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0大在華最牛韓妝品牌 哪幾個年銷超10億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韓國很多品牌在中國市場都做得不錯,甚至比其在韓國本土市場做得體量還大,咱們幹嘛要買幾張機票跑去韓國買?最牛的、最大的韓國品牌都來中國了,有的甚至在中國市場混跡多年。

可在中國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韓國品牌到底有哪些呢?在中國百貨做得最好的韓國品牌是雪花秀嗎?在CS渠道混得最開的韓國品牌又是誰?最大的專營店品牌又是誰?

中國市場到底給了它們什麼樣的土壤,讓這些牌子這般瘋長?

1.蘭芝:中國百貨渠道第一韓國品牌

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百貨渠道裡,最牛的韓國品牌是誰?

蘭芝!

根據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2015年蘭芝在中國百貨渠道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9%,在所有百貨品牌中排名第7,較2014年同期增長2個名次;同時,蘭芝也是唯一上榜的韓國品牌。

現在就能和其他國際大牌比肩了,可是如果2002年,蘭芝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選擇和已經在中國市場混跡多年的「西方列強」們硬碰硬,很有可能,蘭芝在中國市場無法做到今天的局面。

2002年,蘭芝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曾委託尼爾森做市場分析,但結論卻是蘭芝進入中國市場,一定會失敗。

不過,蘭芝卻成功,靠的是不用洗的「睡眠面膜」這一首創新品,從被巨頭切割得差不多的市場邊緣進行突圍,靠單一品牌和細分產品強行撬開了市場。在2011年,蘭芝睡眠面膜佔了其海外銷售額的70%,共售出200萬瓶。

其後蘭芝也走的是靠新品類切入市場的路線,例如2008年蘭芝推出的全球首款圖章式BB霜,獲得市場成功的同時還引得其他大牌競相模仿。

除了強有力的單品之外,蘭芝也是最受益於「韓劇」效應的韓國品牌。2004年,韓星全智賢成為蘭芝的代言人,在2013年底,全智賢主演的《來自星星的你》風靡全中國。蘭芝的口紅也隨之走紅,許多消費者甚至直接到門店中要求購買全智賢同款口紅。而蘭芝的另一位代言人宋慧喬主演的《太陽的後裔》,又讓蘭芝火了一把。

有意思的是,直到現在,蘭芝在線下都只走百貨這一單一渠道,目前看來成績還是不錯的。據愛茉莉太平洋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一季度財報顯示,蘭芝、艾諾碧、夢妝代表的高端品牌部門收入按年下滑3.2%,至2823億韓元。

2.謎尚:性價比是不變的王道

在你的心目中,一盒BB霜應該賣多少錢?歐美大牌一盒BB霜能賣到400多元,而在同一家代工廠生產的謎尚給出的答案卻是88元,而這一定價足以攪動這個最熱門的品類,至今謎尚的BB霜產品都是這一品類中的佼佼者。根據維恩諮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謎尚的BB霜產品在線上渠道的銷量一直排名第一,薄利多銷給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帶來的高銷量可見一斑。

其實,薄利多銷、高性價比的銷售模式是謎尚母公司AbleC&C創始人徐永筆在創業之初就一直貫徹的品牌理念,謎尚品牌最初就是靠14元一支的平價睫毛膏成為韓國市場最大的睫毛膏品牌,並以此為基礎在韓國率先開創了單品牌專營店的銷售模式。

單品牌專營店的模式在中國試用嗎?

2006年1月謎尚就在中國大連開出了第一家單品牌店,直到2009年謎尚在中國市場都是以單品牌專營店的模式運營,但增長速度十分緩慢。2009年謎尚在中國市場開啟多渠道運營模式,全面進軍百貨、屈臣氏和CS渠道。到2014年年底,謎尚在中國市場開出了132家單品牌店和209家專櫃,並布局了400家CS網點,年銷售額達到了4.9億元。

為什麼沒有看到屈臣氏的名字?

