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湖湘丨一把手工油紙傘的代代傳承

2021-01-18 紅網

編者按: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勞動節到了,讓我們一起探訪湖南本地工匠專注的一天吧。

湖南藍山塔峰鎮東側孟家自然村的彭國亮、孟柳菊夫婦,在傳承祖輩的油紙傘手藝同時,不斷進行創新,把手工藝品越做越美,也把這一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

彭國亮的父輩是山村竹篾匠,除了編織製作竹板凳、竹蓆、竹躺椅、竹籮筐外,還製作油紙傘。耳濡目染的彭國亮從小就學會了各種竹篾技術。20多歲時,憑藉一門製作油紙傘手藝,他曾輾轉外地的多個油紙傘廠做工。2008年,他回到村裡,夫妻倆開始手工製作和銷售油紙傘。

傳統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繁瑣,一把小小的油紙傘,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講究。第一步就是精選竹材。砍伐下來的竹子經過刨皮後,還要經過製作傘骨、穿傘頭、網傘邊、糊傘面、上油、穿線等工序,全程需要耗時一周左右。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彭國亮苦心鑽研出部分機器設備助力,但油紙傘製作的大部分工序,仍需要手工才能完成。目前,彭國亮的工廠每年生產4萬多把不同規格的油紙傘,年產值100多萬元。

作為傳統的日用雨傘,油紙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做傘是祖祖輩輩親手相傳下來的工藝,雖然傳統的油紙傘更多的是被當作工藝品收藏,或者作為裝飾品,在彭國亮心裡傳承手藝非常重要,他希望自己在部隊的兒子轉業後接過衣缽,盡最大努力把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通訊員 蔣軍林 唐勳江 黃少友 孟江兵 時刻新聞記者 於佳麗)

