城,是我們自己造起來的牢籠。 但實際上,錢鍾書筆下的《圍城》,並不僅僅指婚姻那麼簡單。
  • 錢鍾書《圍城》:比平凡更可怕的是平庸,透過方鴻漸,道出了人生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就像圍城,隔開了看過書的,和沒看過書的。這種句式,就是來源於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被各大寫手,自媒體廣泛運用。他的夫人楊絳說過: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是讀不懂書的。
  • 讀經典·致青春|三位女嘉賓共讀《圍城》,分享婚姻生活中的那些...
    8月6日下午,由天眼新聞、貴州都市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發起的「讀經典·致青春」第三期活動舉行,邀請到二胎媽媽楊倩、新手媽媽楊玲以及事業型媽媽歐婭三位女嘉賓,分享自己閱讀學者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的感悟。
  • 錢鍾書:我或是我們終將經歷,逃不過,走不出人生的圍城
    人生三座城:婚姻,事業和自我認同。很多人逃開了後兩樣,但是無論如何都逃不開第一樣,最後不得不努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錢鍾書先生不是守城人,他並不在乎你進不進城,他是給"城"畫地圖的人。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對,老是與他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馳:他不想結婚,但父親卻塞給他一個老婆,卻也因"禍"得福,有機會出國留學;他不想得什麼學位,在父親和嶽父的催促下,才買了一個假文憑充數;他不愛對自己一片痴情的蘇文紈,愛上了溫柔伶俐的唐曉芙,眼看就成了,卻因為誤會分了手;到了三閭大學,他不願意在履歷表上填上假學歷,以求心理上的平衡,卻受到同樣是"克萊登大學博士"的外文系主任韓學愈的排擠;他害怕自己愛上孫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