屈臣氏是謎尚在當時沒有玩好的一個渠道。謎尚跟屈臣氏的渠道對接工作主要交由品牌各區域代理商負責,由於屈臣氏結帳期過長,以致代理商面臨資金周轉壓力;其次,屈臣氏更加偏愛廣告品牌,而謎尚這種從不打電視廣告的品牌則更多地需要靠引導式和顧問式進行產品銷售,而這種模式對於走低毛利路線的謎尚來說並不合適。最終謎尚選擇退出屈臣氏渠道。

不過,在2015年年底,謎尚已經重回屈臣氏,用主打的紅BB等產品再次贏回這個渠道。除屈臣氏外,謎尚在當時已經進入了國內200多家萬寧門店。看來,在中國的多渠道之路,謎尚會走得更徹底。

3.VOV:要做中國市場第一彩妝品牌?

來自韓國的VOV雖然只有40多年的歷史,但其品牌操盤手徐德源曾透露,在2008年左右VOV在韓國彩妝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了30%,是當時韓國最大的彩妝品牌。

這樣一個品牌,早在1998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但在2007年與廣州莉都合作前一直走的是流通渠道,並沒達到品牌本身設立的目標。在與廣州莉都合作期間,VOV正式走入了CS渠道,並在4年的時間裡覆蓋了全國1500家化妝品店網點。

與此同時,VOV在中國內地呈現爆發式增長。曾有專家估計,VOV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最好的時候,能衝進彩妝品牌的前十名。雖然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懷疑,但對VOV當年掀起的韓妝影響力均表示認同。VOV在年輕消費者群體中產生了巨大的品牌號召力,一度成了韓妝潮流的代表品牌之一。

2011年,VOV品牌被LG生活健康收購,而品牌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了適應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2011年VOV選擇與武漢利標和天華合作。而當時VOV定下的目標是成為中國市場第一的彩妝品牌。當時,VOV已經開始拓展百貨、屈臣氏、莎莎等新渠道。

2015年VOV在中國市場針對各個渠道開發了針對性的視覺營銷系統,韓國LG生活健康海外銷售部的張東昊曾表示,VOV不僅將開發中國專供產品,同時將強化新型渠道,重點開拓CS渠道。從區域看,江蘇、浙江、四川、湖北等區域被列為重點市場。

為了更好的服務日益增多的零售網點,張東昊也表示,總公司將全年持續支援中國培訓,同時配以在韓國的全球培訓活動。「我們將會集中資源開拓中國市場,今年保守目標是實現160%的增長。」

4.蝶妝:從百貨劈腿到CS渠道

我們都知道,LG生活健康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是牙膏品牌竹鹽,而LG生活健康真正打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個化妝品品牌卻是蝶妝。

1994年,蝶妝進入中國。最初進入中國時蝶妝定位於中高端百貨,而當時有競爭力的品牌不多,外資品牌很容易打開市場,蝶妝搶佔了先機。據相關人士透露「最高峰的時候,蝶妝出貨7億元。」而當時LG生活健康在中國全年的整體出貨額為11億元。2004年到2006年是蝶妝品牌最繁榮的時期,專櫃數量一度攀升至1100多家。蝶妝在當時的勢頭不比現在的巴黎歐萊雅差。而2007年,卻成為蝶妝在中國命運的轉折點。

2007年由韓國LG總部派遣的中國區新負責人走馬上任,讓正處於高速發展的蝶妝遭遇巨變。在中國市場沉澱了十年的蝶妝品牌,一夜之間全部更換櫃檯形象,這也成為蝶妝衰退的導火線。到2009年,蝶妝在全國百貨網點的數量減少到470家,其中接近三分之一處於虧損狀態。

沒成想,韓國總部又幹了一件不算靠譜的事情:2009年為了扭轉頹勢,韓國總部重新空降了中國區負責人。新來的韓國負責人判斷,只需要關掉虧損的網點,剩下的網點就能盈利。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關掉30%網點,蝶妝又出現了新的虧損網點。

百貨持續虧損,蝶妝卻在專營店找到了出路:當時百貨代理商不斷向專營店渠道放貨,專營店渠道對蝶妝有著很高需求。

這個現象似乎啟發了LG生活健康,他們決定「革蝶妝原有渠道的命」,把蝶妝的核心渠道定位於專營店,大範圍縮減百貨和超市的網點。另一方面,蝶妝去繁化簡,整合蔻睿哲、慧娜和曼麗妃絲柔三大系列集體進駐專營店。

