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東方快車謀殺案》不過癮?原汁原味的偵探小說讓你欲罷不能!

2021-02-08 浙江圖書館

【 點擊上方藍字 浙江圖書館 關注我們 │ 給生活加點料 】


文章來源:楚塵文化(ccbooks)


近日,新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國內上映。這部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小說已經多次被翻拍成電影搬上銀幕,不過,不管屏幕上的主角多麼迷人、畫面多麼刺激,對於原著黨來說,都不如安靜坐下來讀一段阿婆(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文字更有味道。作為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阿婆的文字善於揭露人性和情感之豐富,展示曲折搖曳的人性迷宮,讀來讓人慾罷不能。


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


不同的偵探作家有不同的創作風格。下面為大家選取了幾位經典偵探小說作家,深度考察他們的文字,看看他們的文字裡所凸顯的獨特個性吧。你最喜歡哪一種?



NO.1  阿瑟·柯南·道爾


(1859—1930)



選段:

「既然你倆晚上都鎖上自己的房門,從那一邊進入你們的房間是不可能的了。現在,麻煩你到你的房間裡去,並且閂上百葉窗。」斯託納小姐照他吩咐的做了。福爾摩斯十分仔細地檢查開著的窗子,然後用盡各種方法想打開百葉窗,但就是打不開。連一條能容一把刀子插進去把閂槓撬起來的裂縫也沒有。

隨後,他用凸透鏡檢查了合葉,可是合葉是鐵製的,牢牢地嵌在堅硬的石牆上。「嗯,」他有點困惑不解地搔著下巴說,「我的推理肯定有些說不通的地方。如果這些百葉窗閂上了,是沒有人能夠鑽進去的。好吧,我們來看看裡邊是否有什麼線索能幫助我們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一道小小的側門通向刷得雪白的過道,三間臥室的房門都朝向這個過道。福爾摩斯不想檢查第三個房間,所以我們馬上就來到第二間,也就是斯託納小姐現在用作寢室、她的姐姐不幸去世的那個房間。這是一間簡樸的小房間,按照鄉村舊式邸宅的樣式蓋的,有低低的天花板和一個開口式的壁爐。房間的一隅立著一隻帶抽屜的褐色櫥櫃,另一隅安置著一張窄窄的罩著白色床罩的床,窗子的左側是一隻梳妝檯。這些家具加上兩把柳條椅子就是這個房間的全部擺設了,只是正當中還有一塊四方形的威爾頓地毯而已,房間四周的木板和牆上的嵌板是蛀孔斑斑的棕色櫟木,十分陳舊,並且褪了色。很可能當年建築這座房子時就已經有這些木板和嵌板了。福爾摩斯搬了一把椅子到牆角,默默地坐在那裡,他的眼睛卻前前後後,上上下下不停地巡視,他觀察細緻入微,對房間的每個細節都注意到了。

——《斑點帶子案》

風格評點:


柯南道爾的寫作風格,可以歸結為:科學、專業兩個特點。作品中善於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注重整體布局,情節上的呼應性很強;推理嚴密,運用嚴謹的因果推理和演繹法推進小說情節,從而展開故事。他的短篇小說有非常強的畫面感。小說中的衝突設置集中,情節跌宕、引人入勝,使讀者仿佛在讀電影故事。選段裡福爾摩斯偵探房間的情形,從天花板到壁爐,從地毯到牆上的嵌板,事無巨細,像攝像機一樣記錄得清清楚楚,讀來無不令人感嘆作者的精準和嚴肅。


NO.2  阿加莎·克裡斯蒂


(1890—1976)



選段:

「她啦,」她說,「一切你都已經知道了,波洛先生。你將怎麼辦呢?如果整個事情必須公布出去,你總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算在我,而且只是我一人身上吧?我倒樂意,我一個人就戳了他十二刀。這並非僅僅是因為他要對我的女兒以及我的外孫女兒的慘死負責,而且還要對其他的小孩子負責,也許他們還在還還活著,並且生活得很幸福。這才是更重要的。黛西之前,可能已經有其他的小孩子負責,也許他們現在還活著,並且生活得很幸福。這才是更重要的。黛西之前,可能已經有其他的小孩慘遭他的毒手──將來,也許還有其他的小孩。社會已經宣判過他死刑;我們只不過是執行判決而已。然而,並沒有必要,宣布所有這些人都有罪。所有這些善良忠誠的人兒──可憐的米歇爾──瑪麗和阿巴思諾特上校──他們是那麼的相親相愛……」

她那深沉而充滿感情的,震人心弦的聲音──一度使無數紐約觀眾激動不已的聲音奇妙地迴響在擠滿了人的餐車裡。

——《東方快車謀殺案》


風格評點:

阿加莎作為女性作家的風格比較鮮明,與柯南道爾的高超敘述技巧不同,她在人物塑造以及故事的敘述方面,語言都比較平實細膩,舒緩而能使人愉悅阿婆的作品中最使之閃光的就是她對人性的到位剖析,她最喜歡寫的素材一個是情殺,一個就是爭奪遺產,兩個都是最易於表現人性的題材。在一戰期間擔任藥劑師的經驗也使她擁有別人所不具備的藥理學知識,以此她在作品裡大殺四方,堪稱「毒殺聖手」



NO.3  松本清張


(1909—1992)



選段:

一個秋天的晚上,六十二歲的放債者,在家裡被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敲扁了腦殼致死。兇手偷了一隻銀箱逃掉了。銀箱裡有二十二張債據。兇手從中偷走五張後,把銀箱丟在附近的池塘裡。被謀殺的放債者住在東京西郊一幢房子裡,當時那裡幾乎一半是農田。

嫌疑犯上木寅郎被捕,他聲稱沒錢請律師,於是年輕的原島直見律師被指派為他免費辯護。原島詳細地閱讀了本案的調查報告,了解到以下事實:被害者山岸神原先擁有大片農田,十年前賣給一個房地產經紀人。用這筆收入,他造了一幢二層樓住宅,並做起小規模的金融事業。當他被謀殺時,妻子已去世三年,沒有子女。他單身過日子,把二樓租給一個年輕的小學教師及其妻子,房租不高。人們都知道他是個貪婪的人,為什麼會收低房租呢?因為他知道這個教師是二級黑腰帶柔道手,住進他家就既是房客又是保嫖。

10月15日,住在二樓的小學教師得知母親病重垂危,偕妻子當天啟程回故鄉九州島。謀殺案發生在10月18日,山岸的屍體於19日上午被一個來還債的鄰居發現。

他報了警。                   

——《奇怪的被告》


風格評點:


作為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創始人,松本清張把自己的寫作重點放在了推理犯罪動機、進一步反映社會問題上面。從這個層面來看,他更偏向於「內容」而非「技巧」。相比一般的刑偵小說,他以權與法、善與惡、罪與罰等社會問題為題材,披露日本社會的黑暗,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選段內容為短篇小說《奇怪的被告》開頭,一開始就開門見山,把被害人生活狀況以及社會聯繫交代清楚,為下文突出這種社會關係的糾纏和矛盾打好鋪墊。



NO.4  江戶川亂步


(1894—1965)



選段:

某一天,我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像往常一樣鬱鬱不樂。正好是春天。櫻花已經過了時候,池塘對面的電影院附近人群熙熙攘攘。咚咚的聲音、樂隊聲、夾雜在其中的氣球的笛聲、賣冰淇淋的叫賣聲,聽起來尖銳刺耳。與此相反,我們所在的森林卻像另一個世界一樣安靜。可能連看電影的錢都沒有的、打扮寒酸的人們互相瞪著飢餓憂傷的眼睛,總是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這樣下去,使人覺得罪惡要發酵一樣,那情景非常令人憂鬱、悲傷。

