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投稿 | 如果你覺得日本能劇是讓觀眾睡覺的劇,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2021-02-15 日語學習

本文來自識日談

能劇(日語叫做「能」)、歌舞伎、人形淨琉璃,是日本的三大傳統藝能(戲劇)。其中,歷史最悠久的還要算能劇,甚至歌舞伎和人形淨琉璃的不少題材都是直接取自能劇。

能劇的起源可以上溯到7世紀的奈良時期,當時日本深受我們唐朝文化影響,能劇據說也是源自中國的百戲和雜技。後來經過了長期發展,在距今大約600年前的室町時代,出現了著名的能劇表演家兼理論家——關阿彌、世阿彌父子二人。1375年,在觀看了關阿彌和世阿彌的演出之後,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就是他建了大名鼎鼎的金閣寺)十分喜歡,就將這父子二人的劇團置於自己的庇護之下。能劇就成為了日本統治階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能劇的地位青雲直上,登上了金字塔的頂端。時至今日,也有很多人將能劇視為日本傳統文化最高水平的代表。

能劇崇尚對傳統的保留,現如今上演的劇目也仍然是室町時代的人氣作品《平家物語》《今昔物語》裡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古典題材。劇中人物的唱腔以及念白自然也都是古代的日語。而且,登場的除了有王侯將相、大小官吏、平民百姓以外,還有他們死後的靈魂,怨念化成的鬼怪等等,敘事也不限於遵循時間先後的順敘,還有通過依託配角的夢境來敘事的倒敘等。所以,要想看懂一臺能劇,需要提前了解劇中故事的歷史背景,掌握故事的梗概等等,有許多功課需要做。不過,也有人說,能劇是一門「綜合藝術「,不應過度關注故事,而要將能劇作為一個整體來鑑賞。那麼,能劇的表演本身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能面和能劇的表演形式—— 

 請看我的「一舉手一投足」 

首先,來說一下能劇中很著名的道具——演員們佩戴的「能面」。能劇中共有約60種能面,這60種又可以分為6大類,分別是「翁(保留著最原始形態的能面)、尉(老年人)、女面、男面、鬼神、怨靈」。不過,並不是每一個登臺的演員都會佩戴面具,通常只有主角以及伴隨主角一同登場的演員才會佩戴。

能面的造型各式各樣,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是一副喜怒哀樂混雜在一起的表情。原來,能劇追求高度抽象化的洗鍊簡淨,崇尚所謂的「幽玄之美」,連演員的面部表情都成了被「簡化」的對象。所以,即使是不佩戴能面出場的角色,他們在舞臺上也要做到完全的面無表情。可以說是不帶面具,勝似戴面具。

沒有了面部表情,如何表達角色的情感呢?有一種玄之又玄的說法,說是真正優秀的能劇演員,會讓沒有表情的能面也流露出表情。這個有點故弄玄虛嫌疑的說法,信不信就由你了。不過,客觀地來看,能劇在表現人物心情上,更多運用的是肢體語言。能劇的肢體語言的動作之細微,規定之繁瑣,很多是我們這些外行人難以領悟到的。例如,關於能面就有兩個「規定動作」。要是演員將頭部威威上揚,那就是舞臺上的人物在笑;而演員要是將頭部垂下,那則是表示臺上的人物在哭。表現形式抽象化到了這個程度,不熟悉能劇的觀眾在臺下哈欠連天也是有情可原了。

當然,上面說的所謂「規定動作」,日語中叫做「型」,相當於我們京劇當中的「身段」,也就是在舞臺上固定的表演動作。能劇相比京劇似乎要更重視肢體語言的表現,而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可以說就是完成一個「型」再進入到下一個「型」的過程。

據說,能劇的「型」經過演員們的父傳子、子傳孫的口傳心授,幾百年來從未發生過改變。不過,在作者看來父子間手把手的教,一遍一遍的練習,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的能劇還是不是600年前的樣子,真的很難說。倒是能劇對「型」的這種絕對恪守,不禁讓人發想,何為「良弓無改「又何為」因循守舊「。

