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之眼:ASVOFF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在中國
時間:2016年10月2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三樓小劇場
*本場放映免費,無需預約,請提前15分鐘入場。
▲戳視頻,花1'15''搶先看本次「ASVOFF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在中國」放映活動
2016年10月23日(周日),第一屆「時裝之眼:ASVOFF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在中國」(ASVOFF IN CHINA) 的展映活動即將登陸藝術電廠。以光影的形式向中國的觀眾呈現一場流動中的衣香鬢影與優雅的生活方式。
「ASVOFF」是全球首個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全稱「時裝之眼:ASVOFF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在中國」(A Shaded View on Fashion Film in China),由Diane Pernet於2008年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創辦第一屆ASVOFF國際時裝影像展。隨後,ASVOFF在倫敦、紐約、羅馬、東京等全球各地展映,至今已舉辦過8屆。2016年10月14日至10月23日,第一屆《時裝之眼:ASVOFF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在中國》 (ASVOFF IN CHINA) 的展映活動將由YMOYNOT及衡山·和集在中國上海獨家舉辦。
本屆「ASVOFF IN CHINA」的展映內容國際部分由Diane Pernet精選出15部第八屆ASVOFF國際獲獎作品及精選短片,其中就包括了目前正在藝術電廠呈現的「葉錦添:流形」展覽藝術家葉錦添的藝術短片《廚房》。時尚與藝術之間並非涇渭分明,時尚可以作為藝術最生活化的方式貼近人們的生活。
▲以上照片皆為PSA「葉錦添:流形」展覽現場
本次《時裝之眼:ASVOFF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在中國》意圖以影像藝術的方式詮釋都市與時尚、生活方式、烏託邦與異託邦、傳統與現代的衝突與融合、東方寫意與西方具象的經典對照等議題。
▲PSA「葉錦添:流形」展覽現場
在《印象顯現》裡,我們仿佛看見有幾位身穿Dries Van Noten系列時裝的女子,從英國拉斐爾畫派藝術家米萊斯(John Everett Millais)的繪畫名作《奧菲莉亞》中緩慢踱步,如夢似幻地前往吊人崖(Hanging Rock)野餐,她們的身體肌理也隨著環境的切換發生了微妙的轉化。冥冥之中,有一股懸置張力的黑色氣氛在畫面中緩慢鋪開,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寧芙(Nymph)穿過多層的重疊影像,遇見了她數位化的另一個看不見的自我,最終顯現為她靈魂的多重分身。
不流行工作室(Atelier Impopulaire)由皮婭•博洛涅西和朱利奧•布爾希成立於2012年,是一個涉及藝術創作及策展合作的項目。該項目的研究對象是基於時間的藝術實踐、文本和理論,通過使用傳統設備和實驗性的媒介,研究圖像的基本屬性,從而解構並重譯影像表現的政治。藝術家休•海頓以講童話故事的方式,針對超現實主義的若干主題進行了一場情境重構。扎卡裡•海因澤擅長在電影拍攝中以獨特的藝術手法捕捉真實的瞬間和感性的表演,2013年他憑藉《小可愛和拳擊手》獲得了奧斯卡獎的最佳紀錄片提名。最近,扎卡裡還受邀為美國歌手碧昂斯的同名新專輯《碧昂斯》指導拍攝了五部網絡版音樂錄影帶。《薇斯特麗亞和海斯特麗亞》 是Stephen Jones Millinery 品牌推出的同名香水廣告。影片設置在一個被洛可可和未來主義包圍的幻境中,女主角正在探索一個對她自身來說完全陌生的維度。而這種香氛充滿了精緻的矛盾,純淨而感性,熟悉又陌生,都體現在女主角的另一個自我的複雜面貌中。亨利•平卡斯是一位電影導演,他在紐約拍了不少電影短片和電視劇,此前他在洛杉磯從事電影編劇。出品方:Hans Boodt Mannequins在《玩偶》中,導演卡米麗•維威爾試圖對翰斯模特品牌旗下的Celebraite Life 和Paris White Copper系列道具進行重新演繹。卡米麗•維威爾生於1977年,她最早是在《Purlple》雜誌擔任助理從而開啟了攝影生涯。從英國聖馬丁學院畢業之後,她開始全時間進行攝影創作,同時也在藝術和時尚領域進行工作。1998年,她獲得了第12界耶爾國際服裝及攝影節攝影獎。2002年,她獲得了羅馬法國學院的國際獎學金。