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問題:
老師,你好。我25歲,身高160cm,體重51kg,月薪4k左右,寒暑假能上萬。每周一、周二休息,畢業兩年,無車無房。
他30歲,身高175cm,體重70kg,月薪8k左右,每周六、周天休息,畢業八年,有車有房,但均有貸款,每月還貸4千左右。
我們倆均是農村,現都在家鄉外的城市打拼。我和他經過朋友介紹認識。當時我雖然覺得他沒有同期別人介紹的那一個人對我好,但對那人不來電,我還是選擇了他。
認識三個月後,算是確定戀愛關係(期間我考上了家裡的編制,但最後放棄了)。現在我們已交往半年,他父母知道我,但沒見過。
他爸爸多次提出,要他帶我回他家見見,但因各種原因,一直沒見。我父母還不知道他的存在,我打算過年回家跟爸媽說這件事。
現在我特別沒有安全感,感覺他沒有我在乎他那麼在乎我。可能是我太矯情,或者想要的東西太多。
我希望他能夠每天在第一時間主動聯繫我,而不是每天都是我先聯繫他。甚至,有時候,我聯繫他,他都是過了很久才回復我(我所說的聯繫,大多是給他發叫他的名字或者一個表情)。
他還解釋說知道我是沒什麼事情,所以才沒立刻回復。要是我真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說事情或者打電話。
我很受不了這個,我不認為倆人只有在有事情的時候才聯繫。我覺得,戀愛中的兩個人就只要經常聯繫,時不時發消息啊。
我知道這些是不起眼的小事,可是我倆因為這件事吵了好幾次了。是我的這種認知錯誤了嗎?還是他是因為不在乎我,才覺得聯繫是一種負擔?
或者,我該怎麼去改變?老師能不能給我一點建議呢?謝謝。
彭亮老師答:
我看到一個巨嬰在我面前哭訴。
國內的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提出巨嬰的概念。所謂巨嬰,指的是一個人明明是成人的身體,卻住著一個嬰兒的心靈。
零到六個月的嬰兒,處於絕對的全能自戀期。他們認為自己的一切需求,都應該被無條件滿足,完全的以自我為中心——
餓了,必須立刻有人餵奶;冷了,要馬上有人給他穿衣服;甚至你看稍大的孩子,也有類似的自戀特質。
當他們剛剛學步的時候,有些扶著牆走路,不小心摔倒了。他起來之後,會打一下牆,嘴裡還碎碎念:「罵」。似乎是覺得牆沒有保護好他。
如果一個孩子在自戀期得不到無條件的關懷,那麼他長大之後,一定會索取其他人的無條件照顧。這就是所謂的缺什麼,補什麼。
通常,這種關係模式會帶入到伴侶關係裡面。這時候,伴侶就遭殃了。
我覺得你可以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再做定奪。相信我,那時候視角會完全不同。
情感問題:
老師你好,有一個問題常讓我煩心,想聽一下專家的意見。我家條件優於他家,兩人收入加起來,將近2萬。
我們倆是同學介紹認識。開始我們聊天就很投緣,差不多一個月就確定關係了,後面相處也很愉快。
現在在一起一年了,我們還是像熱戀一樣,有說不完的話。他加班很多,但是有空都會陪我,什麼事都能考慮到我。
但是,他的右手有一點缺陷,斷指,不影響生活。我們認識一個月,我都沒發現,他在跟我告白的時候,自己告訴我的。
我當時被嚇著了,但是後來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只是擔心家裡父母不能接受。當時在接受他之前,特地問了我爸媽的意見。
我爸媽不太樂意,但是也沒有說堅決不可以交往,所以我們就在一起了。我爸媽也見過他很多次,相處的時候挺開心的。
後來,家裡部分親戚知道了這個事情,輪番找我談話,甚至說什麼殘疾這種話,說我給家族蒙羞,讓我兩年內不要結婚。
我真的很生氣,但是因為是長輩也就忍了。我在外地工作,眼不見為淨,但是他們經常到我媽面前說,我媽更難過了。
現在我媽去參加別人的婚禮,就會特別失落,經常自己哭。有時候,她也會跟我說,我聽著也不是滋味。
我可以想像到如果我們倆結婚,我爸媽肯定要承受很多輿論,親戚的,還有村裡人的。我爸本來就比較好面子,
但是看我自己喜歡,他心裡再不情願,也沒逼我們分手。爸爸還叫我們要相互尊重,錢終究要靠自己賺的,甚至借錢給他買房。
我真的覺得很對不起我爸媽,可是我也不想因為這些輿論和經濟問題就放棄他。我知道,他們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每次想起這些,就感覺好煩。跟家裡打電話,經常說著就不愉快了。
請老師,有什麼好的辦法?
