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牛10大化妝品企業排行 竟沒有年銷<100億的

2021-01-13 聯商網linkshop

前一陣子,記者盤點了法國10大化妝品企業,發現法國的化妝品產業是真的很牛,並提出了化妝品全球四強「歐美日韓」應該更名「法美日韓」才合理。

那麼,法國是全球最強大的化妝品王國嗎?

而美國的10大化妝品企業規模情況:

法國10大化妝品企業有9家比中國第一更大;而美國10大化妝品企業,就沒有化妝品業務年銷售規模小於100億元的!而且,美國有2家企業的化妝品業務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

No.1:寶潔

化妝品年銷售額:181億美元(2016財年)

說起美國第一的化妝品企業,自從全球第一日化集團寶潔宣布將旗下40餘品牌出售給法國科蒂集團後,記者曾一度以為它美國第一的位置會被取代超越,畢竟,彩妝基本全賣了,護膚只剩下玉蘭油和SK-II。

直到後來收購案達成,品觀君才敢肯定寶潔仍然是美國第一化妝品企業。最新財報顯示,2016財年寶潔美妝業務總銷售額為181億美元(約合1243億元人民幣,按最新匯率折算,下同)。而出售給科蒂集團的那部分業務,大概年銷售規模在40億美元左右。而按照寶潔最新一季度財報的數據,其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也就是說,目前寶潔的化妝品業務年銷售規模在140億美元(961億元人民幣)左右。可見,洗護髮等個人護理業務在寶潔是有多強。

值得一提的是,寶潔如果加上其餘業務板塊,年銷售額可是超過600億美元(4120億元人民幣)。能抵倆歐萊雅集團呢!

No.2:雅詩蘭黛

化妝品年銷售額:112.6億美元(2016財年)

僅次於寶潔的美國第二大化妝品企業雅詩蘭黛,在2016財年(截至2016年6月30日)實現了112.6億美元(773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雅詩蘭黛同時是全球最大的高端化妝品集團,旗下品牌幾乎全是高端、超高端品牌。

不像寶潔,雅詩蘭黛的業務更為聚焦,主要是護膚品、彩妝、香水和洗髮水等美妝業務,雅詩蘭黛、倩碧、湯姆福特、海藍之謎等大牌早已暢銷全球。

值得注意的是,雅詩蘭黛與寶潔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小。2016年下半年,雅詩蘭黛斥資14億美元收購彩妝品牌TooFaced,僅一個月之前還宣布以2億美元收購高端彩妝品牌Becca。外部品牌的併入將進一步提升雅詩蘭黛集團的銷售規模。

No.3:強生

化妝品年銷售額:55.7億美元(2015年)

或許你也想不到,美國的第3大化妝品企業是強生。在我們的印象中,強生是一家醫藥巨頭,似乎只是順帶著有一些化妝品品牌。但可以負責任地說,除去強生美肌、強生嬰兒等品牌外,露得清、Aveeno、李施德林等個人護理品牌都是強生家的。在中國市場,強生也收購了大寶、噯呵等不少品牌。

同時,強生是2015年全球十大化妝品企業中唯一一家主要經營藥品和醫療器械用品的公司,由此成為藥企中做化妝品業務最成功的。2015年,強生公司整體銷售額從上年同期的743億美元跌至700億美元,個人消費品業務從上年同期的144.9億美元跌至135億美元(927億元人民幣),化妝品業務則較上年同期的60億美元跌至55.7億美元(382.5億元人民幣)。2016年上半年,強生個人消費品業務繼續業績下滑,下滑幅度達3.8%,而這可能與爽身粉事件有關。

即便如此,強生仍然是美國第三大化妝品企業。

No.4:L Brands

化妝品年銷售額:46億美元(2015年)

提及LBrands這個名字,你一定蒙圈了!這是啥企業,居然能排到美國第五,而且46億美元(316億元人民幣)的銷售規模跟同時期的愛茉莉太平洋都不差多少了!

