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水陳永華:39年傳承老廣味,品牌燒臘年銷過億元!

2021-02-17 裡水公信

周末,冰姨終於盼來外孫到家裡短住,愛孫心切的她晚飯前就會慕名到位於廣州越秀區珠光市場對面的廣達記「斬料」加菜。

「我年輕時就吃這家,我孫當然都認這個老廣味啦。」和冰姨一樣常年幫襯廣達記的廣州街坊還有很多,她們都認準了這個味兒,源自裏水鎮的廣記燒臘

廣州越秀區文德南路89號的廣達記門店是廣東廣記食品生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廣記食品)董事長陳永華在1981年開辦的第一家店鋪,整整39年從未休業過一天,14平米的空間曾創造過一天賣13萬元燒臘的神話。

由於生產越做越大,公司為響應政府部門號召,搬入了裡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目前該公司日產量約4噸含34種類燒臘。「做好食品,做良心食品」這是陳永華的生意經,他從白手起家到目前年銷過億,堅持精益求精、誠信經營、細水長流、做良心食品,讓廣記食品成為廣府燒臘的優秀傳承者 ,讓裡水燒臘成為街坊公認的地道老廣味。

每天凌晨和下午的2點到5點,是廣記食品加工廠最繁忙的時候。宰、燙、皮水、風乾等等,這都是為了最後的燒製作準備,然而,在噴香四溢的車間裡,最神秘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並不是火熱的燒制區,而是最冷清的那一池滷汁,它決定著燒臘的成敗,至今只有陳永華一人知道配方。

時間倒回到1981年,18歲的陳永華高中畢業白手起家做起小本生意,在田間地頭賣雪糕,讓他攢下一些家底。後在親戚的介紹下,去廣州大酒樓的後廚學了三天燒臘製作,回來便在自家挖了地窖,架起一米八的高柴,自己研製配料,凌晨燒制,清晨便騎著單車跑到廣州去賣。

「買的人多賣的人少,很快就賣光了。」陳永華回憶,明火燒制的乳豬很好賣,第一個月就賺了60塊,雖然辛苦但是相比在工地打工的叔叔多賺了幾倍的錢,他心裡是美滋滋的,於是陳永華在廣州越秀區租下了一家14平米的門店,決心將這門生意長久做下去。

很快,自行車換了摩託車,摩託車換了小貨車,生意越做越大。同時,陳永華也在不斷優化調料配方。「要用的調料我都是自己去買的,也從不在一家店買全。」陳永華透露,目前廣記燒臘要用到的滷汁來自25味調料,至今都是由他親自採購,為了防止有人偷師,他會分批在不同廠家購買,且購買量會大於使用量,常常讓想要效仿的同行摸不著頭腦。追求盡善盡美的陳永華,也曾為了一味料頻繁飛往越南的市場購買。

精益求精的品質奠定了廣記燒臘的江湖地位,無論是味道還是出貨量,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廣記食品的燒臘都是首屈一指的,一度影響著本地燒臘的價格波動。現如今,他合作客戶有:連鎖生鮮超市——廣州市錢大媽農產品有限公司、恆大品宴餐飲有限公司、多個政府、機關飯堂、高鐵廣州南站等,供應客戶門店約400家,這些熟食每天都從加工中心源源不斷運往各地。 

陳永華的燒臘事業順風順水,勤奮加上良心經營讓他賺得盆滿缽滿,然而1994年,這份幸運戛然而止,一場豬瘟讓他虧損300萬。

「我不想再用公社的死豬了。」陳永華說,以前公社的豬只有死了才能拿來吃,但是這一點一直讓他良心上不舒服。1985年,陳永華咬牙花了6.8萬買了一輛飛鷹牌小貨車,決定去湖南拉活豬。

很快,來往湖南採購活豬也無法滿足廣記食品的使用量,1994年,他決定自己開養殖場。養殖場就建在裡水,有上百畝,最高峰的時候有6000頭豬,不僅可以自用還能對外出售。

誰料養殖場第一年就遇上一場突如其來的豬瘟,上千頭豬無一倖免。情急之下,他找到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和華南農業大學的教授,在得知教授也在研究這方面的課題時,主動將自己的養殖場作為團隊的科研基地。

教授帶著學生、設備和先進的儀器進駐了陳永華的養殖場。高中畢業的陳永華每天都要去現場和教授討論進度,了解科學養殖的知識,不僅如此,他還投入200萬作為科研經費,專項攻破豬瘟。

