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黃崢:冷酷、真實、溫暖而無所不用其極

2021-03-01 群響劉老闆

這是劉思毅的第 277 篇原創,

持續日更,做最懂流量的創業者。

上一篇文章講黃崢的生平,比較整齊,這篇文章記錄我讀到的,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黃崢的隻言片語。

我整體的困惑是:商業總是沾滿血與淚嗎?

就好像,黃崢領導下的拼多多,在助農上確實有非常大的成效,

在幫助中國低端供應鏈繼續發展繁榮,甚至走向真正的 C2M 上,有非常大的行業矯正和引導作用。

這樣的一體兩面,讓人對拼多多感情複雜,要學習黃崢哲學,但是我不喜歡黃崢的極致,懷著複雜的心情去研究了一下黃崢。

黃崢,你讓人感情複雜。

不說了,讀一讀我對黃崢語錄的摘錄吧,看看他的說法,然後品一品他這個人:

1,

2018 年 6 月的時候說,「社交電商」這個詞,我覺得是個偽概念,

電商就是電商,社交就是社交,沒有人為了社交買東西,只會說因為已經在社交,順便買了東西。

2,

2017 年黃崢談論 2 年獲得上億付費用戶的時候,解釋說(請注意,這個解釋非常有道理啊):

社交媒體的商業化是很差的,40-50% 的眼球轉化出來的交易量可能只佔到整個社會零售總額的 8%,

根目的性購物的收縮式電商相比,是一個巨大的不匹配。

(拼多多誕生於這樣的不匹配中)

3,

2017 年,黃崢說,中國品牌走出去,首先要做渠道變革。

4,

創業和打高爾夫相似,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每次面對的場景可能不同,但揮桿這個基本動作是不變的,

所需要的是保持平常心,把動作做得更標準。

2016 年 12 月,黃崢說,這是他最後一次創業。

5,

黃崢做拼多多之前已經財富自由了,做拼多多是為了追求存在感,

引用賈伯斯的話,你可以罵我,可以誇讚我,但是你不能忽視我。

(他做到了)

6,

黃崢說,自己的團隊是,農民工進城市,一開始水平差,慢慢來,

從搬磚,到洗碗,到開飯店,都是老人,都在一起,是一個能打仗、持續打仗的團隊。

7,

黃崢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很有意思的一個事兒,就是這個世界根據面相決定觀點,

黃崢炙手可熱的時候,估值和數據說假的也是真的,剛開始的時候,說真的自動被打折。

8,

黃崢這樣評價 Google:

第一,Google 在很多方面像以前的中國,工人階級地位高,重意識形態;

第二,在管理上呢,也和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有類似,鼓勵基層創新,敢闖敢試,同時在核心權力上高度集中,集中力量辦大事。

第三,Google 把不作惡放在骨子裡。

第四,Google 創始人一直試圖避免 Google 步入層層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模式,但好像沒有逃脫。

9,

黃崢在 2016 年 3 月 20 日,回答為啥要創業,因為創業讓自己更快樂。

回答李志剛「為什麼創業」問題的時候,

第一,深度地和小夥伴一起拼荊斬棘,是有幸福感的;

第二,做一些對社會有正向意義的事情。

(看看當時多麼少年!!)

10,

黃崢說,拼多多團隊與阿里差了 20 年,

我覺得我們在新的流量分布方式、新的用戶交互形式,新的國際化情況下,做出一個不一樣的阿里。

他說這個計劃當前看起來太大了,但是一步一步走下去,不一定沒機會。

(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真的跪了,真的跪了,居然在 2016 年的時候,就在這樣真真實實的想著,敢想敢幹。

11,

黃崢十分強調「常識」「本分」,在自己的文章和被採訪中,經常說,這是段永平交給他的。

12,

黃崢信奉巴菲特的二級市場投資觀念,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要是公司的創始人一開始就讓你覺得你無法和他共事,那從一開始就別買這家公司的股票。

(從這個角度來講,買拼多多股票的我真的是個小丑)

13,

黃崢在寫供給側改革的時候說,用需求流通側的半「計劃經濟」來推動實現供給側的半「市場經濟」,這是拼多多的 C2M 的組織效率啊。

他繼續解釋到:

假設我們能讓前段消費者多一點耐心,和其他人協調的願望,放棄一部分所見即所得、現在馬上就要的衝動,

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利用人與人推薦、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興趣的相似點,做人以群分的歸併,把每個人個性化的需求歸集成有一定時間富裕度的計劃性需求。

