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周霜降
這個國慶,熱度最高的電影,非《姜子牙》莫屬!
貓眼上,《姜子牙》的「想看」人數,是國內影史動畫想看第一,1億的成績幾乎佔國慶首日預售票房的一半。
上映首日,《姜子牙》就以1.4億票房打敗了《哪吒》的首日票房紀錄,也刷新了國內動畫市場的首映日票房成績。
就在剛剛,《姜子牙》票房已經突破了8億!
但《姜子牙》好看嗎?
網友因為這個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覺得姜子牙的格局要大《哪吒》至少兩個梯度,但有人覺得故事稀爛,彩蛋都比正片好看太多。
對刀哥來說,這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友情提示:下文有輕微劇透)
首先說說,大家普遍吐槽的問題。
作為彩條屋繼《哪吒》後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還沒上映前,觀眾就將它與《哪吒》進行比較,而且相比,他們更愛《哪吒》。
首先,《哪吒》人物形象比《姜子牙》更顛覆、更立體。
頭頂鍋蓋頭、化著煙燻妝,走路兩手插兜的魔童哪吒,整天吊兒郎當,哼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
美強慘的敖丙,是全村的希望,與原著兇神惡煞的紈絝子弟,判若兩人;
川普形象代言人太乙真人,雖然是神仙,但是滿身都是凡人的缺點;
就連小角色的設定上,都很驚喜。
這些鮮明的角色,至今回憶起來,都歷歷在目。
反觀《姜子牙》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極其單薄,被評價還沒彩蛋裡有強迫症的姜子牙生動。
其他角色也都像工具人。
小九,本片另一個重要人物,但刀哥從頭到尾都沒對她這個角色都沒什麼印象,甚至這個角色可以換成小七、小八,任何一個無辜的生命。
申公豹這個角色設定,和《哪吒》完全不同,連人設都改了。從尖嘴猴腮的反派人物搖身一變,成了姜子牙的小迷弟。
為了姜子牙,他私自逃出天界,為了給姜子牙救小九贏取時間,他義無反顧與九尾狐對抗,壯烈犧牲。
而作為全程陪伴姜子牙的夥伴,影片對神獸四不相的刻畫,也僅限於呆萌可愛。
另外, 《姜子牙》的故事講的一塌糊塗。
雖然製作團隊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同屬於一家公司,彩條屋,但講故事的水準,差多了。
影院裡的小孩子,一開始就坐不住,人物單薄直接導致了情節生硬與空洞。
豆瓣評論和討論區,一星差評、吐槽遍地開花。
甚至有人說:「非常無聊!還不如去看《熊出沒》」。
還是成了現象級
但《姜子牙》真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爛片嗎?並不是。
不管是特效還是在立意上,它確實更加宏大。
1、刷新國漫製作的天花板
從製作角度,《姜子牙》可以說是目前國產動畫電影能夠到達的巔峰。
光是海報的 Logo 字體,就有好幾種不同的形式質感,全部模擬中國傳統工藝進行打造。
對比一下《花木蘭》的海報,簡直甩開幾條街。
過去,國漫脫離不了的詬病就是特效差。而《姜子牙》,可以說刷新了國漫製作的「天花板」。
電影開頭的這段敦煌壁畫般的二維作畫,一個字,「絕」!
