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訂閱「傳媒1號」
作者公眾號 | 艾瑞克自留地(ID zwlp520 )
本文為學院專欄作者原創文章,轉載須經授權,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一、怕是要衰啊
《奇葩說》之後,愛奇藝風頭一時無二,成為純網綜藝的代表平臺。
流量口碑一路雙豐收,冠名費廣告費賺得盆滿缽滿,平臺方做夢都得笑出花來。
然而物極必反,盛極怕是要衰啊,因為《流行之王》來了。
這又是一檔明星養成類綜藝節目,講得是一群小夥伴從素人變明星的過程,算是把素人真人秀和明星真人秀結合了。
為什麼要說又?
因為前面還有一檔《星動亞洲》 ,算是國內首檔明星養成類節目,安徽衛視企圖借這檔節目翻身,也是首檔中國創意反向輸出韓國的電視真人秀。為了讓節目效果更加好看,聯合了韓國MBC電視臺。
這類節目其實是將韓國練習生的成名過成給綜藝化了,將職業生涯轉製成真人秀節目,節目創意本身就是受到韓國練習生啟發而來。
所以《星動亞洲》帶著24個小鮮肉和一個小胖子去了韓國。
並且請來了李玟、張佑赫、蔡妍、LYn、鄭淳元、陶喆、金鐘國、河東勳等一票重量級嘉賓。
哦,還有一個亂入的何潔。
韓國練習生一直是個神秘的存在,《星動亞洲》把他們搬上了真人秀,以前我們只能在電腦上養成企鵝,現在可以養成明星了。
想想還是蠻激動的。
然而《流行之王》來了,卻澆了一盆冷水,山寨之名如影而至,愛奇藝的口碑上被印上了一團汙漬。
《流行之王》也是檔明星養成節目,但是卻略有些不同,無論是場面還是效果都略輸一籌。
首播已是如此,後面如何,只能再看看。
二、給我一個吻
《流行之王》盡得國產真人秀的「精髓」,各種接地氣。
《星動亞洲》還可以說是一檔明星養成類節目,《流行之王》這就是一檔徹頭徹尾的真人秀了。
首播集前半段,怎麼看都像是一個紀錄片,雖然還把發布會給剪進去了,但是依然沒法提升自己的格調。
後半段就完全是個真人秀了。
我們看到一群小鮮肉舉著個牌子,繞著整個遊樂場到處亂竄,見人就索吻,連老太太都不放過,這實在是有點……有網友說:這紅了以後就是黑歷史啊!
想想為了出名也是蠻不容易的。
集齊一百個吻是不是可以召喚蒼老師?
為了增加節目的效果,節目組還安排了和白鯨接吻的戲碼,積分可以翻倍,這是在玩卡牌還是在搞遊戲雙倍經驗值?
總之後半段,各種讓人不忍直視。
天團的養成不是該拼才藝麼,這樣就淘汰掉選手,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三、華麗的鮮肉團
明星天團的特點是什麼?
長的要好看,歌唱的要好聽,舞跳的要還,還要會摔乖賣萌。
為了配合這個主題,節目開播之前,給每一個選手都拍了一段小樣,把選手們打扮的是各種帥氣逼人,不管素顏是什麼樣子,鏡頭前面至少是帥了。
但是初選的時候,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才藝展示環節還不如當年超女的海選。
這些人是從哪裡找來的?
還有人家《星動亞洲》的初選舞臺各種華麗,《流行之王》的預算難道都放到給選手拍小樣上去了麼?
不怪網友拼命吐槽,真的讓人提不上勁來。
舞臺不給力,才藝展示全是快閃,唯一的亮點竟然是索吻。
要不你來,我吻你。
四、競賽與真人秀
真人秀或許得加入一個新的類型,那就是職業真人秀。
其實也不新鮮,最早的超女其實也是一個職業真人秀,也是一個養成類的節目,職業是歌手,展示的只是唱歌這一個部分。
但是這次《星動亞洲》和《流行之王》把範圍拓寬了,把背後的訓練內容也給納入到了節目的錄製範圍內,全流行展示一個造星的過程。
這似乎隱隱成為一個趨勢。
愛奇藝的另一檔節目《女神新裝》也是這麼一個節目,和明星養成節目一樣,都是半競賽半真人秀類的節目,把舞臺背後的內容以真人秀的形式展開了。
時沿和流行一直是全民追逐的焦點,但是時尚和流行背後,他們是怎麼誕生的?
普羅大眾好奇,但是沒有機會接觸。
把背後的形成過程製做成節目,原來也能大賣一筆。
《流行之王》雖然山寨痕跡嚴重,但是也算推了一把力。
國內的真人秀節目深陷同質化的迷局裡,職業展示性的真人秀或許可以帶來一股春風,給整個行業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比如,來一個自媒體人的真人秀如何?
最後一句純屬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