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上冊【三角形的外角】重點筆記+例題解析,抓緊掌握!

2021-12-22 初二數學語文英語

【三角形的外角】相關知識點

三角形的一條邊的延長線和另一條相鄰的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特徵:①頂點在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上,如∠ACD的頂點C是△ABC的一個頂點;②一條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如∠ACD的一條邊AC正好是△ABC的一條邊;③另一條邊是三角形某條邊的延長線如∠ACD的邊CD是△ABC的BC邊的延長線。

性質:①.三角形的外角與它相鄰的內角互補。②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④三角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設三角形ABC 則三個外角和=(A+B)+(A+C)+(B+C)=360度。定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為180度。

【三角形的外角】例題解析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有一個外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B.有兩個角互餘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條高

D.任何一個三角形中,最大角不小於60度

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注意D中,如果最大角小於60°,則三個角的和就小於180°,與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內角和為180°相矛盾.

2.如圖,△ABC中,∠B=∠DAC,則∠BAC和∠ADC的關係是(  )

A.∠BAC<∠ADCB.∠BAC=∠ADCC.∠BAC>∠ADCD.不能確定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

【分析】根據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可得∠ADC=∠B+∠BAD,再根據∠BAC=∠BAD+∠DAC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質,∠ADC=∠B+∠BAD,

∵∠BAC=∠BAD+∠DAC,∠B=∠DAC,

∴∠BAC=∠ADC.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的性質,熟記性質並準確識圖是解題的關鍵.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與它相鄰的內角相等,而且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中的一個角的3倍.則這個三角形各角的度數是(  )

A.45°,45°,90°B.36°,72°,72°C.25°,21°,134°D.30°,60°,90°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

【分析】根據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與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可以求出與這個外角相鄰的內角等於90°,然後根據這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中的一個角的3倍,求出這個內角即可.

【解答】解:根據題意,與這個外角相鄰的內角等於180°÷2=90°,

∵這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中的一個角的3倍,

∴90°÷3=30°,

∴90°﹣30°=60°,

∴這個三角形各角的度數是:30°,60°,90°.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和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熟練掌握性質和定理是解題的關鍵.

4.如圖所示,已知∠1=20°,∠2=25°,∠A=35°,則∠BDC的度數為(  )

2·1·c··j·y

A.60°B.70°C.80°D.85°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餘角和補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分析】先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求出∠3+∠4的度數,再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即可求出∠BDC的度數

【解答】解:∵∠1=20°,∠2=25°,∠A=35°,

∴∠3+∠4=180°﹣∠1﹣∠2﹣∠A=180°﹣20°﹣25°﹣35°=100°,

在△BDC中,∠BDC=180°﹣∠3﹣∠4=180°﹣100°=80°.

故選C.

【點評】本題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求解,是基礎題,準確識別圖形是解題的關鍵.

5.如圖,點D、B、C在同一條直線上,∠A=60°,∠C=50°,∠D=25°.則∠1=(  )

A.60°B.50°C.45°D.25°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分析】先根據三角形外角的性質求出∠ABD的度數,再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ABD是△ABC的外角,∠A=60°,∠C=50°,

∴∠ABD=∠A+∠C=60°+50°=110°,

在△BDE中,

∵∠D=25°,∠ABD=110°,

∴∠1=180°﹣25°﹣110°=45°.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三角形外角的性質,熟知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6.如圖,Rt△ABC中,∠ACB=90°,∠A=55°,將其摺疊,使點A落在邊CB上A′處,摺痕為CD,則∠A′DB=(  )

A.40°B.30°C.20°D.10°

【考點】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外角性質;翻折變換(摺疊問題)【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CB與∠A的度數,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數,再由摺疊的性質得到∠CA′D=∠A,而∠CA′D為三角形A′BD的外角,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即可求出∠A′DB的度數.

【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55°,

∴∠B=180°﹣90°﹣55°=35°,

由摺疊可得:∠CA′D=∠A=55°,

又∵∠CA′D為△A′BD的外角,

∴∠CA′D=∠B+∠A′DB,

則∠A′DB=55°﹣35°=20°.

故選:C.

【點評】此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外角性質,以及摺疊的性質,熟練掌握性質是解本題的關鍵.

7.如圖,BP是△ABC中∠ABC的平分線,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線,如果∠ABP=20°,∠ACP=50°,則∠A+∠P=(  )

A.70°B.80°C.90°D.100°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分析】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以及一個三角形的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可求出∠A的度數,根據補角的定義求出∠ACB的度數,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即可求出∠P的度數,即可求出結果.

