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為之後,又一國產品牌強勢崛起,2020年計劃賣出3億部手機

2020-12-20 數碼密探

根據來自產業鏈消息人士的爆料,小米正在大幅度增加2021年的手機零部件訂單量。這意味著又一國產手機廠商正在快速崛起,並成為華為、蘋果等巨頭的有力競爭對手。

據悉,小米一直在與供應商洽談,將預定高達2.4億部手機的零部件。這一數量不僅超過了小米在2020年的產量,也超過了蘋果手機的年均2億部的出貨量。

根據IDC的數據統計,華為在2019年巔峰時期的出貨量為2.406億部。因此,即使小米在2021年的手機出貨量為2.4億部,這一數字也完全可以和華為巔峰時期比肩。

但小米的野心遠不止於此。知情人士稱,小米公司內部有一個更高的目標,即2020年的手機出貨量計劃達到3億部。

這一目標看起來有些激進,畢竟如此龐大的訂單量,高通和聯發科均無法在整個科技供應鏈面臨零部件短缺的情況下輕易許諾。

進入2020以來,小米和雷軍可謂春風得意。根據小米的最新財報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的營收達到722億元,刷新歷史記錄。同樣,第三季度小米的淨利潤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19%。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季度,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同比大增45.3%達到4660萬部。這也是小米首次超過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和華為的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

業界分析,全球手機市場有望在2021年迎來首次大規模增長,這也刺激了很多手機廠商的增產計劃。

而在國內手機市場,華為的困境使眾多友商「趁機」崛起,小米也不是唯一一家計劃在2021年擴大出貨量的廠商。

比如出貨量排名全球前五的OPPO,也告知供應商其在2021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與2019年1.143億部的出貨量相比,增長近50%。

與小米等廠商的野心勃勃相比,科技行業面對的普遍的零部件短缺問題更加不容忽視。業界分析稱,因為線上工作、學習和娛樂設備需求的增加,供應商已經增加了對筆記本電腦、遊戲機等設備的零部件供應。

而且隨著5G的日益普及,上網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長。行業出現的零部件供應失衡現象或將對小米在2021年的計劃產生影響。

除了零部件短缺問題,小米等廠商的產品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也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2021年的手機市場將會有哪些新變化,我們且拭目以待。