但專營店渠道店主不僅僅需要名品,還需要利潤。有名氣沒利潤的品牌店主只會陳列,不會主推。因此,蝶妝也重新調整了利潤分配方式,在當年以4.2折的價格發代理商,5.5折發專營店。

從團隊到品牌,從渠道到利潤分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投入後,按照本土品牌的做法,一般應該開始迅速要求回款盈利了。在LG總部支持和蝶妝品牌運營團隊的努力下,曾經陷入低谷的蝶妝逐漸有了起色。2012年出貨額同比往年增長177%,2013年更是同比增長210%。據介紹,2013年蝶妝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53家代理商,1600多家網點。蝶妝在2015年仍保持了167%的業績年增長。

5.夢妝:我最會玩CS渠道

品牌中國化一直是外資品牌頭疼的問題,其中渠道中國化更是難倒了一片外資品牌。同樣是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品牌,蘭芝到現在都只覆蓋了百貨和電商渠道,而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夢妝一開始就盯上了CS渠道,作為高端品牌的夢妝,在進入各大百貨和絲芙蘭的同時,也向化妝品專營店伸出了橄欖枝。

相關資料顯示,在進入中國市場短短6年後的2011年,夢妝已經打通了650家百貨渠道並進入了2200家化妝品店,其渠道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

雖然在2014年,夢妝在化妝品店的網點數量下降到了1674家,但夢妝依舊在化妝品店渠道成績斐然,合肥美林美連妝鎖機構創始人武清林就曾透露,在美林美妝的外資品牌陣營中銷售前三的品牌是巴黎歐萊雅、夢妝以及玉蘭油。

由此可以看出,相對其他日、韓系品牌,夢妝在CS渠道的適應能力更強;而相對於歐美品牌,作為後起之秀的夢妝似乎獲得了更快的成長速度。

能在CS渠道取得這樣的成績,某種方面來說,源於它對這個渠道的重視。例如在2014年年末,在化妝品店網點數下降的前提下,夢妝加大對化妝品店的扶持力度,並首次把出貨折扣從7.2折下調到6折,另一方面,為確保有效地提升單品的貢獻率,夢妝調整了整個產品線,把原本100多個SKU壓縮至75個。

種種跡象表面,這個外資的高端品牌主動讓利給零售商,向化妝品店示好,這也是適應CS渠道的過程。不過網點數下滑,也在某種層面上說明夢妝還不完全了解化妝品店渠道的遊戲規則和真正的渠道需求。看來外資品牌在化妝品店渠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6.伊蒂之屋:跟代理商搞出恩怨情仇

要說在中國市場CS渠道哪個韓國品牌當年最牛,愛麗一定是熱門選手。作為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品牌,愛麗進入中國市場已有20餘年的時間,多年以來一直深耕中國大陸市場。愛麗的一位省代透露,愛麗在中國的銷售額曾一度達到10億元,並在專營店渠道成績斐然。

愛麗原名叫奧斯卡,後來被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收購。1991年,奧斯卡以中國總代的模式進入中國市場,三年後改名為愛麗。一開始愛麗是做流通品的,2006年之後才向終端品牌轉型,一直以彩妝的銷售為主。

經過多年深耕,愛麗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日趨成熟,一度成為CS渠道選擇彩妝品類時必選的外資彩妝品牌,與美寶蓮地位同等重要。可見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之大。

等等,我們不是在說伊蒂之屋麼?這其中的關係,錯綜複雜,品觀君簡單梳理一下脈絡。

早前在韓國,愛麗也沒有專門的單品牌店,直到2005年,愛麗才在韓國開出單品牌店,賣彩妝、護膚以及面膜。而2013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將單品牌店形式的ETUDE HOUSE引進中國市場,取名為「伊蒂之屋」。據了解,該品牌已經被中國總代註冊了商標,所以取名為了伊蒂之屋。

於是,中國市場就出現了兩個「愛麗」,一個是由中國代理運營的愛麗,另一個是由愛茉莉太平洋直營的伊蒂之屋。

後來的事情搞得越來越複雜,總代權到期後,愛麗的中國總代自創了一個「愛麗公主屋」品牌,該品牌還亮相了今年5月的上海美博會。

而伊蒂之屋是「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5大國際品牌中唯一的彩妝品牌」,官網顯示其在韓國有600家專賣店,在全球15個國家有200家專賣店。在中國官網上,可以查詢到的伊蒂之屋實體門店有40家。