然後品觀君告訴你,L Brands是內衣品牌維密的母公司,你一定更蒙圈了!什麼?維密居然還賣化妝品?還賣出這麼大規模?

財報顯示,2015財年(截至2016年1月30日),維密品牌銷售額為76.7億美元(約合526.7億元人民幣),其中維密的化妝品業務銷售額為1億美元(約6.9億元人民幣)。

維密的母公司LBrands可不止維密這一個品牌在做化妝品業務。這家1963年成立的公司2015年一年能獲得121.5億美元(約834.5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旗下除了維密品牌外,還有年銷售額達到35.9億美元的身體護理品牌Bath&BodyWorks,是北美最暢銷的沐浴類品牌,甚至是最大的沐浴類品牌。

雖然2015年L Brands比雅芳的銷售規模稍小,但按照雅芳2016年的業績表現,品觀君猜測,LBrands才是當前美國第4大化妝品公司。接下來我們說道說道。

No.5:雅芳

化妝品年銷售額:52億美元(2015年)

雖然近年來遭遇了重大的發展問題,但是2015年雅芳仍然是美國第4大化妝品企業,同時也是全球前10化妝品企業,並且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化妝品直銷企業。在最新的《財富》美國500強企業中,雅芳上榜並排在第370位。

在2015財年,雅芳實現了超過70億美元(48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其中美妝業務銷售額約為52億美元(35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17.5%。在2016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雅芳業績繼續下滑,同比下滑幅度分別達到16%和17%;第三季度止住了業績大出血,僅下滑了1.9%,且實現了扭虧為盈,不過這還是受匯率波動的影響。照這下滑趨勢,LBrands肯定要超越雅芳了。

而且,從2017年1月開始,雅芳總部從美國搬到英國(北美業務已經獨立,且規模不算大),我們還能把雅芳算作美國化妝品企業嗎?這麼說來,放這裡排名好像都不合適了。不過,至少2016它還是在美國的,而我們大致是按照2016年的數據來排的嘛。

No.6:玫琳凱

化妝品年銷售額:40億美元(2015年)

美國的直銷行業是真的很牛X,尤其是在化妝品行業。在美國前10的化妝品企業中,至少有4家是幹直銷的。這個我們下面接著談。

年銷售額達40億美元(274億元人民幣)的玫琳凱就是其中之一。隨著雅芳搬到英國,玫琳凱未來就是美國直銷化妝品企業的老大了。據悉,玫琳凱創立於1963年,業務遍及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萬名銷售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玫琳凱最大的市場並不在美國本土,而在中國。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納稅6.88億元;《2015年中國直銷企業業績報告》顯示,玫琳凱2015年業績已達123.6億元,比2014年的103億增長了20多億。

雖然玫琳凱與雅芳一樣帶有保健品業務,但是它的香氛、彩妝和護膚品才是核心品類。由此,玫琳凱也是中國化妝品市場一個隱藏的巨頭。

No.7:高露潔-棕欖

化妝品年銷售額:32億美元(2015年)

2015財年全球營收額高達160.34億美元(1101億元人民幣)的高露潔-棕欖公司,絕對是全球牙膏行業的霸主,因為高露潔是全球銷售規模最大的牙膏品牌。2015財年,高露潔個人護理業務佔比達到20%,亦即個人護理業務銷售額高達32億美元(219億元)。

如果我們加上現在在中國被納入化妝品管理的牙膏,那高露潔的化妝品銷售額可就高了。要知道,口腔護理業務在高露潔佔比高達47%。不過,為了公平,寶潔不算這一板塊,高露潔我們也不算。

No.8:露華濃

化妝品年銷售額:30億美元(2016年估算)

提及露華濃,這家創立於1932年的美國化妝品企業最為行業人熟知的是它敗退了中國市場和它平價好用的唇膏。事實上,露華濃按現在的規模,足以躋身美國前10。

2016年,露華濃宣布斥資8.7億美元收購同為美國老牌化妝品企業的伊莉莎白雅頓。2015年,露華濃銷售額為19.143億美元,伊莉莎白雅頓2016財年則營收9.7億美元。