1996年,項目結題,養殖場得救了,陳永華第一次真正嘗試到科學的魅力。在隨後的二十幾年中,陳永華不斷用科技為良心食品保駕護航,其中最讓他得意的是工廠裡的消毒系統。

2015年,南海食藥監局在全省首創《南海燒臘》聯盟標準,而廣記食品早已在標準之上,工廠採用全中央淨水設備過濾,使生產用水達到直飲標準,遠高於行業標準;中央消毒系統每天定時2次消毒,保障食品安全;工廠有100多支攝像頭,24小時與食藥監局連網,這些攝像頭遍布工廠每個角落,車間生產環節全部透明化,實現了陽光車間。

2018年,廣記食品響應南海創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範區號召,給每一份燒臘裝上了一道「放心鎖」,通過二維碼就可以為燒臘熟食溯源,吃的放心,吃的安心,這也讓廣記食品得到了更多食客的青睞。 

如今廣記燒臘不僅供應佛山本地,也是廣州地區燒臘的一大來源,主要銷往廣州荔灣、海珠、白雲、花都等地區,廣記燒臘正在布局燒臘外省銷售,不久廣記燒臘將可覆蓋到深圳、珠海等廣東周邊城市,通過半成品生產配送甚至能使燒臘在北京、上海等北方城市發揚光大。

走進裡水新興路的廣達記燒臘快餐店,備料區明廚亮灶,一字排開的6臺小型燒爐十分醒目,透過玻璃窗可見燒鴨、燒鵝、叉燒在火紅的電爐中旋轉,熱騰騰香噴噴的炙烤味撲鼻而來,讓人食指大動。

這就是陳永華自創的標準化燒爐,爐子上有一塊觸摸顯示屏,根據不同的食材分別設有不同的程序,備料員只需將半成品掛入燒爐,按照不同的食材啟動相應程序即可,燒制好後燒爐會發出提醒聲音,他戲稱之為「傻瓜式爐」。

「這些半成品重量上下只能差100克。」陳永華介紹,統一半成品的規格是標準化的第一步,其次是控制好不同食材的溫度。對於顧客來說,現燒即售可以品嘗到燒臘剛出爐的最佳口味,全冷鏈配送和「明火」淬鍊也保證了食品安全;對於商家來說,不再需要提前一天向燒臘工廠訂貨,只需根據客流量提前一小時燒制即可,真正按需燒制,保證成品不隔夜,餐餐新鮮,也避免了被燒臘師傅技術左右口味的窘況。

當下,陳永華正在籌劃建設永華大廈,未來這將是佛山唯一一家以燒臘為主題的體驗式酒樓。客人一進店,迎面是一面70米長的透明玻璃,內有60個燒臘爐一字排開,各式燒臘標上序號供客人挑選,選好的原材料則會在客人的全程見證下現燒現吃。

為了不斷擦亮廣記燒臘品牌,2019年6月,陳永華新註冊了廣東廣記食品生產有限公司,自此廣記的招牌將烙印在廣記食品的所有半成品包裝上,並分銷到全國各個加盟商手中。在那裡,廣記燒臘將經歷最後一輪烹製——明火燒烤,並以最脆嫩可口的味道呈現在全國人民的餐桌上。

