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愛情宋詞,說盡了異地戀的甜蜜煩惱,最後一句無人不知

2021-01-10 隨手談詩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有許多以愛情為題材的佳作,或歌頌愛情之美好,或寄託相思之苦惱,或訴說空閨之幽怨,但這些作品大多是男性詩人所作,而這些男性詩人又有一大愛好,模仿女性的口吻來抒發感情,如溫庭筠作《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實際上就是站在女性角度,思念遠方的情郎。

但愛情並非男性獨有,詩詞也並非為男人獨佔,總有一些才女,她們也在詩壇上留下過驚鴻一瞥,比如李清照,在和丈夫趙明誠的愛情中,寫下了無數驚豔歷史的佳作。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金石良緣

古人沒有婚姻自由,更不存在婚前戀愛,到了適婚年齡,便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對小年輕便結合到一起,組成了家庭,彼此之前可能連面都沒見過,像李清照和趙明誠這樣,雙方父親都在朝為官的,更是有某種程度上的政治聯姻。

所以在古代,婚後真能兩人看對眼了,過上甜蜜美滿的愛情生活,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報,李清照和趙明誠,就是有福報的一對夫妻,他們的愛情,可謂「金石良緣」。

《紅樓夢》中有「金玉良緣」之語,指既符合封建禮數,又美滿幸福的婚姻,金玉良緣也因此成了一個成語,泛指美好姻緣,可為什麼到了李、趙小兩口這裡,卻變成了「金石良緣」呢?

金石之學

古青銅器上的銘文,謂之金;碑文上面的石刻,謂之石,顧名思義,金石學就是對古代器物及其之上的文字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但不完全等同於考古學。廣義上的金石學,也包括竹簡、甲骨、玉器等文物,涉及到書法、文學、繪畫等方方面面。

這些研究的起源,可追溯到漢朝,但真正作為一門學科出現,則是起源於北宋,奠基人是大文學家歐陽修,他曾作《集古錄》,成於北宋嘉祐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金石學著作。

大概是在歐陽修的影響下,趙明誠自幼就對金石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親自遊歷山水與民間,搜集各種金石資料。和李清照結婚後,更是經常帶著妻子一起去古玩市場淘寶,由於兩人生活並不富裕,有時候遇到特別喜歡的古玩,他們甚至會典當衣物來換取。

趙明誠對金石學的研究,並不限於古代文物文獻,他還著眼於當世。他生活在北宋末年,最值得研究的當然是「蘇黃米蔡」四大家。但蘇軾、黃庭堅二人,在王安石變法的鬥爭中,被劃為元佑黨,作品都被封禁了,趙明誠卻甘願冒風險,每次遇到蘇黃的文字都會詳細記錄下來。

這樣看來,趙明誠可真正算得上是一位大學者!

李清照在丈夫的影響下,也對金石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幫助丈夫一起整理、搜尋,最終夫妻二人合力完成了比歐陽修《集古錄》更宏大的金石學著作——《金石錄》。

恩愛夫妻

你可能會覺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李清照幫助丈夫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你卻不知道,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按輩分來說,李清照算是蘇東坡的徒孫,如果要連坐清算,李家一門都算是元祐黨人;而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卻是新黨人士,算下來趙明誠也當屬新黨。

這一家子關係多複雜,往小處說是一家人,往大處說是政敵,以至於有一次,李格非被牽連下獄,李清照去向自己的公公求情,卻遭到了拒絕,心灰意冷的李清照寫下了「炙手可熱心可寒」的詩句。

但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李清照和趙明誠之間在文化藝術上的心有靈犀,更沒有影響他們夫妻生活間的琴瑟和鳴。現代人常說愛情要始於顏值、忠於人品、陷於才華,對於趙、李二人來說,因時代所限,不可能始於顏值,但他們在一起的美好幸福,何嘗不是彼此被對方的才華所折服呢?

有賭書潑茶的典故,載於《金石錄》後序,說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兩人都喜歡讀書,他們經常在品茶時,一人隨口說出一個典故,另一人要馬上回答典出哪本書、哪一頁、哪一行,如果答對了才能喝茶。李清照記憶力超群,經常獲勝,每每因為太過開心,把茶水灑了一身,反而飲不得茶了。

後來,賭書潑茶變成了形容夫妻間傾心歡愛的千古佳話,清朝納蘭容若在悼念亡妻的時候都忍不住吟道:「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可是,再幸福的愛情,也有不如意處,趙明誠是太學生,學成後自然是要受朝廷任命,外出為官的,丈夫走了,留下妻子一人在家中日日盼望,賭書潑茶的日子不知道何時才能重來,相思深切的李清照,便寫下了這首《一剪梅》。

