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玫瑰花,你會聯想到什麼詞語?
愛情?甜蜜?浪漫?
微博網友@小狸醬66小胖子,因為想吃鮮花餅,就把男朋友求婚的99朵玫瑰放進了炒鍋,做成了玫瑰花醬。做完之後,才想到一個問題:這到底能不能吃呀?
網友隨即炸了,有人覺得「愛情怎麼能拿來吃呢?」有人評論「求男友心理陰影面積」甚至將這條微博評為「微博史上秀恩愛最失敗的一次」。
主人公是個什麼樣的姑娘,求婚鮮花制的玫瑰花醬能吃嗎?
昨天,記者聯繫上這位「一夜爆紅」的網友,25歲的蘭溪姑娘悠悠。
(圖文無關)
「太意外了,我只是隨便發了一條微博,沒想到會被那麼多人關注,瀏覽量竟然達到了400多萬。」悠悠激動地說。
看得出,她是個特別開朗的姑娘。
事情也挺簡單的。12月9日那天,悠悠和男朋友結束了將近一年的戀愛,訂婚了。那天,準老公準備了99朵玫瑰花,想給悠悠一個驚喜。
興奮的她把花捧回家插進了花瓶。幾天過去,幾支玫瑰花蔫了,有些花瓣開始凋落,悠悠看著特別可惜,只能將落敗的花朵扔掉。突然,她靈光一閃,心想:與其這麼眼睜睜地看著它們凋零,還不如物盡其用!
她將大部分玫瑰的花瓣一朵一朵地摘下來,放進一個大盆子裡。清洗了一遍,又用水泡了一下,稍微晾了一下,碾碎之後,一股腦地倒進平底鍋裡,加上水和糖,熬了五六分鐘。「當時鍋裡咕嚕咕嚕的,我就饞了。想想看,只要再做些餅皮,玫瑰花餅,妥妥的,說不定就是雲南當地的味道呢。」
玫瑰自製食品安全不?
市場買來的玫瑰花是否可以食用?海都記者了解到,福州不少市民也有這樣的疑惑,網上有各種鮮花餡糕點以及食品的做法,平時在家也會自製,可是從市場買回來的鮮花,直接拿來做食品是否安全?
福州鼓西路一家鮮花店的老闆透露,花農在種植鮮花的過程中,因為希望鮮花能迅速帶來收益,而且種植的目的只是觀賞而不是食用,在農藥和化肥用量上沒有過多控制,可能存在農殘等超標,市民將市場上買來的玫瑰花簡單處理,拿來製作成食品不太安全。
福建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表示,廠家製作食品的玫瑰等鮮花,是按照食品級種植的,但市面上銷售的鮮花多是觀賞性的。
觀賞性鮮花本身是無害的,但觀賞性鮮花由於沒有相關種植標準,可能存在農藥、化肥含量超標等問題。若將這樣的鮮花製成食品,食品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將直接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因此,把沒有經過檢測的觀賞玫瑰等鮮花,替代食用鮮花做成的食品,市民應慎食。
杭州植物園的高級工程師黎念林告訴我們,月季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薔薇科植物,不過它身世複雜。它有二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相傳神農時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漢朝時宮廷花園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時更為普遍。到了近代,西方的傳教士來到中國,發現這種花開繁茂的植物,便將其帶回了故土,與西方一種叫「Rose」、象徵著愛情的薔薇類灌木進行了「婚配」。
花越開越好,又從歐洲開到了中國。中國的翻譯家賦予Rose的中文名叫「玫瑰」。2月14日、七夕以及其他都能被國人過成情人節的節日裡,傳遞愛意的那枝花,就是自古傳承下來的那株「月季」。
「其實,市面上現在賣的那些玫瑰,大部分就是月季。」黎念林說。那麼,如何辨別手中的這枝鮮花,是「月季」還是「玫瑰」?他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月季的花杆光滑,刺比較大。而玫瑰的花杆絨毛較多,刺比較小。另外,月季一年四季都開,玫瑰一般在三四月開,產量少,價格也會有差別。
那麼,悠悠想做的雲南特產「鮮花餅」也是月季做的嗎?不是的。地道的鮮花餅用料就是真正的玫瑰花。這種玫瑰通常用於提取玫瑰精油、製作玫瑰花茶、玫瑰酒、玫瑰醬及製藥。在中醫裡,玫瑰花主要有行氣解鬱的功能,不過也是要經過特殊處理之後才能食用。
黎念林提醒,對於所有人來說,尤其是吃貨,千萬不能隨便將玫瑰花塞進嘴巴裡,因為在培植過程中有蟲害,會使用農藥,清洗不乾淨對人體有害。特別說明的是,蛋糕裡要是出現了玫瑰花瓣,那可不是吃的,只是裝飾品。
綜合:海峽都市報、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