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與楊絳:最好的婚姻,就是夫妻二人共同築就一座幸福的圍城

2020-12-23 暮雪賞梅疏見月

說起模範夫妻,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但是錢鍾書和楊絳肯定可以算是其中的一對。

錢鍾書我們大家都了解,他是我國的大學者,著有名作《圍城》。

而他的夫人——楊絳,我們卻少有了解。錢鍾書曾盛讚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她的一生著作頗多,但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傳記《我們仨》一書。

此書雖然只有9萬餘字,但是卻充滿了溫情和愛意,記載了他與丈夫的動人愛情。

楊絳與錢鍾書相識於清華大學,那是1932年的春天。楊絳來看望在清華借讀的老同學孫令銜,而孫正好也要去看表哥錢鍾書,於是三人便相聚在清華大學的學生宿舍古月堂門口。

當時的錢鍾書,是清華有名的才子,意氣風發。錢鍾書、楊絳二人一見傾心。

楊絳回憶說:初次見到他,只見他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布底鞋,帶一副老式眼睛,滿身儒雅氣質。

錢鍾書更是在回憶初見時寫下一首詩:

頡眼容光憶初見,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腆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之後二人開始交往,錢鍾書鼓勵楊絳來清華外文系讀研究生,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楊絳如願與他在清華相聚。

1933年,二人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訂婚。1935年,錢鍾書考取英國的留學生,楊絳深知錢鍾書自小家境優越,不善自理。又擔心兩地分居有相思之苦,便在出國前與錢鍾書成婚,二人一同前往英國。

新婚燕爾的兩人,仿佛有過不完的甜蜜生活。錢鍾書在牛津讀書,楊絳就做旁聽生。

錢鍾書想吃紅燒肉了,楊絳就來做,由於異國他鄉沒有合適的調料,於是便將雪莉酒當做黃酒使用,竟也做出了像模像樣的紅燒肉。錢鍾書高興得像個孩子,楊絳看著也開心。

看著楊絳因為做飯而操勞,錢鍾書幻想自己要是能像仙人一樣能辟穀該多好啊,這樣就不用愛人勞作了。於是便作詩一首:

捲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做羹湯;憂卿煙火燻顏色,欲覓仙人辟穀方。

錢鍾書成仙不為了長生不老,而是為了能讓妻子少忙碌一些,此中真情,讓人感動。

1937年,二人的愛情結晶誕生。楊絳躺在醫院休養,不能再照顧錢鍾書了。

而"笨手笨腳"的錢鍾書每天去醫院的時候,都要在楊絳的床前交代今天搞砸了哪些事。

墨水染了桌布、門鎖壞了、額頭起了大包等等。楊絳對此沒有責備,產後虛弱的她只是說"沒關係,我會洗""沒關係,我會修""沒關係,我會治"。

1938年,一家三口回到國內。此時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全都遷到昆明,組成西南聯大。錢鍾書到昆明任教,楊絳帶著女兒回了上海。

夫妻二人遙隔千裡,難解相思之苦。三年後,錢鍾書回到上海,全家團圓,

那時楊絳任振華女校上海分校校長,錢鍾書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任教授。生活雖然拮据,但錢鍾書卻暗暗發願:今後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日子雖苦,但是楊絳卻堅持文學創作,並寫下了幾篇著名的話劇劇本,就在她話劇創作如日中天時,錢鍾書也提出了創作的想法。

於是楊絳放下了手中的筆,自願做了錢鍾書的"灶下婢"。

錢鍾書也沒有辜負楊絳的犧牲,寫下了經典名篇《圍城》。

之後的30年間,二人經歷了多場分離和考驗,此中的痛苦和思念,非常人所能理解。

二人多年的書信,都被楊絳付之一炬,多年後楊絳常常暗暗後悔毀掉了二人間的錦書。

1994年,錢鍾書的身體出現了大問題,膀胱癌變,右腎萎縮壞死。

楊絳拿著摺疊床就住在了病房裡,日夜伺候錢鍾書。醫護人員勸說楊絳回家休息,楊絳卻說:鍾書在哪兒,哪兒就是家!

1998年12月,錢鍾書病逝,彌留之際,楊絳始終陪在錢鍾書身邊,不停地用家鄉無錫話在他耳邊安慰。

錢鍾書停止呼吸後,楊絳親吻他的額頭,久久地貼著他的臉頰。

錢鍾書的遺體被推進火化間時,楊絳不肯離開,硬是在門口站了兩分鐘。

或許在這兩分鐘裡,楊絳回顧了她與錢鍾書的一切,或許想到了在病床上,錢鍾書說的那句:你告訴浙江文藝,他們不是讓我給你的散文集題字嗎?我寫。

錢鍾書的一生是幸福的,因為他遇到了楊絳,遇到了一個肯寵他,包容他孩子的女人。

當初看《圍城》時,我以為錢鍾書是個婚姻不幸的人,不然怎麼能寫出圍城這麼深刻的作品。

直到了解錢鍾書楊絳的愛情故事,我才發現,錢鍾書居然是在向所有讀者秀恩愛,因為我們都有可能成為方鴻漸,唯獨他錢鍾書可以倖免!

