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含鄉情 如笛聲般清遠——故鄉的歌

2021-02-07 總有那麼一首歌

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也許是你的家鄉,也許是你的嚮往,這裡可能有你苦澀的經歷,也可能有會讓你不由自主露出笑容的美好回憶。無論身在何處,每每走進這類歌曲,心中珍藏的那份對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謂一瀉千裡。這又是一首歌唱故鄉的歌,由著名詩人席慕容作詞,著名音樂製作人呂學東作曲,新生代蒙古族音樂人金鷹傾情演唱。一起來聆聽這首《故鄉的歌》,感受別樣的思鄉情。

席慕容,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後隨家定居臺灣。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臺北師範藝術科,後又入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她於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詩集《七裡香》,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其銷售成績也十分驚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長的痕跡》,表現她另一種創作的形式,延續新詩溫柔淡泊的風格。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故鄉的歌


作詞:席慕容

作曲:呂學東

演唱:金鷹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鄉愁是一顆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風沙起時 鄉心就起

風沙落時 鄉心卻無處停息

尋覓的雲啊 流浪的鷹

請讓我與你們與你們為侶

長城外草原千裡萬裡

母親說 兒啊

名字只有一個記憶

相關焦點

  •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回鄉的路》文/韓星回鄉的路很長很遠打從當初的離開已是許多年從黑黑的頭髮到頭上染了霜總想好好回家呆一段喝那甜甜的水品那獨特的茶香看一看那夢中的炊煙遊子的心中故鄉路漫漫有誰長相伴回鄉的路隨處寫滿了思念童年那滿滿記憶的童年記憶清晰得猶如在昨天《家鄉的炊煙》文/冬雪陽光翻開泛黃的相冊每個細碎的日子遺落在光陰的深處一抹夕陽銜山牧童笛聲裡依稀縹緲著炊煙
  • 鄉音鄉情丨北楓:把鄉情寫進歌裡
    鄉音鄉情丨北楓:把鄉情寫進歌裡 作者:嚴磊、張銳、陳帥元    編輯:孔笑妍    來源:吉視通客戶端    2020-04-13 10:29
  • 近鄉情更怯,而你是我的故鄉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本是寫作者被流放嶺南的苦悶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但我卻總喜歡解讀為因為有一個人在我心中有份量,以至於快要接近他時,內心膽怯,不敢打聽他的消息。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人,ta是你的故鄉,駐紮在你內心深處。
  • 小提琴演奏《黃昏的故鄉》 濃重的鄉情~
    《黃昏的故鄉》是「臺灣人在海外聽到都要哭的」,許多被列入黑名單的臺灣人二十餘年無法回臺,所以在海外臺灣人的聚會中,《黃昏的故鄉》是最常被吟唱的歌曲。作曲家石青如把這首歌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利用小提琴獨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為深刻地詮釋了臺灣人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陳婧:鄉情在,故鄉不再遙遠
    近年,陳婧常常在加拿大和故鄉之間進行文化交流。2019年第八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於3月31日至4月2日在文昌舉行,陳婧在此間接受了記者採訪。身為加拿大蒙特婁海南同鄉會會長和魁省華裔音樂家協會主席的陳婧,她所創辦的華藝音樂學院,是魁北克省的華人音樂教育學府。事業上的成功,讓陳婧在異國他鄉站穩了腳跟。
  • 震撼與鄉情——虞福來畫室巡禮
    桃花紅梨花白 故鄉數峰青    虞福來畫室裡有排山倒海般震撼心靈的巨幅畫作,也有柔情似水山鄉牧歌般帶著濃濃鄉情的小品。在展出的六十多幅畫作中,小品約佔二分之一。虞福來是地地道道的臨安人,生於斯,長於斯,讀書在斯,作畫在斯,雖然他三十次上黃山,在山上寫生賣畫十年,但最後落葉歸根,還是情寄天目山,家在苕溪邊。所以他熱愛大山,熱愛小河,熱愛鄉親,熱愛土地,熱愛山林。
  • 《文學的故鄉》只有寫不盡的鄉情,沒有能寫盡的故鄉
    《文學的故鄉》:只有寫不盡的鄉情,沒有能寫盡的故鄉故鄉,我們出生的土壤。與它有關的故事,寫不盡。曾經懵懂,想逃離故鄉。後來,歷經千山萬水,重回故地,頓覺踏實。其實心裡裝著它,總在不經意念起,這些念吶,無斷絕。一連幾天,守著電視看《文學的故鄉》。對幾位作家,既熟悉又陌生。
  • 久別故鄉遠,濃濃鄉情夢繞魂牽
    久別故鄉的人,心裡總會有一根敏感的弦,不經意間被眼前熟悉的情景撥動。那種思鄉之情便會如心底流瀉而出的樂曲或激蕩或纏綿,縈繞在心頭的情緒,總是綿綿不斷,揮之不去。我在一個晴好的日子,帶女兒去荷塘賞花。看見孩子們在花間歡鬧玩笑,自然又憶起故鄉童年的情景,於是信口吟出這幾首,大概都不能稱其為詩的絕句,回來以後記下來發給也不年輕的姐妹,兄弟們,不知他們還有印象嗎?其一:轉身回眸望故鄉,童心童樂裡邊藏。迢迢千裡隔山水,夜夜夢回黑龍江。其二:一別故園十餘年,風風雨雨路三千。鄉情悠悠愁難斂,越是陳年越濃釅。