如果這樣做,那麼流通側的線上高度市場化和生產側的剛性計劃的矛盾就能緩解。

14,

黃崢對交易平臺的思考,仍然起源於「普通人對自己未來需求的確定性市場化、產品化、貨幣化」這個理論,和上一條不謀而合。

在他寫保險的公眾號文章中,他說:

每個人對自己的意願,對於自己未來某個點的需求和規劃,往往是比其他人要清楚的多的。

對於這種每個人的規劃和意願,以及個體對自身某個行為的確定性把握,對滿足需求的供給方往往是有價值的。

它可以降低組織生產的不確定性,可以幫助實現資源以及資本的更有效配置。

(我心想,這特麼不就是供給側改革嘛?供給側的改革需要需求側改革推進啊)

15,

黃崢在股東信上說,拼多多的核心價值觀是「本分」,指誠信、盡本職、隔絕外力、不賺人便宜、出現問題先求責於己。

對於拼多多管理層而言,本分意味著專注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我覺得很諷刺的是,通往這條成功路上,充滿了對下沉人群的誘導分享騙局,這也叫本分嗎?還是我格局小了。

16,

黃崢對拼多多的準確定義是,由一個分布式智能代理網絡(而非時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級大腦型 AI 系統)驅動的 Costco 和迪士尼。

他對「分布式」和迪士尼的解釋:

拼多多不光高效地做信息匹配,還不停模擬整個空間的人群的群體情緒,並試圖對整個空間做調整,讓群體的體驗更加開心。

他對 Costco 的解釋:

在不停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中,拼多多致力於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和質量。

今天看來,這的確是最精妙抽象的創始人對拼多多的形容,烏託邦、浪漫、宏大,且足夠抽象~

17,

2019 年,黃崢在致股東信中,形容新電商的特點,

第一,普惠,無論是誰皆可使用;

第二,人為先,不把人看作流量;

第三,開放,打破壟斷。

然而還是覺得有些諷刺,2021 年的拼多多,回溯之前的事兒,已經不是一個小平臺了,已經是可以打壓別人的大平臺了。

18,

黃崢真的是一個文藝的理工男孩,他在 2020 年新冠疫情下的致股東信中,最後結尾這樣寫道:

恰如一位詩人寫到,


「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之間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帶著這樣的視角,我們既感到無比的謙卑和平靜,又無比感恩與擁有的寶貴青春和擔負著的重大責任。

在這新世界,我們的美好旅程才剛剛開始。

19,

2016 年 11 月,黃崢和張一鳴一起參加「對話」節目,

黃崢明確說,如果是張一鳴,將會以更大的力度做全球化,因為我們這一代人接受外部信息比較早,資訊走出去是對社會和國家最大化,然後再用全球化的資源再打中國的市場。

20,

黃崢在接受財經採訪的時候,如此描述和騰訊的關係:

「邏輯應該是,因為我們是今天的拼多多,所以騰訊想來入股。

騰訊更像一個普通的財務投資人,他對我們既不會特殊的好,也不會特殊不好。

我也不認為我們是騰訊系。」

這是黃崢描述的,從拼多多針對微信的策略,核心就一個,瘋狂挖人,好幾倍的讓微信的人過去,

微信的人過去有兩個好處,極端熟悉微信規則甚至「漏洞」,還有和微信那邊有非標關係。

在這一點上,拼多多做得十分堅決。

21,

除了拼多多,黃崢最想要做的事兒,是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研人員,他認為非營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對人類的貢獻會更大。

22,

黃崢從來不認為有升級和降級,核心是讓人和他們需要的商品匹配。

23,

黃崢回答,如何克服創始人的孤獨時刻。

有很多很多的愛,就可以。

以上,心情複雜的看完黃崢所有的致股東信和原創公眾號,寫完了。

黃崢告訴我們,成功人士通往山巔希望之城的路上,雙手充滿鮮血、熱忱與雄心。



想要看黃崢公眾號的,掃碼加我好友 qunxiang16,給你發公眾號連結,因為你們搜不到哈哈😀😀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群響會員,加入頂級流量操盤手社群!