【解答】解:∵BP是△ABC中∠ABC的平分線,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線,

∵∠ABP=20°,∠ACP=50°,

∴∠ABC=2∠ABP=40°,∠ACM=2∠ACP=100°,

∴∠A=∠ACM﹣∠ABC=60°,

∠ACB=180°﹣∠ACM=80°,

∴∠BCP=∠ACB+∠ACP=130°,

∵∠BPC=20°,

∴∠P=180°﹣∠PBC﹣∠BCP=30°,

∴∠A+∠P=90°,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角平分線的定義,一個三角形的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和以及補角的定義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難度適中.

8.直角三角形的一銳角為60°,則另一銳角為30°.

【考點】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根據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餘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一銳角為60°,

∴另一銳角為90°﹣60°=30°.

故答案為:30°.

【點評】本題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熟記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餘是解題的關鍵.

9.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的差為20°,則兩個銳角的度數分別是55°、35°.

【考點】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設一個銳角為x,根據題意表示出另一個銳角,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

【解答】解:設一個銳角為x,則另一個銳角為x﹣20°,

則x+x﹣20°=90°,

解得,x=55°,

x﹣20°=35°

故答案為:55°、35°.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餘是解題的關鍵,注意方程思想的正確運用.

10.如圖,△ABC中,∠A=50°,∠ABO=18°,∠ACO=32°,則∠BOC=100°.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

【分析】延長BO與AC相交於點D,然後根據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圖,延長BO與AC相交於點D,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在△ABD中,∠1=∠A+∠ABO=50°+18°=68°,

在△COD中,∠BOC=∠1+∠ACO=68°+32°=100°.

故答案為:100°.

【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的性質,熟記性質並作輔助線構造成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11.(2015春•保山校級期中)如圖,已知△ABC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圖中虛線剪去∠B,則∠1+∠2等於270度.

【考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

【分析】如圖,根據題意可知∠1=90°+∠BNM,∠2=90°+∠BMN,然後結合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推出∠1+∠2的度數.

【解答】解:∵△ABC為直角三角形,∠B=90,

∴∠1=90°+∠BNM,∠2=90°+∠BMN,

∴∠1+∠2=270°.

故答案為:27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質、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關鍵在於求證∠1=90°+∠BNM,∠2=90°+∠BMN.

12.(2015秋•蕭山區月考)如圖,AC與BD相交於點O,AB∥CD,如果∠C=30.2°,∠B=50°56』,那麼∠BOC為81°8′.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質,關鍵是掌握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相關焦點

