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級地震都震不倒的故宮,背後的真相燃哭了上萬網友!

2021-02-15 電影閣樓

循著朱紅色的圍牆,一直慢慢、慢慢地走。走過明黃的琉璃瓦,走過微翹的層層重簷,走過悠悠舊時光···

輕撫斑駁厚重的城門,緩緩推開,便是講不完的歷歷傳說,訴不盡的世事繁華。這座城,有著太多太多的秘密。

它的秘密不僅令國人心生遐想,更讓外國人浮想聯翩、趨之若鶩。

近期,英國第4電視臺推出一系列中國紀錄片,其中一集《紫禁城的秘密》

詳細講述了這一偉大建築奇蹟的秘密,讓一眾外國吃瓜觀眾們全都看傻了眼。


1976年7月28日凌晨,短短23秒的山崩地裂,把河北唐山夷為平地。距離震中150多公裡的北京,也一片驚懼、搖撼不已。只有紫禁城,在短暫的波動之後,竟毫髮無傷、復歸平靜。

建成600多年以來,紫禁城經歷了200多場、極具破壞性的地震,但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在風雨之中屹立不倒。

為解開其中秘密,故宮專家帶著外國木匠理察一起做了個實驗。

按照1:5的比例,以中國古建築榫卯和鬥拱的結構,複製出一棟微縮紫禁城模型,並對它進行地震模擬測試。

模型依次挑戰4級、4.5級以及5級地震,每次持續30秒。鬥拱結構開始受到拉扯,整個模型輕微晃動。

接著7.5級,左右兩面的牆,明顯已經支撐不住,轟然倒塌。

然後,實驗強度進入9.5級以及更高程度,這是有記載以來最高的地震強度,相當於200萬噸TNT炸藥的當量。

搖晃愈加劇烈

10.1級的時候,簡直是岌岌可危!

然而,儘管經歷了如此、持續而又劇烈的晃動,模型卻仍穩穩噹噹地立在原地,只是發生了輕微位移。 

紅色標記為柱子原先位置

其中的秘密,就在於這小小的鬥拱。理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個複雜的鬥拱模型組裝完成。

這一結構精巧的支架,由拱形和方鬥形木塊,層層交錯疊加而成,不用一顆釘子、一滴粘合劑只靠著羅列本身,就能牢固地組裝在一起。

不僅異常堅固,能承受很大重力,甚至支撐起巨大的屋頂;還因其結構本身的特點,極富靈活性。

理察發現:紫禁城的鬥拱結構,就相當於汽車裡的減震器,木塊牢固結合,每層又有鬆動的空間,零件的摩擦和轉動,有效抵消了地震產生的衝擊力。

除了機巧的鬥拱,紫禁城的抗震還有玄機——柱子。一般建築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裡 ,一遇到強震就會直接從中折斷。

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動空間,這就避免了因折斷而造成的整棟倒塌,哪怕遇到強烈的震動,只會稍微發生一點位移。

驚詫之餘,理察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用一個詞來概括:flexibility(柔韌、靈活)。

他感慨到:正是這種「柔中帶剛」的特點,造就了紫禁城建成600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蹟,而這也很好地證明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天才之處!

外國小夥伴們,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被神秘古老的東方智慧,深深震撼!

哇!我們的先人真是偉大的工程師。

宮殿頂部的支撐結構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我猜它們能分散壓力增加靈活性。

我曾去過故宮三次,每次都讓我有新的發現,謝謝這個視頻。

古代人可以建成抗震建築,說不定將來我們可以建成防火建築。

中國網友們更是激動不已,民族自豪感爆棚!

故宮,作為中國最震撼人心的宮殿,中世紀最偉大的奇蹟,地球上最大的木製建築群,所需材料的數量和種類,也是盈千累萬、數不勝數。

為供應這個巨大的建築工地,大量特殊材料,從全國各地運往這裡:10萬多根楠木,來自1800公裡外的西南;鋪地板的「金磚」,來自1000多公裡外的南方;8000萬塊石板,每塊都重達24公斤;金箔則來自南京。

那這些材料都是如何運來的呢?單是來自四川大山深處的木材,就足以讓人傷透腦筋。智慧的中國人竟然想到利用水的力量,幫這些龐然大物「偷渡」。

木材在四川被砍伐後,沿金沙江、長江一路南下,再通過京杭大運河北上進京。一路上還有軍隊護送的2萬多艘船隻,每年載著4.2億升的糧食,供應給故宮建築工地的民工們。

一時間,平靜的京杭大運河上,常常上演「漂大木,蔽塞水面」的壯觀場面。

運輸修建所需石料的難度,同樣令人難以想像。故宮中軸線的御道,幾乎全是大塊漢白玉鋪就而成。而太和殿前的漢白玉臺階,原石材料更是足足有300噸重。

這些巨大石塊,大都採自京城外60公裡的郊區,單靠人拉車推,到何時才能完工呢?