相關焦點

  • "無所不用其極"用英語怎麼說?
    「無所不用其極」,原意是指盡一切努力,來達到的最高境界。現在表示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含貶義。   例句:   為了博取上級的歡心,他無所不用其極。   He resorted to every conceivable means to win the favour of his superiors.   貪婪的老闆為了攫取利潤而無所不用其極。
  • 吳中天為了幫楊子姍戰勝潔癖,無所不用其極,朱丹笑岔氣
    《做家務的男人》歡樂收官,吳中天為了幫楊子姍戰勝潔癖,無所不用其極。「吳導」的腦迴路過於清奇,朱丹笑岔氣,觀眾們也笑到裂開。有趣的是,吳中天為了幫楊子姍戰勝潔癖,無所不用其極。楊子姍在線崩塌,朱丹笑岔氣。
  • 外國明星為了躲避狗仔,無所不用其極,他見到狗仔就開打
    國外明星一向打扮隨性,面對猖獗的狗仔隊,歐美明星努力偽裝,無所不用其極,有時候看起來非常搞笑。賈斯汀比伯,其實這個造型挺符合他現在墨西哥老農的樣子的。
  • 老實人黃崢
    是不是我們低估了拼多多,低估了黃崢?2上市那天,黃崢沒去美國敲鐘。有人問他為什麼,黃崢非常淡然:「我沒覺得這個是那麼大的事,上市只是一個結果。我們不會因為上市不上市有特別的改變。」「我們每天都在圍繞消費者的需求認真做事情,不會說突然之間股票市場上有一個代碼好像就不一樣了。或
  • 邊境牧羊犬為了出門無所不用其極,眼神超有戲:你捨得出門嗎?
    這天爸爸帶著兒女要外出吃飯,結果被淑芬發現。只見它趁爸爸要關門的剎那間,戲劇化的出現在門口,還用手手將門抵住,不讓對方關門。
  • 黃崢的理想國,拼多多的天花板
    上述拼多多員工描述了他所經歷的日常:發工資獎金不主動給明細,發年終獎也不提前通知,工作時間調整也是突然就安排了。「就讓你自己去猜,沒有提前知曉的權利。」一些員工跑到脈脈去吐槽,在脈脈實名認證的公司圈裡,拼多多員工吐槽熱度排名靠前。
  • 吳釗燮揚言大陸將"對臺動武" 臺媒:恐嚇臺灣民眾,無所不用其極
    看來,為了創造聲量,他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文中提到,這話由外事搞得一塌糊塗的吳釗燮的口中說出來,真是格外諷刺。這令人想到,前一天,蔡英文才去視察了她任內成立的「防斬首」「快反連」。不過,「快反連」重型機車的油箱、擋泥板等處套上了綠色系的迷彩布,被譏笑根本就是虛應故事的假作戲。
  • 40歲黃崢身家超馬雲,老闆們的穿衣卻一模一樣
    穿什麼也同樣和所處行業、企業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比如身在網際網路行業,整個公司平時的著裝都是休閒畫風,老闆們自己也這麼穿就很合理了。 經常穿「同一件」Brunello Cucinelli T恤的扎克伯格曾表示:「我想讓生活儘可能變得簡單,不用為做太多決定而費神。這樣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好地為社會服務這些重要的事上。」
  • 解讀拼多多黃崢,那封充滿哲學和詩意的股東信
    (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下,用戶可以以極低成本穿梭於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拉平了過去受地域限制的溝通時間成本 |視覺中國)解讀:在這部分,黃崢談到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由於疫情影響,虛擬的線上世界和線下世界正在逐步交融
  • 無所不用其極 綠營政治追殺黃士福 黃智賢
    島內名嘴黃智賢1日在臉譜上發起「讓我們買黃士福麵包」的活動,她表示,高雄衛生局在陳菊發了狠話後周一就跑去調查,黃士福擺攤一天營業額很少,根本不用登記,現在連「國稅局」也上門查稅,「這不是政治迫害,什麼才是政治迫害?」黃智賢稱,「絕不能讓黃士福倒下」,民進黨今天如此囂張,就是過去整個臺灣社會的縱容和國民黨的失誤所致。
  • 昨夜,拼多多黃崢卸任CEO,身家消失1000億!發生了什麼?
    昨夜,黃崢卸任CEO,身家消失1000億7月1日,拼多多上市即將滿兩年。投資界獲悉,拼多多宣布組織架構升級公司創始人黃崢卸任公司CEO,由公司原CTO陳磊接任CEO一職,黃崢繼續擔任董事長。與此同時,黃崢在拼多多的持股比例也發生了變化。據最新披露的SEC文件顯示,黃崢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從2020年4月的43.3%降至最新的29.4%。也就是說,黃崢持股比例下降了13.9%,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28億美元計算,其身家消失了142.89億美元(約1009.5億元人民幣)。
