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巖。
上面這句話,我想大家都應該聽說過。
曾國藩,被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從一個耕讀家庭中的讀書郎成長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的一生有太多的傳奇。
在軍事上,他帶領著湘軍攻滅了太平天國;
在政治上,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等;
在文學上,他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除此之外,他還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等等。
最重要的是,他死後,他的家族有一直在延續著他的光輝。
很難想像,少年讀書時的他是一個比賊還要笨的學生。
現如今,人們最喜歡的便是從他的1500份家書中去探尋他的成功秘密,但這似乎遠遠不夠。
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努力」,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堅持」,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運氣」。
但這些,卻都不是正確答案,因為正確答案遠不只一點。
今天,我們將這個問題回歸於他的本身,從他自身出發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02四句話
1872年的3月,桃花還沒有完全的盛開,已經六十二歲的曾國藩在兒子的攙扶下散著步。
走著走著,年邁的曾國藩忽然感覺自己「腳麻」,兒子曾紀澤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見自己的父親倒在了自己的身上。
被扶回書房的曾國藩,指著自己早已留下的遺書,就此離開了人世間。
一個老人,一個久居官場高位的老人,在離開人世間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莫過於自己的兒女。
曾國藩的這封遺書,大致五六百字。而總結起來,就是四句話,這四句話既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對自己兒女最後的「忠告」。
一:慎獨則心安。
慎獨,儒家所提出來的一條修身主張,意思是指,即便是自己一人獨處,並無旁人的時候,自己的行為也一定要謹慎不苟。
而在這裡,依照曾國藩的意思是,作人一定要懂得審視自己的內心,慎獨的人在審視內心的時候可以做到不愧於天,敢於鬼神所對質。
二:主敬則身體強健
敬,即敬肅,不怠慢的意思,因此,在這裡,主敬的意思是說「主張勤奮」。
簡單來講,人在做事情時,要不斷地努力,嚴肅認真對待的同時也要刻苦鑽研,只有這樣,自己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三:求仁則人悅
仁,儒家的一大主張,仁包括了許多,志、勇、忠、孝這些都屬於仁,按照曾國藩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做到「仁」,那會使人高興。 反之,做不到仁,則為萬物所棄。
四: 習勞則神欽
在這裡,勞指的就是勤勞的意思,在這裡,曾國藩希望自己的後代一定要做到自食其力,不可一味的依靠別人。
遺囑的最後,曾國藩說道:「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
03總結
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曾國藩的四句話。
四句話串在一起就是,一個人,要懂得時刻反省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有沒有做過愧疚的事情,其次,人一定要勤奮,一定要學會堅持,除此之外,在人生的漫長旅程中,不要忘記作人的根本,「仁」,並且記住自己的人生一定是靠自己一人走完,自己的能力有多強,就能走多遠。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道理很簡單,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曾國藩死後,他的兒子從事外交,他的孫子考取進士,他的曾孫,出國留學。
有人說,在他死後一百年,他的後代中從未出過一個敗家子。
但是曾國藩的智慧遠不止於此,我在上文也說道,曾國藩成功的原因不止一個,有許多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許多人日夜研究曾國藩的一生。
而每個人從曾國藩身上所學到的東西也都不一樣。
例如,著名主持人白巖松邊說道,我從《曾國藩》中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
因為在這套書裡頭我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有讓我尊敬的曾國藩,有讓我氣憤的曾國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國藩,也有鑽進了牛角尖的曾國藩,在一個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複雜,讓我對人,對人性開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這是,白巖松在一次採訪時所說,大家可以輕易在網上查到這段採訪。
在這裡,白巖松所說的《曾國藩》是唐浩明先生所作,而他的這本《曾國藩》也榮登香港《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榜,在某瓣網站上,評分也高達8.6分。
這套書,以大量珍貴史料為基礎,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全面刻畫了曾國藩的文韜武略、人生態度、人格學養、處世哲學、行政智慧等等。
此書的連結我放在上文了,有需要的可以點擊進去看一下。一套書,八十多元,這個價格並不是很貴。
買一套,放在家書,閒暇之餘,讀一讀,或許你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或許你也會在其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的人生方向。
白巖松在書中看到了人性的複雜,不知你會看到哪些。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