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雲邊一體」,蹚出安全產業良性循環新路

2020-12-24 極客網FromGeek

12月23日專稿(蔣均牧)「隨時隨地在線」的剛需、數位化技術在生產和決策系統的迅速引入、疫情下保持業務連續性的訴求······在擁抱數位化這個時代命題下,網絡底座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網絡安全也已成為全社會、全行業的共同責任。可以想像,一旦發生系統中斷、數據洩露,將會給企業經營乃至社會運轉帶來怎樣的嚴重後果。

實際上,近年來重大安全事件並不鮮見。例如2017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軟體病毒的大爆發,波及了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令教育、電力、能源、銀行、交通、醫療等多個行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研究公司MITRE的報告指出,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矩陣,攻擊者完全可以通過標準化、流程化操作來控制生產系統。

相較於快速迭代的安全威脅、日益增長的安全風險,大部分政府部門及企業面臨預算有限、防護資源和運維人力不足的痛點。IDC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IT安全投入佔IT整體投入比例僅為1.84%,尚不到全球市場平均3.74%的一半,距離美國的4.78%更有偌大的差距。

針對於此,華為日前在線發布「乾坤安全雲服務」,為政企單位構築起本地、雲端「雲邊一體」的網絡安全防禦體系,幫助他們在有限的安全投資下達成更好的安全實效。華為安全產品領域總裁宋端智席間旗幟鮮明地表示,華為一直以來堅持為客戶打造「用得起、防得住、安全可靠、簡單高效」的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此次新服務的推出即是又一有力佐證。

安全產業的火與冰

無論擁抱數位化的目的是帶來新收入、降低成本或者其他,在此過程中海量且種類繁多的設備的接入、應用場景和系統的複雜化以及暴露面的顯著增加等,都對網絡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於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令安全產業成為一個炙手可熱、前景廣闊的風口產業,表現為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資本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有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達到510.92億元,較2017年增長19.2%,2019年更是達到了631.29億元;2010-2019年,國內參與資本運作的網絡安全企業達到近300家,上市的企業也有20多家,累計交易事件數量近600起,交易金額高達近800億元。

此外,零信任、態勢感知、IPDRR、CARTA、軟體定義邊界、SOAR、城市安全大腦、城市安全運營中心等種種網絡安全新技術、新理念一時間亦層出不窮。

而在火熱市場的另一面,則是相關各方滿意度都不高的冰冷現實。在全國大型實戰演練下,我國企事業單位以往以「合規」為建設導向的安全防護及運營體系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暴露出不少問題。主管、監管單位不斷加強要求,促進各界對安全的重視和投入;除了極少網絡安全建設和運營水平很高的單位,絕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網絡安全現狀不容樂觀,責任人焦慮;上市網絡安全企業2020前三季度實際表現實際利潤為負,即便在2019年沒有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利潤總和也僅有幾個億,市盈率變成「市夢率」,廠商們看似風光無限,實則生存艱難。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兒?

安全水平「金字塔」與「破窗理論」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從體系建設和日常運維角度出發,目前我國有網絡安全保障需求的企事業單位可以分為三類,呈現一個「金字塔」的結構。

宋端智剖析道,在「金字塔」的最頂端,包括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大廠、頭部金融機構以及華為等,這類單位因業務驅動對安全的投資巨大,安全體系的建設主要「以我為主」,不僅體現在產品技術自研、購買上,還建立了專業、龐大的安全團隊,有著大量的安全專業人員,從而擁有在國際上都屬較高的網絡安全實戰水平,能夠輕鬆攔截基本的網絡攻擊、應對常規的網絡安全事件。但是這類單位又是最稀少的,全國只有不到100家。

在「金字塔」的第二層,包括大部分大型和部分中型企事業單位,諸如地市級以上政府委辦局、傳統大型企業、高速公路集團、地鐵、機場、三甲醫院、高校等,這類單位每年一般有上百萬到千萬元額度的安全預算,有一個很小的網絡安全部門或至少有一個人對網絡安全負責,他們的安全投資以合規驅動為主,對廠商或集成商的依賴性較強,雖有成體系的安全架構,但整體安全建設和運維水平無法令人放心,承受攻擊的能力較弱,難以抵禦APT攻擊或是漫無目的自動化攻擊。他們大量存在,數以萬計。

在「金字塔」的最底層,包括小型和大部分中型企事業單位,諸如非三甲醫院、普通中小學、一般的製造企業、縣級政府單位等,這類單位雖有一定的安全防範意識,但預算極為有限,基本沒有投資或每年幾十萬以下,既沒有專門的網絡安全負責人也買不起駐場安服人員,即使曾經投資了基本的安全建設亦形同虛設,一個具有傳染性的普通的病毒就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癱瘓,網絡安全水平最為堪憂。這類單位在國內普遍存在,數以百萬計。

