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何讓古老而厚重的遺址融入現代時尚的鄭州都市生活?記者今天從鄭州市文物局了解到, 「十三五」期間,鄭州大力開展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建設,目前建成公園已達到41處,綠化面積近萬畝。
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3處89項、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23處、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46處、不可移動文物點近萬處。
一邊是古老而厚重的遺址,一邊是現代時尚的城市生活,二者如何和諧共生?
鄭州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出「生態保遺」新模式,使古遺址融入現代生活,惠及民生,讓廣大百姓享受到來自中原地區的厚重文化歷史的滋養。
市文物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十三五」期間,鄭州大力開展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建設,目前建成公園已達到41處,綠化面積近萬畝。
在已建成的項目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位於鄭東新區的小營點軍臺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和位於航空港區的苑陵故城遺址生態文化公園。
小營點軍臺遺址生態文化公園是城市型遺址生態文化公園的傑出代表。該園以中國傳統園林的設計手法,在展示遺址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以周全的服務配套、生態自然環境、具有特色的小品,更好的服務周邊於民。
作為郊野型代表的苑陵故城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則以古遺址保護為前提,以再現中原地區農耕時代生產生活內容為主線,著力打造「六圃九囿」景觀。
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風光如畫。近幾年,一個個融歷史文化與優美風光為一體的遺址生態公園已逐漸成為人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遊覽人數屢創新高。
不少市民告訴記者,近兩年,鄭州越來越多遺址生態公園相繼建成開放,讓大家在欣賞美麗風景的同時,領略了古都鄭州厚重的歷史文化,感受了輝煌燦爛的黃河文明。
據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鄭州市生態保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1)》,目前已謀劃項目101處。下一步,鄭州市文物局將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引領,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圍繞「東強」「西美」「南動」「北靜」「中優」「外聯」功能布局,努力推進生態保遺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
(記者 成燕)
小布來徵集啦☟
說出你的2020故事
左右滑動瀏覽海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關注「鄭州發布」官方微信(微信號:zzfabu),在聊天對話框內回復關鍵詞,即可查詢以下內容:
回復【暖氣費】即可查詢暖氣繳費等相關辦理信息
回復【同名】即可查詢「河南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天氣】查詢你所在地的天氣信息
回復【ETC】即可查詢有關ETC的一切詳情
回復【路況】即可看到最全面的高速路況
回復【地鐵】即可查詢地鐵的運營時間以及車票
回復【違章】即可查詢愛車的違章記錄
回復【身份證】即可在線預約辦理身份證及進度查詢
回復【公積金】即可進行公積金查詢和辦理
回復【學位】即可查詢與學位相關的信息指南
回復【婚姻登記】即可查詢婚姻登記點和詳情
若有其他想要查詢的內容,歡迎與鄭小布溝通交流!
編輯∣王海萍 黃永東
視覺設計∣王超塵 周高虹
來源| 正觀新聞
長
按
關
注
了解最新鄭州動態
原標題:《【生態】推窗見綠處處景!鄭州已建成遺址生態文化公園41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