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您戴上耳機聆聽,以獲得更好的聽覺享受)
Conductor:Fang-Pei Tracy Lien 連芳貝
Pianist:Hsin-Jung Hsieh 謝欣容
Tenor solo:Yi-Wei Lin 林義偉
Clarinet:Kun-Fong Li 李昆峰
Percussion:Berton Su 蘇柏庭
Composer:Eric Liu 劉新誠
Lyrics:Edwin W. Chen 陳煒智
柳宗元之《永州八記》:此組作品為2009年臺大合唱團的委託創作,由陳煒智老師依原作重新闡釋、創作歌詞,並由劉新誠老師譜曲。《永州八記》描山摹水的字裡行間中,透露出詩人柳宗元被貶謫的無奈,幸有永州的風景撫慰心靈,使他有山水依傍,與自然知交,將自己寄託於天地,並寫下優美的山水遊記。透過音樂與文學交織出鮮明的自然壯闊,與嶄新的合唱世界。
此曲描寫柳宗元被貶於柳州,抑鬱不得志的心情。男高音以朗誦揭開序幕,特殊的和聲交錯,產生一股極憂鬱且不知從何而往的感覺。合唱團如一片片雲霧交疊而出,呼應歌詞「長安不見使人愁」的心情,直至見到平凡親切的西山,尋幽訪勝之興便由此而生。
〈始得西山〉為柳氏登西山遊玩的曲子,在咬喝聲中層層奮力登上,忽然傳出遙遠的嗩吶聲(以西方的豎笛模擬東方的嗩吶)。「數州土壤,方寸之間,千裡山河,袵席之下」為本曲中心主題,寥寥數語中音符快速流淌,先前由人聲交疊的烏雲轉化為雲氣繚繞的朵朵白
〈鈷鉧潭〉為一首輕鬆小品,作曲者以中國南方風情的旋律搭配模仿木魚清新愉快的節奏,活潑有趣。「鈷鉧」即熨鬥,鈷鉧潭位於湖南省零陵縣西,因形如熨鬥而得名。本曲描繪柳宗元第二篇為小潭所寫的文章〈鈷鉧潭記〉,作詞者作了別出新裁的歌詞,極富音韻。本曲小巧自然,旋律琅琅上口,令人回味無窮。
在前篇輕鬆小品之後,以男高音獨唱交代文本中發現唐氏棄地無人賞識的段落。中間轉調段落描寫景色秀麗,以男女輪唱與和聲開展描寫柳宗元除去雜草,讓棄地撥雲見日的情境。次段音樂一轉,描寫美好景致與柳宗元心情相呼應。豎笛從中穿梭,與合唱團一同回到原主題,男高音獨唱另起旋律應和,吟詠出柳宗元的閒適自得。
曲末,再次娓娓道來發現唐氏棄地的心境。從曲初的「餘憐且購之」到此時的「餘獨喜得之」,細緻流暢的鋼琴將情緒堆迭至最高峰。最終,工整的和聲鄭重道出「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將柳宗元得棄地、喜出望外的模樣表露無遺。
來源:合唱那些事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