比較這三類企事業單位,答案已呼之欲出,造成「都不滿意」現狀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安全資源投入的有限--沒有「塔尖」單位這樣「奢侈」的資金、人員投入,後兩類單位自然難以複製其成功經驗,強求他們看齊顯然並不現實;那些被大肆炒作的新技術、新理念,對他們來說也過於遙遠。

後兩類單位的網絡安全實效達成之路又在何方?在採訪中宋端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1994年之前,紐約的犯罪率居高不下,過去多年紐約市警察局採用各種措施都不見成效,許多社區、地鐵站很不太平,惡性事件頻發。新局長是從交警局長崗位上提拔上來的,他在地鐵治安治理過程中,從以前沒人管的塗鴉和逃票開始治理,要求每個逃票者都必須接受盤問,後來發現1/7的的被捕者曾有過刑事拘留記錄、5%的人隨身攜帶武器,這樣一來警察們很快就不再懷疑打擊逃票現象的重要意義了。上任後,他將自己過去四年在地鐵治安治理中所採用的思路引入到紐約市,紐約市的犯罪率神奇地急速下降,就像地鐵系統經歷的情況一樣。

在這背後,即是所謂的「破窗理論」,如果一扇窗戶被打破了,過了很久也沒人來把它修好,行人就會以此推斷這是個沒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然後混亂就開始從這棟樓向相鄰的街道蔓延。回到網絡安全上,絕大多數單位的網絡環境也存在著大量「破窗」,唯有踏踏實實從基礎的安全運維工作開始,做好打補丁、堵漏洞、排查肉雞、處置簡單攻擊事件這些基礎的工作,才能逐步強健網絡的安全性、提高網絡攻擊的成本和難度。

即便如此,由於網絡安全的專業性,做好基礎的安全運維工作也仍是一個挑戰,不僅完整的安全方案投入不菲,專業人員也存在很大缺口。華為經過長期的思考與探索,提出了雲服務這劑良藥。這裡的「雲」並非狹義的雲計算,而是代表了一種資源集中在雲端、按需購買的模式與思路。

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強在何處?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與驗證、100多家試商用客戶的實踐,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正式發布。讓我們來看看,它究竟如何破解了現有網絡安全產業的困局。

所謂「乾坤」,就是天與地的交融,這在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上體現為本地、雲端「雲邊一體」的架構。宋端智解釋說,該安全雲服務以「華為天關」安全防禦節點為本地網絡依託,結合大數據AI與雲端專家能力,雲上技術賦能本地、本地數據云上分析,為用戶提供檢測、防護、響應為一體的雲化安全服務,全面防禦安全威脅。這也是其有別於傳統基於公有雲的安全雲服務的關鍵所在。

其中,部署在用戶網絡邊界處的「華為天關」安全防禦節點將對進出網絡的流量進行深度安全檢測,提供IPS、反病毒和URL過濾等安全檢測/攔截能力;同時,會將檢測出來的安全事件以及取證數據上傳至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平臺。在雲端平臺,華為安全運營專家將藉助安全AI技術並結合自身經驗,為用戶進行安全事件的分析與響應。

在這樣的機制下,用戶無需在本地配備安全維護人員,在雲端即可攔截高危攻擊源的持續攻擊行為,並通過緊急告警簡訊、郵件周報和月報等內容輕鬆了解網絡安全防護狀態,直達網絡安全防護效果。在遇到自身難以處置的安全事件時,用戶還可以求助雲端安全託管服務商(MSSP)服務專家來提供應急指導或處置服務,第一時間響應、閉環緊急安全事件。

在服務獲取上,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也對廣大政企單位非常友好,只需三個步驟即可完成開通,而無需改變現有網絡拓撲。此外,基於雲端AI的持續訓練,該雲服務能夠根據安全誤報事件,第一時間優化檢測規則,實時更新「華為天關」的檢測防護能力,通過自我迭代升級,不斷增強本地防護效果,讓政企單位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始終處於高水平線上。

