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生命最後留下「四句話」,後代百年沒出一個敗家子?

2020-12-20 留餘青

01前言

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巖。

上面這句話,我想大家都應該聽說過。

曾國藩,被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從一個耕讀家庭中的讀書郎成長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的一生有太多的傳奇。

在軍事上,他帶領著湘軍攻滅了太平天國;

在政治上,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等;

在文學上,他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除此之外,他還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等等。

最重要的是,他死後,他的家族有一直在延續著他的光輝。

很難想像,少年讀書時的他是一個比賊還要笨的學生。

現如今,人們最喜歡的便是從他的1500份家書中去探尋他的成功秘密,但這似乎遠遠不夠。

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努力」,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堅持」,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運氣」。

但這些,卻都不是正確答案,因為正確答案遠不只一點。

今天,我們將這個問題回歸於他的本身,從他自身出發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02四句話

1872年的3月,桃花還沒有完全的盛開,已經六十二歲的曾國藩在兒子的攙扶下散著步。

走著走著,年邁的曾國藩忽然感覺自己「腳麻」,兒子曾紀澤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見自己的父親倒在了自己的身上。

被扶回書房的曾國藩,指著自己早已留下的遺書,就此離開了人世間。

一個老人,一個久居官場高位的老人,在離開人世間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莫過於自己的兒女。

曾國藩的這封遺書,大致五六百字。而總結起來,就是四句話,這四句話既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對自己兒女最後的「忠告」。

一:慎獨則心安。

慎獨,儒家所提出來的一條修身主張,意思是指,即便是自己一人獨處,並無旁人的時候,自己的行為也一定要謹慎不苟。

而在這裡,依照曾國藩的意思是,作人一定要懂得審視自己的內心,慎獨的人在審視內心的時候可以做到不愧於天,敢於鬼神所對質。

二:主敬則身體強健

敬,即敬肅,不怠慢的意思,因此,在這裡,主敬的意思是說「主張勤奮」。

簡單來講,人在做事情時,要不斷地努力,嚴肅認真對待的同時也要刻苦鑽研,只有這樣,自己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三:求仁則人悅

仁,儒家的一大主張,仁包括了許多,志、勇、忠、孝這些都屬於仁,按照曾國藩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做到「仁」,那會使人高興。 反之,做不到仁,則為萬物所棄。

四: 習勞則神欽

在這裡,勞指的就是勤勞的意思,在這裡,曾國藩希望自己的後代一定要做到自食其力,不可一味的依靠別人。

遺囑的最後,曾國藩說道:「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

03總結

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曾國藩的四句話。

四句話串在一起就是,一個人,要懂得時刻反省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有沒有做過愧疚的事情,其次,人一定要勤奮,一定要學會堅持,除此之外,在人生的漫長旅程中,不要忘記作人的根本,「仁」,並且記住自己的人生一定是靠自己一人走完,自己的能力有多強,就能走多遠。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道理很簡單,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曾國藩死後,他的兒子從事外交,他的孫子考取進士,他的曾孫,出國留學。

有人說,在他死後一百年,他的後代中從未出過一個敗家子。

但是曾國藩的智慧遠不止於此,我在上文也說道,曾國藩成功的原因不止一個,有許多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許多人日夜研究曾國藩的一生。

而每個人從曾國藩身上所學到的東西也都不一樣。

例如,著名主持人白巖松邊說道,我從《曾國藩》中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

因為在這套書裡頭我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有讓我尊敬的曾國藩,有讓我氣憤的曾國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國藩,也有鑽進了牛角尖的曾國藩,在一個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複雜,讓我對人,對人性開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這是,白巖松在一次採訪時所說,大家可以輕易在網上查到這段採訪。

在這裡,白巖松所說的《曾國藩》是唐浩明先生所作,而他的這本《曾國藩》也榮登香港《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榜,在某瓣網站上,評分也高達8.6分。

這套書,以大量珍貴史料為基礎,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全面刻畫了曾國藩的文韜武略、人生態度、人格學養、處世哲學、行政智慧等等。

此書的連結我放在上文了,有需要的可以點擊進去看一下。一套書,八十多元,這個價格並不是很貴。

買一套,放在家書,閒暇之餘,讀一讀,或許你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或許你也會在其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方向。

