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六)———強迫性人格特質》|《如何與怪人相處》系列

2021-02-15 德國曉兵心理工作室
小C是我在國內的一位朋友,他原本是一名自由職業者,進行翻譯工作。後來由於機緣巧合,成立了一家文化交流公司,承接外國公司會展布置的工作。小C是一名異常嚴肅認真的人,由於會展布置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小C決定未雨綢繆,將一切細節做到盡善盡美,避免一切可能發生的錯誤。細節上的完美從和客戶的籤單開始,小C自己一字一句的研究合同當中的條款,越是研究,就越是發現可疑的地方。在與客戶籤單的當天,小C的腦子裡積累了一大堆的疑問,逐條的向客戶提出來。對一些並非重要的條款,小C事先做好了修改建議,並且對此固執的堅持。

原本簡單的籤字,持續了幾乎一個上午,客戶是小C熟人的朋友,所以沒有發作。但是心裡不悅,事後婉轉的請熟人轉告小C ,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如果如此的缺乏信任,自己不如尋找其它的布展公司。

小C的完美主義不僅淋漓盡致的體現在對合同的懷疑上,同時體現在布展當中的一切細節的完美追求。他的腦子當中滿是展會布置的內容,事必躬親,對下屬很不放心,在工作的高峰階段,甚至做夢都是布展的情況。不斷的更改,經常使得他幾乎錯過了最後的交工日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C的怪異的性格和他的追求完美開始聲名遠播。客戶開始不斷的增多,他的工作也更加的繁忙,但是伴隨著事業的起色小C的後院卻起火了。小C的妻子與他提出分手。原因是小C很少在家,兩個人幾乎沒有共同的業餘生活,情感冷漠,夫妻二人越來越形同陌路。最讓妻子難以忍受的是小C的節省,對自己和他人都很吝嗇。小C是一個喜歡乾淨的人,到賓館住宿的時候,需要把浴巾鋪到沙發上才肯坐下。回到家裡也會首先清潔灰塵,這樣對一塵不染的高要求,也是讓小C的妻子抓狂的地方。

小C找到我傾訴煩惱的時候,已經出現了抑鬱的症狀。他無法入睡,焦慮不安,好像同時身處事業和家庭的兩個戰場,對未來充滿了恐懼。

小C的完美主義,對細節完善的追求,是強迫性人格特質的體現。按照歐洲心理障礙診斷標準,具有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往往

1.在做事的時候過度的關注細節,而忽略整個事情的關鍵。


2.完美主義的傾向,會耽擱任務的完成。由於遲疑,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往往無法做出決定。


3.給自己布置過度的工作,缺乏業餘生活和對親情友誼的關注。不善於表達情感,情感的表達對於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來說是尷尬的。


4.對於道德性問題,往往具有僵化遵守的態度。倔強,自己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




小C的強迫性人格特質從何而來呢? 小C在嚴厲的父母身邊長大,尤其小C的父親,是軍隊當中的一名循規蹈矩的文職軍官,小C從小就在嚴格的教育當中產生了這樣的信念: 自己一定要使得一切事情都進行得井井有條。如果按照規定進行,那麼一切都會越來越好。如果把事情全部交給別人處理,一定會一團糟糕。

強迫性的人格特質不同於心理診斷當中的強迫症。兩種心理障礙有著不同的診斷標準,事實上,大多數的強迫性人格障礙的人,一輩子都不會患上強迫症。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石黑一雄的長篇小說,《長日留痕》裡的主人公,一位老式英國管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Anthony Hopkins 在1994年的同名電影裡對此進行了精湛的演繹。

1.如果你的老闆是一個具有強迫性人格特質的人,那麼你在發微信的時候,多檢查幾遍,不要有錯別字。

2.如果你的同事,熟人,具有強迫性的人格特質,那麼你每次需要和他約定好談話的時長。A 把理財的工作交給他進行,並且記得回到家裡首先把自己的鞋子擺放好。




D 向對方展示,每天能夠花一些時間放鬆下來有多麼的美好。

褚  曉  兵  老  師

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專業

德國特裡爾大學心理學碩士

德國科隆大學心理學博士

米爾頓艾瑞克森催眠學院講師

亨利博亞系統排列導師班德語直譯

褚曉兵老師1997年開始在德國攻讀心理學,師從眾多國際心理治療大師,擅長催眠治療、行為認知治療、家庭系統治療。旅居德國20餘年,目前居住德國科隆,任職於德國行為認知心理研究所。

