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族八代無一「敗家子」,靠的不是運氣

2020-12-19 行走京廣線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很重視修身,深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道理,對孩子們的修心養性很是重視。

曾國藩告誡子女後代做到三點:

第一點,待人寬厚不刻薄,你說話刻薄,別人厭煩,你待人刻薄,別人心生怨恨。待人寬厚仁慈,路才會寬闊。

第二點,不能獨享名利,成就事業功勞是組織的,是集體的,不要覺得自己本事大,功勞大。名利面前要退讓,要分享,這樣不招妒忌。

第三點,不能耍小聰明,不要覺得自己比別人能,就處處表現,時時顯露。大家喜歡的是忠厚老實之人,不是精明的不得了的能人。做人太精太能結局下場都不好,大智若愚對自己才有保護。

在曾國藩的培育下,兒女們都有不俗的成就,長子曾紀澤成了外交家,次子曾紀鴻成了數學家,幾個女兒也是能勤能儉,知書達禮。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出自《周易·文言傳》。

善,是兩層意思,一是善心,二是善行。善心就是心眼好、心眼平福,善行就是做好事。

餘,就是飽足、無窮。餘音嫋嫋就是形容無窮的歌聲迴蕩繚繞。

慶,就是福慶、吉慶、福澤。校慶、國慶,這都是喜事,都是好事,用的字是慶。

積,這個字是重點,說明是個慢功夫,是個長期活。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這三個成語的三件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都不是舉手投足就能實現的。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這哪一座山用土積累起來都比愚公移山有難度。

潛龍騰淵,水裡有龍了,那不是潛水溝,一定是汪洋大海,才能有龍王龍子騰空而起一飛沖天。

積善成德,德是高德,德是大德,德是聖人,德就不是普通人,那不是做一件好事兩件好事就可以的,而是要長期的積累。

一個家庭長期的幾輩子的持之以恆的持善心,行善事,必然會給家庭給子孫帶來福澤恩惠和充足的喜慶。

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兩百年來,湖南曾氏家族自曾國藩以下綿延至第八代孫,有近兩百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眾多留學歐美或日本等國,其中取得博士、碩士和獲得院士、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職稱的多達百餘人,成就了一個有名有實的真正的望族。正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生動寫照。

