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最火的綜藝,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了。
三十位平均年齡30+的,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姐姐,把自己的過往成就先放一邊,站在了大眾印象中只屬於二十多歲年輕小姑娘的女團舞臺上,單是這一節目模式設定,就已足夠吸睛。而且,這三十位姐姐也都不是沒有作品和閱歷的女童鞋,每個人深挖一下,都有許多小作文可以寫,比如說已經五十歲的鍾麗緹。
對於鍾麗緹,現在很多的話題點在於她的身材以及和張倫碩的姐弟戀,其實呀,鍾姐姐魅力的主要來源,還是在她的作品,《人魚傳說》中的美人魚小美,至今都還是許多人心頭的硃砂痣。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角色以外,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胡軍版《天龍八部》中鍾麗緹飾演的,美麗又狠辣的馬夫人康敏。
在一場百花會中,康敏愛上了喬峰,但喬峰卻並未把她放在眼裡,並且數次拒絕她,自恃美貌出眾的康敏吃了閉門羹,心裡就恨上了喬峰,幾次三番用計把喬峰往絕路上逼,最終結果雖然不是百分百如她所願,卻也讓喬峰聲名受損脫離丐幫。
康敏對喬峰,有多愛倒不見得,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得不到就毀滅」,即我喜歡你,我想了許多辦法去靠近你,但你從始至終都不回應我,或者回應與我的想法背道而馳,既然你讓我這麼痛苦,那我也要想方設法地讓你日子不好過。
這種心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將它稱為執迷型愛戀,並與老搭檔影視編劇克雷格·巴克共同撰寫了暢銷書《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以下簡稱《執迷》),詳細講解了執迷型愛戀的特徵、什麼類型的人容易成為執迷愛戀者的目標,以及當我們陷入這種心態中之後,如何從中掙脫出來。
蘇珊·福沃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國際上享譽盛名的心理專家,也是暢銷書作家,作品常年榮登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在豆瓣上,她所撰寫的書籍,評分也多在八分以上,深受心理學愛好者和被心理問題所困擾的讀者的喜愛。
在《執迷》一書中,蘇珊·福沃德為讀者講述了大量的真實案例,很容易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感,自覺地把自己或者身邊人代入到某些故事當中去,從而更好地領會並應用書中內容。
不止於此,在推薦序中心理諮詢師周麗瑗也說了,難能可貴的點在於,蘇珊·福沃德在《執迷》中,還分享了很多問題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這在很多其他的心理書籍中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涉及到職業機密。
以上文所說的康敏為例子。
康敏過於執迷的性格,其實在她小時候就初顯端倪了。
在康敏七歲那一年,康父答應過年時給她一套新衣,為此康敏從八月時就開始期盼,結果家裡突遭變故,康父沒有辦法兌現自己的承諾,康敏心裡很不痛快,偏巧康敏又發現隔壁小姑娘穿了一身新衣,就更加不痛快了,大年三十的晚上翻到人家家裡,把小姑娘的衣服全都剪成了碎條條。
金庸先生行文何其巧妙,通過這樣一件小事情,就讓康敏之後的所作所為都有了跡象可尋。
後來在與段正淳的交往中,康敏對段正淳提起過這件事,她說剪碎了別人的新衣服,比她自己穿新衣服還要痛快。她還說,我要叫你明白我的脾氣,從小就是這樣,要是有一件物事我日思夜想,得不到手,偏偏旁人運氣好得到了,那麼我說什麼也得毀了這件物事。
蘇珊·福沃德在《執迷》中寫到:「作為成年人,執迷戀人遭到「目標的拒絕時,他們已經沒法「就事論事」的對待了,那是揭開了他們童年的傷疤。」
康敏之所以如此絕情地對喬峰,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童年時期家境的貧寒,這讓她很難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久而久之康敏對物品的執迷就到達了一種近乎病態的程度,而長大之後呢,美貌她所向披靡輕易得到想要之物的法寶,可是,喬峰卻對她的美貌視而不見,這擊垮了康敏的自尊,也讓她想起了童年時物物難得的窘迫,所以,她不想讓喬峰好過。
其實對於康敏來說,喬峰的分量與小時候那件衣服是等同的,她所執迷的點不在人,在物,在她以為靠美貌就能得到的所有物品,她只是忽略了喬峰的個體獨特性。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怪你過分美麗》中的林湘,性格與康敏是有點類似的,為了讓已經不愛她的羅風回心轉意,林湘放棄過生命,為難過莫向晚,耍過大牌脾氣。
在如何對待「喜歡的人」這件事上,林湘與康敏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只是康敏傷害的是他人,林湘傷害最多的是自己。
林湘之所以如此,也多多少少與她的父親有關。
《執迷》中蘇珊·福沃德說:「大部分執迷者成長於不健康的家庭,他們小時候經常感覺自己沒人愛,沒人要,沒人關心,或者被父母拋棄。可想而知,這種反反覆覆的被拒絕的感受勢必會讓孩子對愛更加渴求。」
每次,林湘的父親給她打電話,話題總是只有打錢,除此之外再無幾句多餘的話語,從這幾個電話裡就可以看出,林湘其實是很少得到父親發自肺腑的父愛的,從小缺少父愛的她渴望得到男人的愛。
羅風戲裡戲外都是林湘付出過真心的戀人,她極度地希望一直擁有他,在留住羅風這件事情上,生命和事業都得靠邊站。而且就算是要結束這段感情,也不能由羅風提出,這就是她為什麼屢次三番因為羅風做出諸多不理智事情的源頭。
毀了自己,也毀了他人,這大概就是多數執迷型性格的人的最終結果。
千萬不要以為康敏和林湘這類型的性格,只是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現實中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的,去各大視頻網站上看看情感頻道就能知道了,《執迷》中所有的案例,也大多來自於作者蘇珊·福沃德的身邊人。
那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執迷型性格,如果是的話又如何克服呢?