雖然兩家公司分別面臨著業績下滑的危機,但是收購完成後,露華濃公司預計將能達到30億美元(206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額。

實際上,即便收購不能完成,露華濃憑藉約20億美元(137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規模,也能排在美國前10之列。

No.9:安利

化妝品年銷售額:21.3億美元(2015年)

作為一家非上市直銷公司,安利的銷售數據並不好找。但是數據顯示,安利是2015年美國第30大的非上市公司,業務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比如在中國,安利是直銷、推銷、種草的代名詞。

據了解,2015年安利公司全球營業額達到95億美元(652億元人民幣),其中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銷售數量達到2.16億個,年銷售額達21.3億美元(146億元人民幣)。

安利旗下的化妝品主要為護膚品牌雅姿和身體護理品牌Satinique。僅僅靠這兩個品牌能做到如此高的銷售業績,也是十分難得。公開數據顯示,在中國,安利2015年的銷售業績高達近270億元人民幣,在直銷行業排名第二。當然,這裡面主要還是以營養保健品為主。

No.10:GUTHY-RENKER

化妝品年銷售額:17億美元(2015年)

排到本榜單的最後一名,我們發現它居然又是一家直銷公司——Guthy-Renker。這家創立於1988年的美國企業,主要業務是美容化妝品。

從Guthy-Renker的官網我們看到,去年中旬被歐萊雅集團宣布擬以12億美元收購的ITCosmetics就是Guthy-Renker公司旗下的。這筆收購是歐萊雅8年來金額之最。

2016年3月,雀巢皮膚健康公司與Guthy-Renker公司成立非處方祛痘合資企業,一家以咖啡豆聞名的公司也加入抗痘的領域。知道麼,雀巢同時是全球最大的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看來Guthy-Renker跟歐萊雅之間應該有很硬的關係。

Guthy-Renker旗下還擁有Meaningful Beauty、Crepe Erase、PerriconeMD等品牌。《女裝日報》的數據顯示,這些美容化妝品品牌在2015年為Guthy-Renker貢獻了17億美元(116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

前10沒有一個化妝品年銷售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的。由此看來,中國跟法國差距不是一個歐萊雅,跟美國差距那也不止一個寶潔和雅詩蘭黛。

(來源:品觀網 作者:龔雲)

