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積累了很多視頻素材,長的短的橫豎不一的,時間累得太久慢慢的記錄變成了一種負擔,佔據數據內存的負擔,想要消化分解的負擔,捨不得刪的負擔,漫長上傳雲盤時間的負擔,最令我負累的是看著這些會動的小片裡情緒的出逃,我早就記不得拍攝時自己的樣子,並且可預料的會在偶然的某一天於雲盤裡瞥見並津津有味的看上一下午。剪視頻是我不擅長的事,但是身邊的朋友能把每天的日常拍成一首會動的詩也著實讓我羨慕,於是我也決心(終於!)笨拙的開始學習。
景窗這個名詞在我這裡有兩個來源:一是在陳丹青先生的節目中聽他隨口提起,我聽得心中一驚。這兩個詞分量太重了,之於我又是那麼的重要。相機快門是景窗,電腦屏幕是,畫框是,眼鏡是,眼睛也是,鏡子是,水是,街邊的玻璃也是,甚至連手指縫都是一個小小的景窗,我的生活被這些小小的景窗聯結,也許有一天會與那些巨型景窗(也許宇宙是景窗,愛是,藝術是,明天是,春天是,詩也是,多麼巨大而明亮的窗們)產生對話。二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臺灣書法家名叫何景窗。讀書時她的字給了我許多愛和溫暖,有讓人一看就感到幸福的魔法。因為太喜歡她集齊了她的書法明信片,還頗富周折的從誠品買來她的隨筆集,讀起來越發覺得她是一個立體有趣的人,更是一扇好看的窗。她名字起的也妙,像一個輕輕地提問。何景窗,是推開哪一扇窗?又或是何為景窗?再或者是這景窗到底如何?像個問不完的無釐頭。有這樣名字的女生僅僅是讀到名字就很想和她聊天吧,一種奇怪的魅力。第一次剪片子沒有什麼章法和邏輯,倒是把一個又一個窗串聯在了一起。在本地有限的視頻素材中竟然有這麼多扇窗,可見日常我倒是對窗真的多一份好奇。
這期的音樂來自Cigarettes After Sex的Apocalypse,一隻我非常喜歡的樂隊。他們很快要去中國開演唱會了,北京上海都有場次,然而我卻沒機會看了。一點遺憾,作為背景音樂剪片子的時候反覆聽以補相思。
這個想法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多數情況我三分鐘熱度,因為雖然有樂趣但技術仍需要攻關,技術之於我,很煩很煩。現在的英語水平翻譯還遠遠達不到信達雅,乾脆就拿一本很喜歡的小說的名字作為它的英語名字(可見有心國際化的哈哈)。
A Room with a View,希望這房間裡常常有好景色吧🌌。
視頻裡和我一起走過這些窗的朋友,思念你們,希望你們一切都好。
駝雲的個人公眾號
不定期更新觀感/旅行/物質生活……
如果碰巧你也喜歡,請轉發朋友圈並關注我👀
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