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規範進行時,國家網信辦徵求意見,個人信息保護最受關注,工信部...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

數字法制時代正式來臨。

繼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正式對外發布徵求意見後,國家網信辦於近日發布了《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下稱「徵求意見稿」),以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

一位分析師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個人用戶對移動端App越來越依賴,其個人信息也逐漸曝光於網絡平臺。有的App不僅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還進行有償售賣,個人信息保護迫在眉睫,監管出臺該文件也很有必要。

所謂的必要個人信息,徵求意見稿給出的定義是保障App基本功能正常運行所必須的個人信息,缺少該信息App無法提供基本功能服務。同時,該徵求意見稿還指出只要用戶同意收集必要個人信息,App不得拒絕用戶安裝使用。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一些新產品及模式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App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也逐漸暴露出來。

關於個人信息保護是近期監管的重點關注對象。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監管對App侵害用戶權益進行了專項整治行動。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已完成國內用戶使用率較高的44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336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的App。

此次,該徵求意見稿規定了地圖導航、網絡約車、即時通信等38類常見類型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其中,包括網絡支付、網絡借貸、投資理財、手機銀行4大類金融App,因業務不同,收集的必要個人信息也有所差異。

「相對其他類型的App,金融類App的個人信息更加敏感,包括個人的資產、貸款等情況。一旦信息洩露,可能會陷入套路貸、詐騙等陷阱。」上述分析師對本報記者如是說。

網絡支付類,必要個人信息為註冊用戶行動電話號碼或其他真實身份信息(App提供者提供多種選項,由用戶選擇其一);付款人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證件影印件、銀行卡號碼、銀行預留行動電話號碼;收款人姓名、銀行卡號碼。

網絡借貸類,必要個人信息為註冊用戶行動電話號碼或其他真實身份信息(App提供者提供多種選項,由用戶選擇其一);借款人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證件影印件、銀行卡號碼。

投資理財類,必要個人信息為註冊用戶行動電話號碼或其他真實身份信息(App提供者提供多種選項,由用戶選擇其一);投資理財用戶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證件影印件;投資理財用戶資金帳戶、銀行卡號碼。

手機銀行類,必要個人信息為註冊用戶行動電話號碼或其他真實身份信息(App提供者提供多種選項,由用戶選擇其一);用戶姓名、證件類型和號碼、證件有效期限、證件影印件、銀行卡號碼、銀行預留行動電話號碼;收款人姓名、銀行卡號碼。

值得一提的是,每類App收集的必要個人信息都有所不同。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本報記者表示,這體現了分類監管的原則。

另外,有消息稱,《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最小必要評估規範》等相關標準有望在今年底前發布。且從明年初開始,工信部將開展為期半年的APP個人信息保護專項整治。

在保證移動金融App安全的基礎上,中國互金協會已經發布四批通過移動金融APP備案的名單,累計涉及202款,包括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持牌消費金融等。