……這樣聊著有些囉唆,可是那時我們都很緊張,從哪年到哪年在哪兒,哪年哪月去哪兒了,連這樣的細節都想了起來,互相核對,沒有一個重合的地方。偶而去同一個地方旅行,可是年代卻完全不同。這樣一來,更加不可思議。我說是不是認錯人了,可他卻認為不可能有如此相像的兩個人,要是一個人覺得如此也就罷了,我也覺得好像在哪裡見過他,所以就不能斷定是認錯了人。越聊越覺得對方像是熟識的老友,雖然如此,可是也越來越不清楚在哪裡見過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實際上是一種很奇怪的心情。神秘,是的!某種神秘的感覺!不僅是為了打發時間、解悶,隨著疑問的增加,這樣追根究底也理所當然。可是,最後還是不清楚。多少有些焦急,可是越想頭腦越混亂,不由得覺得兩個人從很早以前就認識是極其清楚的事實。可是,不論怎麼談還是抓不到要點,所以我們只能再次笑起來。

——《字母組合》


風格評點:


早年不穩定的職業生活讓江戶川亂步初期作品背景常是黃昏的陰暗氣氛,有人評價為失業者的情緒。他的主角常以一人扮演雙重角色,他認為「一人扮演兩個角色的恐怖具有無比的吸引力。」甚至有評論家分析他自身就存在人格分裂。讀者讀亂步的作品,常以為圈套破除時,真相便就此大白,哪知這個圈套被破除時,是另一個圈套的開始,因此情節驚奇連連,高潮迭起。



NO.5  雷蒙德·錢德勒


(1888—1959)



選段:

我吃了午飯,開車前往那個地方。那是在伊瓦爾大街的東面,一棟老式的兩層建築,門面的牆磚最近剛剛粉刷過。沿街有幾家商鋪和一家餐廳。大樓入口就是通往二樓的一段筆直的樓梯。在下面的登記簿上我看到——約翰·D·阿波加斯特,212套房。我上了樓,來到一條寬闊筆直與大街平行的走廊。一個穿著工作服的男人正站在我右手邊的敞開的門口。他的額頭上繫著一面圓形的鏡子,向後一推門,臉上帶著一種迷惑的表情。他返回辦公室,關上了門。

我走了另外一邊,大約走了走廊一半的距離。遠離日落大道那側的一扇門上刻著——約翰·D·阿波加斯特。可疑文件核查人。私人調查員。請進。門一推就開了,通往一間沒有窗戶的接待室,旁邊放著幾把安樂椅、一些雜誌和兩個菸灰缸架。房間裡有兩個落地燈,一個吸頂燈,都亮著。另一側的門上刻著約翰·D·阿波加斯特。可疑文件核查人。私人。地上的新地毯廉價卻厚實。

我打開外面那扇門時,蜂鳴器響了,直到門關上,蜂鳴器才停響。沒有任何動靜。接待室裡沒人。裡間的門沒開。我走上前,聽著隔板——裡面沒有說話聲。我敲了敲門。同樣沒有回應。我試著去擰門把手。擰開後,我走進了房間。

這個房間有兩扇朝北的窗,兩側都拉上了窗簾,遮得嚴嚴實實。窗臺上積滿了灰。房間裡有一張桌子、兩個檔案櫃,剩下的就是地毯和牆壁了。左側另一扇門的玻璃嵌板上刻著:約翰·D·阿波加斯特。實驗室。私人。

我想,我也許會記住這個名字。

——《字母組合》


風格評點:

雷蒙德·錢德勒是「硬漢偵探小說」的代表,可以說,他的作品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類型偵探小說,而是更傾向於嚴肅文學的氣質。他的文字急促、冷硬,追求一擊即中,有點像海明威的風格他也非常擅長使用短句,一個又一個的動作短句構成敘述動機,鏡頭感非常強烈。同時他也是一個名編劇,對於電影鏡頭和戲劇語言的使用,自然是爐火純青的了。



