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多數人對這個行業有很多誤解,我做這行不只為了高收入,是真的喜歡。」日前,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畢業生晏升正式從學校宣傳崗位辭職,成為一名網絡主播經紀人。辭職前,他已建立兩間工作室。
「大多數人對這個行業有很多誤解,我做這行不只為了高收入,是真的喜歡。」日前,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畢業生晏升正式從學校宣傳崗位辭職,成為一名專職網絡主播經紀人。在他辭職前,他已建立兩間工作室。
晏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畢業後留校後做學校宣傳工作,現在他是數十位草根音樂愛好者的經紀人,一年收入近百萬。上月,工作室入帳近50萬,旗下一個主播一個月的收入就有10餘萬。「網絡主播的市場很大,管理也日趨完善」。
年籤70個主播年入百萬
「90後」、「兩家網際網路公司」、「年入百萬」,網絡在線草根音樂主播經紀人的晏升同時具備這三個特徵。
晏升2010年剛入校僅半年就同時運營6個超高人氣的微博,從大二開始,幫4個店家運營微博賺取服務費,平時還會做網絡營銷,開小型網店。2013年4月,參加湖北省電子商務大賽,獲得一等獎,同時還榮獲6個單項獎,一時間成了全校師生中的焦點人物。
五年前,晏升無意中接觸到網絡主播,憑著興趣常常琢磨其中的彎彎道道。去年,他看到某網站招聘「星探」,「正好是暑假,學校也不忙,就打算試試。」
他的第一個籤約藝人是從微博中挖掘到的。他回憶,做了「星探」後,他每天都泡在網上,看微博、唱吧等,找有唱功、形象不錯的音樂愛好者,有時遇到有潛質的人,便與對方聯繫,有些很快就答應試試,有些以為他是騙子,根本不理他。
晏升發現,目前國內有大量的草根藝人,才藝達人,想展現自己,但是缺少平臺。從而,他自己創辦了群歌工作室,專門從事網際網路藝人的相關業務。
僅一年時間,他利用網絡在線直播平臺開了兩家網際網路公司,手下簽約的草根音樂主播共70人,通過給主播做經紀人年收入過百萬。
主播背後的粉絲經濟
「現在,手裡十幾個主播來自全國各地。」晏升說,有別於傳統工作模式,他們與旗下主播都僅在網上交流,基本都沒見過面,合同都以快遞的方式籤署。作為經紀人,他要做的是培訓他們怎樣成為一個網絡主播,並實時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網絡直播。
目前,網絡主播的平臺主要以APP與網頁為主。晏升告訴記者,在每個平臺內都有其虛擬的貨幣,如在主播直播時,要點歌、送禮物都需支付相應的虛擬貨幣,每月網站再將虛擬貨幣折算支付給與經紀人或主播。
記者檢索看到,在每個直播頁面能看到粉絲排行榜,即粉絲購買禮物或點歌所支付虛擬貨幣的排行榜,每月花費上萬的不在少數。晏升說,主播經濟與粉絲體系密不可分,很多音樂愛好者在微博或是唱吧唱歌就有不少粉絲,加入主播後,這些粉絲也會追隨而來,並直接產生經濟效應。
「會和粉絲互動很重要,形成自己的特點。」晏升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一些主播比較死板,他們會在主播直播時,提醒主播唱歌過程中穿插說話,有「超級粉絲」(在平臺花費多的用戶)進直播間時多與其互動。
直播中跳舞需申請
「一個主播的成長期是2-3個月,一些人真的通過做主播實現了音樂夢。」晏升表示,現在有很多節目會直接從人氣主播中尋找參賽選手和節目嘉賓,一些主播真的走到幕前,完成了自己的音樂理想。
他告訴記者,作為網絡主播不只要有唱功,還要會互動,形象也很重要。他熟識的一位網絡主播曾是婚禮主持人,做了主播很受歡迎,「既賺錢也讓他滿足」。現在,晏升旗下開始納入一些武漢大學生,多來自音樂系,收入從幾百到兩三萬不等。
據記者了解,現在武漢這樣的網絡主播經紀公司有4、5家,晏升工作室的體量並不算大,最大一家公司內有近50間直播室。晏升告訴記者,下一步他會進一步擴大武漢大學生網絡主播,多做線下培訓合作。
「一些人不理解我的選擇,總覺得網絡主播是個不能放上檯面的職業。」晏升說,經過早期的管理混亂期,現在相關部門、網站對網絡主播管理很嚴格,一旦涉黃,主播將立即被解約,經紀人也會吃筆大罰單。「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主播想在節目裡跳舞,這都必須提交申請,並寫明要跳什麼類型舞蹈,經過審核,才能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