《一剪梅》

這是李清照最為人稱道的一首詞,也是她婚後思念丈夫最情真意切的一首詞,《琅嬛記》中說這是李清照送別丈夫時所作,但全詞詞意都是寫相思之苦,而不是寫送別的不舍,所以《琅嬛記》中的說法明顯是錯誤的。這一點,在李清照《金石錄自錄》和後代學者的研究中,已有公論。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紅藕就是荷花,玉簟是光滑精美的竹蓆,起句便說荷花敗了、玉簟涼了,給人以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悽涼感,歷代評論家都對起句這7個字大為讚賞,清代陳廷焯在《雲韶集》就讚美道:「起七字秀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

類似的句子,南唐中主李璟在《攤破浣溪沙》中也寫過「菡萏香銷翠葉殘」,但相比之下,李清照明顯更勝一籌,因為「紅藕香殘」四個字,便已經涵蓋了李璟整句的含義,都是寫客觀景物,而李清照用「玉簟秋」三字,更融入了自身的主觀感受。

這一句,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上敗的又豈止是荷花,涼的又豈止是玉簟,心中那慎重的相思,不是更讓人感到悽涼嗎?

於是,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下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泛舟水面自然是為了散心,獨上二字,已經給了泛舟充分的理由。

李清照老愛泛舟,也愛寫舟,還是個少女時,就寫過「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到了晚年,也寫過「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你看,從少女時代的興盡,到初為人婦的相思,再到晚年的許多愁,李清照的三首詞、三次泛舟,就仿佛寫完了一生。

古人作詩,一定會為自己的情感找到一個載體,李清照的舟、李白的酒、蘇軾的月,都是如此,下文的雁和西樓,更是如此。

登上蘭舟,本想排遣一下心中的相思之苦,可誰想抬頭一望天,看到雁字回時,為什麼是雁字?因為大雁南飛時會排列成字。這些大雁,讓李清照想起了漢代蘇武鴻雁傳書的傳說,更勾起了她的思念,盼望著某隻大雁突然飛到面前,帶來丈夫的家書。但這怎麼可能呢,月滿西樓,從白日到月夜、從舟上到樓中,時間在流逝、景物在變幻,字句中透露出對丈夫不來書信的埋怨、透露著急切盼望的心情,不寫思念,卻字字都是思念。

借大雁和西樓寫思念,也是詩人們喜愛的情感載體,南唐後主李煜有「無言獨上西樓」之語;晏殊有「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之言;秦觀也有「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之句。

這些情感的載體,不是誰人所獨享的,任你多偉大的詩人,也不可能獨佔,因為文學創作是會傳播的,有傳播才會形成特有的意象,有了意象才會被傳承下來。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花敗秋涼,鴻雁無書,李清照的相思已經到了極致,可她毫無辦法改變現實,只能看「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是對上片詞意的延續和過度。

雖然沒法改變,沒法讓丈夫出現在身邊,但李清照對自己的愛情是充滿了信任的,從上片的單相思,到「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推己及人,夫妻之間有著同樣的相思,分居兩地各自哀愁。這一句,極力加深了相思的情感,更讓人讀來羨慕不已,君不見,即便是在今天這通信快捷、交通方便的時代,有多少恩愛情侶敗給了時間和距離,李清照那個時代,車馬慢,書信遠,但正因為彼此間對愛情的信任,才讓他們能夠把同一種相思,化為兩處閒愁。

最後,李清照說:「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啊,對一個人的相思,怎麼可能說放下就放下呢,想你的時候,我緊蹙眉頭,告訴自己別想了,做點別的事分散注意力吧,剛把眉頭鬆開,一股更強烈的相思又湧上心頭。

小結

思念一個人是什麼感覺,難過、辛酸、還是急切?每個人都會說出一長串詞彙來描述,可只有李清照寫出了這樣的詞,把新婚後、熱戀中、離別後的相思描寫得淋漓盡致,也難怪她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和讚揚。

特別是最後這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是把無數人的心思融為一句話,替所有人說出了心意。

李清照總是這樣,在一首詞中極盡婉約,極盡抒情,到最後一句才點出詞眼,讓人大呼絕妙!

