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低調神秘的h事業部露出神秘面紗,到今年7月份品牌正式發布,嵐圖首款量產車型——中大型電動SUV嵐圖FREE在12月18日正式全球首發,這一系列動作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看似緊鑼密鼓,實際上是被逼無奈。
在國內自主品牌陣營中,自主高端早已是風生水起。領克年銷量已經接近20萬輛,成為自主高端的成功典範;WEY雖然近兩年表現不佳,但也已經確立了自主高端的定位,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一汽紅旗更是從2018年新紅旗全年生產3.3萬輛,到2019年突破10萬輛大關,再到2020年已經突破20萬大關。
可反觀東風,作為一汽的「兄弟」車企,國家的第二車企,東風的嵐圖到如今才姍姍來遲,事實上這更像是一次「逼上梁山」不得不為之的無奈之舉。
早在2018年,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曾提出東風公司要在未來五年內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竺延風的「4+2」東風大自主戰略應運而生,即由東風風度、風神、風行和風光,再加上裕隆和啟辰組成的「大自主」品牌。
3年時間過去了,東風裕隆即將退市,東風風度、風神、風行和風光四大品牌加起來的份額還不足東風日產或東風本田任意一家,品牌知名度、車型定位等等都走在行業底層。很明顯,竺延風的「4+2」東風大自主戰略是失敗的。
對於東風公司以及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掌舵者竺延風來說,此時需要有所改變,而嵐圖無疑正是其中的變數。與其說市場需要嵐圖,不如說東風和竺延風需要嵐圖。
至於東風,在當前東風自主乘用車旗下的風神、風行、風光、啟辰等品牌中,其車型售價基本上集中在14萬元以內的中低端市場,消費者認知早已建立,現有品牌形象和溢價很難提上去。東風需要用嵐圖來提高品牌形象和溢價。
而對於竺延風,1961年出生的他已經逼近60大關,臨近退休,但從長春南下武漢掌舵東風五個年頭過去了,竺延風並沒有任何亮眼的成績,東風大自主戰略更是失敗,但同樣是對調的徐留平卻是將紅旗做的風生水起。這種情況下,誰還不想做出一點成績以防「晚節不保」呢?此時的竺延風是需要嵐圖來進行最後一搏的,一旦成功,竺延風便是功成身退;哪怕不成,竺延風大可兩袖一揮退休享清福,下一個接盤俠很快就會到來,偌大的東風集團也不至於撐不過這兩年。所以說不管嵐圖是否成功,竺延風需要嵐圖,並且需要的「高枕無憂」。
東風需要嵐圖、竺延風需要嵐圖,可市場並不一定需要嵐圖。
在12月18日的發布會上,嵐圖首款車型FREE正式發布,其售價將不高於40萬元,並提供增程電動版與純電版兩個版本,其中增程版的續航裡程為860公裡,純電車型NEDC續航裡程為500公裡。很明顯,嵐圖FREE是將競品直接鎖定為理想汽車和蔚來汽車。
可嵐圖真的可以替代理想和蔚來嗎?目前而言,蔚來汽車已經形成了高端的品牌形象,並且它的換電模式以及售後服務也強化了消費者對其高端定位的認知,也正是如此,蔚來的銷量和企業市值都在不斷上升。理想汽車的市值雖然及不上蔚來,但是它的品牌定位和銷量都並不比蔚來差。
嵐圖FREE雖然也提出了增程版,但終究走的是理想的老路,而500公裡的純電NEDC續航裡程放在當前純電動車市場可以說是毫無亮點了吧,那麼嵐圖FREE存在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如果說一汽可以用悠久的歷史來講紅旗的底蘊,那麼嵐圖有什麼?還能講什麼?
車神探有話說
對於東風公司和竺延風而言,嵐圖是該來了,但對於市場而言,嵐圖並沒有太多存在的意義,500公裡的純電續航、沒有自己獨特的定位,這樣的新能源高端品牌無疑是前途堪憂的。但東風公司和竺延風他們不知道嗎?不,他們知道,但他們無所謂,或者是說他們沒有其他辦法,只好接受市場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