錢鍾書和楊絳用他們行為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原來最好的婚姻,就是夫妻二人共同築就一座幸福的圍城。一座彼此都不願出來,想要永遠膩在裡面的圍城。

錢鍾書與楊絳的故事其實還有很多,晚年時楊絳曾將自己與丈夫、女兒的事情寫成一本小傳,就是大名鼎鼎的《我們仨》。

在《我們仨》一書中,過往的苦難均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卻將生活中的歡喜細細描摹。

寫作此書時年近百歲,歷盡滄桑,已將世事看得通透。方用細膩的筆觸回憶舊日的溫暖。

也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亦知感恩命運的賜予。

此書篇幅雖短,事件多瑣碎,可是當合上書本,簡單而溫暖的心緒久久縈繞在心頭。

點擊下方商品卡,《我們仨》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錢鍾書《圍城》第一個讀者楊絳,《圍城》圍的不是婚姻,是什麼?
    楊絳是大家閨秀,出生名門,父親楊蔭杭是中國近代史上進步學者、法學家。楊絳特別擔心兩人的感情會遭到錢鍾書父親錢基博的反對。錢基博是國學大師、教育家,但是實行封建家長教育。錢鍾書的兩個弟弟就是由父母之命安排的婚姻。一次,錢基博直接撕開了楊絳給錢鍾書的信,讓人意外的是錢父感念信中楊絳的言辭溫文爾雅、知書達理,並沒有發對他們的自由戀愛。
  • 錢鍾書楊絳伉儷情深的幸福婚姻:三守則九攻略的夫妻大道
    御夫有術,用心經營,才會有完美的婚姻。第三,幸福美滿的婚姻是彼此成全。據社會學家研究發現:幸福的婚姻有三大元素,有沒好相同的愛好,有沒有共同的目標,有沒有互檢互讓。楊絳與錢鍾書眷侶情深,一生愛戀是文壇不朽的美滿姻緣。
  • 第一次見面,錢鍾書:我是單身;楊絳:我也沒有男朋友
    在清華大學的學生宿舍古月堂前,當錢鍾書遇上楊絳,四目相對時,便有電光火石萬千,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眼萬年吧。這一年,錢鍾書22歲,早已因才華卓絕名震校園。這一年,楊絳21歲,初入清華仍是懵懂少女。多年以後,錢鍾書與楊絳都對他們的初見記憶猶新,楊絳說,那時的錢鍾書眉宇間「蔚然而深秀」,氣質儒雅魅力四射,錢鍾書說,那時的楊絳恰如「薔薇細瓣浸醍醐」,青春淡雅沁人心脾。初次見面便互生情愫的錢鍾書與楊絳,還未享受到愛情的甜蜜,先品嘗了嫉妒的煎熬。
  • 楊絳: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講理的|婚姻|圍城|楊絳|錢鍾書|人各有命...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寫道"婚姻是一座圍城,進去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他在這本書中,道出了很多自己的婚姻觀,愛情觀。他對於婚姻愛情,看的是十分通透的。他有一個深愛著彼此的夫人,兩人相濡以沫,令世人豔羨不已。錢鍾書背後的那個女人名作楊絳。
  • 世間最好的愛情,就是我叫楊絳,你叫錢鍾書
    1932年3月的一天,風和日麗,幽香襲人。楊絳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幸運地結識了大名鼎鼎的清華才子錢鍾書。在這樣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兩人過著「琴瑟和弦,鸞鳳和鳴」的圍城生活。1935年,楊絳陪夫君去英國牛津就讀。初到牛津,楊絳很不習慣異國的生活,又鄉愁迭起。一天早上,楊絳還在睡夢中,錢鍾書早已在廚房忙活開了,平日裡「拙手笨腳」的他煮了雞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還做了醇香的紅茶。
  • 《圍城》中的「白玫瑰」唐曉芙:錢鍾書愛過的原型,其實不是楊絳
    就比如說最火的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錢鍾書以一語道破天機的辛辣,揭示了困擾都市男女的婚姻問題的本質。錢鍾書自己也是"圍城裡"的人,他和妻子楊絳婚姻關係十分和睦,常被視為神仙眷侶。
  • 那個說婚姻就像一座圍城的人,他自己進去後,卻再也沒有捨得出來
    文/陸地上的一條魚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但你知道嗎?說這話的人,卻和他的妻子共同構建了一座充滿幸福,並且讓人永遠都不想出去的圍城。他們倆,就是錢鍾書先生和她的妻子楊絳女士。他們的愛情和婚姻,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他們相遇於1932年,成婚於1935年,兩人攜手走進了錢鍾書筆下的這座圍城,並且幸福一生!
  • 錢鍾書被質疑學歷造假?楊絳:《圍城》不是他的自傳
    創作了《包法利夫人》的福樓拜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因此有人認為方鴻漸身上有錢鍾書的影子,這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紅樓夢》裡的賈寶玉有曹雪芹的影子,但不同的是,《紅樓夢》是自傳性質的小說,而《圍城》不是。甚至當時有考據的學者,質疑錢鍾書的學位有問題。對此,錢鍾書夫人楊絳特意寫了一篇《記錢鍾書與圍城》來澄清。
  • 《圍城》裡衝不破的婚姻,到頭來才發現,只有這兩個人衝破了圍城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相信大多數人對這句話是耳熟能詳的,它是「文化崑崙」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小說《圍城》裡的經典句子。到頭來,男主人公被婚姻的圍城困住了!《圍城》裡道盡了成年人的心酸,和婚姻的出現的問題。但是,往往也有例外。《圍城》的作者錢鍾書和他的妻子楊絳就衝出了這道圍城。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婚姻能不能幸福,全看男人情商高不高
