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

2020-11-19 玲兒的紅塵客棧

歡迎來到「玲兒的紅塵客棧」,我是玲兒!你也喜歡簡單而溫暖的文字麼?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聽故事,品人生!

-01-

在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 《圍城》裡,錢鍾書老先生曾提及: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

許久未見的朋友,突然發微信告訴我,他要結婚了。他是那種有些理想主義的人,他曾在酒後吐過真言,訴說他對愛情婚姻的嚮往!

他說他討厭那種動不動就談車談房的世俗愛情,嚮往彼此獨立的靈魂相依。然而現實是,在學校的那幾年,他談過兩三次戀愛,但基本上每次都是無疾而終,從追求到分手,到再追求再分手,我們都打趣他是情場失意小王子。

記得在畢業前夕的一次聚餐後,酒醉後的他向前女友打電話告別,在掛斷電話的一瞬間嚎啕大哭。

後來他說,那個女孩是他幾次戀愛中最能與他心意相通的,而女孩對他也是真心實意的,他們原先計劃畢業就結婚,在這座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但最終,因為父母的壓力,他不得不改變計劃,回到老家參加考試,尋找工作。

此時,看到朋友圈中婚紗照裡他的笑臉和新娘的眼神,我似乎又看到那個樂觀開朗的他。婚姻這座城,他終究是進去了,至於他要不要出來,那就是後話了。

-02-

柏拉圖問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蘇格拉底讓他穿越眼前的一片麥田,從中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麥穗,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株。

許久,柏拉圖回來了,但雙手空無一物。他回答老師的疑問說,他在田間曾看得到幾株特別大特別好的麥穗,但總想著前面會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沒有摘,等繼續往前走,再看到麥穗都不如前面的好,所以最後什麼都沒有摘。蘇格拉底說,這,就是愛情!

又一天,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蘇格拉底讓他去樹林裡砍一棵最粗壯最結實的樹回來,規則與之前一樣,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只能砍一棵。 許久之後,柏拉圖帶回了一棵,並不算最粗壯高大的樹回來了。

蘇格拉底問怎麼帶回來這樣一棵樹,柏拉圖回答,當他穿越樹林的時候,看到過幾棵非常好的樹,但他吸取了上次摘麥穗的教訓,看到這棵樹還不錯,就選了它,因為他害怕不選它就會錯過了砍樹的機會空手而歸。 蘇格拉底看著這棵樹說道,這,就是婚姻!

在很多人看來戀愛的那個人,就像那株最大最好的麥穗,而最終走入婚姻殿堂的那個人,就是那棵看起來很普通的樹。

-03-

就像《後來》這首歌裡講述的:在1999年,一個機緣好友介紹劉若英認識了臺灣音樂製作人陳昇。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劉若英愛上了這個有才華幫助過她的男人!

其實,他也是喜歡她的,陳昇說過:劉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雖然說算不上很標誌的美女,就像奶茶一樣,永遠是有那濃鬱的芬芳。

然而卻對一個少女來講,這段感情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因為她愛了一個不能愛的男人!因為陳昇是有家室的,而劉若英只是把這份感情埋在心底。

劉若英一首《後來》唱出了很多人,而劉若英唱到《後來》的時候,數次哽咽,最後淚流滿面。

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劉若英為什麼會如此的泣不成聲?或許,只有經歷的人才會懂。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情,是有多麼的痛苦,無助!一個少女,一個已成夫,即使彼此相愛,也是註定沒有結果的。

由此可見,相愛的人未必能做夫妻,做夫妻的也未必就是自己的真愛。在愛情裡的世界裡,總會有那麼一些愛情,明明是真愛,卻只能眼睜睜地放手,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有一種愛,今生註定不能成為夫妻。但是他們之間放不下,也忘不掉。就這麼深深印在他們的心裡!即便很久很久不聯繫,卻越來越愛,思念也在與日俱增。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不能牽手的愛,比牽手的愛要更加深刻吧!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

曾有一個婚戀機構進行了「結婚是否會後悔」的數據統計,結果表明進入婚姻的男性中59%的會後悔結婚,76.7%的女性也會後悔。更何況還有一些因為結婚而結婚了的人,這也是無疑的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渴望進入婚姻的因素之一。

「如果有一天我結婚了,不會因為年紀到了,不會因為條件合適,只有一個原因:我們非常非常深愛著對方。」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仍在固執地堅持著,一定要跟那個自己「非常非常深愛」的人,才結婚……

借用蘇文紈的話來說,「婚姻仿佛是被圍困的城堡」,這很多人對婚姻忐忑,但同時你一定也清楚,如果和相愛的人走進圍城,是一件多麼可貴的事情!