  • 為抵制肖戰無所不用其極,肖戰新代言未官宣就流產?
    對於此次的抵制行為,不管對品牌商還是對藝人來說,自然都會受到影響,但是要明確一點事實的是,目前肖戰是否代言該品牌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如果僅僅因為肖戰穿過該品牌的同款衣服就遭到抵制的話,這很明顯就是黑粉所為
  • 我看《冷酷遊戲》
    今天看了波蘭2019年電影《冷酷遊戲》。這是一部糅雜了歷史元素的驚悚諜戰片,主要內容講的是古巴飛彈危及時期,美蘇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辦的一次西洋棋比賽。攝影很棒。壓抑的灰色色調拍出了戰後華沙的殘破。主人公是一位美國西洋棋大師。他對美國特工吐露心跡時,交代了自己的前世今生:他曾幫助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完善「曼哈頓計劃」。
  • 對話拼多多黃崢:他們建帝國、爭地盤,我要錯位競爭
    《財經》:極低價格需要極低成本,極低成本如何保證品質和用戶的重複購買率? 黃崢:我承認拼多多現在對整個商品的管控、對服務的品質都很初級。我們正在通過升級供應鏈和打擊假貨來提高商品質量。全中國可能沒有比我們更努力在打假的平臺了,過去一年我們的復購率翻了一倍,客單價也從早期的十多塊上升到了四五十塊。
  • 40歲的黃崢,38歲的宿華,37歲的張一鳴:後浪如此兇猛!
    1980年出生的黃崢,今年剛好40歲。6月21日,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顯示,黃崢憑藉454億美元的身家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與馬化騰相差61億美元,距離首富一步之遙。但他自己給紙面上的財富縮了水。7月1日,拼多多對外正式宣布,調整組織架構,黃崢卸任CEO,其持股比例也發生了變化。
  • 火葬場某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火葬場某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除了死亡之外,人這輩子最怕去的地方應該就是火葬場吧,很多人甚至對此避而不談。但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卻每日都要在這個人人敬而遠之的地方靜默工作,在這個壓抑沉悶的空間,為每一個離世的人做最後一場告別儀式。而他們對這份特殊工作的認知,看似冷酷卻也真實到骨子裡。
  • 淘寶的蔣凡的拼多多的黃崢打起來了,美團的王興在起鬨
    大四那年,黃崢在宿舍上網,有個陌生人在MSN上加他好友,對方聲稱是網易的丁磊。黃崢還以為他是個騙子,後來才發現真是那個丁磊。丁磊找黃崢,表面是請教一個技術問題,實際是想招攬他。因為當時黃崢學的是計算機,常常在網上發一些討論技術問題的文章,小有名氣。黃崢沒有去網易,而是去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留學。丁磊就把黃崢介紹給了身在美國的段永平。
  • 火葬場一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火葬場某員工的真實心聲,冷酷卻真實! 除了死亡之外,人這輩子最怕去的地方應該就是火葬場吧,很多人甚至對此避而不談。但有那麼一小部分人卻每日都要在這個人人敬而遠之的地方靜默工作,在這個壓抑沉悶的空間,為每一個離世的人做最後一場告別儀式。而他們對這份特殊工作的認知,看似冷酷卻也真實到骨子裡。
  • 卸任CEO,自降身價1000億,拼多多黃崢卻難逃首富之命
    黃崢出生於普通的工人之家,遠比不上馬雲,馬爸爸是浙江曲藝界的前輩。黃崢應該算學霸,小學參加奧數比賽獲獎,一不小心就考到了杭州外國語中學。那是一所官二代、富二代雲集的牛校。
  • 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的蔣凡打起來了,美團的王興在起鬨
    大四那年,黃崢在宿舍上網,有個陌生人在MSN上加他好友,對方聲稱是網易的丁磊。黃崢還以為他是個騙子,後來才發現真是那個丁磊。丁磊找黃崢,表面是請教一個技術問題,實際是想招攬他。因為當時黃崢學的是計算機,常常在網上發一些討論技術問題的文章,小有名氣。黃崢沒有去網易,而是去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留學。丁磊就把黃崢介紹給了身在美國的段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