轉自「楚塵文化」公眾號,更多內容請關注楚塵文化(ccbooks)——優質閱讀,文藝生活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還要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作為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世界推理小說三大宗師之一,另外兩個是柯南道爾和松本清張)最為代表性的作品一直再被不斷翻拍。  經典總是不斷被翻拍的,因為人們愛看,也因為作品本身有重新被解釋的潛力。現在,我們來盤點一下影視劇中的「東方快車」元素  1 《東方快車謀殺案》英國1974年Sidney Lumet執導電影  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一直被認為是還原度最高的。
  • 推理偵探小說的傳世經典:「阿婆」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是推理小說女王、英國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創作的一部偵探小說。 該小說圍繞發生在豪華列車「東方快車」上的一起謀殺案,講述了大偵探波洛在殺機四伏的列車上撥開重重迷霧,最終在十二個嫌疑人中鎖定真兇的故事。小說探討了法治不健全的情況下的私刑尋仇,人情正義與法理爭議之間的重重矛盾。
  • 簡書請你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簡書免費送你觀影券!全明星懸疑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定檔於11月10日同步北美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改編自偵探小說大師阿加莎·克裡斯蒂( Agatha Christie )傳世經典,阿加莎是舉世聞名的推理小說大師,作品風靡世界近一個世紀而不衰,被翻譯成上百種語言,總銷量突破20億本,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
  • 看完《東方快車謀殺案》,必須再回顧一遍1974年經典版!
    >經典懸疑偵探片《東方快車謀殺案》正在熱映這個經過多次翻拍成影視劇的經典故事不管看多少遍都讓人慾罷不能!《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30年代,圍繞發生在法國豪華列車—「東方快車」上的一起謀殺案展開。
  • 都知道兇手是誰了,為什麼還要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在這輛橫跨歐洲洲際的東方快車上,隨著一樁殘忍的命案發生,誰都不能擺脫嫌疑……「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這部傳世名作
  • 《東方快車謀殺案》話劇版 觀眾看得大呼過癮
    阿加莎·克裡斯蒂劇場《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第一幕就此結束。雖然,很多觀眾看過這本小說以及改編的各個版本電影,但依然對於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劇院首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充滿期待,並且隨著劇情的深入大呼過癮。神秘的「東方快車」,惡劣的暴風大雪,形形色色的車上旅客,謀殺正在發生。
  • 看驚了:「東方快車謀殺案」背後,竟隱藏了一場巨大的悲劇!
    根據英國著名偵探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改編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了,三天時間,票房過億。這是一部「即便是被劇透,也照樣可以令觀眾感受到精彩」的電影!實際上,根據英國著名偵探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有不少,單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有好幾個版本。每個版本都融入了創作者對原著的不同理解,所呈現出來的樣態也就不一樣。肯尼思·布拉納(英國多才多藝的導演、演員)擔當導演並主演的這一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自然也有他對原著的獨特理解。
  • 贈票 |《東方快車謀殺案》:到底誰是兇手?
    經典懸疑偵探片《東方快車謀殺案》正在熱映!給沒看過原著的朋友簡單講解下劇情:《東方快車謀殺案》講述了阿加莎推理系列的男主角——偵探波洛在敘利亞完成了一項委託後搭乘辛普朗號東方快車回國。午夜過後,一場大雪迫使辛普朗號停了下來。第二天一早,大家發現少了一名乘客。
  • 《東方快車謀殺案》熱映:看過小說,我為什麼還要看電影?
    陪伴】-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晅萱-雙十一到來前的兩個小時,我在電影院看《東方快車謀殺案》。眾所周知,它改編自同名小說,是「懸疑教母」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代表作之一。前去觀影的人裡,一定也有不少是「阿婆」的書迷。這已經不是這部小說第一次被翻拍,早在高中時代我就看過1974年的英國版,印象深刻。這一次,《快車》再度翻拍,我想去貢獻票房的熱情絲毫未減,儘管我看之前就被「劇透」了結局。