就像是鄭執在《少女的祈禱》中說的:「其實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愛情是什麼,對婚姻也還是一樣的恐懼。我想,也許我們往後的生活會跟別人一樣終難逃落俗,會為雞毛蒜皮得瑣事爭吵,會不堪負重,但是這些都是愛情跟婚姻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世上就沒有任何一種幸福的背後是毫無怨言的,但是我們還是選擇去愛,去結婚,因為我們都怕孤獨終老。

但是如果,這些就是愛的代價,而我必須選擇跟一個人一起來承受,那我寧願那個人是你。」是我心裡真愛的那個你!

——END——

今日話題互動:婚姻這座圍城,你還恐懼麼?留言區,不見不散,等你分享。

相關焦點

  • 錢鍾書的《圍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貌似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錢鍾書在《圍城》裡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單身久了,很容易眼饞成雙成對的人,看著別人都有個伴兒,更覺得自己孤單落寞,形單影隻,恨不得立刻找個人談個戀愛,步入婚姻的殿堂,過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
  • 人生就像圍城《圍城》讀後感
    其中最想說說的是《圍城》,這本書很早就知道,也一直想去看看,但是都沒有去做這個事。這次是先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一家人都熱愛讀書學習寫作,並且相親相愛,讓我非常羨慕和感動,所以想了解一下錢鍾書先生,然後就去讀了他的名著《圍城》。
  • 《圍城》裡衝不破的婚姻,到頭來才發現,只有這兩個人衝破了圍城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相信大多數人對這句話是耳熟能詳的,它是「文化崑崙」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小說《圍城》裡的經典句子。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方鴻漸所想,他和孫柔嘉相互嫌棄,從彼此的出身到家庭,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陷於生活的雞飛狗跳之中。到頭來,男主人公被婚姻的圍城困住了!《圍城》裡道盡了成年人的心酸,和婚姻的出現的問題。但是,往往也有例外。
  • 婚姻就像是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去,而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
    就像錢鍾書老先生說的「婚姻就像是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去,而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又讓我想起那句話「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錢鍾書曾經說過「我寫《圍城》不是讓你們感慨的!」我在想為什麼我必須以消極的方式看待一切。我現在的位置可能是別人羨慕的未來,也可能是別人珍惜的過去。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不能珍惜現在?而現在這種觀點已經成為逃避婚姻最常見的理由,他們只能看到愛情的葬禮,卻看不到天堂。現在很多人放大了自己的負面情緒,扼殺了對搖籃裡所有美好事物的嚮往。恐懼使他無法把握現在,更不用說計劃未來了。那麼她的愛一定會走向墳墓。
  • 錢鍾書《圍城》第一個讀者楊絳,《圍城》圍的不是婚姻,是什麼?
    楊絳特別擔心兩人的感情會遭到錢鍾書父親錢基博的反對。錢基博是國學大師、教育家,但是實行封建家長教育。錢鍾書的兩個弟弟就是由父母之命安排的婚姻。一次,錢基博直接撕開了楊絳給錢鍾書的信,讓人意外的是錢父感念信中楊絳的言辭溫文爾雅、知書達理,並沒有發對他們的自由戀愛。
  • 《圍城》作者:錢鍾書故居
    電視讓我著迷,抑或是劇情和演員都令人讚嘆,演方鴻漸的陳道明,蘇文紈的李嬡嬡,還有演孫柔嘉的呂麗萍,方鴻漸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大約是對三人在這部戲裡的印象太深,後來總覺得陳道明演的角色沒有超越方鴻漸,呂麗萍那怕在演大義凜然的戰士都會讓我想起那個尖銳的孫柔嘉。李嬡嬡已經不在了,可惜太美麗的女子大多不長壽。
  • 那個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的人,他自己進去後,卻再也沒有捨得出來
    文/陸地上的一條魚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但你知道嗎?說這話的人,卻和他的妻子共同構建了一座充滿幸福,並且讓人永遠都不想出去的圍城。他們倆,就是錢鍾書先生和她的妻子楊絳女士。他們的愛情和婚姻,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他們相遇於1932年,成婚於1935年,兩人攜手走進了錢鍾書筆下的這座圍城,並且幸福一生!
  • 連載 |《圍城》錢鍾書(30)
    鴻漸急跑去叫辛楣,兩人進來,孫小姐倒不哭了。辛楣把這事問明白,好言撫慰了半天,鴻漸和著他。辛楣發狠道:「這種學生非嚴辦不可,我今天晚上就跟校長去說——你報告劉先生沒有?」鴻漸道:「這倒不是懲戒學生的問題。孫小姐這一班決不能教了。你該請校長找人代她的課,並且聲明這事是學校對不住孫小姐。」孫小姐道:「我死也不肯教他們了。我真想回家!」聲音又哽咽著。
  • 《圍城》:圍城到底圍著的是什麼?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看到書名《圍城》,大多數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圍城,城裡到底圍著的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看過作品後,都會對書中那句經典語錄印象深刻,會覺得圍城裡圍的東西是婚姻。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圍城》中的「白玫瑰」唐曉芙:錢鍾書愛過的原型,其實不是楊絳
