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圍城》
《圍城》無疑是一部大師的作品,其中的每一句話中都像是道盡了人生。因為在我們那不同的年紀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百態,這是能讓所有人值得讀一讀的書。
錢鍾書的《圍城》的真正意義在於它描寫的是真正的人性,因為這是作者的最真實的感受。
只有會經營的人,才不會把婚姻變成圍城;不會經營,和誰結婚都是圍城。
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就是如此,終究還是敗在了不會經營。
01
眾所周知,婚姻管理離不開溝通、寬容和妥協。然而,有一件事常常被忽視:孤獨和自由。
雖然兩個人因為婚姻而組成了一個整體,但如果他們想一直堅持自己的看法,不給自己和對方留下任何空間,他們就很難真正體會到婚姻所帶來的幸福與甜蜜。
我們在《圍城》中不難發現婚姻所存在的問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因為無論目標是否真正的達成後,卻是不會影響李梅亭和韓學愈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地位。可是呢,事實卻證明,他們可以平靜地生活和學習,從而變得更加的偉大。他們真的有時間和精力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
可是他們被工作、婚姻和各種人際關系所包圍,當然會情不自禁做自己的事情,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具體表現。方鴻漸的婚姻太累了,因為他一直想改變對方。
從一開始,孫柔嘉就去看望公公婆婆。而公公的意思是孫柔嘉應該辭掉工作,在家裡做賢妻良母。在方鴻漸看來,妻子也許就是需要無條件地服從丈夫。
也就是說,作為丈夫,有權力去控制自己的妻子。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方鴻漸。
孫柔嘉和姑姑關係很好,方鴻漸不喜歡姑姑。當他看到孫柔嘉自由地跑到姑姑家時,於是他非常生氣。
他叫孫柔嘉離姑姑遠點,可是孫柔嘉並沒有聽他的,於是,他對她說了很多壞話。
這種言語攻擊,表面上是為了發洩情緒,其實是對孫柔嘉不在其控制之下的不滿。一個在試圖強迫對方,另一個在抵抗對方。這樣的婚姻必然會有爭吵。
02
要保持夫妻之間的和諧關係,第一步就是給對方做自己的自由。如果你想讓別人改變自己,問問自己,你能做到嗎?
毫無疑問,人是自私的,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哪怕這個人是和攜手共度餘生的人。
方鴻漸的圍城,是自己親手建造的,他若是肯放手,結局可能另當別論。
錢鍾書創造這個人的時候,並沒有給蘇小姐和唐小姐那種特殊的能力。他只能感到平凡。「方漸鴻」的感情生活就像一座被冠以「圍城」稱號的城市,這不太自然。方鴻漸的工作直到最後才結束。從湖南大學到上海,再到重慶,他一步步退卻。各種生活,卻是有著自己的品味!
03
錢鍾書說,婚姻是一座被圍困的城市,其實生活何嘗不是處處被圍困呢?哪裡有人,哪裡就會有他羨慕的人。我單身時羨慕別人,當我有伴侶的時候我想自由,當他們離家很近的時候,他們抱怨說他們負責很多事情。
當他們離家很遠時,他們渴望尋求幫助。在工作的時候,我想享受假期的放鬆,在假期裡希望有充實的工作。我朋友羨慕我,在家工作,而我羨慕她每天都有不同的風景。
就像當人們處於一種混亂的狀態時,他們永遠不會得到,也不想得到,他們不願意珍惜當下的美好,直到錯過它,又繼續重複著錯位,仿佛是生活讓他們不幸福似的。這也許並不是真正的幸福吧,
因為在嫉妒、抱怨中,所有的優點和缺點都不曾明白該如何選擇。哪裡有什麼完美的生活,哪裡有完美的人,只不過是好壞交錯罷了,我們現在就要學會珍惜,平靜地接受現實。
當然了,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有些話是不能說的。
責怪對方的家庭加深了敵意;輕視對方的行為正在變小變大;否認結婚的決定是在逃避問題。
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問題,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了無數遍。
婚姻中的人,如果不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就儘量地給予對方自由,享受自己的孤獨,否則只會平添更多的矛盾。
方鴻漸與孫柔嘉結婚的悲劇,是方鴻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了解妻子的結果。沒有人是天生幸福的,那些能在婚姻中獨處的人,幸福是自然的。
其實夫妻會不會離婚,關鍵是看身在「圍城」中的人怎麼看,怎麼做,少些索取,少些執著,也許就會多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