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湘軍進行曲】一把油紙傘,撐開新天地

2021-01-18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鄭旋

【第13集劇情梗概】 濮泉生和沙鷗請專家為村民授課,鼓勵村民發展特色種桑養蠶業,通過培育特色產業優勢,拔除碗米溪「窮根」。專家提供的優質桑苗給村民打了一劑強心針,桑蠶合作社得以有序推進。與此同時,向友亮被喜妹點醒,放棄競選合作社理事長一職,由經驗豐富的石排山擔任理事長。在專家的科學指導下,碗米溪村民踏上種桑養蠶的發展致富之路。

【原型人物】 瀏陽市達滸鎮椒花新村5年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忠國

製作骨架、安裝傘面、檢查包頂……1月15日,在瀏陽市達滸鎮椒花新村的「致富工廠」裡,達興工藝品廠的數名制傘工人緊張又有序地忙碌著。

這是椒花新村村民李忠國辦的工廠,裡面的工人都誇李忠國有一門製作油紙傘的好手藝。原來,從15歲起,李忠國跟隨父親學習祖傳的制傘技藝,72道工序,他樣樣都會。

憑著這門手藝,早些年,他在鎮裡創辦油紙傘廠,風光一時。但在工業化產品雨陽傘的衝擊下,傳承千年的油紙傘逐漸被市場邊緣化,油紙傘廠被迫關停。

李忠國只好外出務工謀生。因上有年邁的母親,下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李忠國一人收入微薄,全家生活逐漸陷入困境。2015年,他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正是這一年,扶貧工作隊進駐椒花新村。隊員們在走訪時發現,李忠國揣著做油紙傘的好手藝卻陷入貧困,大家鼓勵他走出去看看,了解油紙傘的市場新需求,通過手藝賺錢脫貧。

「走出去才發現,果然有機會。」李忠國在浙江義烏等地考察時,發現一種微型工藝油紙傘很有市場。回來後,他潛心研發這種油紙傘,將原來繁瑣的製作程序簡化為14道工序,並改良製作工藝,融合手工繪畫藝術。

2016年,在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下,李忠國拿到5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創辦瀏陽市達興工藝品廠。沒想到,一年下來,繪畫油紙傘銷量喜人,李忠國淨賺利潤3.2萬元。同年年底,他成功摘掉貧困戶的「帽子」。

脫貧後的李忠國沒有忘記鄉親。2017年,他與村裡54戶貧困戶相繼籤訂幫扶協議書,由他傳授手藝,委託貧困戶代為加工油紙傘。對一些殘疾和行動不便的貧困戶,則採取來料加工的方式生產,然後將成品回收。

「我受腿傷在家休養一年多了,現在老李讓我來廠裡幹活,每個月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彭素文說,考慮到她的身體情況,李忠國特意為她安排了粘傘架的工作,可以坐著完成。

只要能幫到村上的貧困戶,李忠國就感到欣慰。現如今,李忠國的油紙傘日加工超過3000把,成品遠銷東南亞及東非等地。按照「訂單+保底」委託加工的模式,他每年帶動每戶貧困戶增收至少1萬元。

2020年4月,李忠國將主要加工的車間搬遷至村裡的「致富工廠」,並與村集體建立合作機制。同年10月,李忠國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成為當年全省唯一獲評人選。