相關焦點

  • 網信辦發布常見類型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的徵求意見稿
    但是,據了解,我國APP總量超過了350萬款,其中某些APP超範圍收集或者是強制手機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普遍存在,如果用戶拒絕信息收集就無法安裝及使用該APP。為了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和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的行為,網信辦在最近發布了關於《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積極向社會公開進行徵集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16日。
  • 國家網信辦就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通知,就《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通知指出: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 網信辦對38類App向社會徵求意見
    記者從國家網信辦官網獲悉,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收集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研究起草了《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打著「必要」的名義收集個人信息?網信辦告訴你什麼是真的必要!
    12月1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通知指出,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網信辦擬為38類App索權劃界背後:實測這些還強制索要手機號
    地圖導航類收集的必要個人信息僅為位置信息……對於App超範圍、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這一備受關注的問題,網信辦擬以清單的方式進行立規。根據網信辦12月1日發布的《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下稱「徵求意見稿」),對38類常見類型App的基本服務功能和必要個人信息範圍作出了界定,例如網約車、導航類App需要收集定位信息,即時通信、網購類App需要收集用戶註冊電話等信息。
  • 網信辦:短視頻等12類App基本功能無需收集個人信息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收集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12月1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網對《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 按「最小必要」原則 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
    引子:  日前,為規範APP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研究起草了《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徵求意見稿)》。其中,不僅對地圖導航、網絡約車、即時通信等38類常見類型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進行了明確規定。
  • 【清網】個人信息洩露為何頻頻出現
    截至通報發出時,尚有 63 款 App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尚未完成整改。 據悉,工信部已連續兩年組織開展行動應用程式(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已對52萬款App進行技術檢測,責令違規的1571款進行整改,公開通報500款,對120款整改不到位及拒不整改的責令下架。
  • 這份徵求意見稿被「帶節奏」,「個人信息出境」究竟是啥
    6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就《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意見稿,個人信息出境應進行安全評估。經安全評估認定個人信息出境可能影響國家安全、損害公共利益,或者難以有效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不得出境。
  • ...50 億美元左右;網信辦就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
    9月,虞書欣任股東的上海暖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破產註銷,此前該公司曾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老闆聯播)7.網信辦就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公開徵求意見近年來,App超範圍收集、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普遍存在,用戶拒絕同意就無法安裝使用。
  • 河北省委網信辦通報113款存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的App
    關於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App通報 為規範河北省範圍內App行動應用程式的開發及使用,有效解決App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問題,進一步保障數據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按照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四部委《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公告》精神,省委網信辦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
  • 央行發布《徵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徵信機構應為個人提供每年...
    徵信機構應為個人提供每年2次免費查詢服務,信息採集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則   為規範徵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加強徵信監督管理,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1月11日,人民銀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國家網信辦整治網上 「軟色情」信息:涉 Soul、趣約等
    IT之家6月14日消息 今日下午,國家網信辦發布《集中整治網上「軟色情」信息,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網絡生態》(以下簡稱公告)。針對「軟色情」信息向部分青少年群體滲透等問題,國家網信辦近期會同有關部門,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平臺。
  • 工信部:將研究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暫行規定
    原標題:工信部:將研究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暫行規定國新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介紹,將持續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研究制定App個人信息保護暫行規定。
  • 政務APP責任重大 個人信息處理亟需增強「敬畏心」
    在11月份APP治理工作組的通報名單中,一些政務APP被指存在,如「明文上傳用戶帳戶與密碼」「在收集用戶身份證號等個人敏感信息時,未同步告知用戶其目的」等問題。對敏感信息進行數據變形,實現敏感隱私數據的可靠保護,這樣的數據脫敏操作是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功」。何延哲直言,「這些都屬於基礎性違規。
  • ...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為促進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我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起草了《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1.電子郵件:law@cac.gov.cn。
  • 《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日前,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起草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向網信部門提出申請,網信部門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決定,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相關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資質,接受相應的培訓、考核;從事文化、出版、視聽節目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應當取得有關部門的許可;從事教育、醫療保健、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網際網路信息服務,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有關決定須經有關部門許可的
  • ...家庭暴力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人身安全保護令...
    )》(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布。《徵求意見稿》第44條規定,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有關部門或者機構應當依法將被申請人納入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實行失信聯合懲戒」。2016年3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近年來,許多省區市陸續制定法律法規,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實踐操作進行細化和規範。
  • 國家網信辦整治網絡「軟色情」,趣約等網站被查處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據國家網信辦官網消息,因利用網際網路傳播淫穢色情和「軟色情」內容,近期倫哥影院、98妹妹、趣約等一批違法違規網站平臺被查處。據國家網信辦消息,今年1月以來,為回應社會關切,國家網信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持續整治網絡生態各類突出問題。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徵求意見
    9億網際網路用戶、超過400萬個網際網路網站、超過300萬個應用程式……隨著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持續深度融合,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之一,出臺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呼聲不斷。今日,記者從中國人大網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下稱《草案》)開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