自2006年開始,褚曉兵老師接受了德國催眠學會、艾瑞克森基金會的培訓,師從催眠大師吉利根博士、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亨利博亞先生、及心理治療與催眠界的多位大師深入催眠學習,接受心理學最前沿的教育指導,並將此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有機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他長期擔任亨利博亞老師的課程翻譯,因深厚的修學背景,他的語言簡潔流暢、語境優美動人、語義寬廣而深透,學員親切的稱他是亨利老師的 「中國之聲」。

褚曉兵老師現任教於德國科隆行為認知學院,科隆艾瑞克森催眠學院,教授培訓心理醫生,催眠治療師。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

版權所有:德國曉兵心理工作室。

轉載請申請白名單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關注雙相障礙患者的邊緣型人格特質
    對於雙相障礙患者而言,邊緣型人格特質的存在及其嚴重度與雙相障礙病程顯著相關,尤其體現在有此類特質的患者起病年齡更早,存在酒精誤用史的比例更高;即便僅存在一種邊緣型人格特質,也與雙相障礙臨床轉歸更差顯著相關。
  • 迴避型人格障礙怎麼調適?
    迴避型人格障礙有明顯的行為退縮、自卑心理,面對挑戰通常採取迴避態度,沒有能力應付,他們的迴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的特點,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和幫助,這類人的生活、工作、人際交往都會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那麼對這類人格障礙應該如何調適呢?
  • 人格障礙的10種主要類型
    人格障礙又稱變態人格、病態人格或人格異常,它是一種人格在發展和結構上明顯偏離正常,以致不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異常人格。 (二)衝動型人格障礙 又稱「爆發型」,表現為易怒、情緒不穩定、控制力差。此種人格常導致傷人、 殺人、毀物、侵犯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 (三)分裂型人格障礙 表現為孤僻、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言行古怪,表現為「社會性退縮」,缺乏知己。
  • 天才總是孤獨的,因為他們的人格特質,異於常人的生活方式
    根據媽媽提供的資料,按精神動力學分析,孩子的家人都表現出一定的強迫性人格特質,奶奶可能還有強迫症。人格的形成三分之一來自家庭遺傳,三分之二來自於家庭的教養,孩子有這樣的表現與自己的家庭是契合的。於是,我建議媽媽,我現在只是推測,需要孩子自己來當面諮詢才可以。
  • 關於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普遍誤解
    驚悚片《致命誘惑》作為一個契機,使邊緣型人格障礙進入大眾視野並引發了熱烈的探討,但與此同時,它也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招惹了許多錯誤的印象和理解。戳穿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錯誤認識謬誤1:患有BPD的人只是很難相處罷了。這根本就不是病。大部分BPD患者的確是極其難相處的,除非你能剛好在他們需要的時間點準確地回應他們的需要。
  •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內心世界
    本文系一杯咖啡心理讀書小組第18篇文章關注邊緣型人格障礙系列 02本系列第一篇這一秒是天使,下一秒是魔鬼
  •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科普||人格障礙—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過年期間,大家都看了《拆彈專家2》吧,感慨這些電影邏輯,也感慨潘乘風、董卓文等拆彈專家血雨腥風的職業生涯,我們也關注這些總是製造恐怖和麻煩的「亡命之徒」,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人群。社會上也出現了好幾起無任何理由和原因而殘殺兒童青少年事件,很多專家就診斷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也有人稱:人渣。
  • 如何跟邊緣性人格障礙戀愛呢?
    沒錯,這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一些日常反應。Ta們缺乏的安全感跟平常人所缺乏的安全感是不同的,Ta們多存在於報復心理,表現非常極端,非好極壞。那究竟什麼是邊緣性人格障礙呢?邊緣性人格障礙簡稱:BPD,是精神科常見的人格障礙,主要以情緒、人際關係、自我形象、行為的不穩定,並伴隨多種衝動的行為特徵,是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當然在生活中所有的行為都不是矯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也不代表ta們是壞人,ta們往往是長期心理遭受創傷後,所造成的後遺症。
  • 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我測試
    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因此在社會上人數和比例確實不詳。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偏執型人格又稱妄想型人格。其特徵是對別人充滿猜疑和偏執,認為他人的動機都是惡意的。