相關焦點

  • 傳承三代的燒臘世家,全場最佳卻是脆皮炸大腸
    據說這裡有著老一輩最喜歡的味道於是我們決定替廣大粉絲品嘗下這股老廣味(才不是因為自己想吃)不過牆上的花窗式瓷磚、簡單粗暴的紅紙標語,還是亮出了它的粵字身份證原來它曾是一間開在南村路的燒臘檔,縱橫市二宮30年,但由於南村路拆遷,11年時帶著街坊們的遺憾結業了
  • 在北京三十年的灣仔廚師,把港味燒臘做到了極致
    都有燒臘的身影。,取材俯拾即是,鏡頭裡也不吝展現,情節對話裡提起,也理所當然。、燒肉、叉燒……包裹了無數故事裡的人間煙火氣。我們採訪祥哥,才知它和白切雞做法類似,用很小的火控制在一定溫度,將開未開的水慢煮
  • 熊口燒臘-小年燒臘
    潛江非遺 | 熊口燒臘-小年燒臘 熊口燒臘是潛江熊口地區流傳的傳統滷菜製作技藝。外表金紅鮮亮,衣脆肉嫩,色澤鮮明,甘香可口,口感獨特,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具有代表性的有熊口小年燒臘品牌。
  • 盤點10大在華最牛韓妝品牌 哪幾個年銷超10億
    韓國很多品牌在中國市場都做得不錯,甚至比其在韓國本土市場做得體量還大,咱們幹嘛要買幾張機票跑去韓國買?最牛的、最大的韓國品牌都來中國了,有的甚至在中國市場混跡多年。可在中國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韓國品牌到底有哪些呢?在中國百貨做得最好的韓國品牌是雪花秀嗎?在CS渠道混得最開的韓國品牌又是誰?最大的專營店品牌又是誰?
  • 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原型就是開臺首臣陳永華
    孔廟對面的小巷裡,還有座永華宮。但永華宮主祀的並非陳永華,而是廣澤尊王。匾額上寫著「陳永華參軍首建廣澤尊王臺灣祖廟 全臺開基」。廣澤尊王又稱郭聖王,祖廟在南安詩山鳳山寺,是南安人最信仰的地方神靈,據說這尊神像是1662年陳永華從鳳山寺請來臺灣的,為紀念他的貢獻,廟方將廟名改為「永華宮」。
  • 素野:一個年銷10億護膚品牌的雲集崛起路
    素野和瑩特麗等優質供應商的合作,一直延續到了2015年5月肖尚略創立雲集後。合作的產品類別除了面膜,更是擴大到了水光安瓶、卸妝膏等更多品類,並在雲集創造一個個單日銷量千萬級、銷售額億元級的爆款紀錄。創立了「素野」品牌的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從主打面膜到覆蓋多品類,從「淘品牌」起步到在社交電商獲得爆發式成長,素野十年磨一劍,成長為年銷售10億元的護膚品牌。
  • 佛羅倫斯的150年經典傳承,義大利銷量NO.1的玫瑰水
    被稱為義大利古老玫瑰水,  150年經典美麗傳承,  義大利銷量NO.1的玫瑰水。  人家說了,這是去義大利旅行的必買物品之一!300ml的大瓶裝,2瓶只要96元,划算到沒朋友! 補水、保溼、潔淨皮膚、抗過敏、抗衰老、消除疲勞,是夏季補水保溼的一把好手!敏感肌也能使用。
  • 燒臘:近20年過去了,新加坡版還是比港版叉燒包差了那麼一點
    昨天寫八仙飯店人肉叉燒包的文章,有網友留言提到了新加坡版的電影叫燒臘。今天特意去搜了一下,是由新加坡本地導演羅勝執導的女性復仇三部曲之二,豆瓣僅有3.6的評分,三部曲之一的靚湯也不過4.2,可以說這樣的成績很不理想。
  • 紐約42年老字號"喜喜燒臘"重開啦!碟頭飯請你免費吃!
    比如這家:在唐人街開了42年的喜喜燒臘飯店,今年就由於疫情和租約到期,遺憾關閉了。多少人心中不舍啊!喜喜燒臘重開啦!慶幸新老闆接過了這家老字號的接力棒,重金聘請了經驗豐富的粵菜師傅,在原地址全新重開!喜喜燒臘的招牌-廣式燒豬,乳豬等經典燒臘統統回歸,還增加了不少新菜,琵琶鴨,燒雞等等,口味地道,令人讚不絕口!
  • 拼多多上的「另類學霸」:搶佔戶外照明新市場年銷過億元走上新品牌...
    結果,2019年初,他們經營的好明居太陽能燈飾(以下簡稱好明居)登陸拼多多後,易國華看著銷售數字從每月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再到幾千萬元,先是有點懵,接著激動、興奮,最後開始憧憬,「未來,我們能做成一個品牌嗎?」好明居在拼多多嶄露頭角是因為一款太陽能燈。它能懸掛在村口、門外、院子裡、操場上等各種地方,亮度適宜、節能環保。「疫情之前,我們一個月賣一千多萬元。
  • 拼多多上的"另類學霸":搶佔戶外照明新市場 年銷過億元走上新品牌...
    結果,2019年初,他們經營的好明居太陽能燈飾(以下簡稱好明居)登陸拼多多後,易國華看著銷售數字從每月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再到幾千萬元,先是有點懵,接著激動、興奮,最後開始憧憬,"未來,我們能做成一個品牌嗎?"好明居在拼多多嶄露頭角是因為一款太陽能燈。它能懸掛在村口、門外、院子裡、操場上等各種地方,亮度適宜、節能環保。"疫情之前,我們一個月賣一千多萬元。