文/禹汐 審核/有魚

相關焦點

  • 一年賣出3億瓶,淨利潤超過農夫山泉,又一「國產汽水」品牌崛起
    來源:EMBA微金一年賣出3億瓶,淨利潤率超過農夫山泉,又一國產汽水崛起,汽水市場或將迎來新挑戰。作為西安的國民飲料,冰峰汽水至今已有72多年歷史,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它甚至與涼皮、肉夾饃一起,被稱為「三秦套餐」。如今,冰峰這一在西安無人不曉的套餐精髓,打算在A股上市。前不久,北京汽水品牌北冰洋傳出將納入上市公司的消息。
  • 蘋果汽車或於明年提前問世;榮耀2021年計劃生產1億部手機;微軟將...
    今年年中時緯創印度工廠只有2000人,最近已經增加到9000人。  榮耀2021年計劃生產1億部手機    多家供應商介紹,榮耀2021年的生產計劃是約1億部,其向供貨廠商諮詢2021年採購約1億部手機份的零件,這個數字預計比2020年增長4成。不過,實際採購也有可能受到美國商務部的介入。
  • 募資120億!國產屏幕巨頭強勢崛起,曾全球首發摺疊屏手機
    近年來,國產屏幕成功打破日韓壟斷,開始向海外出口,國產屏幕巨頭京東方、群創光電等更是讓全球液晶顯示屏行業重新洗牌。除了上述兩家企業之外,我國還有一位國產屏幕巨頭正強勢崛起,這位巨頭正是柔宇科技。可以說,柔宇科技不缺錢也不缺人才,得益於此,2019年第四季度柔宇科技便完成了3億美元的F輪融資,市場估值60億美元。
  • 2020年全球十大暢銷機型:沒有一部是華為,唯獨這個國產品牌上榜
    2020年全球十大暢銷機型:沒有一部是華為,唯獨這個國產品牌上榜!在2020年,面對疫情的考驗,很多的行業都遭受重創,雖然說,手機能夠線上銷售,但這個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不管是國產手機,還是一些海外手機品牌,都在積極採取措施,才進行補救。那既然如此,在長達一個季度的角逐落幕後,哪些手機品牌成為了贏家?2020年全球十大暢銷機型:沒有一部是華為,唯獨這個國產品牌上榜!
  • 5年助推50個億級新品牌,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助力化妝國貨品牌崛起
    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從去年10月以來,這些本土巨頭已經聯合拼多多打造出以「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為代表的美妝個護新品牌。除此之外,拼多多平臺上還湧現出一批以自然使者、肌膚之食為代表的產業帶國貨新品牌。
  • 5278億!華為助力國產代工巨頭崛起,而它如今卻自食惡果
    華為助力國產代工巨頭崛起,而它如今卻自食惡果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發布於「百度平臺」,禁止抄襲,違者必究一、導讀近日,關於緯創印度工廠蘋果手機被砸的事情,一度成為網絡頭條,其中有2萬多部iPhone被毀,還有近80億元的機器設備受損,作為手機代工廠,緯創和富士康一樣
  • 吸塵器市場供需兩旺 國產品牌強勢崛起
    作為國產吸塵器陣營中的明星品牌,順造在近幾個月頻繁登陸明星大腕的直播間,這在吸塵器行業顯然具有風向標意義,即以順造為代表的國產吸塵器正通過直播加速觸達消費者並且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追捧,快速發展的國產品牌正在引領吸塵器市場潮流。
  • 在華為之後又一國產手機崛起!佔據全球13%的市場
    對於如今的智慧型手機,相信大家都清楚不過,在這個時代一旦長期沒有手機使用,那麼就代表了與社會脫節,因此智慧型手機必然是我們的需求品,現在不像是按鍵手機那種時代,隨便選個諾基亞機型就好了,反而是手機品牌眾多。
  • 5年助推50個億級新品牌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助力化妝品國貨品牌崛起
    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 從去年10月以來,這些本土巨頭已經聯合拼多多打造出以「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麗」為代表的美妝個護新品牌。除此之外,拼多多平臺上還湧現出一批以自然使者、肌膚之食為代表的產業帶國貨新品牌。
  • 又一國產品牌崛起:擊敗兩大外企巨頭,20%的國人都在用它
    在聯合利華收購了極具中國特色的中華牌牙膏後,這兩大美國巨頭企業在中國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2/3以上,在牙膏這個領域上,我們似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錢都被外國人掙走。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少國產牙膏品牌強勢崛起,根據2019年中國牙膏行業十大品牌排行榜的排名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裡,有兩大國產牙膏巨頭成功反超高露潔和佳潔士,佔據了行業前兩名的位置,它們就是雲南白藥和黑人。
  • 華為出貨目標2.7億,蘋果重命名,華為靠什麼?重命名有什麼含義?
    隨著華為藉助美國的聲勢進行了一場免費宣傳之後,華為發展的勢頭像是一頭崛起的雄獅,不僅是自己的產品在國內越賣越好,達到了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第一的排名,在全球也是聲勢浩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名在了全球第二,把以前同樣聲名遠揚的蘋果品牌給比了下來,但是華為今年的目標並不是這麼簡單,而是要出貨量達到2.7
  • 國產廠商強勢崛起,晶片、系統全自研,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
    導讀:國產廠商強勢崛起,晶片、系統全自研,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的加深,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半導體晶片對於整個科技領域發展的重要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由於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長期以來「造不如買」思想的嚴重影響,也導致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始終比較落後!
  • 國產品牌崛起:愛善天使俏妃竹纖維衛生巾撬動行業新方向
    2020年,一直以來讓世人諱莫如深的衛生巾,因為各種緣由多次衝上熱搜,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這個伴隨中國近7億女性半生、用在女性私處、與女性生理健康息息相關的衛生必需品,終於在公共輿論場合獲得了它應有的關注。  事實上,現代衛生巾自80年代引入我國,也不過短短40年。
  • 國產手機「性能王」誕生!超越華為幹倒vivo,5分鐘售35萬臺
    最近幾年來,國產手機的發展勢頭非常大,以華為為首的國產手機在全球領域之中都大放異彩。不得不說的是,華為的出現,使得國產手機迎來了希望。同時在華為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品牌出現了。國內手機品牌不過經過時間的篩選,剩下的國產手機品牌也就那麼幾家,無非是華為、vivo、OPPO以及小米這四家,在國內市場之中,這4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佔據大頭,剩下的也被一些不知名的小小企業給佔據。
  • 又一國產汽水崛起:年營收超3億,汽水市場將迎來新挑戰?
    來源:九個頭條眾所周知,中國乃至全球碳酸飲料市場均由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美國品牌主導。目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共佔據近80%的中國碳酸飲料市場份額。實際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國產汽水才是中國碳酸飲料的主導,例如北京北冰洋、重慶天府可樂以及廣州亞洲沙示等地方汽水品牌。
  •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說到品牌的發展,可以說是有一段非常艱難的歷史。早期我國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很多品牌都是從國外引進,這些進口品牌佔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也讓國產的品牌很難有容身之地。
  • 華為之後,又一國產巨頭擊敗蘋果,成為2020年手機圈銷量黑馬
    在過去四五年時間裡,蘋果、三星、華為始終佔據著手機市場全球銷量前三寶座,其中,三星和蘋果更是長期穩居一二名。不過,近幾年隨著國產手機品牌不斷在海外新市場安營紮寨,兩家廠商的市場地位也變得不再穩固。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華為手機銷量就頻繁反超蘋果,到去年華為手機總銷量就僅次於三星,成為世界第二。而根據知名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數據,華為之後,又一國產手機巨頭成功擊敗蘋果,成為2020年手機圈中的銷量黑馬,它就是小米。
  • 從一窮二白到領先全球,韓國半導體的崛起,給國產晶片3大啟示
    2020年下半年,美國接連三次升級了對華為的禁令,9月15日後華為晶片遭到斷供,雖然目前AMD和英特爾已經獲得許可證,華為電腦晶片暫時沒有後顧之憂,可華為手機業務依面臨存貨消耗完後,無芯可用的處境。美國此舉不單單是為了打壓華為,更是為了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 國產手機崛起背後,中國又一項技術領先全球,讓蘋果無可奈何
    近年來,國產手機品牌強勢崛起,不僅重奪中國市場的話語權,而且還在全球市場混得風生水起。 根據調研機構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品牌出貨量排行榜顯示,國產手機品牌華為一馬當先,僅次於三星位列世界第二。
  • 擊敗小米和華為,國產手機中的銷量冠軍,一周賣出138萬臺手機
    從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來看,國產手機品牌中,銷量最高的當屬華為和小米,前者在2019年就已經排名全球第二,僅次於三星,後者在2020年三季度擊敗蘋果,躋身全球第三。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國內市場,銷量冠軍卻並非華為、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