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朱紅色的圍牆,一直慢慢、慢慢地走。走過明黃的琉璃瓦,走過微翹的層層重簷,走過悠悠舊時光···
輕撫斑駁厚重的城門,緩緩推開,便是講不完的歷歷傳說,訴不盡的世事繁華。這座城,有著太多太多的秘密。
它的秘密不僅令國人心生遐想,更讓外國人浮想聯翩、趨之若鶩。
近期,英國第4電視臺推出一系列中國紀錄片,其中一集《紫禁城的秘密》
詳細講述了這一偉大建築奇蹟的秘密,讓一眾外國吃瓜觀眾們全都看傻了眼。
1976年7月28日凌晨,短短23秒的山崩地裂,把河北唐山夷為平地。距離震中150多公裡的北京,也一片驚懼、搖撼不已。只有紫禁城,在短暫的波動之後,竟毫髮無傷、復歸平靜。
建成600多年以來,紫禁城經歷了200多場、極具破壞性的地震,但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在風雨之中屹立不倒。
為解開其中秘密,故宮專家帶著外國木匠理察一起做了個實驗。
按照1:5的比例,以中國古建築榫卯和鬥拱的結構,複製出一棟微縮紫禁城模型,並對它進行地震模擬測試。
模型依次挑戰4級、4.5級以及5級地震,每次持續30秒。鬥拱結構開始受到拉扯,整個模型輕微晃動。
接著7.5級,左右兩面的牆,明顯已經支撐不住,轟然倒塌。
然後,實驗強度進入9.5級以及更高程度,這是有記載以來最高的地震強度,相當於200萬噸TNT炸藥的當量。
搖晃愈加劇烈
10.1級的時候,簡直是岌岌可危!
然而,儘管經歷了如此、持續而又劇烈的晃動,模型卻仍穩穩噹噹地立在原地,只是發生了輕微位移。
紅色標記為柱子原先位置
其中的秘密,就在於這小小的鬥拱。理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個複雜的鬥拱模型組裝完成。
這一結構精巧的支架,由拱形和方鬥形木塊,層層交錯疊加而成,不用一顆釘子、一滴粘合劑,只靠著羅列本身,就能牢固地組裝在一起。
不僅異常堅固,能承受很大重力,甚至支撐起巨大的屋頂;還因其結構本身的特點,極富靈活性。
理察發現:紫禁城的鬥拱結構,就相當於汽車裡的減震器,木塊牢固結合,每層又有鬆動的空間,零件的摩擦和轉動,有效抵消了地震產生的衝擊力。
除了機巧的鬥拱,紫禁城的抗震還有玄機——柱子。一般建築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裡 ,一遇到強震就會直接從中折斷。
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動空間,這就避免了因折斷而造成的整棟倒塌,哪怕遇到強烈的震動,只會稍微發生一點位移。
驚詫之餘,理察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用一個詞來概括:flexibility(柔韌、靈活)。
他感慨到:正是這種「柔中帶剛」的特點,造就了紫禁城建成600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蹟,而這也很好地證明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天才之處!
外國小夥伴們,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被神秘古老的東方智慧,深深震撼!
哇!我們的先人真是偉大的工程師。
宮殿頂部的支撐結構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我猜它們能分散壓力增加靈活性。
我曾去過故宮三次,每次都讓我有新的發現,謝謝這個視頻。
古代人可以建成抗震建築,說不定將來我們可以建成防火建築。
中國網友們更是激動不已,民族自豪感爆棚!
故宮,作為中國最震撼人心的宮殿,中世紀最偉大的奇蹟,地球上最大的木製建築群,所需材料的數量和種類,也是盈千累萬、數不勝數。
為供應這個巨大的建築工地,大量特殊材料,從全國各地運往這裡:10萬多根楠木,來自1800公裡外的西南;鋪地板的「金磚」,來自1000多公裡外的南方;8000萬塊石板,每塊都重達24公斤;金箔則來自南京。
那這些材料都是如何運來的呢?單是來自四川大山深處的木材,就足以讓人傷透腦筋。智慧的中國人竟然想到利用水的力量,幫這些龐然大物「偷渡」。
木材在四川被砍伐後,沿金沙江、長江一路南下,再通過京杭大運河北上進京。一路上還有軍隊護送的2萬多艘船隻,每年載著4.2億升的糧食,供應給故宮建築工地的民工們。
一時間,平靜的京杭大運河上,常常上演「漂大木,蔽塞水面」的壯觀場面。
運輸修建所需石料的難度,同樣令人難以想像。故宮中軸線的御道,幾乎全是大塊漢白玉鋪就而成。而太和殿前的漢白玉臺階,原石材料更是足足有300噸重。
這些巨大石塊,大都採自京城外60公裡的郊區,單靠人拉車推,到何時才能完工呢?
據史料記載,當時數萬名民工在運送石料的道路兩旁,修路填坑。
每隔一裡左右掘一口井,在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日子裡,從井裡汲水潑成冰道,然後利用冰道把石塊運到京城。
片中對此也進行了模擬實驗:工作人員在一輛木雪橇上,裝上1噸左右的石材,並試圖拉動雪橇,結果整個冰球隊的人都拉不動。
當他們按照史料中所說,在雪橇底部灑一些水,雪橇的阻力立刻減小許多,變得很容易推動。
中國古人早在600年前,就採用這種「旱船拖運」的辦法。在巨石下面墊上粗大的圓木,由民工趕騾拉「旱船」在冰上移動,運輸大塊漢白玉石料。
從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修建,到永樂十八年竣工,整整十四年。
故宮的修建役使了百萬夫役,和全國各地十萬能工巧匠,正是他們用智慧,建造出這座至今無法超越的奇觀!
然而,宏偉壯觀的紫禁城,也並非堅不可摧。幾百年來,它經受過無數劫難。
太和殿曾多次被焚毀
火災、水災、雷電、戰爭炮火、人為破壞···每一次都可能是致命的衝擊。但每一次千瘡百孔之後,總有一些人默默守護,幫助它重生。
師傅們修復天花板
修繕每一片瓦、每一塊門板,修復每一處遺憾的殘缺。他們在故宮的角角落落,擇一事,終一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捍衛一個民族的文化之魂。
《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們擁有紫禁城,是何其幸運。而紫禁城正是有了匠人們的智慧,才屹立不倒,萬古流長。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觀看連結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全球第一部油畫長片,震撼到淚流滿面!
漫威新出了一部9分神劇,一口氣放出整季
一集封神,這部韓劇我要追下去了
豆瓣9.4,沒幾個人能堅持看到最後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