相關焦點

  • 「文藝湘軍進行曲」一把油紙傘,撐開新天地
    這是椒花新村村民李忠國辦的工廠,裡面的工人都誇李忠國有一門製作油紙傘的好手藝。原來,從15歲起,李忠國跟隨父親學習祖傳的制傘技藝,72道工序,他樣樣都會。憑著這門手藝,早些年,他在鎮裡創辦油紙傘廠,風光一時。但在工業化產品雨陽傘的衝擊下,傳承千年的油紙傘逐漸被市場邊緣化,油紙傘廠被迫關停。李忠國只好外出務工謀生。
  • 一把油紙傘,做了十多年,油紙傘下美麗的傳說還在他們手中延續.
    一把油紙傘集合了瀕臨失傳的手工藝、文人墨客之書畫和富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樸懷舊,精緻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在杭州,油紙傘下美麗的傳說還在他們手中延續。|  天開竹語  |在過去,製作完一把傘,要歷時半月之久,從開料起到製作完畢,一把傘要經歷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種工具。
  • 一把油紙傘,美醉了整個江南!
    這多情油紙傘,藏了多少綺麗的夢,夢裡是這一生愛情的圓滿。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媒婆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油紙傘在唐朝傳至日本、朝鮮,日本早期將油紙傘稱為「唐傘」。男子16歲成年禮時,父母亦會贈予一把油紙傘,希冀支撐門戶之意。
  • 純手工原生態油紙傘的製作過程和清潔方法
    2、油紙傘實際出現的時間不明,約於唐朝傳至日本、朝鮮。明朝開始於民間普及,《天工開物》提到:「凡糊雨傘與油扇,皆用小皮紙。」,沈括《夢溪筆談》也提到:「以新赤油傘,日中覆之。」江南地區由於氣候潮溼多雨,當時制傘業十分蓬勃。在一些文學作品如《白蛇傳》等也可以看到油紙傘的蹤影。油紙傘後來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寮國等地。
  • 一把油紙傘撐起「一片天」——記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瀏陽...
    在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支村兩委的鼓勵和支持下,李忠國憑著自身一股鑽勁和韌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創辦達興工藝品廠,生產銷售油紙傘等手工藝品,不僅摘掉了自己貧困戶的帽子,還帶領51戶鄉鄰脫貧致富奔小康,用一把油紙傘撐起「一片天」。
  • 【光明日報】甲路:一朵油紙傘的守候
    在這裡,油紙傘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戴開祥為我們介紹了油紙傘的製作工藝流程,總共有100多道工序。我們選取了其中的14項進行了拍攝。1、曬傘架:把從農戶家收購來的傘架蒸煮後晾曬乾。13、裝風削:撐開紙傘,把削好的竹籤訂入師傅事先打好的封眼,起到防止傘被風吹翻的作用。
  • 傳承中國文化——油紙傘
    道教慶典中,也常看到將油紙傘作為遮蔽物撐在神轎上,是因為油紙傘有趨吉避穢的功效。傳承中國文化——油紙傘國畫體驗課————————
  • 工匠湖湘丨一把手工油紙傘的代代傳承
    湖南藍山塔峰鎮東側孟家自然村的彭國亮、孟柳菊夫婦,在傳承祖輩的油紙傘手藝同時,不斷進行創新,把手工藝品越做越美,也把這一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彭國亮的父輩是山村竹篾匠,除了編織製作竹板凳、竹蓆、竹躺椅、竹籮筐外,還製作油紙傘。耳濡目染的彭國亮從小就學會了各種竹篾技術。20多歲時,憑藉一門製作油紙傘手藝,他曾輾轉外地的多個油紙傘廠做工。
  • 「老人活路」—— 騰衝滎陽村裡的油紙傘(圖)
    騰衝縣固東鎮的滎陽村,是一個只有100多戶人家的古老村落,油紙傘的製作工藝從中原傳入至今,以延續了近三百年的歷史。村裡人過去幾乎家家都做傘,製作的油紙傘工藝精細,輕巧耐用,一度遠銷滇西各地甚至鄰邦緬甸,但隨著生產經濟的發展,現在工業產品已經取代了傳統工藝,使紙傘製作舉步維艱。
  • 寂寥的油紙傘
    今天推出第四篇:《寂寥的油紙傘》傘外,晨霧煙雨傘內,溫柔多情戳下方視頻,一睹油紙傘的風雨滄桑「傘」的出現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代漢字中,「傘」由五個「人」字組成,象徵著多子多孫;客家方言裡,「油紙」又與
