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海燕文化」分享更多精彩!
文/袁素紅
五月的一天,我走進家鄉力洋酒廠,那黃磚的煙囪,斑駁的古井,嫣紅的酒罈,給了我幾分意外和驚喜。酒,這液體之火,曾把帝國歷史,澆灌得跌蕩起伏,將琴棋書畫,薰染得色彩斑駁。我在廠區悠轉,感受著中國酒文化和工匠精神在老字號的傳承,任思緒飄遠。
千年酒文化 金瀾醇清香
中華酒文化源遠流長。秦漢時期以煉丹術,積累了分離、提煉的方法,創造了蒸餾器具。《尚書•說命》記載:「若作酒醴,爾惟曲櫱」;《禮記•月令仲冬》梁武帝詩云:「金杯盛白酒」;《宋史》有「臘酒蒸鬻,候夏而出」;朱翼中《北山酒經》。楊萬裡在《誠齋集》「新酒歌」「一杯徑道天地外,忽然玉山倒甕邊「;唐竇革《酒譜》。周嬋在《北轅錄》中記載:「燕山酒頊佳」。項羽烏江,借酒楚歌聲中淚別姬,曹操把酒,擊鈸吟詩「唯有杜康」。
酒巔乾坤,壺酒興國繆勞軍,一石亦醉齊威王;亦曾孫皓代茶,金龜換酒。酒壯士膽,宋江題詩上梁山,武松打虎景陽崗;亦曾狂了詩仙,醉倒劉朗。酒色迷離,貴妃慵臥牡丹園,文君琴臺桃枝豔;也曾打溼杏花,瘦了海棠。酒,成就了多少英雄豪傑,放倒了多少莽漢村夫。皇家金鐏,農家粗碗,進得豪門,入得陋院。在歷史的河流中瀟瀟灑灑,神採飛揚。
浙江有五大名酒,寧海也是酒的故鄉。清代嘉道年間寧海人楊萬樹,家境殷實,修宗祠,設家塾,樂善好施。他在寧海釀酒50餘年,總結出一套科學的釀酒經驗,道光二年寫成《六必酒經》刻本傳世。此書總三卷,第一卷為《酒論》《曲論》六必分論。第二卷為《製造紅曲法》《縕釀三白法》《問答說》為技術論。第三卷《五穀果食蒸燒法》介紹了蒸餾酒,藥酒和一些歷史名酒。全書引用歷代酒書多達39種。為歷史上寧波地區唯一一部酒經。
楊萬樹自豪地介紹說「寧波酒麴櫱參用,色白味正」,「我臺寧老酒無灰酒也,制曲用蓼不用藥。櫱亦清涼解毒,飲酒致醉不頭痛,不口燥,醫家用以治疾極為精良。釀酒採汲它泉溪流諸水,故酒色如鏡,芬芳遒爽,不亞於紹酒也」。楊萬樹的長期研究為寧海做酒行業,留下了一整套完美的製酒工藝。緱城寧海,在清末和民國時期,有酒坊30多家,街巷酒旗飛揚,當地人結婚生子,千家萬戶沽酒為慶。寧海地區酒廠,都沿用著《六必酒經》的古老工藝。寧海力洋村,來了一位釀酒師,他繼承古方,曲蓼參用,曾把力洋的散裝白酒,成為人們搶購的「茅臺酒」,它淡淡的清香,還飄在這記憶的街巷。
古村蕃薯燒 瀅泉出瓊漿
這散裝」茅臺酒」就是釀酒師牟錫年,畢生堅守研究,用蕃薯製作的「力洋燒」。
力洋古村,中國傳統文化古村落。位於寧海縣城東部,背靠蓋蒼山,南臨三門灣。北有水庫幽潭,西有瀝水穿行。村中民居集明清仿宋多處古建築。畫棟雕梁,古韻悠悠,愛國志士輩出,也是民國中將葉頌慶,翻譯家水夫的故鄉。
力洋村,在寧海最高峰蓋蒼山腳下,東海雲頂的山泉,經桃花溪,匯成瀝水到力洋,蓋蒼山脈嶺峧,東倉,等各村,經年盛產優質的蕃薯,村民習慣用蕃薯做面,做酒。過年村民都做有幾壇番薯燒的土酒,在節日合家團聚飲用。紅薯富含果膠、胺基酸多種礦物質,補脾和血、益氣生津,其胡蘿蔔素,維生素A,可維護視覺功能,內含的「脫氫表雄甾酮」,可高效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蕃薯做的酒,也有活血益氣抗癌功效。
上世紀40年代,一位釀酒師牟錫年,來到力洋,他祖籍黃巖,出生於釀酒世家。他的到來,讓力洋番薯燒工藝化。1944年,牟錫年與王啟興創辦復興米廠,廠內設白酒車間。1956年。他為力洋的番薯燒帶來了作坊式製作。1958年,象山寧海兩縣合併,縣城設力洋,為節約糧食,用金剛刺,蕃薯渣,康餅,禆仔製酒,牟錫年按《六必酒經》傳統做法加入「白辣蓼」,讓「番薯燒」有了獨特的口感。