  • 別去電影院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而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就是女王的得意之作。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定其實來源於當時的一個真實事件。故事的背景已經足夠傳奇,而小說裡故事發生的地點「東方快車」也非等閒之輩。但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在劇情人盡皆知的情況下依然被拍了5遍,其獨特的魅力與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講完了故事背景我們來回到2017年這部電影本身。
  • 新東方快車謀殺案還原偵探小說黃金時代
    1974年版「東方快車」海報。   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曾經寫過很多偵探小說,其中的大偵探波洛系列以及馬普爾小姐探案系列被多次改編搬上了大小熒幕。《東方快車謀殺案》無疑是其中很受關注的一部。
  • 《東方快車謀殺案》開啟懸疑之門 眾星致敬阿加莎
    《東方快車謀殺案》即將再度開啟懸疑之門。德裡克·雅各比:她的故事令人難以預料,你以為你找到真兇了,但你肯定還是猜錯了。對於此次翻拍電影的誠意,喬什·蓋德這樣說:影片氣勢恢宏又充滿智慧,仿佛回到了好萊塢電影的黃金時代,真是不可思議; 如果有一部電影最應該在大銀幕上觀賞,那就是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了。
  • 《東方快車謀殺案》:古典推理小說的巔峰之作
    我已經記不起看過多少個影視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了,大概是第五個,起碼是第四個。故事的結局自然早已寫就,豪華的列車,性格各異的乘客,兇狠的謀殺,聰慧的偵探,封閉環境下的驚悚,法理困境中的人性,一起成就了這部標誌性的推理派經典小說。
  • 《東方快車謀殺案》:重要的不只是誰,還有為什麼
    像《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類的電影,觀眾的角度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差,首先,光是知道和不知道結果,看的方式就差很多了,畢竟它改編自克莉絲蒂的偵探名著,以前也有拍過電影,不小心可能都會看過,但像我是小學時看過小說,早就忘光光,很幸運可以再從一張白紙開始。
  • 從小說到電影——論《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電影改編
    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似乎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僅是因為他高度還原了小說,還因為它在從小說到電影的過程中,增加了與小說不一樣的魅力。下面我就以1974年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影片為論述對象,來具體論述它從小說到電影的「同」與「異」。
  • 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經典作:《東方快車謀殺案》kindle精裝版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著名的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之一,主角為名偵探赫丘裡·波洛,英國柯林斯犯罪俱樂部於1934年1#今日薦書#《東方快車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一起全是受害者的謀殺案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導演同時也是《雷神》系列的導演,名字叫做肯尼思·布拉納。
  • 涵述·影評 | 東方快車謀殺案
    但最令偵探迷期待的,還是剛剛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編,故事背景設定於上世紀30年代,在一輛法國豪華列車上,被害人身中數刀慘死。大偵探波洛憑藉回憶發現被害人是一個惡名昭彰的罪犯,曾經綁架美國阿姆斯特朗上校的3歲女兒黛茜,並在得到贖金後殘忍撕票,使上校懷孕的妻子的索尼婭休克並早產,母子醫治無效當場死亡。
  • 【1+1】《東方快車謀殺案》:成了快車上的隱身人
    編者按: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改編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日前受到廣泛好評,國際在線1+1觀影團邀請全國網友欣賞了該片。觀影團網友「藍色天空0928」在看完影片後,認為自己仿佛是東方快車上的一個神秘隱身人,能近距離看著案件是如何被完美解決的。
  • 《東方快車謀殺案》配音陣容 王千源俞飛鴻加盟
    《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今日曝光配音陣容,千面影帝王千源和優雅女神俞飛鴻領銜獻聲,上海電影譯製廠副廠長劉風演繹偵探波洛(Poirot),配音大師曹雷獻聲朱迪·丹奇(Judi Dench)的「公主」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