    婚姻自是圍城,人性弱點亦是圍城,生活、精神,處處有困境。人生就是受困又不斷突破的過程,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夠突圍而出,才能夠不為自己所困。——錢鍾書《圍城》中學時代就看過《圍城》一書,只記得各色人等輪番出場的熱鬧,對於其中的人情世故一片懵懂。
  • 錢鍾書的《圍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貌似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錢鍾書在《圍城》裡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單身久了,很容易眼饞成雙成對的人,看著別人都有個伴兒,更覺得自己孤單落寞,形單影隻,恨不得立刻找個人談個戀愛,步入婚姻的殿堂,過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
  • 如何經營婚姻?錢鍾書在《圍城》說的4句話,道明一切,句句戳心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幸福的婚姻,那麼又該如何去經營一段婚姻呢? 錢鍾書跟楊絳的世紀愛情讓人羨慕,《圍城》就是錢鍾書寫給妻子,讓她解悶的,錢鍾書也因為《圍城》著名,小說當中方鴻漸的婚姻就像是圍城,再沒進去之前,他拼了命想要進去,邁進去之後,又後悔了。
  • 楊絳《我們仨》:夫妻最好的相處之道,幸福婚姻的秘密都藏在這裡
    接著兩人成婚,不久後一同出國留學,在牛津,兩人迎來了錢瑗的降生,一家三口正式「到齊」,楊絳還說,女兒和爸爸是最好的「哥們」。錢鍾書與楊絳這對被大家廣為傳頌的模範夫妻,他們的幸福婚姻,並非因為彼此有多麼完美。倆人在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上,有著巨大的差異。
  • 楊絳的《我們仨》看哭了很多人,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
    對於我來說,2020年讓我對幸福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幸福不是物質的享受,是陪伴,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前幾天,重讀楊絳的《我們仨》,再一次被感動,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用心記述了她的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書中教會了我們很多關於愛的事,關於幸福的事。《我們仨》是楊絳回憶一家三口過往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溫暖動人。
  • 錢鍾書、楊絳不為人知的婚姻真相:結婚63年,分開只用了一天
    84年前的那個7月,錢鍾書和楊絳結為夫妻。他們的婚姻被很多人稱讚,可人們沒有看到他們所經歷的苦難。 領圈被汗水浸透的那位新郎,正是錢鍾書,新娘是楊絳。  兩人對婚禮的這一幕記憶猶新,錢鍾書甚至把它寫進了《圍城》中。  那一年,錢鍾書24 歲,楊絳 23 歲。 錢鍾書在《圍城》中將婚姻比作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
  • 錢鍾書to楊絳:你是我幸福的所有理由
    如此的二人結合,都是道不盡的美好。- 賭書消得潑茶香-婚後的楊絳和錢鍾書,是「琴瑟和弦,鸞鳳和鳴」。在那時的中國,他們倆可謂天造地設的一對,一個是「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一個是「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婚姻生活,由此在他們的優秀裡變得單純溫馨,令萬千人豔羨。
  • 楊絳和錢鍾書,詩中的禮讚和思念
    楊絳是丈夫心裡的才女。兩人年近半百,一起生活26載時,錢鍾書寫詩回憶共同走過的歲月,有一首說自己痴迷讀書,家務主要靠妻子,卻忘記了楊絳是女秀才: 弄翰然脂詠玉臺, 青編粉指更勤開。
  • 《我們仨》中楊絳、錢鍾書獨女:錢媛曾有過兩次婚姻,卻終獲幸福
    說起楊絳,人們總會想到他與錢鍾書的愛情,一生一世,相濡以沫,甚是讓人羨慕。1932年,楊絳在清華的校園裡遇到了錢鍾書。楊絳在《記錢鍾書與圍城》中這樣描述過錢鍾書當時的樣子,楊絳說他: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一點也不偏偏。
  • 楊絳錢鍾書:最好的愛情是既有乍見之歡,又有久處不厭
    夫妻、情人亦朋友這個時代的愛情,來的快去的也快,見識了太多離別和離散,於是更憧憬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浪漫。而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正是這樣一種歲月靜好,細水流長,日久愈純。一生相伴六十餘年,他們從學生時代,一直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初遇一見鍾情的愛情簡單而直白1932年,春。
  • 民國才女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六十多年
    名門小姐變「灶下婢」,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60多年都說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的勢均力敵,但實際上鮮少有感情能夠做到這一點。縱使很多感情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琴瑟和鳴的,也很少有人能像楊絳和錢鍾書那樣,彼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