70年代,牟錫年的「番薯燒」聲名鵲起,迅速佔領了象山寧海的白酒市場,在寧波地區供不應求,為此,合併了茶院酒廠。酒廠並利用寧海糖廠,甘蔗榨糖後的殘渣製酒,產糖大省廣西還來力洋學習取經。70年代,這種「甘蔗燒」的散裝白酒,酒色清亮,入口甘洌,成為了這個物質匱乏時期的「茅臺酒」。緱城寧海,蕃薯甘蔗的力洋酒,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力洋酒廠的蕃薯燒,因傳承古方的精湛工藝,不上腦不傷人,而深受家鄉人和寧波人的喜愛,蕃薯燒也因此被外出的遊子,帶到杭州上海全國各個地方,名聲在外。
堅守寫春秋 工匠精神傳
春秋時代有「四書五經六藝」,留下「獨具匠心」的成語。古代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汴京寶寺塔,西安兵馬俑,令人驕傲的「兩彈一星」、深海探測、超大型計算計等等,都體現工匠精神鑄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清代釀酒師楊萬樹用50年來研究,他的《六必酒經》成為了寧波酒文化的一部精典。牟錫年從民國開始也用了整50年來研究蕃薯燒,這是一種時間上的巧合,更是一種工匠精神的傳承,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對這酒傾注了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對他們來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堅持自己的選擇和方向,50年的時間,他們經歷風雨,排除萬難,在實踐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在工作中掌握了熟練的技能、成為了這方面技藝和技術的專業人才和創始人。
像楊萬樹這樣有文化素養底蘊的寫出了專著,留益千秋萬代參照。像牟錫年這樣的技術釀酒師,也有著一套實際的工藝和成敗經驗傳給後人。我出去聽課時,常聽到這些話:「只要堅持做一萬個小時,就會成專家」。李嘉誠「人對事就對」。凡「老字號」創始人成功堅守50年的,都是值得傳承的好品牌,他們的生命力不僅展現在他們的品牌上,更展現在他們的精益求精、嚴謹耐心,堅持敬業,品質至上的道德品格和人文素養上。
清代喬貴發,胡雪巖;當代比爾,蓋茨,李嘉誠;中國的任正非、馬雲、陳家根、張一鳴、黃崢、王興、馬化騰、董明珠,還有寧波的儲吉旺等,他們作為企業家創始人,雖然都不在一線搞技術,但他們的信念如鐵、信心如磐,捨棄誘惑,淡泊名利;他們的意志品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擔當,他們不懈的追求和操守,他們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對專業,對社會的創新奉獻上的內在品質,正是現代尚缺需要弘揚的工匠精神。
家鄉的酒廠,在這裡堅持了整整75年。悠轉在廠區,我為家鄉酒廠人的幾代堅守感動。75的風風雨雨,讓這裡的白牆斑駁,讓這裡的井沿刻滿蒼桑,這個復建於70年前後的廠區,處處還瀰漫著歲月的痕跡。窗口飄出的蒸汽,飄著淡淡的酒糟香味,仿佛在回憶著過去的歲月,訴說屬於他的艱辛故事。
我了解到,力洋番薯燒的傳統工藝都是師徒口口相傳,然後憑經驗操作,比如番薯粉碎顆粒的大小要根據溫度來調整;原液儲存幾年再分裝也要隨機應變,每個細節都會影響到酒的品質。展架上,寫著被評為第十六屆「老字號」精品博覽會的三個金獎,被評為寧波市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我想我寫這篇文章,也算是為家鄉的酒品質點讚。
在酒廠展廳牆上,寫有楊萬樹的六必工藝,「秫稻必齊,曲櫱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牟錫年,這位堅守了半世紀「番薯燒」的創始人,退休後仍熱心傳幫帶。他兒子牟宣礎抓酒廠生產也和他一樣在選材,釀酒各個環節都嚴格要求。聽完介紹,我感受到了兩位廠長對產品質量的堅守。