相關焦點

  • 當殘月遇上寂寞相思,便成了這首絕美宋詞,最後一句美得令人心醉
    說起古代的才女,大家第一時間總是不免提到李清照,作為宋詞婉約一派的代表人物的她總是被人高度讚譽,更是被推崇為「千古第一才女」。不過在宋代也並不是沒有才女能與之分庭抗禮,就像唐代才女中魚玄機最為出名,但還是有李冶、薛濤、劉採春能與之並成為「唐代四大女詩人」。
  • 文壇最後一篇拿得出手的《蝶戀花》,來自李清照的相思,孤獨絕美
    宋詞上千個詞牌中,最美不過《蝶戀花》。雙調60個字,兩種變體下,有數十首經典。它雖沒有《沁園春》的大氣,也沒有《水龍吟》的豪邁,但它就像宋詞的一個縮影,記錄著一段段的痴情,它是宋詞的王者詞牌之一。在這首詞牌下,有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也有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更有蘇軾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再加上張先、晏幾道、賀鑄等多人的絕美之作,讓這個詞牌熠熠生輝。但宋詞的沒落,終究讓這個詞牌漸漸走下了衰亡,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文壇最後一篇拿得出手的《蝶戀花》,來自李清照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 10首宋詞,說盡世間滄桑,人間再無此音
    宋詞是與唐詩並立的文體,在中國詩歌歷史上佔有極高的地位。以下10首宋詞,基本上可以代表宋詞的最高水平,與君共賞之。
  • 異地戀的情侶,一定聽過這首歌!
    在前不久收官的《嗨唱轉起來2》最後一期節目中,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勾起了太多人的回憶。
  • 這五首宋詞一定要會背,美到窒息,卻平添一絲別愁
    意思就是說每個朝代都有他們當時盛行的一種文體,對於宋朝來說,宋詞就是最為出色的一種文體,也是他們留給我們後代最為豐富的文學寶藏。在宋詞裡,有幾首宋詞你一定知道,它不僅描寫得十分美妙,營造了動人的氛圍,更是被千古傳唱。第一首就是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 「希望我的下一段愛情,不再是異地戀!」
    從她哼唱的旋律,我聽出來是李玉剛的那首《剛好遇見你》。問題是,她從頭到尾一直在聽這首歌。活動結束之後,我問她,「你那麼喜歡那首歌嗎?」她笑了,「你不覺得裡面的歌詞寫的很美嗎?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十年的期許,如果再相遇,我想我會記得你。」如果她說的是「風吹花落淚如雨」那一句,我會認同,但她說的是副歌的另一部分,我就開玩笑問她,「美在哪裡?」她的回答是,「跟我的愛情很像!」
  • 《宋詞三百首》裡最美的10首宋詞,詩情畫意,人間絕美
    穿越千年時光,宋詞依然熠熠生輝,其情、其意、其思、其想,無不醉人心田。《宋詞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宋詞,滿滿的詩情畫意,讀完口角噙香。《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宋·晏幾道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 李清照:論詞時囂張、戀愛時痴狂,嗜酒好賭活成宋詞裡的可愛女人
    陪你讀最美的詩詞,品最甜的愛情。歡迎關注公元1084年的3月13日,對於所謂的中國政治歷史來說,這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日子。但對於中國文學史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天,因為一個女孩出生了,她的名字叫做李清照,這是一個將來與「千古第一才女」、「詞國皇后」、「詞壓江南、才蓋塞北」……等稱讚息息相關的名字。
  • 千年才女李清照,寫下這三首詞,雖冷門,可訴盡女子柔情
    第一首:《念奴嬌·春思》這首詞的譯文如下:天空在颳風下雨,蕭條的庭院之中層層院門又緊閉著。春天柳樹即將冒新芽,而花朵也要盛開了。寒食節就快到了,又到了令人煩躁的時節。我琢磨奇怪的韻律並寫下詩詞,一扶頭,酒也醒了,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天空中有大雁飛過,但是也難以寄託我心中的愁苦哀傷之情啊。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這全首詞總共僅有四句話,但卻蘊含情景與情感。第一句的意思是在寫:空氣中釋放出一層層薄薄霧水,天空之上的一片片雲彩重重疊疊堆頭在一塊,促使天日都沒法被瞧見,如同詩人心裡沉積的愁緒很長時間都沒法消退。房屋內的一盅香爐釋放出一陣陣清香,卻看起來周邊的孤獨更甚。接下來一句:又是一年的重陽佳節來到,可是秋天的一陣陣涼爽與思念親人的心情愈加看起來孤獨的自身格外的悽涼。
  • 李清照因思念丈夫,特寫一詞,最後三句情真意切,成就經典醉花陰
    這前兩句所寫的,都是詞人在借用身邊的悽清之景來暗自表達自己此刻的孤單與寂寥。因為,這一年的李清照與趙明誠才剛剛新婚不久,但卻因仕途的原因而被迫異地而居。最後的兩句大意為:因為太過想念你,我只好坐在東籬笆牆下借酒消愁。一直喝到日頭落下,黃昏到來,微風帶著一股暗香襲來,連帶著我的衣袖都香氣撲鼻。
  • 宋詞300首:收藏!!!
