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記者盤點了法國10大化妝品企業,發現法國的化妝品產業是真的很牛,並提出了化妝品全球四強「歐美日韓」應該更名「法美日韓」才合理。
那麼,法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化妝品王國嗎?
而美國的10大化妝品企業規模情況:
法國10大化妝品企業有9家比中國第一更大;而美國10大化妝品企業,就沒有化妝品業務年銷售規模小於100億元的!而且,美國有2家企業的化妝品業務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
No.1:寶潔
化妝品年銷售額:181億美元(2016財年)
說起美國第一的化妝品企業,自從全球第一日化集團寶潔宣布將旗下40餘品牌出售給法國科蒂集團後,記者曾一度以為它美國第一的位置會被取代超越,畢竟,彩妝基本全賣了,護膚只剩下玉蘭油和SK-II。
直到後來收購案達成,品觀君才敢肯定寶潔仍然是美國第一化妝品企業。最新財報顯示,2016財年寶潔美妝業務總銷售額為181億美元(約合1243億元人民幣,按最新匯率折算,下同)。而出售給科蒂集團的那部分業務,大概年銷售規模在40億美元左右。而按照寶潔最新一季度財報的數據,其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也就是說,目前寶潔的化妝品業務年銷售規模在140億美元(961億元人民幣)左右。可見,洗護髮等個人護理業務在寶潔是有多強。
值得一提的是,寶潔如果加上其餘業務板塊,年銷售額可是超過600億美元(4120億元人民幣)。能抵倆歐萊雅集團呢!
No.2:雅詩蘭黛
化妝品年銷售額:112.6億美元(2016財年)
僅次於寶潔的美國第二大化妝品企業雅詩蘭黛,在2016財年(截至2016年6月30日)實現了112.6億美元(773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雅詩蘭黛同時是全球最大的高端化妝品集團,旗下品牌幾乎全是高端、超高端品牌。
不像寶潔,雅詩蘭黛的業務更為聚焦,主要是護膚品、彩妝、香水和洗髮水等美妝業務,雅詩蘭黛、倩碧、湯姆福特、海藍之謎等大牌早已暢銷全球。
值得注意的是,雅詩蘭黛與寶潔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小。2016年下半年,雅詩蘭黛斥資14億美元收購彩妝品牌TooFaced,僅一個月之前還宣布以2億美元收購高端彩妝品牌Becca。外部品牌的併入將進一步提升雅詩蘭黛集團的銷售規模。
No.3:強生
化妝品年銷售額:55.7億美元(2015年)
或許你也想不到,美國的第3大化妝品企業是強生。在我們的印象中,強生是一家醫藥巨頭,似乎只是順帶著有一些化妝品品牌。但可以負責任地說,除去強生美肌、強生嬰兒等品牌外,露得清、Aveeno、李施德林等個人護理品牌都是強生家的。在中國市場,強生也收購了大寶、噯呵等不少品牌。
同時,強生是2015年全球十大化妝品企業中唯一一家主要經營藥品和醫療器械用品的公司,由此成為藥企中做化妝品業務最成功的。2015年,強生公司整體銷售額從上年同期的743億美元跌至700億美元,個人消費品業務從上年同期的144.9億美元跌至135億美元(927億元人民幣),化妝品業務則較上年同期的60億美元跌至55.7億美元(382.5億元人民幣)。2016年上半年,強生個人消費品業務繼續業績下滑,下滑幅度達3.8%,而這可能與爽身粉事件有關。
即便如此,強生仍然是美國第三大化妝品企業。
No.4:L Brands
化妝品年銷售額:46億美元(2015年)
提及LBrands這個名字,你一定蒙圈了!這是啥企業,居然能排到美國第五,而且46億美元(316億元人民幣)的銷售規模跟同時期的愛茉莉太平洋都不差多少了!
然後品觀君告訴你,L Brands是內衣品牌維密的母公司,你一定更蒙圈了!什麼?維密居然還賣化妝品?還賣出這麼大規模?