彭亮老師答:
邊界的模糊,有時候讓人不舒適。
看完你的問題,我覺得很暖心。在堅持你心中所愛的情況下,你又很顧慮爸媽的感受。
同時,你爸媽對你的尊重也讓我佩服,明明他們承受了很多,但是明面上還是支持你的決定的,沒有幹涉你的選擇。
只是在你的「家族」裡面,好像總有一些邊界不清晰的人。對此,你要明白幾點:
首先,婚姻是你和他的事情。其次,也肯定和父母有關。和家族那些人沒有關係。但是,這些親戚輪番找你,並且讓你2年之內不能結婚。真是好笑。本質上來說,你結婚和他們的祝福毫無關係。
對於這些人,儘可能遠離,並且必要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惡語相向。對於你的父母,那是他們的事情,他們願意被影響,我們終究也管不了。
情感問題:
你好。他23歲,我22歲,女兒一周。最近因為家人問題,我倆有了矛盾。我向他陳述昨天我騎車從家裡出來下車摔到了,我和女兒沒什麼事兒,只是女兒被嚇到了。
他又和從前一樣,說我不長記性之類的話。我明確向他表達了,我想在他這裡得到安慰和心疼的話語,而不是像母親那樣對我一通吵。
但他認為我的母親沒有錯,我做錯事情就應該挨罵。他的原生家庭裡,他的父親對他總是批評,總之就是各種不對、各種吵那種。所以,他倆除了吃飯,基本不說話,不溝通,因為他怕莫名其妙挨說一頓。
我向他陳述,如果他總對我這樣,一般都是類似這種我覺得需要他安慰時,他總對我一通批評。比如,這麼笨,等等。
我會像他逃離他父親這樣,心裡不敢和他這麼親近了。無論我怎麼樣向他表達,他就是認為是我思想有問題。做錯事情,就應該挨說。
我的家庭裡母親有時也這樣,一通埋怨,一通說。但我感覺這種站在道德制高點,說別人笨、什麼事都做不好之類的話,一點用處都沒有,還會讓人進行自我保護進而還擊。
我不知道該怎麼改變這些問題。像昨天,因為在門口,感覺除了心疼女兒和自責之外,我也感到了尷尬因為在街上。所以母親和姐姐埋怨我時,我進行了反擊。
我對象認為我錯了,就要挨吵,他對我也是這樣,沒有安慰,沒有心疼。他說吵我,是為了讓我長記性。
可是這樣,我很痛苦,做錯了事,已經是很難受的事情了,還要被這樣說。而且,他認為是我思想有嚴重的問題。
我們溝通不來了,請老師幫忙分析一下,是否是我思想真的有問題?我要對他怎麼陳述,他才能了解我的需要,而不是挨罵呢?
李宏軒老師答:
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你的問題,有一種莫名悲哀。
從你的對事件的描述感受與圖片中老公回應上來看,有很大的出入。看到了你的老公的表達,更多的是在表達事件,而你更多是表達指責與怨恨。
你們兩個人的溝通,全部都是圍繞著其他人在相互辯解。你的老公,並不是你發洩怨氣的黑洞。
我們要學會把人與事分開。不是說最親近的人,就一定有義務要承擔你的情緒。
在這裡,我想給你兩點建議:
1、當你在希望愛人能夠給到你溫暖的時候,你要學會表達內心的感受,而不是一通發洩。
比如,你可以說:老公,當他們說我的時候,我感受到非常的難過,覺得自己好像在這個家缺少了價值。難道是我真的不夠好嗎?你可以告訴我該怎麼辦嗎?
2、並不是說,你在其他人那邊遭受到了委屈,就一定是有理的。
李宏軒 | 國家婚姻家庭三級諮詢師、花鎮情感督導師、冷愛公眾號撰稿老師、各大直播平臺特約課程導師。曾接受美國婚姻家庭諮詢師協會AAMFT系統學習及認證、長期接受美國AAMFT督導師 Albert督導、EFT(情緒聚焦)治療師一年長期學習、沈家宏教授「家庭動力治療」一年長期系統學習、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Victim Assistance(NOVA)危機幹預學時認證等國內外培訓。
彭亮 | 國家心理諮詢師、國家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國家私人心理顧問、國際高級催眠師。曾接受國際催眠師協會IHA系統培訓;美國AMFT關於家庭治療的初、中、高級系統培訓;沈家宏家庭動力學的系統培訓;系統學習焦點短期解決的系統培訓;認知行為療法的系統培訓。
致來訪者: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你可以多幸福。
▼ 點擊【閱讀原文】,一秒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