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眾的難點堵點痛點,就是改革的突破點。縱觀公安部此次推出的6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企業交管措施,每一項舉措都著眼於密織服務網絡、縮短服務半徑、減少群眾路途往返,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折射出公安機關積極聚焦群眾新期待新期盼、勇於突破服務壁壘的擔當和智慧,彰顯著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人民公安為人民。以人民為中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必須落實到制度安排與治理實踐之中。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國各級公安交管部門以解決好群眾辦事難、辦事慢、來回跑、不方便等突出問題為出發點,積極推進公安「放管服」改革,送出了一個又一個便民利民「大禮包」,從推出20項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10項便民利民服務舉措,到6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企業措施落地見效,有效解決了一系列群眾反映強烈的頑症難題,為企業提供了更多、更高效的服務便利,人民群眾有了更多、更實在的獲得感。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聚焦「放管服」改革,要在全面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的同時,擇機再推出一批便民利民舉措,不斷提高公安交通管理服務效能。此次推出試點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化、小客車轉籍信息網上轉遞等6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群眾企業交管措施,正是公安部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公安機關刀刃向內大力推進改革、持續釋放改革紅利的行動自覺,必將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往返、減輕群眾負擔,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看似是一項專門性改革,實則關係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對人民群眾對公安交管服務的新期待、新要求,公安交管部門要進一步打通「堵點」、掃清「痛點」,通過制定配套制度規範、升級信息系統、開展評估問效,讓改革於細微之處顯現,以實實在在的惠民利企的改革成果,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