相關焦點

  • 盤點10大在華最牛韓妝品牌 哪幾個年銷超10億
    韓國很多品牌在中國市場都做得不錯,甚至比其在韓國本土市場做得體量還大,咱們幹嘛要買幾張機票跑去韓國買?最牛的、最大的韓國品牌都來中國了,有的甚至在中國市場混跡多年。可在中國市場上混得風生水起的韓國品牌到底有哪些呢?在中國百貨做得最好的韓國品牌是雪花秀嗎?在CS渠道混得最開的韓國品牌又是誰?最大的專營店品牌又是誰?
  • 揭秘|是什麼造成維多利亞的秘密年銷820億/不賣化妝品的假象
    財報顯示,2015財年(截至 2016年 1月 30日),維密品牌銷售額為76.7億美元(約合518.9億人民幣),其中維密的化妝品業務銷售額為1億美元(約6.7億人民幣),只佔了總銷售額的1.3%,看來賣內衣還是維密的主要業務。 品觀君有點失望,這麼大點體量,就比村口的張屠夫他媳婦兒開化妝品店賺得多點吧!
  • 年銷14億瓶,銷售額破100億,牛欄山為什麼這麼牛?
    出人意料,中國市場第三家年銷售額突破100億的白酒企業,居然是一家民營企業,它的名字是牛欄山。因為牛欄山的白酒在2019年賣出了14億瓶,銷售額突破了100億元。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把牛欄山一年賣出的酒瓶連起來,可以繞地球6圈左右。
  • 2020化妝品行業分類排行
    ELIXIR 怡麗絲爾2019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零售額2992億元,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妝品由日常消費品正在轉變為生活必需品。然而,這些只是我們所看見的部分消費,還有許多通過代購渠道進行的交易,卻是沒有被統計在內的。 市場潛力無限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化妝品行業市場零售額高達2992億元,較2018年相比,增長率為12.6%,預計2020年我國市場規模達4352.36億元。雖然疫情給化妝品行業帶來短暫的衝擊,但長期來看化妝品行業仍會迎來一個持續性增長。
  • 2020年全球TOP化妝品配方師排行公布!中國入榜!
    2020年全球TOP化妝品配方師排行名單正式出爐!黃丹以資深的配方經歷與千萬級的配方價值位列全球TOP化妝品配方師榜單第3位,成為首名進入該排行榜前三甲的中國配方師。   2003年進入全球最大的日化企業 P&G擔任P&G Asia microbiologist & Asia Beauty Care Supplier Quality Auditor
  • 法國化妝品2019年對華出口激增48%,中國成第四大出口國
    據法國海關2月7日公布的數據,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妝出口國之一,2019年法國美容品的出口額突破150億歐元大關,達15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87.8億元),同比增加9%,已連續超過10年實現增長。 目前,法國美容品出口額在全球市場所佔份額為23%。
  • 臺灣行丨1家臺灣美妝平臺年銷16億 秘密是1300萬人?
    有這樣擁有1300萬人酷愛著的企業嗎? 你別說,我們還真在臺灣找到了一家這樣的化妝品企業。 它是創立於2006年的86小鋪,它的LINE(可以理解成外國微信)粉絲團人數超1300萬,另外它的臉書(Facebook)粉絲團人數達124萬。
  • 揭秘|你知道日本四大化妝品企業都是誰嗎
    ——「你再猜猜……」談及日本化妝品,其在技術和質量上從來都沒有輸給歐美大牌,在中國市場中也一直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但是,我們真的了解來自這些來自東洋島國的企業嗎?日本最大的化妝品企業真的是資生堂嗎?日本第二的化妝品企業又是誰?日本日化企業的規模到底有多大?他們在中國有怎樣的市場份額佔比?除了做化妝品他們還有別的什麼業務?
  • 牛!排行世界500強
    營收380.12億美元 排行世界500強第329位 8月10日,《財富》公布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青山控股集團以380.12億美元營業收入位列榜單第329位,較去年上升32位。
  • 權威:2020年度全球最具價值100大品牌榜,美國最厲害
    國際品牌諮詢機構Interbrand發布2020年全球品牌100強榜單(Best Global Brands 2020),蘋果蟬聯榜首,品牌價值達323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9%。  2020年全球100大品牌價值總計達2.3365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9%,百強榜的門檻是44.81億美元。今年新上榜的品牌包括:Instagram(19位),YouTube(30位)和Zoom(100位)。特斯拉則重新回到了百強榜,名列第40位。
  • 牛!90後賣家兩年做到年銷2億,毛利率達40%