  • 人格專題之強迫型人格
    人格專題試圖從特徵表現、形成原因、如何相處三個方面分析常見人格,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歸納總結的目的都不是讓我們據此給他人貼標籤甚至予以攻擊,那實在是違背了「慈悲」的初心。為方便表述,全文將使用「他」來指代「這個人」,並無任何性別上的涵義。相較於其他類型,強迫型人格恐怕最為常見。
  • 從「邊緣性人格障礙」談起
    從性質上來說,「敏感」這一特性在一般廣義來講,是低情商弱內核的象徵,比如對人格外敏感,特別需要別人認可等等,這個特質本身是非常容易讓自身陷入人際關係中的低位和困境。而作為「敏感」這一特質本身,實際上又是中性的。作為低能量的人,本身異常敏感銳利,可以極快sense到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以及其他磁場信息,如果敏感的人自身懂得人性,順應人性,那麼加上自身的敏感特長,實際上在與人交際中是極佔優勢的。
  • 什麼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質是如何形成的?看完這篇豁然開朗
    壓抑的人格特質造就壓抑的人,開放的人格特質造就開明的人。——題記一些先天的因素對我們人格的影響被低估了;同時,我們還沒有形成記憶時的人生最早期的關係和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往往會被我們忽略。因為我們的人格特質在對你產生著作用。什麼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質或者說是性格特徵是如何慢慢形成的?今天哲學詩畫就和大家聊下這個話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提到過,「人,並非是一個純粹由生物因素決定的、由原始衝動欲望堆砌的一成不變的個體,也並非絕對由文化環境所操縱的木偶」。
  • 看美劇|Undoing: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儀式感
    抵消也可以發生在一些強迫性的儀式當中,通過做一些象徵性的行為來抵消對自己的懲罰。 例如:一個9歲的男孩,在睡覺前他總是要反覆將水龍頭擦乾淨,確保它們沒有滴水。他說,他是想要保護他的媽媽,因為媽媽不會遊泳,水龍頭滴的水會把人淹死。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安吉麗娜 · 朱莉:她有人格障礙,卻依然閃耀
    童年時期父愛和母愛的缺失,讓進入青春期後的朱莉,變得敏感脆弱,又強烈渴望親密的人際關係,並過度理想化人際關係,所有這些,都非常符合邊緣型人格障礙特質。 約翰·岡德森博士對邊緣型人格患者研究發現,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人際關係很不穩定,一般都有一段強烈但卻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史,對於身邊的朋友或情人一開始總是過度理想化,在相處過程中又會幻想破滅,進而失望沮喪。
  • 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最近我的好幾位來訪者,他們都具有典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特徵,但因為這種人格障礙不像焦慮症抑鬱症,它更難被捕捉到,容易被誤診,所以遲遲得不到有效治療。而且往往一拖就是好多年。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邊緣型人格障礙。
  • 人格特質的分類
    核心提示:人格特質指的是我們自身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中會保持一個比較一致的行為方式。人格特質是我們組成人格所必須的一個因素,可以引導人的行為,會讓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種類的環境等保持相對一致的反應。人格特質的分類   人格特質指的是我們自身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中會保持一個比較一致的行為方式。
  • 如何克服強迫性思維才有效
    喪失社會功能在強迫性思維的影響下,原本正常的人會表現得極為敏感、情緒不穩、謹小慎微、過分追求完美,遇事猶豫不決,總之是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礙。這樣的人很難融入到周圍環境之中,社會交際受到限制。影響家庭關係作為強迫性思維患者的家屬,往往對患者感到擔憂,對疾病的無力控制感到自責、焦慮,從而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
  • 偏執型人格障礙
    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別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
  • 人格障礙的幾種類型
    我們的行為方式,我們的反應,我們的世界觀,思想,感覺,以及我們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互動,這些都是構成我們性格的一部分。擁有健康的人格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每個人都會有壓力,但是,健康的人格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繼續前進。對於患有人格障礙的人來說,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特徵可能會成為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