  • 教案範例丨初中數學《三角形的外角》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三角形的外角的含義,掌握三角形外角與內角的關係,能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質解決問題。【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理解三角形外角性質,能解決一些簡單數學問題,進而提高理解能力、數學運算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初中數學: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及應用
    一、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特徵如圖1,像∠ACD那樣,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 【七下數學】三角形:內角和、外角、外角和定理
    參考這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居然不是180°!本文不再贅述.三角形外角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之和.在△ABC中,延長BC,∠ACD是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則∠A+∠B=∠ACD.∵∠A+∠B+∠ACB=180°,∠ACD+∠ACB=180°,∴∠A+∠B=∠ACD.
  • 2.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
  • 八年級(上)數學第11章《三角形》精選培優題100道
    八年級上學期我們最開始學的章節就是三角形,其中有3小節: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與三角形有關的角。多邊形及其內角和。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這部分在我們的《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模型和方法總結》專欄中進行了詳細的幾何模型歸納,幫我們分解各種複雜的幾何圖為簡單的數學模型,使我們在做題時思路更加清晰,電子版文檔中有詳細的答案解析過程,配有教師版和學生版,方便教師使用和學生複習。
  • 衡中班主任: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筆記,期末複習必備,建議收藏!
    衡中班主任:八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筆記,期末複習必備,建議收藏!物理是初二開始學習。由於是新增科目,對於初二的學生也算是難點科目了。其實物理也屬於理科範疇,想要學好物理,跟數學的學習步驟也是一樣的。首先就是要去掌握基礎的公式定理,其次再是難點題型。數學的難點是幾何和函數,則物理的難點是力學和電學。很多同學物理成績提升不上去,其實就是因為這兩大知識點丟分嚴重。初中物理也是一門非常有趣味的科目。
  • 有關平行線和三角形內角外角的相關定理【小視頻動態圖純享版】
    不知不覺,已經是最後一個單元了,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的各個幾何畫板課件都整理出來了,我再一次感動了自己。
  • 12道例題,3種方法,讓你徹底掌握一次函數靜態三角形面積問題
    典型例題類型一:利用定點坐標來求取三角形面積【分析】(1)先根據勾股定理求得BO的長,再寫出點B的坐標;(2)先根據△ABC的面積為4,求得CO的長,再根據點A、C的坐標,運用待定係數法求得直線l2的解析式.
  • 【通俗數學】「三角形外角和等於360°」優勝於「內角和等於180°」
    他越過一個頂點時,運動方向所改變的角度就是這個頂點的外角的大小,當運動方向逆(順)時針轉變時,外角的符號為正(負)。注意:外角就是運動方向的改變量!在這裡,可能有人會抗議:這是數學定義嗎?這是數學語言嗎?
  • 初二上學期,直線將圖案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如何求函數解析式
    初次接觸這類題目,如果沒有掌握解題技巧,很容易出錯。例題1: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有一個由六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組成的圖案,其中點A,B的坐標分別為(3,5),(6,1).若過原點的直線l將這個圖案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求直線l的函數解析式。
  • 初二學生感覺數學不好學,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辦?
    初二學生感覺數學不好學,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辦?初二學生數學不及格怎麼辦?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能認識到問題,願意轉變學習態度和習慣,多付出點努力,成績肯定是會有所提升的。有些同學對數學學習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著老師運轉,不制訂學習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重點和難點,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
  • 初中數學重難點解析,全等三角形不會做怎麼辦?技巧都在這兒
    前言初中數學在所有科目當中算是最容易拉開分差的科目了。學懂了的同學很容易在數學科目上取得高分,而沒怎麼學懂的同學卻連及格都成為一種奢望。於是單科就容易造成幾十分的分差,這對孩子的升學以及將來接受更好的教育影響很大。然而初中數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孩子之所以沒學懂,原因是多樣的。
  • 第十一章 三角形的外角
    收錄於話題 #第十一章 三角形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典型例題!抓緊看,不會的快收藏
    我是北大博士邱崇的助理湯圓,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典型例題。高中數學,一度是每年高中同學噩夢般的存在,尤其是作為考試重點的三角函數方面,也使得無數同學「競折腰」,怎麼學好三角函數,也成為同學們最常問的問題。
  • 三角形的「五心」,你真的掌握了麼?最全,內含奔馳定理,歐拉線
    三角形的五心問題在高中課本中並沒有直接給出,但是高考中卻時有出現,如果沒有對此進行有效研究和訓練,碰到此種問題,即使是尖子生也會一頭霧水,筆者針對這個問題專門對三角形的五心進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其中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內心我們在這裡會做重點介紹,旁心由於高考並不多見,在這我們只做簡單說明.
  • 中考數學:二次函數與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問題,題型變幻莫測?
    等腰直角三角形難不難?答:還可以吧,知識點挺少的。如果二次函數與等腰直角三角形相結合呢?答:……確實如此,在初中階段,數學的單個知識點難度都不算很大。例題1、2020湖南省嶽陽市中考第24題【分析】(2)①由平移的原則:左加,右減,上加,下減,可得拋物線F2的解析式,與拋物線F1聯立方程組,解出可得點D的坐標;
  • 四年級:三角形的外角和
    同學們,上一期我們一起研究了三角的形的三條邊知識,這一期我們來研究三角形的角。  對,不僅是三角形有外角,四邊形,五邊形,……,都有外角!  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請看圖1的∠1、∠2和∠3,就是△ABC的三個外角:
  • 初三數學 中考數學複習 相似三角形存在性問題 把握方法核心
    #中考數學複習初三數學 中考複習 存在性問題之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方法講解之後,繼續給大家分享幾何圖形存在性問題>例題如圖,拋物線y=1/2*x2+mx+n與直線y=-1/2*x+3交於A,B兩點,交x軸與D,C兩點,連接AC,BC,已知A(0,3),C(3,0).
  • 初二上學期,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巧解題,靈活運用性質
    1.利用三線合一求線段長例題1:如圖,在△ABC中,AB=AC,AD=BD=BC,DE⊥AB於點E,若CD=6,且△BDC的周長為26,求AE的長.分析:由AD=DB=BC,CD=4,且△BDC的周長為24知,AD=DB=BC=10,得AB=AC=14,由AD=DB,DE⊥AB,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得AE=BE。
  • 初中數學三角形以及簡單的角度計算
    三角形是初中數學的重中之重,相信很多小夥伴深有感觸,其實這也是出題老師最愛的,因為可操作性太強了,可以很簡單,也可以變成超難的壓軸拉分題目。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角形的一些經典題目,主要是利用三角形內角和來求角的度數,三角形內角和概念實在是簡單的有點侮辱人,但是它出的題卻是難為人,求角的度數很容易將代數運算和幾何圖形結合起來,彎彎繞繞的,因此也是考試中常常會遇到的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