  • 故鄉在我心裡永遠年輕,而我卻在漂泊中漸漸老去
    一個人離開故鄉的時間越久,走得離故鄉越遠,那根叫做鄉愁的弦,就會收得越緊,久了便會在心頭上勒出了一道最深的、也是永遠也去除不了的印痕!對我來說,鄉愁是田埂上的狗尾草,鄉愁是黃昏時的炊煙嫋嫋,鄉愁是村裡大喇叭播放的拉魂腔,鄉愁是母親送兒盼兒在村口……記得小時候,常常在放學回村的路上,聽到一聲汽笛傳來,觸動我兒時的心。
  • 展示深圳鄉情文化的窗口
    作為深圳鄉情文化基地,連日來,深港兩地的相關社團、鄉親紛至沓來,蛇口鄉情館儼然成為了網紅「打卡」點。 蛇口,與香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兩地鄉親血脈相連,鄉音難改,鄉情難捨,鄉土難忘。蛇口鄉情館分主題區、歷史區、人文區三個部分。 主題區引用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講話,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 什麼是清遠?
    什麼是清遠?儘管剛過而立之年,但「清遠」二字,可追溯至南朝,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清遠位置示意。△清遠江畔夜景。粵北大地上,清遠坐落在嶺南山脈南側、北江中遊。山與水共同形塑了這座城市的根脈,人文積澱和多樣文化的碰撞,則為之賦予了靈魂。
  • 笛聲散落一地櫻花——簡評《最後的武士》中的笛聲
    然而,武士們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最終只能如同櫻花般隨風飄落。片中帶著哀泣的笛聲不禁引起了我的關注,曾多次誤認為是簫聲。笛子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即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發音動人、婉回。古人謂"蕩滌之聲",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聲添加在這部影片中可謂意境非凡。
  • 電影《清鳳》聚焦清遠鄉村振興
    清遠市首部助力鄉村振興的影片《清鳳》在英德峰林小鎮舉行新聞發布會焦瑩 攝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 通訊員/嚴華傑)9月12日下午,清遠市首部助力鄉村振興的影片《清鳳》在英德峰林小鎮舉行新聞發布會。
  • 石俊榮鄉土散文集《回不去的故鄉》在西安首發
    12月27日,知名記者、資深媒體人石俊榮的鄉土散文集《回不去的故鄉》首發式在西安舉行。這本鄉土散文集選取了他2005年以來所寫散文中,以農村為題材的作品50多篇,21萬餘字,以及具有濃鬱的鄉村氣息圖片40餘幅,全彩印刷,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
  • 海南日報數字報-鄉情永在,故鄉不再遙遠
    近年的陳婧,不停地往來於加拿大和海南島之間,雖然海南與蒙特婁遠隔千山萬水,但有了陳婧,有了她的社團,鄉情永在,故鄉不再遙遠。
  • 有一首歌,是「信仰般的存在」
    堅守,有苦有累,但總有一批「理想主義者」不畏艱苦、不怕犧牲,把一首歌當作「信仰般的存在」,把一座小島守成了生命中的「第二故鄉」。有一種故鄉,就在心裡。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視角,走近一群人的「第二故鄉」。
  • 這首《故鄉的雲》唱出費翔心聲,坦言愛唱中國歌,對歌迷回報真誠
    這首《故鄉的雲》唱出費翔心聲,坦言愛唱中國歌,對歌迷回報真誠1987年,美籍華裔歌星費翔在廣州黃花崗劇院首次演唱《故鄉的雲》。一曲唱罷,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聽眾們為他歌聲中蘊含火般思鄉戀情感動了。雖然他英文歌也唱得很出色,但他說:「我愛唱中國歌,中國是我的半個祖國。」直到1986年他在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錄製新的一盒歌帶時,在公司製作人的建議下,他才插唱了一首英文歌曲,這使他非常高興,因為他的第一首英文歌曲是回大陸來制的。1986年夏天,也就是他錄製這盒歌帶的時候,費翔實現了他訪問大陸的心願。他和母親一起回到大陸, 他的歌聲響徹中國大陸的大街小巷。
  • 清遠原創版《文明交通歌》,聽過沒?
    清遠公安權威發布關注獲取更多警訊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文明交通歌(原創)紅黃綠燈 伴著雀花 綻放七彩文明交通守護著文明花兒開人人守法從我做起大家一起來蜀黍將擇優刊發@平安清遠 投稿箱:1340541345@qq.com來稿請註明:姓名及聯繫方式來源 丨 清遠交警編輯 丨 阿範、欣之你可能感興趣↓↓↓
  • 純音樂《故鄉的原風景》——悠長深情夢回故裡
    說到故鄉的原風景的創作背景,和自然風景是分不開的,還有另一點,是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禪宗的「自性清淨」說,講究的是最上之禪,從空出有,如蓮花之清淨不染,SOJIRO(即宗次郎先生)在遠離塵囂的環境中,自己製作陶笛,並且進行耕田,種植等農作(他還說過陶笛就是對空氣的耕種)才會有這樣出塵的作品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