財報顯示,2015財年(截至2016年1月30日),維密品牌銷售額為76.7億美元(約合526.7億元人民幣),其中維密的化妝品業務銷售額為1億美元(約6.9億元人民幣)。
維密的母公司LBrands可不止維密這一個品牌在做化妝品業務。這家1963年成立的公司2015年一年能獲得121.5億美元(約834.5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旗下除了維密品牌外,還有年銷售額達到35.9億美元的身體護理品牌Bath&BodyWorks,是北美最暢銷的沐浴類品牌,甚至是最大的沐浴類品牌。
雖然2015年L Brands比雅芳的銷售規模稍小,但按照雅芳2016年的業績表現,品觀君猜測,LBrands才是當前美國第4大化妝品公司。接下來我們說道說道。
No.5:雅芳
化妝品年銷售額:52億美元(2015年)
雖然近年來遭遇了重大的發展問題,但是2015年雅芳仍然是美國第4大化妝品企業,同時也是全球前10化妝品企業,並且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化妝品直銷企業。在最新的《財富》美國500強企業中,雅芳上榜並排在第370位。
在2015財年,雅芳實現了超過70億美元(48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其中美妝業務銷售額約為52億美元(35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17.5%。在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雅芳業績繼續下滑,同比下滑幅度分別達到16%和17%;第三季度止住了業績大出血,僅下滑了1.9%,且實現了扭虧為盈,不過這還是受匯率波動的影響。照這下滑趨勢,LBrands肯定要超越雅芳了。
而且,從2017年1月開始,雅芳總部從美國搬到英國(北美業務已經獨立,且規模不算大),我們還能把雅芳算作美國化妝品企業嗎?這麼說來,放這裡排名好像都不合適了。不過,至少2016它還是在美國的,而我們大致是按照2016年的數據來排的嘛。
No.6:玫琳凱
化妝品年銷售額:40億美元(2015年)
美國的直銷行業是真的很牛X,尤其是在化妝品行業。在美國前10的化妝品企業中,至少有4家是幹直銷的。這個我們下面接著談。
年銷售額達40億美元(274億元人民幣)的玫琳凱就是其中之一。隨著雅芳搬到英國,玫琳凱未來就是美國直銷化妝品企業的老大了。據悉,玫琳凱創立於1963年,業務遍及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萬名銷售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玫琳凱最大的市場並不在美國本土,而在中國。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納稅6.88億元;《2015年中國直銷企業業績報告》顯示,玫琳凱2015年業績已達123.6億元,比2014年的103億增長了20多億。
雖然玫琳凱與雅芳一樣帶有保健品業務,但是它的香氛、彩妝和護膚品才是核心品類。由此,玫琳凱也是中國化妝品市場一個隱藏的巨頭。
No.7:高露潔-棕欖
化妝品年銷售額:32億美元(2015年)
2015財年全球營收額高達160.34億美元(1101億元人民幣)的高露潔-棕欖公司,絕對是全球牙膏行業的霸主,因為高露潔是全球銷售規模最大的牙膏品牌。2015財年,高露潔個人護理業務佔比達到20%,亦即個人護理業務銷售額高達32億美元(219億元)。
如果我們加上現在在中國被納入化妝品管理的牙膏,那高露潔的化妝品銷售額可就高了。要知道,口腔護理業務在高露潔佔比高達47%。不過,為了公平,寶潔不算這一板塊,高露潔我們也不算。
No.8:露華濃
化妝品年銷售額:30億美元(2016年估算)
提及露華濃,這家創立於1932年的美國化妝品企業最為行業人熟知的是它敗退了中國市場和它平價好用的唇膏。事實上,露華濃按現在的規模,足以躋身美國前10。
2016年,露華濃宣布斥資8.7億美元收購同為美國老牌化妝品企業的伊莉莎白雅頓。2015年,露華濃銷售額為19.143億美元,伊莉莎白雅頓2016財年則營收9.7億美元。
雖然兩家公司分別面臨著業績下滑的危機,但是收購完成後,露華濃公司預計將能達到30億美元(206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額。
實際上,即便收購不能完成,露華濃憑藉約20億美元(137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規模,也能排在美國前10之列。
No.9:安利
化妝品年銷售額:21.3億美元(2015年)
作為一家非上市直銷公司,安利的銷售數據並不好找。但是數據顯示,安利是2015年美國第30大的非上市公司,業務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比如在中國,安利是直銷、推銷、種草的代名詞。
據了解,2015年安利公司全球營業額達到95億美元(652億元人民幣),其中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銷售數量達到2.16億個,年銷售額達21.3億美元(146億元人民幣)。
安利旗下的化妝品主要為護膚品牌雅姿和身體護理品牌Satinique。僅僅靠這兩個品牌能做到如此高的銷售業績,也是十分難得。公開數據顯示,在中國,安利2015年的銷售業績高達近270億元人民幣,在直銷行業排名第二。當然,這裡面主要還是以營養保健品為主。
No.10:GUTHY-RENKER
化妝品年銷售額:17億美元(2015年)
排到本榜單的最後一名,我們發現它居然又是一家直銷公司——Guthy-Renker。這家創立於1988年的美國企業,主要業務是美容化妝品。
從Guthy-Renker的官網我們看到,去年中旬被歐萊雅集團宣布擬以12億美元收購的ITCosmetics就是Guthy-Renker公司旗下的。這筆收購是歐萊雅8年來金額之最。
2016年3月,雀巢皮膚健康公司與Guthy-Renker公司成立非處方祛痘合資企業,一家以咖啡豆聞名的公司也加入抗痘的領域。知道麼,雀巢同時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看來Guthy-Renker跟歐萊雅之間應該有很硬的關係。
Guthy-Renker旗下還擁有Meaningful Beauty、Crepe Erase、PerriconeMD等品牌。《女裝日報》的數據顯示,這些美容化妝品品牌在2015年為Guthy-Renker貢獻了17億美元(116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
前10沒有一個化妝品年銷售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的。由此看來,中國跟法國差距不是一個歐萊雅,跟美國差距那也不止一個寶潔和雅詩蘭黛。
(來源:品觀網 作者: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