金盛宏是一位生活在巴黎的藝術片導演和插畫師。他剛出道的時候主要為唱片專輯設計封面(其中包括《Cherry Blossom Girl by Air》),不久之後他指導了第一部電影短片《Echo》。本片講述了一個上流社會的女人為了活得自由而簡單,試圖掙脫她所擁有的財產所帶來的束縛。埃倫•馮•昂沃絲的時裝攝影總是能傳遞某種性感而歡樂的氛圍,作為一位時尚攝影師、電影導演及短片導演,她的作品還被收錄在多本書籍和兩部敘事攝影-中篇小說中。出品方:SHOWstudio X Selfridges英國Selfridges百貨公司在2014年發起的創意項目,《大師系列》旨在呈現包括Azzedine Alaïa和山田耀司在內的時尚領導者、創新者和先鋒人士。每位大師都打造了一件獨特的作品或詮釋了屬於自身的時尚風格。本片將這些大師們的作品以科幻電影或黑色電影的敘事方式串聯在一起,而每位設計師的作品都被精緻地陳列在倫敦的牛津街櫥窗內。瑪麗•舒勒是生活在倫敦的時尚電影導演。2012年她開始為Show工作室擔任時尚電影總監,其影片在維也納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和倫敦時尚紡織博物館上映。她曾斬獲ASVOFF在2012年的最佳時尚導演獎、2013年的最佳音效獎、2014年的最佳美妝獎,還有2014年米蘭時尚電影節的最佳造型獎。出品方:Walter van Beirendonck,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本片由藝術家巴特•赫斯執導,集中表現了設計師Walter Van Beirendonck如何重新詮釋戰爭時期的重要時尚原型——1914年以來的男士頭盔。巴特•赫斯的創作將材料研究、動畫、裝置與超現實主義攝影融合在一起,嘗試突破面料設計的邊界,探索織物與皮膚的關係,還與露茜•邁克萊、尼克•奈特、巴黎東京宮等合作過藝術項目。阿里塞斯•科恩和莉娜•皮歐萊特跟拍了幾位已經年過60歲的紳士,向他們請教有關生命、死亡以及穿衣打扮的哲學。莉娜•皮歐萊特是一位住在紐約的立陶宛電影導演和攝影師,主要拍攝紀錄片、時尚電影和音樂錄影帶。她的創作總是傳遞明亮的個性特質和勇者無懼的生活態度。她的作品曾在Hot Docs紀錄片節、阿姆斯特丹紀錄片節、MIFF國際電影節,以及MTV、Vice、E!等頻道播放。《先鋒男士》是其專題紀錄片的處女作。出品方:Gianluca Andreucci (J-E-A-N)馬克•馬奧尼是位於日落大道的紋身店Shamrock Social Club的老闆,他以其紋身的藝術性而聞名,還獲得了圖帕克、貝克•漢姆、拉娜•德雷等名人的青睞。義大利導演伊凡•歐麗塔往返於美國和義大利,他不僅創辦了自己的廣告製作公司Bravo,還長期與當代藝術家合作拍攝名人的紀錄短片。與此同時,他也為多家時尚大鱷提供諮詢服務。伊凡長期為NOWNESS和SHOW工作室提供影片,並一直嘗試通過標新立異的敘事方式拍攝作品。一個控制欲望很強的父親管制他兒子的一切生活,並剝奪他的獨立性。白蘭度•德•斯卡生於1983年,在羅馬長大。白蘭度的爺爺是維託裡奧•德•西卡,爸爸是克裡斯蒂安•德•西卡,他一開始是電影演員但隨後改為從事自己熱愛的導演行業。2014年他轉投時尚界並為手袋品牌Chaterinelle拍攝了一部短片L』errore,後被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收藏,並在2015坎城國際電影節放映。此片獲得了義大利銀緞帶獎的最佳導演獎和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提名,還榮獲了ASVOFF最佳廣告片獎。2014年他拍攝了《沒有Max Tortora的時光》,於2016年獲得ASVOFF最佳表演獎,獲得義大利銀緞帶獎、Globi大獎最佳攝影獎提名,他還為Antony Morato旗下的Parfois拍攝了電影短片。烹飪是中國的著名文化之一,其中蘊藏著無限的學問,並在過去的七千多年裡研發出了成千上萬的口味。您可能無法想像清朝紫禁城裡的御膳房內是何等的忙碌和緊張。本片能讓你一探究竟,香味與口感、色彩與亮度、藝術與手工藝、詩歌與舞蹈……如夢似幻。著名藝術家葉錦添在服裝設計、產品設計以及當代視覺藝術等領域都有著多元的建樹,他參與的電影作品《藏龍臥虎》,曾榮獲2000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2000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服裝設計獎。潛入水下觀賞法國新銳導演凱文•弗裡萊拍攝的水下芭蕾表演。凱文•弗裡萊在拍攝導演處女作《水下》之前曾擔任過導演助理,並拍攝過不少題材迥異的專題電影。本片展現了身體在水下運動時展現的迷人之處。隨後凱文與AnOther雜誌和Prada合作拍攝了短片電影《墜落》,描述了烏帕塔舞蹈劇場的十個舞者表演了一段充滿性格特質和情感關係的芭蕾舞蹈,歡慶日常的奇妙。紀嘉良的電影處女作《獨立派》主要展示了山本耀司的2015秋冬系列最新發布的時裝。