白巖松在書中看到了人性的複雜,不知你會看到哪些。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留給後代5句話,百年未出一個敗家子,原因就在這裡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而他的一生也做到了無數文人都夢寐以求的成就——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曾國藩不僅自己一生成就斐然,對後代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共有兩百多個後代,不但沒有一個敗家子,還出現很多人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經八代而不衰」。
  • 曾國藩240個子孫,無一個敗家子,就憑這5句話
    」 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其240個子孫後代中,無一個敗家子,靠的就是其獨創的家教理論和自成一派的曾氏家風,而《格言聯璧》的五句話,也被曾國藩運用得爐火純青,從而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經八代而不衰」的現象。
  • 二百多個子孫沒一個敗家子!其教育方法就隱藏在曾國藩的書信中
    在清王朝晚期,曾國藩在朝中的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長達二十年,曾常年在外統兵,每天經過他手裡的銀錢不知有多少,幾乎隨時都可以喝兵血自肥,而且所冒的風險極少,但是他卻對僚屬宣誓:「不取軍中的一錢寄回家裡」,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無違誓言,去世後只給家人留下了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間房子,也未曾買過一畝田地
  • 曾國藩做了一輩子明白人,臨終前留下4句遺言,更值得世人銘記
    晚晴第一名臣曾國藩,曾被封為一等毅勇候,他才學兼備,曾在晚清時期力挽狂瀾延長了清王朝的壽命,也在「同治中興」時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思想境界極高的他也曾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在當下,曾國藩可以說是歷代名臣中最受推崇和褒揚的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 曾國藩留下了四條遺囑,孩子個個都成才
    清朝末年,天下大亂,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啟用大臣曾國藩,這位漢人官員帶領的湘軍,力挽狂瀾,他自己也因為能夠始終效忠國家,運籌帷幄的軍事才能被北京政府所看重,甚至得到了文正的諡號,這是極高的評價,曾國藩創造了一個鼎盛輝煌的曾氏家族。
  • 曾國藩的這4句警世名言,熟記於心,句句經典,受益終身
    曾國藩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名氣是非常大的,能夠被後代世人尊稱為「中華千古第一人」不僅僅是他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讓自己不斷前進,他同樣讓自己的家族能夠經久不衰,能夠提拔很多的有才之士,這樣的曾國藩,自然是蘊含著很多的智慧和見識的。
  • 曾國藩家族八代無一「敗家子」,靠的不是運氣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很重視修身,深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道理,對孩子們的修心養性很是重視。曾國藩告誡子女後代做到三點:第一點,待人寬厚不刻薄,你說話刻薄,別人厭煩,你待人刻薄,別人心生怨恨。在曾國藩的培育下,兒女們都有不俗的成就,長子曾紀澤成了外交家,次子曾紀鴻成了數學家,幾個女兒也是能勤能儉,知書達禮。「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出自《周易·文言傳》。善,是兩層意思,一是善心,二是善行。善心就是心眼好、心眼平福,善行就是做好事。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5種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從一介布衣到晚清重臣,後人稱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和孔子、王陽明並稱「兩個半聖人」,可見,曾國藩的歷史成就是不可否認的。除了為清王朝做出的貢獻外,曾國藩也為自己的後世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家訓。曾國藩通過書信的方式,教導自己的子孫,如何識人認人,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為官為民。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一個家族綿延興盛兩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輩的積累蔭護,可若想靠祖產興旺數代則是不可能的,曾國藩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事實,他曾經對家人說,「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因此,「絕不留銀錢與後人」。曾國藩沒有給子孫留下任何財產,但他卻給其後世子孫留下了能夠世代不朽的真正財富,這就是以家書為體的曾氏家訓。
  • 曾國藩家書:只用3個字,教孩子如何持家、處世、做人