相關焦點

  • 傳承中國文化——油紙傘
    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最早的傘由魯班的妹妹發明。
  • 寂寥的油紙傘
    這一季,我們致敬「工匠」。隨著文明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一些老手藝幾乎必然面臨著衰落甚至消亡。然而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卻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稀缺的氣質。今天推出第四篇:《寂寥的油紙傘》傘外,晨霧煙雨傘內,溫柔多情戳下方視頻,一睹油紙傘的風雨滄桑「傘」的出現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漢字中,「傘」由五個「人」字組成,象徵著多子多孫;客家方言裡,「油紙」又與
  • 義大利Nicoline手工沙發,兩代工匠傳承,純正意式美學!
    而在義大利眾多家具品牌之中,義大利Nicoline手工沙發,經過兩代工匠傳承,賦予產品家的溫度和獨特的人情味。Nicoline創立於1992年,承襲百年的匠心手工藝,追求手工「質感」、材質「觸感」、人體「坐感」,對於產品質量、細節與做工絲毫不懈怠,品牌堅信,手工沙發賦予產品家的溫度和獨特的人情味。
  • 「老人活路」—— 騰衝滎陽村裡的油紙傘(圖)
    騰衝縣固東鎮的滎陽村,是一個只有100多戶人家的古老村落,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從中原傳入至今,以延續了近三百年的歷史。村裡人過去幾乎家家都做傘,製作的油紙傘工藝精細,輕巧耐用,一度遠銷滇西各地甚至鄰邦緬甸,但隨著生產經濟的發展,現在工業產品已經取代了傳統工藝,使紙傘製作舉步維艱。
  • 「老人活路」即將消失的手工傳承油紙傘!
    雲南騰衝縣固東鎮滎陽村,全村只有100多戶人家,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從中原傳入至今,已延續了近三百年的歷史。目前,村裡做傘的只剩下五六個老藝人,當地人把這門手藝叫做「老人活路」。1927年出生的鄭映海是油紙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鄭映海老人從8歲開始幫助家人製作油紙傘,至今依然固守著這一古老的傳統行業。因為手工製作油紙傘耗時長、價格低、勞動強度低,年輕人每天打工的收入遠高於此。只有幹不動農活的老人,只有老人閒著無事,做幾把來賣賣,現在兒孫都不大樂意接手。
  • 觀察 | 在紀實影像裡「遇見」工匠
    觀燒窯造器,聽樂從中來,品金石之工,探紙上乾坤,賞錦繡華服,《遇見工匠》鏡頭下的每位傳承人都在用獨特的技藝表達人類對美好生活的熱望;漁網果盤、高達百寶箱,《爸爸的木匠小屋》中鄭爸爸用一雙巧手傳遞手工藝品背後的溫度,凸顯慢生活下的木心匠魂。
  • 純手工原生態油紙傘的製作過程和清潔方法
    2、油紙傘實際出現的時間不明,約於唐朝傳至日本、朝鮮。明朝開始於民間普及,《天工開物》提到:「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江南地區由於氣候潮溼多雨,當時制傘業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學作品如《白蛇傳》等也可以看到油紙傘的蹤影。油紙傘後來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寮國等地。
  • 特色推廣工匠傳承 義大利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古老的玻璃工藝傳承至今,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威尼斯大學藝術史教授薩布麗娜·拉斯特利表示,「政府將掌握傳統玻璃工藝的工匠視為『重點保護對象』,對當地玻璃工坊進行稅費減免,盡全力保存這項手工技藝。」 義大利將手工藝視為「國粹」,1946年就成立了總部設在羅馬的手工業聯盟。
  • 一起來折把油紙傘吧,做法簡單又漂亮,手工摺紙教程
    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分享一個漂亮的迷你油紙傘摺紙,完全是一絲不苟的把傘的結構還原啦,喜歡就來折一把吧,做法很簡單,關鍵漂亮呦~一起來學習吧!
  • 一把油紙傘,美醉了整個江南!
    江南的姑娘撐著油紙傘,吳儂軟語的談話聲如江南煙雨一般纏綿,她們分花拂柳而來,嗅一嗅路邊的野花,抬頭看一看小巷的天空,多情地在這青石板路上徘徊,成為多少文人墨客心中的白月光。一把小小的油紙傘從傘骨的選材到傘面的晾曬,每一道工序都是一段美妙的藝術創作之旅。
  • 傳承如城好家風丨陳國泰:美德亙古不變 家風代代傳承
    (△點擊查看相關閱讀)活動開展以來小如已經收到了很多故事往期故事回顧>>>徐小麗:外公的故事宗永石:堅持勤儉節約,傳承優良家風汪聖琴:從總「剩一點點」,到「一點不剩」的改變歷程紀律:讓節儉之花永遠盛開勤儉節約、平淡生活是宏壩社區陳國泰老先生一家一慣的家風 陳國泰老先生今年80多歲了,童年時由於家境貧寒,凡事從簡,只求溫飽,節儉便成了一種習慣。
  • 【平南工匠·美食工匠】大安美食傳承,匠心獨運,不忘初心!
    平南工匠·美食工匠不只是一次評選活動將工匠精神一直延續下去同時,集中宣傳推廣一批立足本職崗位,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追求卓越、技藝超群、甘於奉獻,為我縣餐飲、食品等行業健康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優秀典型,進一步打造有影響力的本土特色「美食工匠」。
  • 【文藝湘軍進行曲】一把油紙傘,撐開新天地
    專家提供的優質桑苗給村民打了一劑強心針,桑蠶合作社得以有序推進。與此同時,向友亮被喜妹點醒,放棄競選合作社理事長一職,由經驗豐富的石排山擔任理事長。在專家的科學指導下,碗米溪村民踏上種桑養蠶的發展致富之路。
  • 「文藝湘軍進行曲」一把油紙傘,撐開新天地
    專家提供的優質桑苗給村民打了一劑強心針,桑蠶合作社得以有序推進。與此同時,向友亮被喜妹點醒,放棄競選合作社理事長一職,由經驗豐富的石排山擔任理事長。在專家的科學指導下,碗米溪村民踏上種桑養蠶的發展致富之路。
  • 德州英翔眼鏡手工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張鵬:「工匠精神」讓行業更...
    齊魯網德州11月30日訊(通訊員 郜靜)「把產品做好,必須要有工匠精神,而是否具備工匠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品牌能否走的更遠。」 英翔眼鏡手工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張鵬說。回顧過去的五年,「工匠精神」的興起似乎為他所從事的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加入,帶來的不僅是行業的愈加規範化,也讓更多像他一樣的青年從業者走上更廣闊的舞臺。 從事眼視光行業16年,張鵬覺得這是一個需要嚴格謹慎的行業,專業方面每一個數據都有嚴格的標準和意義。
  • 雲賞非遺|長沙文創十大工匠「金手指」傳人出爐,附獲獎作品
    5月30日,第四屆長沙文創十大工匠「金手指」傳人評選頒獎盛典活動在長沙音樂廳舉行,湖南雨花非遺館霍偉等10位匠人從近千名參與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第四屆長沙文創十大工匠「金手指」傳人,湖南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省文資委專職副主任劉尤碧,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剛等出席並為傳人頒獎。
  • 你好,警察節|薪火相傳弘揚英模事跡 代代相續傳承公安精神
    你好,警察節|薪火相傳弘揚英模事跡 代代相續傳承公安精神 2021-01-08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巧手巾幗 匠心傳承」,這場手工皮具製作活動,可讓大家笑開了花
    「巧手巾幗 匠心傳承」,這場手工皮具製作活動,可讓大家笑開了花 2020-10-17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把油紙傘,做了十多年,油紙傘下美麗的傳說還在他們手中延續.
    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一把油紙傘集合了瀕臨失傳的手工藝、文人墨客之書畫和富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樸懷舊,精緻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在杭州,油紙傘下美麗的傳說還在他們手中延續。
  • 立足本職崗位 傳承勞模工匠精神
    原標題:立足本職崗位 傳承勞模工匠精神 12月17日,由甘肅省政府國資委主辦、蘭石集團承辦的「中國夢·勞動美」省屬企業 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事跡巡迴報告會(蘭州新區片區)在蘭石集團報告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