7.悅詩風吟:最受中國人歡迎的韓國品牌

你要問中國年輕消費者她們最喜歡的韓國品牌是誰,得到最多的答案可能是悅詩風吟。在2015年百度搜索指數排名中,悅詩風吟成為被搜索得最多的化妝品品牌,比科顏氏、雅詩蘭黛都多。618年中大促期間,天貓也公布了最受粉絲歡迎的日韓品牌,結果悅詩風吟位居第一。

悅詩風吟在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單品牌店的模板。比如其在上海南京路開設的全球旗艦店,就以富有場景感、新鮮有趣和生活化而聞名於業界,被視為未來化妝品實體零售的一大方向。據我們了解,悅詩風吟2015年中國市場擁有200家單品牌店鋪,營業額超過10億元,A類單店年銷超過800萬元。

可能你不知道,這樣一個極具典型性的韓國品牌,已經是第二次進入中國。在2004年,悅詩風吟就以百貨專櫃的形式首次登陸中國市場,但在2年後便全部撤櫃。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悅詩風吟的失敗除開本身市場戰略的問題,更多原因在於「進入時機不對」。

6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悅詩風吟殺了個回馬槍,以單品牌店的形式重回中國市場,並將品牌定價從高端調至更低。形象代言人找的都是韓國小鮮肉,包裝又極為小清新,店內環境舒適自然……

於是,你就看到了今天悅詩風吟的成就。

8.菲詩小鋪:韓國單品牌店第一

LG生活健康旗下的菲詩小鋪在中國市場近年來並不如悅詩風吟的勢頭那麼猛。如果說悅詩風吟像是班級裡的班長,菲詩小鋪就更像是學習委員,學習成績拔尖,但沒有出頭。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悅詩風吟雖然是中國的韓系單品牌店第一,但菲詩小鋪更早就以單品牌店的定位進來了。而且,菲詩小鋪在韓國的銷售額是比悅詩風吟稍勝一籌的。

數據顯示,2015年,菲詩小鋪以6291億元韓幣(折合人民幣35.36億元)銷售額繼續蟬聯韓國單品牌店榜首之位;悅詩風吟則以5921億元韓幣(折合人民幣33.28億元)位居其次。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菲詩小鋪在全球35個國家擁有3000多家店鋪。其中,韓國1208家,海外市場1792家,中國、東南亞和美洲都是其重點海外市場。

據了解,菲詩小鋪自2006年進入中國,一度業績優秀。但後來因雙代理機制(之前菲詩小鋪在中國有兩家總代理商)、竄貨假貨等情況導致業績下滑。2013年9月,菲詩小鋪結束雙代理機制,並於2014年1月全面收回中國大陸經營權,並提出在中國開設1000家單品牌專賣店的目標。

截至今年3月,在中國擁有357家店鋪。不過,其中絕大多數是代理商的加盟店,直營店僅67家。而從4月開始,菲詩小鋪正著力在中國全面推廣與悅詩風吟進行區隔的第5代店鋪。

猜想一下,要是菲詩小鋪不是因為當年代理的問題,這個韓國單品牌店之王是不是也可能會成為中國市場的韓系單品牌店第一呢?Just kidding!

9.Whoo後:在中國高端市場坐上火箭

前文已經提到,韓國中、高端品牌在中國百貨渠道所佔的市場份額正在加大。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蘭芝都快殺到中國百貨前5品牌的位置了,韓國第二大的化妝品企業LG生活健康怎麼可能坐視不管?