相關焦點

  • 曾國藩240個子孫,無一個敗家子,就憑這5句話
    」 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長盛不衰,代有人才」,其240個子孫後代中,無一個敗家子,靠的就是其獨創的家教理論和自成一派的曾氏家風,而《格言聯璧》的五句話,也被曾國藩運用得爐火純青,從而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罕有的「經八代而不衰」的現象。
  • 曾國藩生命最後留下「四句話」,後代百年沒出一個敗家子?
    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努力」,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堅持」,有人將他的成功歸結為「運氣」。但這些,卻都不是正確答案,因為正確答案遠不只一點。今天,我們將這個問題回歸於他的本身,從他自身出發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 曾國藩留給後代5句話,百年未出一個敗家子,原因就在這裡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而他的一生也做到了無數文人都夢寐以求的成就——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曾國藩不僅自己一生成就斐然,對後代的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曾國藩家族兩百年來,共有兩百多個後代,不但沒有一個敗家子,還出現很多人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經八代而不衰」。
  • 二百多個子孫沒一個敗家子!其教育方法就隱藏在曾國藩的書信中
    在清王朝晚期,曾國藩在朝中的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長達二十年,曾常年在外統兵,每天經過他手裡的銀錢不知有多少,幾乎隨時都可以喝兵血自肥,而且所冒的風險極少,但是他卻對僚屬宣誓:「不取軍中的一錢寄回家裡」,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無違誓言,去世後只給家人留下了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間房子,也未曾買過一畝田地
  • 打破「盛不過三代」定律,培養十代人才,曾國藩家族座右銘
    曾國藩卻打破了這個魔咒,在曾國藩家族的影響下,來培養了200多名人才,其中沒有一個是「敗家子」,這與曾國藩的教育理念密切相關。在曾國藩的家族座右銘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諺語如下:「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曾國藩囑咐這個弟弟,要好好讀《父子宰相家訓》,說,「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認為這是修身齊家的典範。由此可見,曾國藩對家風和家訓的重視。事實證明,曾國藩對於家族子弟的教導是正確的,後世子弟無一人是「逆子」,世代皆為有志之士就是最好的證明。晚清歷史上唯一一次算得上勝利的外交活動就是曾國藩的二兒子完成的。
  • 曾國藩: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曾國藩在寫給諸弟的一封信中說: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的住。 人生路漫漫,萬事需靠自己,錢權名利轉頭成空,唯有人品與努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 從長遠來看,人生路是靠人品是去打拼,我們常說「不忘初心」,初心就是人品。
  • 中國第一位女考古學家:曾國藩家族後人,終身未婚,55歲跳塔自殺
    曾昭燏,曾國藩大弟曾國潢的長曾孫女。她除了是曾國藩家族後人代表外,還是曾氏家族唯一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一生的人。 可即便她最終結局不那麼體面,時至今日,作為考古界「南曾北夏」 南曾的曾昭燏,依舊是曾國藩家族最引為榮耀的一位。
  • 倪可老師應邀作《讀曾國藩一生、品曾氏家道智慧》視頻講座
    家道家風家訓並不一定是成文的訓導,也不是智慧的箴言,而是一種習慣、一種傳承。無聲而正直的品格有時不可言傳,身教的魅力卻形成氛圍潤物無聲。中國歷史上百代傳續的家族無不具備精益求精的家訓傳承良好的家風,弘揚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家道智慧,中國漫長歷史長河中有多個顯赫家族因為獨特的精神基因而百代傳承,研究這些家族的基因—家道家風家訓—有助於打造新時代的幸福家庭。曾國藩作為三不朽千古完人三聖之一,曾氏家族迄今從未出過一個「敗家子」,子孫綿延更有近三百人受過高等教育成為社會棟梁,曾氏家族的家道家風智慧尤其值得研究。
  • 曾國藩的36個人生大智慧,一定要逼自己讀懂
    不過這種可能,要靠自己來實現。如果你不信,有一個曾經和我們一樣平凡的前輩非常值得學習,不妨和我一起看看「千古一完人」曾國藩的人生。相信能對你有所啟發。「放棄治療」是不可能的修煉情商是最高級的人生智慧曾國藩的「笨拙」,是出了名的。
  • 這輩子,只有兩件事靠得住|曾國藩|好人品_網易訂閱
    人生路漫漫,萬事需靠自己,錢權名利轉頭成空,唯有人品與努力才是真正靠得住的。  從長遠來看,人生路是靠人品是去打拼,我們常說「不忘初心」,初心就是人品。  想贏得人生,必須靠自己,生活要想美滿幸福,必須靠努力。
  • 《曾國藩家書》家訓50條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曾國藩 2、 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 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曾國藩提醒: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曾國藩提醒: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道光年間曾國藩曾在給諸弟的家書中寫道: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人這輩子,什麼最值錢?身價會跌,財富會散,唯有良好的人品和勤奮的努力是永遠不會衰敗。好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是一個人最高的學歷。
  • 曾國藩的七大人生智慧
    風雨飄搖的時期,卻湧現出了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這樣的名臣。 而這晚清四大名臣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曾國藩。 很多人欣賞曾國藩,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驚人的才華,立下了多麼彪炳的功勳,而是在他身上,能夠看到許多普通人的影子。 是的,曾國藩並不是一個天才。
  • 曾國藩家書:只用3個字,教孩子如何持家、處世、做人
    古往今來,能做到這三點的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曾國藩時常用3個字來警醒自己並訓誡後代,一來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二來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後代從未出過敗家子。「五千年來,中國人對於安逸的認識從未改變:安逸絕不是人生的福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無論是古代的經書還是史書,都強調這一點。可以說這也是一種矛盾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安樂,卻不知安樂只能讓我們退化。而憂患,憂勞,雖然令人痛苦,卻是砥礪我們堅強品質的磨刀石。
  • 曾國藩家訓:家族興旺的根本,關鍵在於這3點,別等中年才頓悟
    在他看來一個家族的要想保持興旺就一定要做到以下三點:一、和睦——興家之本曾國藩的就曾說過:「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兄弟和睦,即使是小門小戶非常貧窮以後也必定會興旺,而兄弟不和睦,即使是家族世家最終也會敗落。在曾氏家族中,曾國藩的妻子兒女都對長輩畢恭畢敬,對待晚輩也是和顏悅色以身作則,正因為這樣和睦的家風,曾氏一族才能如此興盛發達。真正讓一個家庭興旺的並不是有多少的錢財,有的時候財富越多招惹的禍端也越多。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足夠笨
    這就是曾國藩和他的父親。 雖然古代父子同進考場的事情屢見不鮮,但像曾氏父子一樣,屢挫屢敗還堅持到底的真的不多見。 也就難怪這對資質平常的父子,成就了一個家族10代不衰,頻出200多個人才的奇蹟。
  • 曾國藩:人生過40歲還沒起色,謹記3字真言,遲早時來運轉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能夠有良好的人格和品行,成就一番事業,曾國藩常常給他們寫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而他的後人也不負所望,200多個子孫後代中,無一敗家子!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欲成大事,就要牢記這3個字,人生才會有轉機。
  • 洛克菲勒:真正能「發財」的人,不靠運氣,而是靠這4種途徑致富
    所以,如今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美國富豪的典範。 和其他首富不同的是,洛克菲勒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教育家。他十分注重家庭的教育,這正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孫能夠延續6代依然富可敵國的關鍵所在。
  • 曾國藩家人丁不旺,他定的一樁娃娃親,讓家族大旺百年,繁衍至今
    曾紀鴻果然不負眾望,對於繁衍曾國藩的子嗣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這些人都很有出息,重要的是都順利長大成人了。清末到民國時期,醫療條件還是一般,尤其對於多病的孩子能順利長大並不容易,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雖然生了三個兒子,但兩個夭折,長大成人的那個膝下無子還是過繼的孩子。所以曾家子嗣繁茂的任務落在次子身上,次子也不負眾望,為曾家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