  • 服務海外品牌入華 跨境電商「你好世界」獲過億元B輪融資
    原標題:服務海外品牌入華,跨境電商「你好世界」獲過億元B輪融資   跨境電商「你好世界」近日完成由廣發乾和領投,創鈺投資、慧泉投資跟投的過億元B輪融資。
  • 拼多多上的「另類學霸」:搶佔戶外照明新市場 年銷過億元走上新...
    而好明居卻逆勢而上30%,今年在拼多多上的銷售額預計突破1.3億元。2020年10月,好明居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希望趁著「外貿企業在國內學做電商」的時間窗口,加速品牌培育,加固競爭壁壘。「太陽能燈的早期消費者主要集中於下沉市場,但今年以來,很多高端人群也開始將之作為庭院燈。
  • 揭秘|你知道那些年抗擊寶潔的10大國產洗髮水品牌都是誰嗎?
    要說中國本土品牌最輝煌的時候,絕大多數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是2000年-2005年前後。這個在外資品牌還沒進駐中國就已經成為名牌的品牌,最終慢慢地越來越小眾化。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4年蜂花在中國洗髮水市場所佔份額僅為0.1%,排在企業排名第11位。但相比之下,蜂花好歹還有點份額,其他大部分品牌乾脆被納入了「其他」裡。要說通過價格錯位發展起來的本土品牌,最典型的莫過於拉芳。拉芳是潮汕系洗髮水企業中的代表,也是今天中國最大的洗髮水企業。
  • 沒有燒臘的日子,廣東人一天也不願意過
    但既然能成為標配,早茶,糖水和燒臘,就真的是廣東人生活中離不開的部分。 接著之前講過的早茶,糖水,今天我們來好好聊聊燒臘。 而廣式的燒臘,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民間吃法,也是廣東的一個傳統性質的名菜。它從臘肉的方式中慢慢開始延展,然後成為獨特的一派。 在南北朝時期,賈思勰就在《齊民要述》裡記述了「灸豚法」(烤乳豬)的方法。而唐宋時期廣州是中國重要的通商口岸,因此會有比較多的外國人,當時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就將一些肉類灌腸帶到中國來。
  • 這家餐廳在雪梨Chinatown默默守了39年,西人華人都對它痴迷得不行,每天大排長龍,沒有吃過你都不算是真正的雪梨人!
    你一定也路過過,甚至你曾是隊伍中的一員,吃過那圓滾滾酥燙軟糯的帝皇餅!可你不一定曉得,這小小的窗口,這份小巧而溫熱的美味,實際上是來自已經在唐人街屹立39載的皇冠酒樓。成立自1979年的皇冠酒樓,在唐人街的入口一站就是39年,整個唐人街上同期開店的商家堅持到現在的,也只剩這一家了!
  • 2020年中國智能馬桶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行業TOP10品牌集中...
    近年來,我國智能馬桶(蓋)一體機市場零售額及零售量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智能馬桶(蓋)一體機市場零售額為10.2億元,零售量為30.1萬臺。2020年上半年,我國智能馬桶(蓋)一體機市場在銷品牌數量為258個,在銷機型1257個。行業Top10品牌集中度為54%。
  • 香港「人肉燒臘」事件,老闆娘被小三殺害,做成燒臘出售…
    33歲正宮發現老公和自家燒臘店的分店老闆娘暗通款曲,就要把小三趕出門,沒想到小三懷恨在心,竟狠心勒死正宮後帶回燒臘店,開始烘烤塗醬,切成燒臘肉賣出,不少顧客都不知自己傻傻吃下人肉。大埔寶湖花園炸屍案發生於1993年7月5日,坊間又叫燒臘店東主炸屍案。
  • 水檳榔研、產、銷一體,打造綠色生態產業鏈
    水檳榔斥巨資進行科研,打造「科技檳榔」 深圳市水檳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新科技為本的研髮型企業,在成立之初就與中科院開展了合作,設立了「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建成了「CNAS國家級檢測實驗室」,並擁有一支數十人的研發團隊,每年投入過億元。
  • 被忽視的巨頭,北大才子靠「殺豬」成名,飲料年銷25億衝刺IPO
    數據顯示,天地壹號從2015年掛牌新三板以來,營收、淨利潤已經實現了四連增。2016年-2019年,天地壹號營收分別為13.90億元、16.84億元、21.12億元、25.8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0億元、2.86億元、3.44億元、4.00億元。另外在2015年至2020年,天地壹號共進行10次分紅,總分紅金額近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