受到山本耀司的啟發,本片探討了關於生活與死亡、愛與和平、人性中的美與悲劇性。人類的純潔、詩性以及韌性也被符號化為火焰、灰燼、鮮血以及山本耀司的白色體恤等具象的表達。現工作、生活於東京的著名攝影師、商業導演紀嘉良,以高水平地拍攝動態時尚攝影、名人肖像、藝術的裸體攝影廣為人知。他擁有多個全球廣告客戶,其拍攝的公益攝影集《愛與希望》曾被授予第40屆日本APA METI Minister’s Award獎項。為了3.1 Phillip Lim推出的2014年假日系列和2015年早春系列鞋履新品發布,品牌邀請了荷蘭導演組合萊納特與桑德,以及紐約大黃蜂製作公司一起打造宣傳片。為了配合本片,導演在店內也提供了專為顧客體驗的「窺視鞋子」裝置,提供兼具傳統窺視表演美學與功能性的互動體驗。本片獲ASVOFF8 最佳廣告獎。
關於導演:
荷蘭藝術家萊納特•昂格爾伯茨和桑德•普拉格是紐約大黃蜂製作公司駐阿姆斯特丹的兩名才華橫溢的導演。他們對時尚審美的敏銳觸覺,高水平的觀念表達以及強大的設計師背景,都使其作品遊刃有餘地表現出導演獨特的冷幽默感以及讓人著迷的自信。
在札幌一個寂寞的夜裡,通宵覓食的兩個美食愛好者因為美食彼此邂逅,從而兩人展開了吃貨之旅。
關於導演:
賈斯汀•安布羅西諾是紐約藝術基金會成員,他曾憑藉電影短片《第八武士》榮獲2009年奧斯卡最佳製作人獎,該片在黑澤明導演紀念日100周年時巡迴放映。安布羅西諾畢業於美國電影學院,在讀導演碩士期間曾獲得過特裡夏•希區柯克導演獎學金。
Diane Pernet,國際備受尊敬的時裝評論人、策展人、 時裝博主及時裝才華發現者。生於華盛頓,1980年代曾為紐約服裝設計師,創立自己同名品牌並運營13年,後移居巴黎,1990年代為電影設計戲服,開始從事時裝報導生涯。曾任Joyce Magazine女裝編輯、Elle.com法國版時裝編輯、Vogue法國版時裝編輯、德國Zoo Magazine聯合主編。
2005年開始寫A Shaded View on Fashion博客,全球首創互動形式的時尚博客。2008年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創辦全球首個年度時尚電影短片節A ShadedView on Fashion Film (ASVOFF),第一屆ASVOFF國際時裝影像展,之後,ASVOFF已在倫敦、紐約、羅馬、東京、首爾、荷蘭、俄羅斯等全球各地展映,至今已舉辦過8屆。
每屆ASVOFF力邀全球最頂尖、最具影響力的時裝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導演等參與影展及影片的評選環節。歷屆ASVOFF參展的時裝及藝術影像大師包括:Nick Knight, NobuyoshiAraki, Tilda Swinton, Steven Klein, Mike Figgis, Chloe Sevigny, Dita Von Teese,Max Vadukul, Bruce Weber,Yves Saint Laurent, Gucci, Gareth Pugh, Sergio Rossi,Hussein Chalayan, Rodarte, Givenchy, Yohji Yamamoto, Thom Browne等。
2015年特別設立ASVOFF中國單元,由《周末畫報》編輯總監葉曉薇Shaway Yeh策展,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集中展示了時裝媒體在中國的最新實驗,將中國最前沿的好作品推向世界的舞臺。
中國當代生活方式混合實驗空間,衡山•和集 TheMix Place坐落於徐家匯大隱於市的衡山坊,由4幢獨立建築構成,均為設計翻新的舊時別墅,分別為:The Red Couture, Dr. White, Mr. Blue, My Black Attitude,澄澈萬象的無限遐思從這裡窺見,一個混合的人文時尚慢生活社區在這裡生長。
The Mix Place的「Mix」解釋為「混合」並引申為古意的「和集」。在此意蘊下,PLACE中每個字母都被賦予特定的指向:P-Philosophy 哲學思維、L-Lifestyle 生活美學、A-Art藝術觀念、C-Culture 文化創意、E-Edition 高級定製。旨在開闢獨具一格的中國當代生活方式混合實驗空間,一個飽含靈感及風格的文化商業社區,上海的精神後花園。在此,全面展現中國原創新都市生活理念。
2012年底,中國文化創意界知名企業家、例外和方所創辦人毛繼鴻先生,連手香港著名藝術家又一山人先生創立品牌YMOYNOT,旨在探索東方智能的態度,將其融入服裝設計,藉此詮釋一種打破固定概念的東方時尚美學。
品牌的理念獲得業界的廣泛認可和關注,並得到亞洲各創意資源的大力支持推動,讓YNOT不僅為走在時尚前沿、敢於挑戰嘗試、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當代年輕人群提供自然及個性兼備的著裝,更將成為一個集結東方創意新勢力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