後在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一直談不上什麼火熱,直到國母彭麗媛愛用後品牌的消息不脛而走。數據顯示,2014年後在中國內地的零售額超過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了100%(大陸143%、臺灣25%、香港257%)。

根據韓國關稅廳發布的數據資料顯示,後品牌獲得了2015年免稅店品牌銷售一,雪花秀排在第二,可見中國人去了韓國還是非常熱衷於買後。

在三天以前,LG生活健康正式發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今年上半年,LG生活健康業績迎來新高,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中國市場,得益於奢侈品牌後。

財報顯示,LG生活健康第二季度營收的主要增長點來自於包括後和蘇秘37°等在內的奢侈化妝品業務,銷售增長同比高達56%。

其中,後品牌第二季度銷售額增長同比高達66%,達到3155億韓元,約合18.5億元人民幣。當然,LG生活健康認為,後品牌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中國市場。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後在中國百貨商場的專櫃數達到140個。

你知道麼,在中國市場,要是後的單櫃月銷低於20萬,是會被關閉的。為了面子。

10.美迪惠爾:中國最暢銷的韓國面膜

在中國市場線上渠道,哪個韓國品牌的面膜賣得最好?

韓國L&P公司旗下的美迪惠爾(原可萊絲)!

中國的君聯資本於2014年投資了這家企業,當時被投資時它實現了1000萬美元的利潤,而2016年其利潤額很可能飆升至9000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超過5個億。

美迪惠爾不僅是韓國最為暢銷的面膜品牌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眾多年輕女性消費者青睞的面膜品牌,特別是海淘族。

君聯資本的負責人爆料稱,80%的美迪惠爾面膜都賣給了中國人。另外,根據網絡零售市場研究機構維恩諮詢對包括淘寶、天貓、京東在內的16家電商網站的數據監測顯示,美迪惠爾以超3.3億元的銷售額排名2015年面膜網絡零售市場的第3位,僅次於御泥坊和美即。

2015年,L&P特別為中國消費者開通了美迪惠爾中文官網。中文官網所有商品與韓國官網同步,全部韓國直郵到家。

對於美迪惠爾,可能有些人還感到陌生。由於兩個品牌包裝酷似,中國消費者並不清楚麗得姿和美迪惠爾的關係,更搞不懂可萊絲和麗得姿的關係,並誤以為麗得姿就是原來的可萊絲。其實,美迪惠爾就是可萊絲。

其中的關係其實非常複雜,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大概是L&P公司在2009年研發了可萊絲面膜,隨後與Leaders公司(麗得姿的母公司)籤訂了三年合作協議,Leaders母公司可以在韓國和國外銷售可萊絲面膜。合作期間,Leaders和三星L&S合併了,然後Leaders就推出了外包裝酷似可萊絲的麗得姿面膜。

而2012年,L&P把可萊絲改名成美迪惠爾了。你問為什麼改名字?聽說韓國面膜品牌改名字換包裝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品觀君為什麼聯想到了微商……

給品觀君媳婦兒科普了一番之後,媳婦兒毅然決定不去韓國了,把省下來的機票錢去買幾套好的韓國貨……

品觀君隱約覺得,走過最長的路,是媳婦兒的套路。

(來源:品觀網 作者:陳龍 龔雲)