據透露,通過聯合華為安全商業聯盟的服務夥伴,華為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17個省份建立了區域安全服務中心,提供按需、隨時、專業的現場服務,做好安全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的出現,一改傳統網絡安全建設的產品技術與運營服務的提供方式,為整個產業蹚出了一條在有限預算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防護效果,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新路。相信在華為以及華為安全商業聯盟廠商的共同努力下,安全市場從「都不滿意」到「都很滿意」,將指日可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網絡安全現狀的「豐滿」與「骨感」,華為安全雲服務如何扭轉乾坤
    為此,華為本月發布了華為乾坤安全雲服務,這是一款面向線下政企客戶的創新網絡安全雲服務業務,可幫助客戶在有限的安全投資下達成更好的安全實效。 網絡安全雲服務領域的所謂「乾坤」,乾為天(雲端),坤為地(本地),乾坤渾然一體。那麼,華為安全雲服務又是如何做到一套創新架構來定乾坤的呢?對此,華為安全產品領域總裁宋端智在接受專訪時為我們進行了詳細解讀。
  • 西蒲村:打造紅色文旅產業 蹚出美麗鄉村新路
    別看村子小,歷史上卻是有名的「小太谷」,明清時期,緊鄰汾河的西蒲村是官方渡口,夏天有渡船,冬天有草橋,車馬可以通過,晉中地區祁縣、太谷、平遙等地商客多從此過河,並在村中歇腳,西蒲村也因而成為集渡口與驛站於一體的交通要道,商賈雲集,文化繁榮。
  • 躋身蘋果華為供應鏈 美迪凱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良性循環
    躋身蘋果華為供應鏈,2020年上半年業績大漲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迪凱成立於2010年,主要從事各類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及提供光學光電子產品精密加工製造服務。美迪凱主要有四大類產品和服務,包括半導體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生物識別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影像光學零部件、AR/MR光學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務等,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投影機等多個領域,並進入了蘋果、華為等國際品牌的供應鏈。來源:招股書在美迪凱的經營之下,公司業績也有所上漲。
  • 阿里雲「雲網絡3.0」:構建應用、雲、邊一體網絡
    雲網融合、雲網協同、網絡雲、雲網絡、雲邊一體……隨著網絡與雲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產業生態鏈上的重要玩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和各自的雲網發展規劃,以求佔據產業先機。  在會上,祝順民指出,雲網絡是雲和網相互融合的產物,網絡因雲的出現而發生變化,具備了雲的特徵,未來的網絡都會變成雲網絡。  一方面,雲網絡是雲計算驅動下產生的。隨著雲計算應用深化,為了滿足雲計算用戶對安全隔離、自助管理、混合雲、多地域部署、訪問控制等能力的要求,網絡層面必須要有所作為。
  • 厚積薄發,華為雲構築原生冰山安全體系,守護雲上安全
    冰山安全能力一:自主研發的安全服務,與客戶共享華為安全能力。基於華為20多年安全能力積累,華為雲通過自主研發,打造出保護應用安全、保護雲負載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安全態勢4大領域的多款雲安全服務,包括Web應用防火牆、DDoS高防、企業主機安全、態勢感知服務等。
  • 5G雲遊戲產業峰會2020成功舉辦,聚焦雲邊協同應用發展
    【成都市新經濟委副主任 李佳林】李佳林在致辭中指出,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服務於加速推動新基建、營造新場景、深化市場主體培育、發展以數字經濟和硬核科技為基礎的優勢新產業。成都的城市主體建設與5G、雲計算、新經濟等深度融合,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業包括遊戲行業營造出非常多的發展機會。產業生態方面現在已經有超過300家的網路遊戲企業聚集成都,上市公司有8家,5G雲遊戲在成都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 傳承關公忠義文化 蹚出轉型發展新路
    傳承關公忠義文化 蹚出轉型發展新路 2020-08-1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度揭密: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一隻八爪魚的前世今生
    而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就位於這張金字塔圖的塔尖,今天,小編今天就帶大家深度探索這隻"八爪魚"的前世今生。Octopus指的是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對應的中文意思是「八爪魚」,它與智能駕駛計算平臺MDC、智能駕駛OS一起,發揮華為雲+AI優勢,共同組成車雲協同的MDC智能駕駛平臺,開放合作,促進智能駕駛快速發展。
  • 剛剛,華為發布了一款雲服務
    華為雲業務總裁鄭葉來表示:「在新基建時代下,算力成為新的生產力,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雲、AI、5G則是新的生產工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正在為政企數位化轉型注入新動能。雲服務是政企智能升級的必由之路,基於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和華為自身數位化實踐,華為雲面向政企市場發布華為雲Stack系列新品,加速政企客戶邁向數位化和智能化!