    *人生、傷春、初中古詩、古詩三百首、哲理、婉約、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惜時、抒懷17.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古詩三百首、婉約、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思念、閨怨20.三五七言 / 秋風詞唐代:李白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古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思念、抒情、愛情、秋天21.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51歲作詞,開篇就是名句,最後兩句更是精闢,堪稱宋詞佳作
    但是在千年的歷史中也不乏例外,比如執掌政權以周代唐的武則天,以及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飽讀詩書的大才女李清照。在以男性詞人為主導的宋代,李清照仿佛是沙漠中盛開的玫瑰,空谷中綻放的幽蘭,給宋詞的世界帶來了一抹不一樣的色彩。
  • 李清照:戀愛時痴狂、論詞時囂張,嗜酒好賭卻活成1000年來宋詞裡的可愛女人
    陪你讀最美的詩詞,品最甜的愛情。歡迎關注公元1084年的3月13日,對於所謂的中國政治歷史來說,這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日子。但對於中國文學史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天,因為一個女孩出生了,她的名字叫做李清照,這是一個將來與「千古第一才女」、「詞國皇后」、「詞壓江南、才蓋塞北」……等稱讚息息相關的名字。
  • 李清照思夫心切,落筆成詞,情真意切,最後3句至今無人超越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讓人憶起往昔快樂的「沉醉不知歸路」,讓人內心痛到無法呼吸的「悽悽慘慘戚戚」,讓人心頭悸動的「應是綠肥紅瘦」,無一不是李清照留給後世的寶藏,與真金白銀可以劃等號的財富。在李清照的筆下,愁和苦成了主基調,這也是後半生顛沛流離的寫照,在秋風瑟瑟,寒冬逼近之際,人人都難免傷感起來,此時的李清照也不例外,離別思念,在她的詞中體現了出來。
  • 李清照的成名作《一剪梅》,被無數人追捧,到底好在哪裡呢?
    《一剪梅》這首詩歌是好,可是也還要歸功於過去的詞人,譬如李清照她的作品對於當下的流行歌曲,那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這首歌也是受到了她詞作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李清照也寫過一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這是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詞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紅藕香殘玉簟秋。
  • 宋詞中的十種相思境界,最後一首無人超越!
    ,特別是一些表現愛情主題的婉約派宋詞,每首都是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都是主人公牽腸掛肚﹑相思落寞的生動寫照。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伉儷情深,分別後兩地相思,難以消除,眼中心中揮之不去對方的影子,該詞寫出了作者思戀丈夫的寂寞寥落之感,這是一種空虛之思。
  • 異地戀的你們,現在過得還好嗎
    在一段感情裡,如果提到「異地戀」三個字,可能會有很多人會有反感的情緒,也有的人甚至會有害怕的感覺。確實啊,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異地戀就像一張紙一樣,很容易就碎,如果對於安全感比較低的人,更是殘忍。異地戀太不容易了,哪怕拼盡全力想去維持,可到最後,還是顯得心力不足,無可奈何,很多人只能接受失敗和離開的結局。我有個同事小張,和她的女朋友異地戀已經一年半了,在這一年半裡,兩個人吵架很多次,因為吵架,我們也經常看到小張然後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整個人無精打採,滿臉愁容。
  • 異地戀,真的很辛苦嗎?
    不光是從我變成我們這麼簡單,拋開日常的吵架、冷戰、暗戀、單相思,還有很多的阻礙在等著我們,比如異地戀。都說距離產生美,但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常常在異地戀上並不靈驗,大部分人的眼中,異地戀的導向就是分手,因為異地戀很容易低估了時間與距離,高估了自我和愛情。
  • 宋詞裡的婉約派之爭,秦觀和李清照同寫《如夢令》,兩人高下立見
    宋詞雖然在當時並不被文人所重視,更多的只是一種消遣之作,例如歐陽修他還在世的時候編撰自己的文集,他就沒有收錄自己的詞作,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他的很多作品都歸到了別的詞人頭上。這一點上來看很顯然當時的文人,他們是不屑於這一文學創作。直到了後世人們才發現了詞的重要性,說到底詞也只是一種類似於現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詞,這在那樣一個封建時代人們自然是會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