據史料記載,當時數萬名民工在運送石料的道路兩旁,修路填坑。

每隔一裡左右掘一口井,在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日子裡,從井裡汲水潑成冰道,然後利用冰道把石塊運到京城。

片中對此也進行了模擬實驗:工作人員在一輛木雪橇上,裝上1噸左右的石材,並試圖拉動雪橇,結果整個冰球隊的人都拉不動。

當他們按照史料中所說,在雪橇底部灑一些水,雪橇的阻力立刻減小許多,變得很容易推動。

中國古人早在600年前,就採用這種「旱船拖運」的辦法。在巨石下面墊上粗大的圓木,由民工趕騾拉「旱船」在冰上移動,運輸大塊漢白玉石料。

從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修建,到永樂十八年竣工,整整十四年。

故宮的修建役使了百萬夫役,和全國各地十萬能工巧匠,正是他們用智慧,建造出這座至今無法超越的奇觀!

然而,宏偉壯觀的紫禁城,也並非堅不可摧。幾百年來,它經受過無數劫難。

太和殿曾多次被焚毀

火災、水災、雷電、戰爭炮火、人為破壞···每一次都可能是致命的衝擊。但每一次千瘡百孔之後,總有一些人默默守護,幫助它重生。

師傅們修復天花板

修繕每一片瓦、每一塊門板,修復每一處遺憾的殘缺。他們在故宮的角角落落,擇一事,終一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捍衛一個民族的文化之魂。

《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們擁有紫禁城,是何其幸運。而紫禁城正是有了匠人們的智慧,才屹立不倒,萬古流長。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觀看連結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全球第一部油畫長片,震撼到淚流滿面!