  • Foodie Social年底亮相新天地時尚 I,上海新天地煥新升級進行時 | iziRetail熱點
    7月9日,我們受邀參加了Foodie Social by XINTIANDI攜手Table for Eight®聯袂打造「Social Table社交餐桌」系列預熱活動,體會了一把「美食嘗鮮社交」的儀式感。
  • 古裝劇裡十對情侶或夫妻同撐一把傘的唯美畫面,新還珠三對上榜
    26 14:44:46 來源: 易居的奧秘 舉報   看多了古裝劇裡撐著油紙傘的女子,同撐一把傘的情侶或者夫妻你們見過嗎
  • 一起來折把油紙傘吧,做法簡單又漂亮,手工摺紙教程
    分享一個漂亮的迷你油紙傘摺紙,完全是一絲不苟的把傘的結構還原啦,喜歡就來折一把吧,做法很簡單,關鍵漂亮呦~一起來學習吧!折油紙傘需要2張正方形紙組成,2張紙的折法是一樣的,就是折2個完全一樣的部件。我這裡用的是15cm的正方形紙,先把正方形基礎形狀對摺,對摺出圖上的「米」字形狀。然後把正方形紙3個角往一個角折,折出下圖的小正方形。
  • 一把太陽傘在娛樂圈火了!撐開降7℃,手掌大小還防曬
    撐開後直徑92cm一個人撐絕對綽綽有餘這樣一把輕奢防曬傘,官方上新價都在199元,月銷超過25000把。現在限時活動僅89就能帶上了。這個秋天是雨季,精緻的你應該帶上這把顏值和實力兼具的防曬傘!
  • 【梅溪花開·音樂會】為新天地喝彩,郎朗星空演奏會助陣步步高·梅溪新天地
    為迎接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的璀璨開幕,國際鋼琴巨星、步步高新天地代言人郎朗6月24日晚在步步高·梅溪新天地購物中心歐悅真冰場舉辦「朗朗的星空」專場演奏會
  • 楔形撐開效應的臨床意義及進釘點的選擇 | 楔形撐開效應
    我們已經介紹了「楔形撐開效應」的提出及其產生機制【點擊閱讀】,今天是關於「楔形撐開效應」的臨床意義及進釘點的選擇。 楔形撐開效應的臨床意義臨床研究發現,不論骨折類型和復位質量如何,不佳的入釘點開口,均會導致「楔形撐開效應」的出現。2015年,張世民等報導,應對「楔形撐開效應」分開看待。
  • 韓國對新天地教會進行扣押搜查 系首次強制調查
    【韓國對新天地教會進行扣押搜查 系首次強制調查】22日,韓國水原地方檢察廳刑事6部動員100多名檢察官和調查官,對韓國全國的新天地教會設施場所進行了扣押搜查。這是韓國檢方首次對「新天地」進行強制調查。韓國檢方當天上午同時對京畿道果川和加平、釜山、光州、大田等城市的新天地相關設施進行了扣押搜查。
  • 國歌 | 《義勇軍進行曲》
    座談會上,馬敘倫介紹了徵集國歌詞曲的情況以及各方面意見,特別提到許多人建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或者代國歌的情況。最後他說:「新政府就要成立,國歌目前還確定不下來,是否可用《義勇軍進行曲》暫代國歌?」有人接過話:「《義勇軍進行曲》的曲子很好,但歌詞中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樣講不妥,最好把這句詞修改一下。」
  • 二十九軍偏愛《大刀進行曲》
    原標題:二十九軍偏愛《大刀進行曲》   1933年,二十九軍官兵在喜峰口用大刀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全國為之歡欣鼓舞。當時在上海參加救亡運動的麥新受到鼓舞,奮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大刀進行曲》。後來,隨著它雄壯的旋律響徹全國軍隊和民眾之中,並迅速在二十九軍中流行。1934年,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親自將該曲定為二十九軍軍歌。
  • 世界最大新傘王:金氏世界紀錄評審
    2016年8月11日上午10時,一面直徑16米手工製作的巨大新傘王,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通過了金氏世界紀錄評審。這把新「傘王」直徑則達到16米多。其直徑將打破原有紀錄,成為新的「中國傘王」。新「傘王」,傘面不再是傳統的紅色,而是定製的一張完整皮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