 能劇舞臺的小心機—— 

 能劇的"唱念做打"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下能劇的舞臺。能劇帶有頂棚的舞臺,有點類似於京劇的戲臺,但是能劇演員的登臺方式卻跟我們不盡相同。能劇演員的登場門,是在舞臺的左後方(從正面觀眾看去的方向),而連接登場門和舞臺的是一條叫做「橋懸」的長廊。就是通過這條長廊,演員們踏著他們幾乎不抬腳的特殊步子,用他們的腳掌蹭著地面走到舞臺之上。如果熟悉日本歌舞伎的讀者,應該會想到歌舞伎舞臺的「花道」。據說,花道的前身就是歌舞伎中的「橋懸」。

作為「綜合藝術」的能劇,將舞臺表演、樂器、歌謠等元素結合在了一起。能劇的六米見方的小小舞臺,也容納了多班人馬。舞臺的中央自然是留給演員上場表演的,而舞臺的正後方還會坐有負責把場的、負責串場的,以及由笛、小鼓、大鼓、太鼓組成的伴奏樂隊。而舞臺的右手邊坐著的則是擔當副歌部分的伴唱團,一般是由8人組成。讓很多幕後人員都坐到臺上來,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新鮮的感覺。

一臺能劇的成立,需要演員、伴奏、伴唱的密切配合。即使沒看過能劇,說到日本傳統的表演形式,應該也有不少人腦子裡會浮現出一個一邊敲著鼓,一邊拖著長調喊著「喲~~呀~~嚎~~」的形象吧。去看一場能劇,你就能聽到無數的 「喲~~呀~~嚎~~」在此起彼伏、你唱我和了。而這些或長或短、或高亢或低沉的吆喝聲,起到的作用就類似於打拍子,是用來保持各個伴奏樂器之間,以及伴奏和演員之間的步調一致的。例如能劇的著名曲目《道成寺》的高潮部分的看點之一,就是演員的有急有緩、時靜時動的舞蹈動作和伴奏鼓點的精準的默契配合。

除了外行只能看熱鬧的吆喝聲,能劇中的另一個聲音也很有特色——演員的跺腳聲(日語叫做「足拍子」)。可不要小看這個跺腳聲,為了提高這個聲音的效果,在搭建能劇舞臺的時候,還會專門在懸空的舞臺下面放置上幾口甕,以起到共鳴器的作用。雖然能劇演員在舞臺上「跺腳」的次數並沒有那麼多,但是每一次跺腳都被精心編排在他們的舞蹈動作裡,那「咚」的一聲傳遍全場,結實而又冷靜,總能讓人汗毛倒豎,也算是不辜負舞臺下的幾口大甕了。

 能劇是「能讓人睡覺的劇「嗎?

在日本,能劇雖然有著600年的歷史撐腰,其人氣卻大不如歌舞伎等其他劇種。高度抽象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對幽玄之美的追求把大眾的欣賞水平甩開得有點兒太遠。再加上劇中使用的都是古代日語,以及能劇本身的節奏緩慢等原因,連很多日本人買票去看戲,看著看著都會睡著。

雖然有些強詞奪理的說法,說什麼能劇多採用「夢「作為敘事手法,所以將觀眾帶入到昏昏欲睡的狀態也是理所當然,不過這聽起來卻多少帶點自嘲的味道。

能劇為什麼將對傳統的傳承做得如此徹頭徹尾,又為什麼會跟大眾審美之間產生如此之大的「代溝「還能義無反顧?這恐怕跟文章開頭說到的能劇的發展歷程有很大的關係。繼足利義滿對能劇的厚愛之後,日本的歷代統治者對能劇都是青睞有加。到了日本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江戶時期,能劇乾脆就被德川幕府指定為了官方的」式樂「。走精英路線的能劇,漸漸地放棄了積極的發展創新,轉而專心於打磨傳統曲目,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在對傳統的近乎偏執的堅持的道路上,能劇還會走多遠?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劇,最終會成為一個「遺產「嗎?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本文作者 | 識日談