    90後賣家年銷兩億,毛利率約40%2020年接近尾聲,雖然問題不斷,但許多賣家確實賺得盆滿缽滿。年底算下利潤,不少賣家志得意滿,忍不住曬了一下收成。然後,煩惱就來了。切記以後不在PYQ裝X了,低調沉穩,不炫富、不曬房、不曬車,悶聲發大財,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騷擾,這才是最舒服的節奏。」另一位賣家深有同感:「非常認同!上次發條圈,馬上就有十多年沒見的同學來借錢了……」那麼,亞馬遜賣家有多賺錢?一位賣家講述了自己的業內見聞:一位90後賣家,高中畢業,早些時候在華強北做檔口。
  • 5年助推50個億級新品牌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助力化妝品國貨品牌崛起
    (攝影:安舜) 陳秋還透露,未來兩年拼多多將紮根中國化妝品產業帶,培育50個億級化妝品新品牌,其中10個10億級化妝品新一線品牌,更好滿足國民的消費需求,讓每個國民都擁有『美』好生活。」隨著新品牌計劃實施,拼多多正成為中國化妝品國貨新品牌發源地。
  • 韓國最大化妝品企業關閉900家賣場,僅保留10家
    全球疫情「風卷而來」,導致韓國化妝品行業整體低迷。因為人們減少外出活動並佩戴口罩,化妝品銷量出現大幅度下降,韓國最大的化妝品企業關閉900多家賣場,僅保留10家線下直營的品牌集合店。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據歐睿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4,996.37億美元,自2014年起呈緩慢增長趨勢。世界規模基數最大的化妝品市場是美國,2019年其市場規模達到928.53億美元,較我國多34.28%,佔全球市場的18.58%。
  • 化妝品行業專題報告:國產香化如何打造百年企業
    美妝消費擴容升級,成就化妝品賽道高景氣內需硬核驅動,國內美妝增速為全球增速兩倍以上。全球美容及個人護理行業零售額從 2004 年的 2845 億 美元增長至 2019 年的近五千億美元,複合增速為 4.77%;而中國美容及個人護理行業零售額由 2004年千億級增長至 2019 年的 4777 億元,複合增速達 10.1%。
  • 彩妝「難產」背後,G20化妝品企業們正在經歷哪些難題?
    2017年,丸美通過控股廣州戀火,對經營10年之久的韓妝品牌戀火實現了曲線併購。2019年7月,丸美上市,開啟企業發展新紀元,同期,丸美正式實現了對戀火100%控股。一直以來,丸美以眼部護理著稱。在其化妝品業務版圖中,彩妝一直是一塊短板。在2018年3月招股計劃中,丸美擬募集資金5.84億元,其中2.5億元用於「彩妝產品生產建設項目」。
  • 總銷售額110億!中國化妝品電商店鋪100強首次放榜
    總銷售額110億!、2019年10月—2020年9月,化妝品報的10餘名記者,對電商平臺上的第三方商家、美妝類目的供應商以及行業專家進行了採訪調研,形式包括登門拜訪、電話或郵件採訪,以此來了解電商頭部店鋪的發展現狀。
  • 從「蛋糕臉」到「修復面膜」 美國化妝品市場泡沫的破裂
    事實上,很少有企業家能像卡坦那樣牢牢把握住美國美容市場的脈搏。在過去的七年中,卡坦白手起家打造了一家價值超10億美元的化妝品公司,Huda beauty。過去的她推崇一種濃妝豔抹的「蛋糕臉」妝容,也曾被《時代雜誌》選為2017年「網際網路上最有影響力的25人」之一,被《福布斯》列為「最富有的自製女性」之一和「三大美麗影響者」之一。而如今,這位36歲的女企業家轉向了護膚品行業,這反映出人們開始擔心一度繁榮的美國美妝市場泡沫是否已經破裂。
  • 不扒不知道 原來這9大歐洲化妝品牌在中國這麼牛
    2014年幹得還算漂亮,2015年更狠;根據維恩諮詢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天貓美妝旗艦店半年銷售額排行中,施華蔻官方旗艦店排名第6,半年銷售額達到4693萬元。在2015年6月淘寶、天貓洗髮護髮品牌銷售額排行中,施華蔻以917萬元位列榜首,成為當月最暢銷的洗髮水品牌,足見施華蔻在線上銷售中很有兩把刷子。
  • 15個特證化妝品被禁產禁銷 櫻奈兒防曬霜仍有多個商家在售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關於撤銷部分承諾制延續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批件的公告》(2020年第131號)稱,產品名為「寶芙煥白柔滑潔容霜」(批准文號:國妝特字G20151784)等15個特殊用途化妝品,存在不符合產品安全性相關規定要求等違法違規情形,現依法予以撤銷批准文號。
  • 韓國化妝品出口65.2億美元!中國、美國、日本是最大買家?
    王爺說財經導讀: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化妝品出口國,韓國化妝品出口佔據韓國出口的主要項目之一!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化妝品出口達到65.2億美元,而進口跌到12.5萬億美元,最終貿易順差52.7億美元,連續8年實現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