要想判斷性格中有沒有執迷的成分在,蘇珊·福沃德在引言中就總結出了四個特徵,如下:
·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戀人,或想要得到的那個人。
·對執迷的對象有著難以滿足的渴望,
·已被對方明確拒絕,或者得不到:要麼身體上得不到,要麼精神上得不到。
·被拒絕或者得不到之後,自己的行為開始失常。
基本上,康敏和林湘都把這四個特徵佔全了。
關於如何克服,蘇珊·福沃德也給出了五個方法。
一是制定治癒課程。就像去醫院治療身體疾病一樣,執迷也是可以通過一些練習和技巧治癒的,比如說寫日記,任何形式的日記都可以,並通過日記了解自己的問題,把情緒宣洩出來。
二是關閉「執迷系統」,「執迷系統」由想法、感受、行為三部分構成。
行為系統是最容易被識別的,也是最需要關閉的,可以在日記本中寫下自己的行為,然後對照《執迷》一書中列出的一些執迷行為,給自己的行為劃出底線,超出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
關閉感受和想法系統,則可以通過多接觸人群、朋友、還有新事物,培養一種興趣愛好,給想法貼標籤,設置時限等方式實現。
三是正確評估戀情。對感情有所執迷的人來說,TA其實是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或者想法是不對的,是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傷害的,不過沒關係,蘇珊·福沃德在《執迷》中很貼心地位讀者列出了一個核查清單,按照清單上的內容去對比自己的戀情,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執不執迷。
知道自己的狀況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當然會很難,但再難的改變也要比為了一個人喪失自我容易,你可以悲傷,只要悲傷過後懂得擦乾眼淚就可以。
四是把執迷斬草除根,而這根源,大多在於童年,此章的內容正是解決康敏和林湘問題的良方。
要解決童年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直面童年,以及童年裡的傷害,因為只有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不然連問題都不知道又談何解決?其次試著與父母溝通,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最後把父母從自己的戀情中剝離開來,認識到能夠治癒自己童年傷痛的是自己,而不是戀人。
五是找到真正的愛情。何為真正的愛情呢?通過《執迷》我們可以知道,真正的愛情就是讓雙方都舒服的親密關係,蘇珊·福沃德又說過:「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真諦在於:雙方要共同探索和發現彼此。」
所以,不妨用一種開放且樂觀的心態去看待愛情,不管是自己,還是對方,大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然獨立,就有喜好和憎惡,如果拼盡全力也做不到讓TA喜歡的地步,那不如停下來歇一歇,歇好之後再去尋找與自己各方面都契合的那一個人。
事實上,以康敏和林湘的資質來說,她們本是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的。
康敏的丈夫馬大元是副幫主,地位和威望都並不低,性格又敦厚,康敏只要把各種心思收一收,她想要的基本都可以得到。
林湘呢,按照劇中的人物設定,她是有天賦和觀眾緣的,如果把放在愛情上的心思和腦子多分幾點給事業,即使做不到功成名就,至少也是能夠做到一段時間裡的名利雙收的。
可惜,她們的童年造就了她們執迷的性格,讓她們把原本已經擁有的又都全部失去了。不過,這也許就是文藝作品的意義所在吧,用虛擬的人物告訴現實的我們某些人生的道理,讓我們不至於走上與她們相同的路。
《詩經·衛風》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故事,名字叫《氓》,說的是一個女孩子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一個男子,誰料這個男子婚前婚後態度大變樣,完全不把女孩子多年的辛勤付出放在心上,甚至對女孩施暴,女孩在日復一日的受苦中逐漸看清了男孩了本質,繼而頭也不回地就離開了。
你看,千年之前的古人都可以做到如此灑脫,擁有更多自由和選擇權的我們,又何必非要強求一個人來愛自己,以至於達到康敏或者林湘的程度呢?
愛情應該是美好的,是我比一顆心你也會比一顆心的有來有往,而不是某一個人死纏爛打的獨角戲。
再往大一點說,生命中的任何一種關係,都應該是舒適的,沒有強求,也沒有被迫。
如何正確地愛與被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能力,那如何才能學會這種能力,蘇珊·福沃德的《執迷》會告訴你答案。
文 / 桔小書
步履不停 | 認認真真讀書,迷迷糊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