相關焦點

  • 美國最牛10大化妝品企業排行 竟沒有年銷<100億的
    前一陣子,記者盤點了法國10大化妝品企業,發現法國的化妝品產業是真的很牛,並提出了化妝品全球四強「歐美日韓」應該更名「法美日韓」才合理。那麼,法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化妝品王國嗎?而美國的10大化妝品企業規模情況:法國10大化妝品企業有9家比中國第一更大;而美國10大化妝品企業,就沒有化妝品業務年銷售規模小於100億元的!
  • 2020年,韓妝殺回來了?
    有著濃重韓妝標籤的Whoo後,記憶中早已隨著「韓流」退潮在我們視野裡消失了多年。然而今年,這個主打中高端護膚市場的品牌頻頻出現在天貓雙十一、618美妝TOP10榜單中。今年,Whoo後的「天氣丹花獻禮盒」還成為了史上首個破10億GMV(成交總額)的單品。
  • 【2015bntworld韓妝10大年末企劃6】繼韓妝之後的新文化——韓潮
    另外,很多化妝品品牌還會定期對中國、泰國當地的顧客進行調查,以開發出更多的產品,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憑藉著這種戰略,雪花秀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各國顧客最喜愛的化妝品品牌之一。在泰國,利用當紅明星為韓國化妝品牌做宣傳,也是品牌能大賣的成功戰略。
  • Whoo後天氣丹套裝雙11預售額破5億 韓妝在中國又可以了?
    根據ECdataway數據威的監測,在截至10月24日的預售期內,Whoo後品牌共關聯了305場直播,135位主播。在此期間,Whoo後83%的預售額都由直播間引導完成。其中,薇婭在10月20日晚的單場直播,就為Whoo後貢獻了超7成預售額。   但是,不同於其他大牌在直播間推廣旗下多款產品,Whoo後關聯的直播場次中,1/3都主攻天氣丹這一個單品。
  • 豈止於大!半畝花田一年10億的品牌增長方法論
    無獨有偶,在化妝品產業中,本土品牌半畝花田蟄伏10年,創立於2010年,直到2018年才走紅於小紅書平臺,2019年通過抖音高頻密紅人投放及信息流加持火遍全網。此前,半畝花田年銷僅有幾千萬,2019年業績同比增長了15倍後,便躋身10億級品牌大行列,是品牌史上最大的一次銷售增長。
  • 國潮滾滾壓韓流,韓妝死在沙灘上
    終端品牌企業不振,拖累了化妝品的代工商。韓國科瑪(Kolmar Korea)、科絲美詩是在韓妝OEM、ODM兩大代表性企業,一個營收跌了1.4%,一個淨利潤降了57%。往返韓國拿貨的中國本土代購更難,俞璐和好幾個國內代購交流,他們出不了國,加之國內直播賣貨興起,免稅平臺也試水線上開店,「對他們業務衝擊挺大的」。來源:科絲美詩官方微博有券商分析,2019年韓國免稅品銷售額代購規模超百億美元,超六成由中國代購貢獻,化妝品為主要品類。
  • 雅詩蘭黛業績大增/韓妝雙十一預售火熱 | C日報
    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裡,雅詩蘭黛集團核心財務數據如下:淨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35.2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也高於此前自身預期的4%~5%的增幅,剔除匯率因素以及採用新的收入確認會計準則(ASC 606)的影響,增幅高達11%,幾乎所有品類、市場及渠道都實現了增長;淨利潤同比增長17%至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27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攤薄後每股淨收益同比增長
  • 都說韓妝不行了,天氣丹、雪花秀為什麼能在雙11賣爆?
    根據ECdataway數據威的監測,在截至10月24日的預售期內,Whoo後品牌共關聯了305場直播,135位主播。在此期間,Whoo後83%的預售額都由直播間引導完成。其中,薇婭在10月20日晚的單場直播,就為Whoo後貢獻了超7成預售額。
  • 都說韓妝不行了,天氣丹、雪花秀雙11為什麼能賣這麼好?
    根據ECdataway數據威的監測,在截至10月24日的預售期內,Whoo後品牌共關聯了305場直播,135位主播。在此期間,Whoo後83%的預售額都由直播間引導完成。其中,薇婭在10月20日晚的單場直播,就為Whoo後貢獻了超7成預售額。
  • 中國姑娘為何拋棄韓妝?代購熄火,免稅店冷清,韓妝生意遭遇重擊
    更重要的是,在2015年和2016年達到在華銷售業績巔峰後,這兩年韓妝企業業績下滑。許多消費者拋棄了原來青睞的韓妝產品,張萌和王雨這樣的後來者都沒趕上做韓妝代購的好時候。2015年,韓國化妝品出口額達到24.5億美元,是2010年出口額的3.5倍,其中,對華出口額翻倍,佔比高達70%。那一年,韓國第二大化妝品集團LG生活健康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00%;受中國市場業績影響,韓國第一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收入上漲44.4%,還入選福布斯全球百強創新企業。