  • 2020年可信雲大會雲端開啟,發布《雲計算發展白皮書》
    歷經多年深耕,我國雲計算產業呈現出穩健發展態勢,關鍵技術持續創新,如:雲原生技術體系不斷豐富,促進應用開發部署敏捷化發展;雲架構從中心向邊緣延伸,分布式雲成為雲計算的新形態;雲安全從外部向原生轉變,實現端到端全鏈路安全保障等。
  • 移動雲城市峰會|「雲」承杭州,共話數位化轉型新願景
    浙江省政府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展望「十四五」,積極推動「數字浙江」建設的戰略部署, 深入實施「企業上雲」行動,為產業數位化加速、數字經濟騰飛提供新動能。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副總經理 吳世俊浙江移動副總經理張漢良在致辭中表示,在數位化浪潮下,經濟社會加速數位化轉型,呈現出「五縱三橫」的新特徵。未來,浙江移動將以「推進數智化轉型、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提供「布局完善、規模集約、架構先進、算力多樣、自主可控」的雲網邊融合一體化服務,加快推動各行業智慧化發展。
  • 華為洪方明:5G+雲+AI已成為智能時代發展的新引擎
    以廣州為例,5G、雲、AI已經使越來越多的組織在發展中受益,已經成為智能時代必不可少的生產力、成為發展的新引擎,將推進城市智能升級、企業數位化轉型、產業集群創新。華為基於自身30餘年積累+端管雲能力,將與廣州政府和企業共建廣州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試驗區,打造智數廣州。
  • 華為眉山政務雲上線,加速眉山雲計算產業發展
    【中國,眉山】2017年2月28日,"天府雲·大數據"品牌發布會暨華為"眉山政務雲"上線儀式在四川省眉山市召開。本次上線儀式由眉山市委副書記黃劍東主持,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巡視員黃正章、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王文勝、省科技廳副巡視員羅春彥、眉山市副市長唐宏和羅毅、華為企業雲業務部總裁楊瑞凱等出席此次儀式。
  • 瀘州攜手華為企業雲 推進「西南雲海」產業發展
    本次華為瀘州「政務雲」上線儀式上,瀘州市教育局、政務中心、電子政務辦、高新區、共青團市委等多家單位的業務系統開始運行在華為企業雲服務平臺上,預計到2018年,全市所有區、縣,園區,市級各部門業務系統均將在華為企業雲服務平臺上線
  •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自動駕駛開發者利器: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亮相上海車展    4 月 16 日- 25 日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期間,華為雲自動駕駛雲服務Octopus(八爪魚)首次亮相。
  • 順沐源(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選華為雲精英服務商,布局5G雲市場
    順沐源(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選華為雲精英服務商,布局5G雲市場2020/7/20 13:30:32 來源:中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近日,經過嚴格的審核和評估,順沐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通過華為官方認證,成為「華為雲精英服務商」,成為全球領先雲計算服務商的合作夥伴
  • 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 騰訊雲智能製造三大...
    WeCity2.0提出了「新空間、新治理、新服務」理念,其中,新空間,即將服務的目標場景細化到服務社區、城市、都市圈、鄉村等,進一步提升城市空間服務;「新治理」則是通過跨區流動、一網統管。  騰訊智慧交通新戰略We Transport首次發布  9月10日,騰訊智慧交通的新戰略We Transport首次發布。
  • 辰安科技與中國電信全面融合共啟公共安全新時代
    定目標 抓執行 吹響行動的「衝鋒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要「加快數位化發展」,吹響了「新基建」的號角。邵廣祿在會上表示,新形勢給公共安全行業信息化發展提出了新問題和新要求,也帶來了新機遇,為中國電信引領公共安全行業信息化服務創造了條件。
  • 視頻會議「成剛需」,華為雲WeLink推動企業雲化升級
    文/第一財經 李娜從應用到基礎支撐,雲計算產業正在迎來一個「黃金時代」。憑藉遠程服務的優勢,雲計算在疫情之下迎來了需求的快速爆發,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場景需求大增,用戶的全面上雲帶來包括雲視頻、雲辦公等領域的用戶量暴漲,有望帶來相關產業的井噴。
  • 華為鯤鵬產業深度:鯤鵬乘風起,扶搖九萬裡
    作為鯤鵬計算產業中的核心支撐,華為秉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策略,堅持聚焦「架構創新、處理器研發和雲服務」,通過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夥伴的策略來匯聚更多的力量,共建、共享、共贏從而做大鯤鵬計算產業。「沃土計劃」是華為面向開發者的使能計劃,目標為加速以Kunpeng處理器為底座的開發者生態能力建設,通過雲服務為開發者提供學習、認證、開發和支持的全方位服務;通過實物、資金、雲服務資源、企業對接等商業扶持,加速人才培養、產品上市,並通過雲社區連接開發者與華為全球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