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訪時,有一天來到駱馬湖鎮,在茶館裡結識了一位老人,此人自稱歐陽宏,見識非凡。
在民間居然藏著這樣的大學問家,康熙心裡十分高興,便帶著歐陽宏到驛館裡去吃酒,席間兩人聊到了「東宮洗馬」的笑話。
明朝成化初年, 浙匯鄞縣人楊守陳官居洗馬,這是個不小的官,一般擔任皇太子的老師或隨從,因此有「東宮洗馬」或「太子洗馬」的說法。
一天楊守陳回鄉省親時,住在驛站裡。驛丞沒有什麼見識,以為「洗馬」就是給馬洗澡的,跟「弼馬溫」差不多。
楊守陳看到驛丞冷淡的表現,這是拿他當獸醫待了,他也不說破。
吃完飯驛丞閒得無聊,跑來找楊守陳聊天,好奇地問他「先生官居洗馬,一天要洗幾匹馬?」
楊守陳故意玩笑道:「勤就多洗,懶就少洗,沒有定數,你這兒有沒有馬?要不要幫你洗洗?洗馬是我的拿手好活。」
驛丞說不用,雖然你這官名不好聽,還挺清閒的。
兩個人正聊著,有人突然來報告說御史大人來了,驛丞聽了馬上要楊守陳把房子讓出來。楊守陳說好。
驛丞陪著御史進來時,一看楊守陳還在那兒穩穩噹噹地坐著,剛要發火,沒想到御史大人立刻跪下去磕頭請安。
御史怎會不知道太子洗馬,這是太子身邊的紅人,未來的宰相啊。見御史也要向那人下跪,驛丞這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聞。
聰明過人的歐陽宏在講故事時,從康熙的雍容氣度,言談舉止上,已敏銳地判斷出他可能就是皇上。
康熙也很驚奇,沒想到這個老頭天分竟有這麼高,再順著洗馬這個話題說下去,他就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康熙忙把張廷玉叫過來,把話題岔開了。
三人換了話題繼續聊下去,這次康熙和張廷玉輪番問了些難題,故意去試這個歐陽宏。結果發現不管河什麼難事,老頭都會有獨到的見解。
康熙心中暗贊:好一個鴻學大儒啊,比起高士奇來,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年齡大了點。
康熙很快查清了歐陽宏後的底細,原來歐陽宏就是方苞。因給 《南山集》作序而下獄,出獄後怕再惹是非,便改名為歐陽宏。
知道方苞的身份後,康熙竟不拘一格,將方苞以布衣身份錄入上書房。能在上書房行走的人,屈指可數,人以宰相身份待之。
方苞在南書房擔任行走時,康熙見他年歲漸長,迎他時小跑要佝僂著腰身,於是叫他直立行走,可以「扶杖而行」。康熙對方苞的關心,讓方苞老淚縱橫。
康熙有一次向方苞求教:諸子皆佳,惟四子與十四子甚慰朕心。然,何人可繼大統,朕殊難決斷,望先生一言以決。
方苞不愧是大學問家,他知道立太子是皇帝的家事,臣子不該參與。因此他隱暗地說道,皇家無私事,家事即國事。治大國如烹小鮮,火候、作料無不取決於掌廚之人。當下火頭已弱,味淡無鹽,亟需能夠旺火且敢於下重料的人。
立一國之君時,除了本人要有能力外,還要注重皇孫,若皇孫天縱英明,則可保三代盛世。
方苞雖然一生中幾起幾落,能從死刑犯到獲得康熙祖孫三代的重用,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