  • 素野:一個年銷10億護膚品牌的雲集崛起路
    創立了「素野」品牌的雲集創始人兼CEO肖尚略。從主打面膜到覆蓋多品類,從「淘品牌」起步到在社交電商獲得爆發式成長,素野十年磨一劍,成長為年銷售10億元的護膚品牌。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網民達4.57億,其中網購用戶1.61億人,同比增長48.6%,網購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應用。此外,網上支付和網銀也以45.8%和48.2%的年增長率,遠超其他應用。此前專注香水並目睹市場蓬勃而起的肖尚略,決心切入面膜賽道,創辦「素野」。於是,一頭連接瑩特麗這樣的優質供應鏈,另一頭連結屏幕前的用戶,素野逐漸在淘寶上站穩腳跟。
  • 10款超人氣日本零食大盤點,不知道你都吃過哪幾款呢?
    時光荏苒,又過了一年,還記得去年年初時,小瑤給大家盤點過的零食分享嗎。那麼到了2020年的頭一天,小瑤今天同樣也要來一波零食總結(畢竟美食天地大~)沒錯,那麼今天的主題相信你們看到標題就知道了,下面小瑤小編就給你們盤點一下10款在日本超人氣的零食大盤點,不知道你們都吃過哪幾款呢?我覺得全吃過的絕對是吃貨,哈哈~白色戀人 白巧克力夾心餅乾白色戀人的餅乾可以說是在日本餅乾零食中最火的一款了。
  • 盤點10年來韓國最牛10部電影,不止《寄生蟲》,每一部都值得欣賞
    這屆奧斯卡,最矚目的當屬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幾乎橫掃,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等多項大獎。今天我們就來盤點10年來韓國最牛10部電影,不止《寄生蟲》,每一部都值得欣賞!《共同警備區》豆瓣評分8.7《共同警備區》是樸贊鬱導演,在2000年執導的作品。
  • 年銷12億包!1元錢的小魚乾被他賣上市,營收近10億!
    每個品牌背後,都有一段動人心弦地故事。他曾是個窮小子,但懷揣夢想的他走了出去,300元起家,保持著一顆不甘貧窮的進取之心,用30年的時間不斷突圍自己;10月22日晚,華文食品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6.94億元,同比增長4.17%;淨利潤約8466萬元,同比增長7.53%;基本每股收益0.2352元,同比增長7.54%。11月3日,華文食品收盤漲2.25%,報15.43元/股,市值61.72億元。按此計算,創始人周勁松夫婦持股44.2%,目前身價已超27億。
  • 韓妝能在中國重回巔峰嗎?
    2014年,韓國化妝品出口額達到19.2億美元,進口額則為16.9億美元,首次實現了化妝品貿易順差。其中,對中國出口額達6億美元,佔總出口額的31%,位居第一,同比增幅達89%。自此,中國正式成為韓妝最大的進口國。 隨後,中國市場上韓國化妝品份額不斷擴大。
  • 年銷14億瓶,銷售額破100億,牛欄山為什麼這麼牛?
    出人意料,中國市場第三家年銷售額突破100億的白酒企業,居然是一家民營企業,它的名字是牛欄山。因為牛欄山的白酒在2019年賣出了14億瓶,銷售額突破了100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把牛欄山一年賣出的酒瓶連起來,可以繞地球6圈左右。
  • 在中國運作十年不接地氣的韓妝SKINFOOD面臨破產?沒了它,你還有什麼選擇
    不過就在10月8日,SKINFOOD表示「因現金流動性大的債務,以暫時的債務確保流動性困難和調整債務,儘快恢復企業經營這才是符合債權人等所有人的利益,並進行申請了企業回生程序。」 如果SKINFOOD真倒閉了,學生黨們也別太傷心,因為還有悅詩風吟、伊蒂之屋、THE FACE SHOP……這樣的韓妝平價品牌。
  • 2015年票房超過10億的電影盤點(圖)
    在前11個月當中,單月票房最高的當屬7月,達到了空前的55.05億。其次則是剛剛過去的10月,單月票房總額42.11億。第三為4月,最終數字為41.07億。  按照今年的數據,截止目前,位列今年票房前十位的影片有7部超過了10億票房。其中《捉妖記》和《速度與激情7》超過了24億。
  • 全網銷售額超2.67億!德施曼連續5年蟬聯雙11全網智能鎖銷冠
    其中,智能鎖行業領軍品牌德施曼在整個雙 11 大促期間依舊成績斐然,創下總銷售額破2. 67 億,德施曼貓眼安防智能鎖Q5M單品銷售額破 8000 萬等 15 項最高記錄,連續 5 年蟬聯雙 11 全網智能鎖銷冠。
  • 去韓國不買這10大包包品牌你就OUT啦!
    點擊上面藍色字「helloyuyougou」加關注,yoyo每天都跟你聊購物&育兒經喔!yoyo點評:個人收的是卡其色!yoyo點評:粉嫩的顏色總是讓人很心水,波浪邊邊的剪裁更是可愛滿滿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