漫威新出了一部9分神劇,一口氣放出整季

一集封神,這部韓劇我要追下去了

豆瓣9.4,沒幾個人能堅持看到最後一個故事

相關焦點

  • 中國紫禁城600歲背後,10.1級地震也屹立不倒!網友:為老祖宗的智慧點讚!
    自故宮消防隊成立以來,這裡從未出現過一次重大火情。經歷7.8級唐山大地震的故宮,也啥事兒沒有!這一奇蹟讓全世界震驚,更讓英國電視臺扛著攝像機前來解密。為了揭開真相,故宮的專家特意做了一次關於地震模擬實驗。
  • 江西豐城今日凌晨發生2.0級地震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朱嘉明報導:9月29日,記者從江西地震臺網獲悉,據正式測定,9月29日0時19分在江西宜春市豐城市發生2.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8.22度,東經115.84度。
  • 厲害了,幾百年前的老房子遇10級強地震依然不倒
    這兩天,一段「故宮模型在10級地震中巋然不倒」的視頻在微博上火了。網友們看過紛紛點讚,表示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厲害了!
  • 唐山大地震故宮安然無恙,意外的暴露了清朝故宮的秘密,古人聰明
    例如那些山洪海嘯,地震雪崩,哪個的滋味都不好受1在這些自然災害中,波及範圍比較廣,破壞力比較強的地震就算是一個!我們知道比較著名的是唐山大地震,當時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中國河北省唐山一帶發生了強度芮氏7.8級地震,震中烈度11度,地震持續約23秒。這次的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
  • 搜狗輸入法誤推送「12級地震」,網友:地球都碎了
    事件起因:2月3日,部分搜狗輸入法用戶收到河北興隆發生12級地震的消息推送,隔日,搜狗輸入法官微發聲,稱河北興隆12級地震消息為錯誤推送,並對受到影響的5000名用戶致歉。搜狗輸入法目前與權威地震減災機構合作推出了地震預警功能,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其用戶在第一時間掌握地震消息,及時規避人身與財產安全。然2月3日四川成都發生5.1級地震後,搜狗輸入法技術團隊為了提高信息到達率,進行了一輪新技術測試,測試中,相關人員對伺服器進行了誤操作,因此導致錯誤推送了河北12級地震的烏龍事件。
  • 因為唐山大地震,發現了故宮隱藏600多年的秘密,清朝竟這樣聰明
    根據記載,自1420年故宮建成以來,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這期間附近發生了不下兩百次的地震,最嚴重的要說河北唐山發生的7.8級地震,瞬間奪走了25萬人的性命。當時在北京也有波及,導致房屋坍塌有些古代留下來的建築也遭到了破壞,需要整修。但是故宮卻安然無恙,可見古人的聰明智慧。
  • 房山2.8級地震解析:非天然地震是什麼鬼?
    &nbsp&nbsp&nbsp&nbsp地球上每天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因震級太小或離人口聚居地太遠,人們感覺不到。而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約有一二十次,震級達到8級左右的地震,全球平均每年僅出現一兩次。
  • 免費領《故宮100》:看見看不見的故宮故事,值得收藏
    當六百歲的故宮遇到地震,結果會是怎樣?2017年,在英國電視臺第4頻道的關於中國的紀錄片,其中有一集是《紫禁城的秘密(2017)》(Secretsof China's Forbidden City),按照1:5的比例製作的故宮模型在10級地震的測試中屹立不倒。在這個抗震實驗中,一次模擬持續30秒,隨著強度上升,明顯看到故宮建築的鬥拱結構開始受到拉扯。到了7.5級烈度,在強烈的搖晃中,牆體完全倒塌了。
  • 印尼西蘇門答臘省附近海域發生6.3級地震
    新華社雅加達11月17日電 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以西海域17日上午發生6.3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8時44分(北京時間9時44分),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縣以西109公裡處海域,震源深度為10公裡。
  • 濟南又地震了!長清區發生3.1級地震,網友稱睡夢中被晃醒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2月20日04時44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北緯36.46度,東經116.63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網友評論值得注意,此前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18日17時7分在山東濟南市長清區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6.47度,東經116.64度。延伸閱讀: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在地震突發來臨之際,地震預警自救的黃金時間也許只有短短十幾秒。
  • 國內有座「橋堅強」,七級地震震不倒、百噸巨石砸不碎
    在2013年四川雅安7.0級地震中,受到地震影響的地動山除了搖晃以外,連從天上下來的250噸巨石都沒有倒塌, 在之後的救援活動中,為了粉碎巨石,在橋上運行了無數挖掘機,也有炸藥的威力,沒有動搖這座橋, 在許多橋中脫穎而出,因此一戰成名。
  • 山東煙臺發生3.2級地震,為什麼地震越來越頻繁?
    要知道,3級以下的地震人們大多數不會有任何感覺,4級以上才會有比較明顯的震感,只有極少數5級以上的地震才有破壞性!青海7.1級地震綜上所述,現階段全球地震並未頻繁發生。對於人類來說,地震是人類了解地球內部構造的唯一途徑,雖然目前無法避免和控制,但只要掌握一些自救小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地震發生時自救如果房子會倒。身處平房或一層能跑就趕緊跑;如果身處較高樓層,速度再快也跑不了。但無論怎樣,都千萬不要跳樓。
  • 【臺灣發生4.0級地震,福建網友:有明顯震感】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
    【臺灣發生4.0級地震,福建網友:有明顯震感】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5月30日21時02分在臺灣花蓮縣(北緯24.14度,東經121.46度)發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寧夏微科普是寧夏科學技術協會官方科普公眾號,這裡有最權威的科普真相、最前沿的科技動態、最全的科普知識!總第645期 第1549篇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 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宮女,太監方便是如何解決的?說出來你都不...
    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宮女,太監方便是如何解決的?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早在明朝開始修建紫禁城的時候,就壓根沒考慮過建廁所這個問題,那個時候中國的古人沒有城市地下下水道系統的概念,也沒有方便快捷的抽水馬桶。而且他們覺得建了廁所還需要挖地下溝渠排汙。
  • 四川綿陽4.6級地震,成都電視彈出地震預警,網友:太及時了!
    據@中國地震臺網 正式測定:10月21日12時04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4度,東經104.17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有成都網友表示看電視時有預警突然彈出。網友評論2.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3.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
  • 《我在故宮修文物》燃到武漢 "故宮男神"受追捧
    《我在故宮修文物》燃到武漢 "故宮男神"受追捧 在觀影現場,座無虛席,連影廳座位兩邊的樓梯上都坐滿了觀眾,甚至有很多是不遠千裡,專程坐飛機、火車趕到現場的「故宮男神」王津師傅的迷妹。活動現場,導演蕭寒詮釋了自己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內涵:「就像影片開頭,文物修復師說道的那句『不能煩』一樣,『不煩』是一個很有深意,耐人尋味的詞語。我想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有沒有耐心去等。」
  • 15級地震是個多大的概念?
    歷史上破壞最嚴重的是智利大地震,芮氏規模為9.5級!好萊塢大片中的場景設計最多也只到十級大地震,十五級地震是個什麼概念,連拍電影都不敢想像!
  • 唐山大地震,竟將故宮千年秘密震出,難怪帝王都選擇這裡當皇宮
    發生在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真的是驚動了整個中國,擁有秀美壯麗風景的唐山,在那次可怕的地震之中,不到20秒的時間就已經變成一幅人間煉獄,這個城市幾乎全部被毀。但是,和唐山靠的非常近的北京故宮,卻僅僅是搖晃了幾下,這不禁讓人好奇,難道這其中有什麼秘密不成。
  • 唐山大地震,震出故宮一秘密,當時的人太聰明了
    大家都知道,1976年發生了很多震驚國民的大事件,最讓人悲痛的除了我們敬愛的毛主席逝世以外,還有發生在深夜的唐山大地震,一夜之間,風景秀麗的唐山被毀於一旦,20秒的時間就抹殺了10萬人,相信很多的人,想到這些仍然是悲痛欲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