歡迎來稿:riyubianji@163.com

標日中級課程來啦!詳情戳下方圖片☟

在線學習五十音圖 在線中日互譯

>>熱門文章推薦:

當日本人說「くそ」時,他們究竟在說什麼?|歪果仁視角下的日語:為什麼用敬語說個"謝謝"要那——麼長?|這位老奶奶可能是日本年齡最大的網紅了!|第68回NHK紅白歌會出場歌手決定!Hey!Say!JUMP等十組歌手初登場!

相關焦點

  • 如果你只當這是小黃書改編,那就太小看這部劇了
    其實是因為沒什麼時間抒發感想了,有那時間不如多給點信息量,說點覺得可以推薦給大家看的、好看點的劇,節省彼此的時間對吧。所以咱們今天來聊聊這部。如果你讓我一句話闡述,稍微帶點營銷口氣的,不管負不負責的,那我得說,這個劇講的是什麼呢,就是一個被騙的同妻和一個做sm服務的妓女惺惺相惜的故事。問題來了,這句話裡到底有幾個賣點????
  • 覺得這部劇好看?那你就是真老了
    這讓我這種被國產劇的職場瑪麗蘇噁心夠了的觀眾,終於有了從臭水溝抬起臉擁有了呼吸權的感覺。現實中,能在大公司混到中層自己帶團隊的,哪可能有實力滿分但情商負分的人呢?理由是自己還不夠好,對大牌、設計、女裝一無所知,如果貿然選擇當這個項目的投資人,只會把項目給毀了。
  • 如果你把摩根·弗裡曼定義為「瑞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摩根·弗裡曼也是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如果你把摩根·弗裡曼定義為劇中的「瑞德」,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摩根·弗裡曼作為一位大器晚成的演員,整個人的戲路非常的寬廣。當時很多人都說摩根·弗裡曼是靠著《肖申克的救贖》成名,但是卻不明白,演員和電影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一部優秀的作品是少不了優秀的演員來演繹的。
  • 日本能劇非完全手冊
    雖然如同我國的崑曲一般,能劇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極小眾附庸風雅、年輕人則完全不懂其意義所在的一種戲劇形式。但是,本著不能對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一無所知的原則,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探日本的傳統戲劇——能劇。能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戲劇形式之一,近千年來一直吸引著不止是來自日本本土的觀眾。即使你從未看過能劇,相信也一定對日本的「能面」與「三弦琴」有所了解——它們都是能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 經典抗日神劇,如果你能看完一整部,我代表廣電歡迎你
    第1部:《女子炸彈部隊》  如果說其他的抗日神劇都是以暴力來描寫劇情,那麼這部《女子炸彈部隊》就一定能讓你感受到她們的柔。這是由五名美麗勇敢的女特種兵組成,肩負著各種拆彈,安置炸藥的任務,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並沒有發現不妥,但是你接著往下看你就會發現,這哪裡是拆彈啊,這明明是選秀啊。
  • 如果你覺得生活沒意思,不如看看這些評分9以上的劇!
    所以今天有鹽君想藉由「熱愛生活的一萬個理由」,推薦一些劇,來點亮小世界裡的可愛瞬間。這些劇你或許多年前看過,當時也笑過、哭過,現在是時候拾起過去的點滴,重新出發;也許你知道這些劇,但就是沒看過。那麼就和有鹽君一起重新認識它們吧~~這部14年前的電視劇到現在都是國產情景喜劇的巔峰之作。不管什麼時候打開一集都能看得津津有味,超治癒、超搞笑,特別適合下飯。
