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2021-01-10 一詩一文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

《回鄉的路》

文/韓星

回鄉的路

很長很遠

打從當初的離開

已是許多年

從黑黑的頭髮

到頭上染了霜

總想

好好回家呆一段

喝那甜甜的水

品那獨特的茶香

看一看

那夢中的炊煙

遊子的心中

故鄉

是那重複無數遍的夢

是那心中的渴望

是那揮之不去的鄉愁

是那魂牽夢繞的炊煙

一望無垠的綠

猶如一張長長的毯

遮住了前方的路

遮住了遠方的山

遠望

山連著山

前方的路

曲折 遙遠

也許有風雨

也許有冰霜

路漫漫

有誰長相伴

回鄉的路

隨處寫滿了思念

童年

那滿滿記憶的童年

記憶

清晰得猶如在昨天

《家鄉的炊煙》

文/冬雪陽光

翻開泛黃的相冊

每個細碎的日子

遺落在光陰的深處

一抹夕陽銜山

牧童笛聲裡依稀縹緲著炊煙

庭院籬落前

坐賞雲捲雲舒

柴門聞犬吠

鵝鴨水上遊

門前的青石板橋

村頭的那口老井

……

存封於記憶裡

絢麗多彩的田園光陰

已悄然老去

生命的布局裡

再也回不到從前

風情如韻的家鄉炊煙

漸行漸遠

匆匆逝去的時光裡

沾溼了記憶

浸染了流年

童真無邪的回憶

剪不斷綿綿不絕的家鄉思念

仰望晚霞燃起的天空

雲朵

聚攏,又飄散

仿佛家鄉的炊煙

帶著秸稈草屑的煙味

幻作天邊的浮雲

在我的心裡溫情迂迴

《我來看你了》

文/冰

今夜飄著小雪

路上鋪著殘雪

此刻的雪

髒的像塊用舊了的抹布

我扶著夜色

小心翼翼地去看你

我走過一條條街道

寬闊的 質樸的

蜿蜒的 囂張的

我聽到空中聲音飄搖

雪屑追逐打鬧

霓虹燈的嘆息

陪著我一起前行的清風

在默默背誦寫雪的詩句

我走過童年的小木屋

中學苦讀的教室

十八歲初見你的小巷

走過中心廣場孤單單的雕像

我知道

此刻你正在幸福中微笑著

當我敲開門

寫在你臉上的

一定是驚喜和激動

你會泡祁門紅茶給我喝

會端出我愛吃的果脯

桌上那盤怪味花生

我們只是看看

誰也不吃

我們的嘴唇哆嗦著

話卻很少

說上幾句就沉默了

眼神還算清澈

會默默看著彼此

「快八十了

你一定要來看我哦」

這是你臨別時

對我說過的最嚴肅的話

本文為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喜歡的朋友多多轉發喲。

周五 |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文章 | 韓星/冬雪陽光/冰

手寫 | 南門-

圖 | 網絡

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

相關焦點

  • 飽含鄉情 如笛聲般清遠——故鄉的歌
    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也許是你的家鄉,也許是你的嚮往,這裡可能有你苦澀的經歷,也可能有會讓你不由自主露出笑容的美好回憶。
  • 相遇,是一支清遠的笛
    相遇,是一支清遠的笛文:張署老有一個願景,希望在某一天,也能有一段緣: 豔豔的相遇,似一支清遠的笛;深情的凝眸,如水蓮花一般;品茶賦詩,清幽對坐,斂一眉晚霞駐足聽泉;攜手於松柏竹林,流連於清風鳥語。心中的歌是古老的《蒹葭》,所謂伊人,我上下求索。也許是我追尋的腳步遙遙的感應到了她,那天,她終於姍姍地,姍姍地走進了我的視線: 披肩秀髮,連衣素裙 ,纖纖溫婉。驀然的心動是後來和她的詩文往來,在她一行行清新脫俗的方塊字中,一個才氣盈盈的江南才女,就翩翩的、悄無聲息的棲息在了我的心裏面。這不是我朝朝暮暮、風裡雨裡尋尋覓覓的她嗎?
  • 《月亮粑粑》中秋節快樂!
    這首歌最吸引人的是裡面純真的童謠讓人心底暖暖的,還有那幽遠的笛聲直抵心底,勾起在外的遊子們濃濃的鄉愁。讓我不由得想起席慕蓉那句「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是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的我曾用錄音機反覆地播放著這首歌,就為了扒下這首歌裡面的竹笛前奏。二十二年了,幾乎每年中秋都會聽這首《月亮粑粑》。中秋之夜,音樂響起,遠眺窗外,把所以的思念都寄託給音樂,讓音符稀釋濃濃的鄉愁,讓笛聲帶走沉默的問候。二十多年前聽這首歌是品味鄉愁,現在聽更是回憶過往的歲月。回憶自己曾經迷戀過的每一串音符,回味自己青春有憾無悔的夢想。
  • 故鄉在我心裡永遠年輕,而我卻在漂泊中漸漸老去
    我知道那是唯一一輛通往城市的公共汽車回來了,心中總充滿好奇和渴望,因為它通向遠方。後來,哥哥姐姐都被家人送上了那輛車去了遠方,直到最後送我去乘那輛車的時候,我看到了母親臉上的滄桑,家裡的空曠……誰知這一走,就是這麼多年,鄉愁一次次溼了眼眶。回鄉漸愁,往事不堪回首,那曾經豐膄的村莊,已枯瘦在了深處,看看眼前荒草覆蓋的老屋,心裡滿是悲愴。
  •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有一半都是千古名句,值得細細品讀
    但是他的這首《次北固山下》有一半都是千古名句,他也是因這首詩成名,廣泛被人熟知。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名作。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相似之意。「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家書啊怎樣才能寄到洛陽,請將雁兒帶去我深深的思念。詩人乘著帆船緩緩前行,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盼望家書能快一點到達家鄉洛陽。可奈何路途遙遠,只能殷切地期盼能快點到。
  • 總有一絲情愫,在心裡揮之不去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席慕容·《鄉愁》《鄉關何處》作者/餘秋雨(節選)總以為會有一次隆重的彌補,事實上世間的一切都無法彌補,我就潦草地踏上了背井離鄉的長途。
  • 他們是一支業餘合唱團,混聲合唱《故鄉的雲》,令人潸然淚下的美~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1987年春晚,費翔深情的歌聲,不知揉碎了多少遊子的心。
  • 最圓最美的月亮,在故鄉
    讓我驀然聽到小溪的水聲,好像還嗅到了泥土的芳香,聽到母親教我唱月亮童謠的細語聲……哦,我的思緒,我的靈魂,回到了故鄉,正陶醉在故鄉上空泊著的那一輪明月,正陶醉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情畫意之中。
  • 李白的詩與月:回不去的故鄉,就像月亮|周末讀詩
    實際上,「床」在唐代有一個常見義項,就是井欄。而井是一個很親切的生活的地方,大人們白天在井邊絞水洗菜洗衣,孩子們就在一旁玩耍,井邊總有梅子或別的什麼樹。這般情景才天然有趣。在《靜夜思》中,夜深人靜,詩人獨自坐在井欄上。想像這個畫面,是不是感覺更貼合詩中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