    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三點的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曾國藩時常用3個字來警醒自己並訓誡後代,一來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二來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後代從未出過敗家子。歷史之河,浩浩湯湯,古人富貴皆歸結於「勤儉」之道;而一個富豪氏族的沒落,則源於一個「奢」字。歷史上因奢侈無度導致滅亡的例子不勝枚舉。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兩晉奢侈鬥富、隋朝隋煬帝好大喜功、晚唐的享樂奢侈、晚晴八旗的奢侈腐化……歷歷在目。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5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有!
    曾國藩從耕種之家到晚清名臣,後來稱曾國藩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和孔子、王陽明並稱「兩個半聖人」,由此可見,曾國藩的成就是不可否認的。曾國藩不單單只是為清王朝做出貢獻,他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同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家訓。
  • 佛陀涅槃時,留下四句話,學佛者都要依教奉行!
    阿難又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佛陀,您在世時,您的言教,大家容易相信,但您涅槃以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讓人相信呢?佛說:在一切經首,應該安如是我聞一句,這句話就表示,你阿難聽到佛這麼說的。佛陀留下這四個回答後,便安靜的入了涅槃,雖然佛陀的身體離開了,但佛陀的真理和法身,卻永世上存。我們在來回看這四個問題,佛徒最先告訴我們以戒為師,接著如何安住?
  • 諸葛亮留下的四句良言,夠我們受用一輩子
    就是說諸葛亮的智慧和才華,出眾到不像是一個凡人。小說裡,諸葛亮多次給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錦囊,幫助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渡過難關。實際上,這位多智近乎妖的大神留下了很多特別有道理的話,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讀懂了,夠你受用一生。
  • 曾國藩的枕邊書,毛先生稱讚有加,四句話說透金錢和利益
    說起晚清的名臣,當然繞不開曾國藩。曾國藩深諳處世之道,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後人卻無法繞過他來學習官場智慧。曾國藩的文武謀略,機智機智,都離不開一位好老師:千古謀略第一書——《智囊全集》。他會在夜深人靜時一遍又一遍地讀這本書,從中學習做官和處世之道。
  • 從曾國藩的四句話裡,你是否看到了,曾經和現在仍不成熟的自己?
    卻受盡世人敬重,尤其是他的處事智慧,更被後人奉若神明,而明一最喜歡的,當屬他以下四句話。能聽懂曾國藩以下四句話的人,都是有故事和閱歷的人,從他這四句話裡,不知你是否看到了,曾經和現在仍不成熟的自己?曾國藩說過,才不足則多謀。意在提醒那些自視清高之人,在任職初期,少說話,多做事,不信你瞧瞧身邊那個話多至密的人,多數沒多少才華,喜歡提建議完全是想引人注意。
  • 曾國藩家人丁不旺,他定的一樁娃娃親,讓家族大旺百年,繁衍至今
    在曾國藩37歲時發生了一件令他高興的事,他的次子曾紀鴻在幾個女兒之後出生了。古人重視生兒子,雖然曾國藩早就有一個長子,但一個兒子不能滿足古人對子嗣繁茂的渴求,所以次子出生後,大家都鬆了口氣,曾府終於有後了。曾紀鴻誕生後,曾國藩非常高興,事無巨細都記錄下來,連「所僱乳母最為健壯」也寫在家書上,這足以證明對次子的重視。
  • 曹德旺:我一生成功的秘訣,就在曾國藩這22字對聯裡,少有人做到
    一天,一個老闆請他吃飯,問他有沒有讀過一本書。曹德旺問什麼書,對方說《曾國藩》,曹德旺很乾脆地說沒有。對方又說,那我回去給你寄一本。幾天後,曹德旺收到了,雖然那段時間很忙,但曹德旺還是看了。剛開始看沒看出什麼,等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曹德旺明白了,對方是在批評他,說他鋒芒太露,容易招禍。
  • 「品悟曾國藩智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正心修身為萬物之本,齊家,家為社會的最小整體單位,如何管理好一個家族、成為宗族的楷模,同樣是一門大學問。孝悌和家是曾國藩對於齊家的準則,在他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愛子敬親,不忘家庭,先後寫了近1500封家書,更是體現出他對自我修身和家庭的重視程度。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曾國藩是一個被現在很多人推崇的人,後人甚至把他和孔子、王陽明等人放在一起,並稱為「三不朽」。就連現在的企業家,任正非、馬雲、曹德旺,以及主持人白巖松都十分崇敬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清朝最睿智的貪官,死後留下了百億資產,後代至今依舊是億萬富豪
    李鴻章的人生是傳奇的,他官途順暢,步步高升,最後成為了晚清政府不可或缺的人物。李鴻章功勞巨大,但是也罵聲一片,他的功過我們難以評定,但他絕不是一個清官。他是一位斂財、聚財的能手,從他死後留下百億資產, 後代至今仍是億萬富豪,得以窺見他到底有多能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