    直到年過半百,再次重逢,才發現當年不懂書中意,再看已是書中人。就比如說最火的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錢鍾書以一語道破天機的辛辣,揭示了困擾都市男女的婚姻問題的本質。錢鍾書自己也是"圍城裡"的人,他和妻子楊絳婚姻關係十分和睦,常被視為神仙眷侶。但是,錢鍾書的一生,真的只愛過楊絳一人嗎?
  • 如何經營婚姻?錢鍾書在《圍城》說的4句話,道明一切,句句戳心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婚姻,那麼又該如何去經營一段婚姻呢? 錢鍾書跟楊絳的世紀愛情讓人羨慕,《圍城》就是錢鍾書寫給妻子,讓她解悶的,錢鍾書也因為《圍城》著名,小說當中方鴻漸的婚姻就像是圍城,再沒進去之前,他拼了命想要進去,邁進去之後,又後悔了。
  • 錢鍾書與楊絳:最好的婚姻,就是夫妻二人共同築就一座幸福的圍城
    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了,楊絳就來做,由於異國他鄉沒有合適的調料,於是便將雪莉酒當做黃酒使用,竟也做出了像模像樣的紅燒肉。錢鍾書高興得像個孩子,楊絳看著也開心。看著楊絳因為做飯而操勞,錢鍾書幻想自己要是能像仙人一樣能辟穀該多好啊,這樣就不用愛人勞作了。
  • 錢鍾書《圍城》語錄20句,句句直擊人心,讓人反思婚姻生活
    楊絳給《圍城》寫過一段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對於醜女人,細看是一種殘忍,除非她是壞人,你要懲罰她。那時候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不肯隨便施與。現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捨不得穿,鎖在箱裡,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悵自悔。
  • 錢鍾書《圍城》:一本尋找自我的生活指南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先生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曾立志在清華讀書四年間,看遍圖書館藏書,他所寫的文章含義深刻,剖析人性。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美滿婚姻,令世間伴侶羨慕。
  • 讀懂《圍城》的人,肯定不會離婚,因為他明白婚姻的真諦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圍城》《圍城》無疑是一部大師的作品,其中的每一句話中都像是道盡了人生。因為在我們那不同的年紀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百態,這是能讓所有人值得讀一讀的書。錢鍾書的《圍城》的真正意義在於它描寫的是真正的人性,因為這是作者的最真實的感受。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婚姻能不能幸福,全看男人情商高不高
    這本錢鍾書所著的書,是最符合他風格的一部,文章中的字字句句多處都展現了他的「毒舌」本性。錢鍾書婚姻是一張束縛的網,把我們緊緊的困在城裡,然而,《圍城》裡不僅只有婚姻這一座城。方鴻漸的感情經歷,是《圍城》的一條主線,而他的表現也一直在印證著「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受著鮑小姐的勾引,吊著蘇小姐的胃口,卻追著完美的唐小姐,最後被孫小姐套牢,急著衝進婚姻的圍城裡。在《圍城》的三位主要女性角色中,孫柔嘉絕對是最平淡、最不討喜的一位。
  • 讀完《圍城》才知道,人生處處是圍城,我們每個人都是方鴻漸
    故事的最後,方鴻漸和孫柔嘉在生活中互相為彼此留有的那一點忍耐都爆發出來了,他們都累了,在這圍城裡,他們都掙扎得太累。人生三座城:婚姻,事業和自我認同。很多人逃開了後兩樣,但是無論如何都逃不開第一樣,最後不得不努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
  • 電視劇《三十而已》與錢鍾書的「圍城」,婚姻與戀愛的不同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鍾曉芹(毛曉彤)跟陳嶼(楊玏)的離婚,不知道觸動了多少人脆弱敏感的內心,這種離婚的衝動,也不知道曾經在多少人的心裡,迴蕩。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把婚姻解析的非常透徹,「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 讀《圍城》:「圍城」內外
    「圍在城裡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大概是對錢鍾書先生《圍城》的最好概括了。寥寥數字,回味無窮,恰如《圍城》本身。它講述的本是一個極其平凡而無用的好人——方鴻漸的前半生,卻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與深思。
  • 錢鍾書《圍城》:比平凡更可怕的是平庸,透過方鴻漸,道出了人生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就像圍城,隔開了看過書的,和沒看過書的。這種句式,就是來源於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被各大寫手,自媒體廣泛運用。他的夫人楊絳說過: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是讀不懂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