  • 【原創 | 留學之聲】宅家追劇推薦 — 拯救你的假日劇荒
    說奶奶的手帕,藏著給你的糖。國內首檔原創聲音互動陪伴真人秀節目,芒果TV《朋友請聽好》聚焦真實人間百態,傾聽來自全國各地的聲音,何炅、謝娜、易烊千璽通過來電、致電、信件分享等方式分享、傾聽聽眾的故事。在劇的開始我們便可以對兩位角色的性格有一個淡淡的了解,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兩位的性格更是被刻畫的淋漓盡致,顯得更加的有血有肉,而這也從側面體現了兩位主演的演技。劇集裡涉及了二十多出京劇和多處崑曲,觀眾除了能看到耳熟能詳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更有《打嚴嵩》《救風塵》《百花亭》《玉堂春》《長生殿》《戰宛城》等戲。
  • NOH THEATER-日本能劇
    能劇(Noh)是一種結合了舞蹈、戲劇、音樂和詩歌的舞臺美學表演,在日本傳統藝術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劇本質上是一種舞劇,劇本乃是用來創造舞蹈動作的背景。能劇的主旨不在戲劇行動的呈現,它所致力的毋寧在以抒情的形式表達一種情境。所有的能劇都以一場舞蹈為極致,之前的臺詞主要的功用在為此一高潮預為鋪設。
  • 如果你覺得醫療劇已經不能提起你的興趣,快來看看這部韓劇!
    如果喜歡「請回答」系列三部曲和《機智的監獄生活》,一定不會對這新劇的名字感到陌生。前面這四部韓劇都可謂是良心劇,所以劇迷們都對這部新劇充滿了期待。《機智的醫生生活》一開播,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7分,這分數高的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似乎有點要追上《請回答1988》。雖然現在才更新到第三集,但每一集長達88分鐘的內容,還是讓人應接不暇,看完之後還覺得意猶未盡。
  • 如果說泰Fu已死,那一定從這部劇開始
    劇情一點都經不起推敲,隔壁吳老二都能來當編劇編的還比他們好。他們哭也好 他們笑也罷作為觀眾 我完全感受不到他們的情感演技是一方面 劇本才是大原因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在《一年生S》裡就已經初見眉頭,以致於後面甚至發展成無法挽救的局面。就現在的劇來說《不期而愛2》《我的兄弟情人2》兩部大爛續集,配角加戲加到第一部的主演來客串的程度。而新劇比如《你是我的氧氣》《程心程意》各種cp亂飛,主cp不搶眼反而被副cp搶了風頭。
  • 邊看劇邊賺錢:匯總9個影評/劇評投稿平臺
    其實在生活中,多數追劇人都扮演著這些UP主的角色,在看劇的時候會有一些相關的見解,可能是通過口頭表達出來,也可能是通過寫作表達出來。通過寫作表達出來的常常被稱為影評/劇評。而對於會習慣性地寫一些影評/劇評的朋友來說,最想知道的是去哪裡投稿賺錢。
  • 這部日本神劇《人渣的本願》一言不合就開車,又一部腦洞大開的「福利神劇」
    本以為是日本小清新的一部劇,看來我還是太年輕了,看了這部日劇,我的學生時代算是白活了!語言: 日語首播: 2017-01-18(日本)集數: 12單集片長: 28分鐘又名: 人渣的本願真人版本劇是根據日本動漫改編,都說漫畫版好看些,暫時我只看了真人版。
  • 帶你走進日語能劇的世界
    日本有四大古典戲劇:狂言、能劇、歌舞伎、人形淨琉璃。簡單來說,狂言是相聲劇,能劇是戴面具的鬼神傳說劇,歌舞伎相當於中國的京劇,人形淨琉璃是木偶劇。其中,歷史最悠久的還要算能劇,甚至連歌舞伎和人形淨琉璃的不少題材都是直接取自能劇。說起能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雖然不知道能劇是什麼東西,但是你肯定在動漫裡看過能劇或者「能面」。《名偵探柯南》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中兇手所帶的面具是能劇裡的老翁面具。