近年來,全國眾多「老字號」品牌陷入青黃不接、人才斷檔、後繼乏人的繼承。調查顯示,一些「老字號」企業由於經營規模小、歷史負擔重、人員結構老化等原因,市場化能力和品牌創新動力明顯不足,傳承人招不到學徒,但是力洋酒廠等來了第三代傳人,為這老廠翻開了新的篇章。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總理的話如春風綠了江南岸。
2011年。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的王肖峰,成為力洋糧油食品廠的第三代傳人,這位金融的高材生,一進來就成為廠裡最大的股東,他選擇白酒行業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也搭上了這列中國夢的時代快車。2012年,他建議停了麥芽的生產,成為了單一的白酒廠家。他目標明確的開始新一輪的規劃,展現出他的雄心和才華。在廠區的場地,我看到一壇壇黃泥的封口上,有一個剛出生小孩的小腳印,在封條上寫封壇的時間名字,為「出生紀念酒」。孩子降臨,自己的生命基因有了複製和傳承,以往,年輕的父母們都用金鎖銀鎖,等各種物品紀念和表達祝福和祥瑞。出生,滿月,升學,婚嫁,用酒的壇封紀念,這是一個好創意。封酒,三十年,五十年,想像打開他的那一刻,父母的厚愛,隨著酒香飄滿兒女的心內,兒女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也會象這經年的陳釀,開封之日,凝望酒花泛起,就記起了父母辛苦養育的恩情。
在廠區的展廳,我看到了高端商務酒,個性化免費定製的各種酒,可謂琳琅滿目,各種酒瓶都個性化印製,顯出一種高端精緻。最讓我感覺壯觀的還是在私藏酒。王肖峰他帶我們在酒罈中悠轉,有時他會介紹有中央電視臺誰誰,還有那些名人,企業家的收藏。這裡的私藏酒和定製,以番薯燒為主,也有高梁。青棵,楊梅酒,桑果酒,其中有一種叫黃精酒的保健酒。酒的品牌眾多,有「力洋燒」、「力洋女兒夢」、力洋紅妝夢」、「蓋蒼山」「五朝門」等品牌。王肖峰認真總結著,空餘潛心學習管道,品牌,營銷,他的創意還很多。
私人定製,為愛珍藏。企業定製,定製著生活的絢麗。封壇美酒,收藏對女兒的愛。定製和封壇,受到社會歡迎,這是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表現,這是一種社會文化提升的表現。力洋酒廠的專屬定製和封壇活動,嘗試著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子,為企業樹立了一個銳意進取,創新發展的裡程碑。
王肖峰,總算起來只見過兩次面,但我在這位第三代傳人的身上,在這些酒品牌裡,看到了勇於創新,銳意進取的決心。「老字號」接力任重道遠,我祝願他能秉承工匠精神,做出特色,做出精品,做大做強。
袁素紅,散文作品曾獲「浙江省文化局散文大賽一等獎」、「浙江省晚報副刊比賽二等獎」、「寧海柔石文學獎」。散文作品收錄《寧波市當代作家散文集》《中國作家採風作品集》《寧海作家協會三十年作品集》《寧海旅遊文集》等。散文「家鄉的天空」、「窗外那一片山林」曾被「寧海電視臺」錄製成電視散文。多篇文章曾在《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報刊發表。合作編著《作文修改秘籍》上下冊已在文心出版社出版。
〖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評論和點讚〗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微信idmuziyehan09 關注木子葉寒
學會快樂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擺正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