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有關曾國藩的話題可以說是文化界的一大熱點。大的方面到全集、全書、傳記,小的方面到逸聞、語錄,林林總總,可以說是不一而足。而生活中也掀起了一陣「曾國藩熱」,上到政壇領袖、商界精英,下到普通讀者跟平民百姓,好像如果我們沒有讀過「曾國藩」,就算是看再多的書籍也枉然。
1、吾人為學,最要虛心。
這句話出自《曾國藩家書》修身篇,也是我最為喜歡的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講我們在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虛心。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從很小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告訴過我們一句話:「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這句話小編並不是十分贊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那些進步最快的往往就是那些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當然如果過分謙虛的話,在別人眼裡就是虛偽了。
2、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這句話也出自《曾國藩家書》的修身篇,也是我媽經常說我的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說人如果沒有恆心的話,一輩子也很難有所成就。
前段時間看過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梅蘭芳年輕時的,他曾拜師一位老藝人學習京劇,老藝人教給他一些動作,尤其是用眼神來錶帶內心活動。可是梅蘭芳學了很多次,怎麼也學不會。老人認為他天生不適合吃這碗飯,沒有前途,拒絕了他的拜師請求。可是梅蘭芳並未因此而放棄,他每天都刻苦練習,最終成為中國著名的京劇大師。
3、非道義可得者,則不可輕受。
這句話出自《曾國藩家書》的書信篇,大概的意思是說:如果不是在道義上可以得到的東西,我們就不能輕易接受。
可能大家看到這裡,會有些疑問,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受了非分之情,這樣恐怕要做非分之事。在我的印象中,有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大將軍得到了一份厚禮,被軍師給知道了,軍師大驚:將軍,他給你這麼重的禮,這是想要害死你啊!故事的出處早已忘記,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位將軍的下場,可謂是十分悲慘。
所以我常告誡自己,千金易賠,人情難卻。
4、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這句話並不是出自《曾國藩家書》中,而是出自《曾胡治兵語錄》,大概的意思是講,對於過去的事情,我們不要過多的留戀。當下的事情,才是我們最為珍貴的。而對於未來,因不可預測琢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迎合。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沉迷過去,想著如果當初怎樣,結果就不會是這樣了。後來才明白,已經發生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無論我們多糾結,都不會有絲毫改變。不會試著去接受,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活在當下。未來,變幻莫測,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所以呢,我們能夠做得久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不去胡思亂想,這樣才能未來可期。
最近一段時間,很少寫東西,不是因為時間太忙,沒有時間寫。而是不知道要寫點什麼,這樣說並不完全正確,確切的說是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寫。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沒有做成什麼事,而是不知道要做什麼。老一輩的人正在逝去,青年一輩的人正在老去,新一輩的正在成長,而我們這一輩的人都在努力、奮鬥,而我就像只沒有理想的米蟲,每天無所事事。從心底我羨慕那些有目標,而且為了目標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