這一段從二維的線稿到成片,有大概600個圖層,2天只能畫一幀畫面,據說到最後燒壞了好幾臺電腦,單鏡頭電腦崩潰1000+次,打開PS文件的時候都要黑屏、卡頓很久。
有好幾場畫面,刀哥覺得不輸《冰雪奇緣》裡的特效場景。
另外,對比之前看過的國產3D動畫電影,《姜子牙》中的幾個角色,尤其是九尾和四不相的毛髮,都很柔順,一點也不僵硬。
這用了CG毛髮製作技術,這個技術在全世界的三維動畫裡,都是頂尖難題之一。
有一說一,這部電影的視覺效果足以值回票價。
2、立意甩過去封神IP幾條街
封神榜實際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故事開篇,紂王並不是荒淫無度的國君,後來看見女媧神像瑰麗嬌媚,動了想找美人的念頭,但還能被忠臣勸回來。
可封神計劃要更新人界,必須讓商朝亂起來,這便有了女媧於軒轅墳召喚群妖,九尾狐附身蘇妲己,惑亂君心。
《封神演義》的內核其實十分暗黑:天地為刀俎,生靈為魚肉。
封神之戰不僅關係到王朝的更替,還有鞏固神對蒼生的掌控。封神之戰說白了就是加強掌管蒼生。
而且《封神演義》所主張的價值觀,放在現代社會是不為大眾接受的。
封神榜上寫了365人的名字,但封神的並非全是在大戰中表現卓越的,暴虐的紂王、陰險的申公豹都榜上有名。
但過去,封神榜都拋開了原作「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悲劇色彩,基本都被拍成了神仙鬥法爽劇。在最新的一版封神裡,妲己竟然愛上了異父異母的哥哥楊戩。
可以說,拍一部,毀一部。
但《姜子牙》裡,很敢。圍繞「救一人與救蒼生」的電車難題,最後主題升華到「命運不受蒼天控制」的意識覺醒,其顛覆在於,《姜子牙》在傳遞,無論神、妖、人,都「不可欺、不可操縱、不可不救!」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需要所謂神仙、強權的「庇護」!
光從立意這點,就已經甩開封神IP一大截。
比起《哪吒》,姜子牙更成人向。這也是整個團隊的野心,通過《姜子牙》把國漫觀眾的年齡層再往上抬高一點。
今天,網上又出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罵聲,一些網友發帖,號召大家舉報《姜子牙》宣揚暴力血腥,侮辱中華傳統文化。
更控訴電影製作者為了自己的私利,製作暴力和血腥的場景,吸人眼球:你們這些拍電影的,良心何在?
也有人質問《姜子牙》:你們什麼時候能進步,什麼時候能拍出《飛屋環遊記》《瘋狂動物城》這種有內涵的片子?
刀哥想說,要真想早日看到中國拍出《飛屋環遊記》這樣的作品,就別再給《姜子牙》惡評了!
其實,早在50年前,中國動畫就站在了巔峰,《大鬧天宮》被美聯社評為迪士尼永遠拍不出來的動畫。
但是,頂峰後是漫長的瓶頸期。
1984年,當時深受中國動畫啟蒙的宮崎駿來到中國,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交流創作時,誰知上美領導對創作並無多大興趣,更多的是關心日本動畫產業的薪酬制。
宮崎駿失落而歸,只留下一句:
「對於中國動漫,我失望至極,無以復加。」
此後,「中國迪士尼」,上美影廠距離這個身份越來越遠。
中國動畫,別說有56年前《大鬧天宮》那樣的傳奇作品了,甚至一度被抄襲壓得抬不起頭。
先是某汽車動畫電影連海報都懶得設計,導演被告抄襲後還理直氣壯,最終被法院被判賠償。
再來某部動畫赤裸裸抄襲日本動畫《秒速五釐米》。
到最後,電視上的原創動畫,只能靠一群羊和兩頭熊來撐場面。
而日本,早借著中國傳統文化,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影響了無數人的動漫故事。例如,《中華小當家》、《七龍珠》。
以至於現在提起孫悟空,世界上很多人都以為是它...
但如今,國漫正以新的形式崛起。
《姜子牙》與《哪吒》幾乎同時起步,製作周期長達四年。
是一部100%的國產動畫電影,沒有用到任何外國團隊,團隊參與人數超1600人,這1600個人,累計2317張場景概念圖,單個場景平均迭代70餘次!
僅僅一個「四不像」的酣睡動作,他們就花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調整。
導演之一程騰拿過東京動畫「特別賞」大獎和美國學生奧斯卡動畫短片類作品銀獎,在夢工廠做聯合導演多年;
王昕導演在美國暴雪,是一個「元老級」員工,而且做到了角色總監,這在華人裡面幾乎是最高成就了!
他們這次都放棄了外國高待遇,從一個成熟的動畫體系走出來,重新帶一個最初級團隊,為了做《姜子牙》,他們辦了一個學校。會定期組織培訓講座、幫助幾個團隊理順各自的製片流程。
正是這群動畫製作者,才讓我們看到了國產動畫的希望。
無論是《哪吒》還是《姜子牙》,都有缺點,但那又怎樣呢?
重要的是,我看見了,國漫還有未來。
最後,刀哥想用影片最後的一句話結尾:
「願中國動畫不再是一個人的破釜沉舟,而是一群人的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