  • 能劇+漫畫!日本傳統不一樣的打開方式|日本•文化
    【織田】:說實話,一開始並不是為了宣揚能劇這項傳統藝術,只是作為漫畫家被能面的強烈印象所吸引了。之後針對它做了各種調查,還和能面師交流了許多,漸漸地就被能劇本身吸引,然後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最近,因為我的作品而對能劇開始充滿興趣和關心的年輕人多了起來,這也讓我感到非常開心。【佐野】:那真是太好了,興趣是第一重要的。
  • 這些被「央視」叫停的抗日神劇,你覺得哪一部最侮辱觀眾智商?
    就在最近的一部抗日劇《雷霆戰將》裡面,八路軍還是住著別墅抽著雪茄,在我們歷史上面,以前的八路軍是抽不起這樣東西的,而且住的還是很普通的房子。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抗日劇裡面加點別的因素是可以的,但是在這一部電視劇裡面,這些大俠都是無所不能的,飛簷走壁,感覺就是把日本人當猴在玩,我們很多人都到這部電視劇之後就被雷到了。在我們歷史上面,這些人是不能有這麼厲害的,最後被批評了。
  • 如果你真覺得日本動畫「靠愛發電」,那就本末倒置了
    包括我自己在內,一些動畫自媒體給出了諸多科普,說日本動畫創作者底層畫師,又沒錢,工作量又巨大,幾乎就是「靠愛發電」的,像是有名的「Anitama」也好,「睡覺人」這樣的動畫UP主都宣傳過,底層畫師多麼多麼慘,動畫行業多麼多麼勸退,動畫人多麼多麼辛勞甚至過勞死依然沒有改變行業情況等等云云。
  • 飛哥大英雄:一部打著抗日劇旗號羞辱觀眾智商的言情劇
    在看完《飛哥大英雄》這部劇,我真想好好的問問導演,你真的好好查找過抗日時期的真實材料嗎?真的有想把先烈們無畏英勇的身姿展現出來嗎?
  • 「抗日神劇」丟臉丟到了日本,日本集齊21部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是的,在日本,我們的「抗日神劇」被當成一種幽默搞笑的存在,而且還被編成了書,配上各種劇情畫面吐槽,隨書還附贈抗日中文教學,教你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以及如何VPN翻牆來中國視頻網站……抗日神劇被日本群嘲——「完全無視時代背景」的「喜劇」!這部由日本方整理出版的《中國抗日劇讀本》,收集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總時長503小時,30180分鐘。在日本看來,這些抗日神劇並不算「反日宣傳」,而只是一種「完全無視時代背景」的幽默搞笑。
  • 那部重現韓史幾大懸案的神劇《信號》,被日本翻拍了
    這部劇其實可以說未播先火,早入了眾人的春季日劇安利清單。理由一,強卡司日本當紅的鹽系少年,坂口小天使第一次擔綱主演,顏值已經很能打了。更別說飾演另外兩位重要角色的,還是吉瀨美智子和北村叔。《晝顏》中的畫家人妻CP,在新劇裡再續前緣,目測還會有一段坎坷朦朧的感情戲,也算是個大彩蛋了。
  • 毀掉經典,侮辱觀眾,新神劇《亮劍》,你能不能更雷人
    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一直以來都是國產電視劇的主流,為的是宣揚我黨軍隊不怕犧牲勇於戰鬥的精神,為的是觀眾們能通過電視劇的情節了解一下那段艱難的崢嶸歲月收穫了滿滿的獎項,在這部劇中,我們能看到為保護人民捨生忘死的戰士,能看到炮火紛飛也不皺眉頭的將領,能看到春夏秋冬裡戰士的生活,能看到為了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而不惜犧牲自己親人性命的民族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