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刺兒」(ID:haozhugongshe),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周矗
編輯 | 楊晶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結束了,但觀眾卻開始「傷心」了。
因為支撐很多社畜熬過一周的,就是每周三晚上播出的《脫口秀大會》。
下個周三,他們看不到羅永浩的《真還傳》,聽不到王勉的「社恐之歌」,看不到楊笠吐槽「直男」,也磕不到「雪國列車」CP的「新糖」了。
四年來,《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終於在2020年成功「出圈」,登上「夏日頂流」。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藝恩視頻智庫數據顯示,截止9月21日,《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億,遠超上兩季節目表現,獲得了觀眾極大觀看熱情。決賽當晚,更是在全網收穫44個熱搜。
在火熱背後,是脫口秀「新人」創造的一個個奇蹟,是對婚姻、原生家庭、中年危機等社會議題的關切,是脫口秀行業在喜劇形式上的成熟與爆發。
這個夏天,《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誕生了很多新的偶像,爆發出了諸多新梗和話題,也成功地讓脫口秀的「血液」翻滾了起來。
《脫口秀大會》,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新的「精神良藥」。
王勉沒想到,那把吉他會陪著他成為了第三季的冠軍。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前兩季舞臺上的他,更像一個樂器,一次唱了開場,一次唱了結尾。
在決賽上唱最後一首歌時,他說「老師,音樂」,然後自己應了一聲「好的」,或許就是對自己「樂器」身份的調侃。
這一季,他連搭檔都沒了。那把讓他又愛又恨的吉他,反而成了他的能量來源。
在「逃避之歌」中,他突然把雙手鬆開,大喊「我不想彈吉他",而場上吉他的聲音卻依然響起。
圖源:笑果工廠
那一場,他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李誕說這是本季節目裡最「炸」的表演,因為王勉不再是那個彬彬有禮的「布魯斯·班納博士」,他把基因裡的綠巨人「放」了出來。
從網際網路的「飯圈亂象」,再到茶水間的「塑料同事」,他搜集著生活中的一處處小怨念,把他們寫成歌,譜成曲,藉助音樂的節奏集中釋放出來。
決賽上,大張偉發現臺下有兩個女孩,雙手合十,像看偶像一般虔誠的看著王勉,這是很難在搞笑藝人身上看到的光。
那一刻,「王勉」兩個字,已經不再是一把樂器了。
當「表達」的成本越來越高,無數人在王勉的身上找到了一種莫名的」爽感」。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楊笠沒想到,她在脫口秀裡的一句調侃,竟然被打上了「攻擊男性」的標籤。
一句「為什麼男人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成為了網絡新梗。即使楊笠寫這句話的初衷只是好笑,但不妨礙它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病毒式傳播」。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不出所料地,一些反對的聲音傳來。在教授儲殷等部分網友看來,楊笠的段子成為了對男性的冒犯。
在這些言論下,網友繼續刷的還是那句「為什麼男人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
微博網友@蕭如瑟甚至結合《信條》,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楊笠可能是一個從未來返回的逆行人,在我的時間流向裡看來,她先對空氣開槍,然後紛紛有人從遠處跳過來接子彈。
從段子變成網絡流行梗,透露出的正是脫口秀舞臺上女性視角的稀缺。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很多女性其實不擅長表達情緒,甚至都不會意識到男性的盲目自信是一種問題。這句話的精巧之處在於,它可以適用於任何場景,而且只要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真的是這麼回事。」性別議題研究者陳麻薯說。
楊笠的段子不是為攻擊而生。只不過,她會從女性視角出發,去平等地審視這個世界,把那些「發生傾斜」的瞬間記錄下來。如果有人攻擊她,她不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的冒犯,反而會成為下一次表演的素材。
在「非黑即白」的網際網路慣性思維下,楊笠的「一笑而過」顯得更加珍貴。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做了三年《脫口秀大會》的製片人白洪羽沒想到,竟然有人會磕脫口秀演員的CP。「說實話,這不是一個常規現象,但是個有趣的現象。」
第三期節目裡,楊天真隨口問了李雪琴一句,「脫口秀演員裡有你喜歡的類型嗎?」,沒想到,李雪琴張口便答:王建國。
這成了故事的開始。隨著比賽的深入,觀眾慢慢發現,兩個人之間的CP感,不僅僅是「喪萌」而又討人稀罕的氣質,以及鐵嶺和盤錦之間的張力。
他們可以很自然地接住對方的梗。王建國說,李雪琴是他的靜香;李雪琴說宇宙的盡頭是王建國。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他們也很懂對方在想什麼。王建國被淘汰時,很多人關注的是他的技巧,只有李雪琴發現,他在袒露自己想隱藏的東西,他很棒。
在殘酷的賽制裡,孤獨的「胖虎」卻意外地找到了失落的「靜香」。無數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愛情」最質樸,最單純的樣子。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奇蹟,屬於這些新人演員。有的人第一次進入決賽,有的人第一次登上熱搜,有的人甚至是第一次登臺。
但他們一上來,就把脫口秀的「天花板」給掀了。
羅永浩的脫口秀首秀,獻給了他欠下的6個億。
他把這段經歷稱作「真還傳」。這不只是個簡單的諧音梗,在幾分鐘的段子裡,他雲淡風輕地講起了這段詭異的人生經歷。
他說,從「老羅和他的朋友們」到「交個朋友」,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很輕鬆的東西,背後都是一些殘酷的社會真相。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羅永浩是海安關注《脫口秀大會》的原因之一。在海報上看到羅永浩的那一刻,她就很好奇,直播「頻頻翻車」的羅永浩,這次是怎麼在一個脫口秀節目裡賺錢還債的,又是怎麼和後輩李誕在臺上「吵架的」。
結果,這一季看下來,她卻被羅永浩深深地圈粉了。「他在節目中所有的表達,都是服務於真實的情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綜藝咖。他在決賽中的這段脫口秀,其實就是想告訴我們,老羅還在,還挺得住。」
關注生活,關注社會議題,是《脫口秀大會》最顯著的變化。無論是老羅,還是所有的脫口秀演員,他們都是在用好笑的方式思考生活、表達生活。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脫口秀演員的段子和話題,從不是他們「異想天開」、信手拈來,而是來自於他們在生活中的觀察、感悟、理解,甚至是親身體驗。
白洪羽很喜歡的演員龐博,在淘汰賽中講過一期父子關係的段子,提到了「用點菸傳遞香火」。
節目播出後,很多觀眾會覺得笑點不突出,現場也只亮了一盞燈。但從思考的深刻性來講,白洪羽認為是非常突出的。用楊天真的話來說,這不是一個即時好笑的段子,但會讓聽過的人有很深的觸動。
圖源:新浪微博@墨水筆與橡皮擦
在審第四期片子的時候,白洪羽還發現了一個特別的彩蛋。已經離婚了的程璐和思文坐在了一起,聊起了為什麼會分開這件事。
彼時,社交網絡上已經出現了各種聲音,有猜測,有懷疑,甚至有謾罵。雖然白洪羽早知道會有這個環節,但當他看到兩個人真的坐在一起時,依然覺得十分觸動。
圖源:新浪微博@微博綜藝
在這樣一個極端的人生階段中,兩個人還是像以前一樣相互關心,相互體諒。兩個人的梗,依然可以戳中對方的笑點。
曾經,他們給公眾呈現的是一種全新的婚姻狀態,現在,他們又呈現出了一種全新的「離婚狀態」。
審過片後,白洪羽罕見地發了一條朋友圈,寫下了羅素的一句話: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看完之後你不會覺得,離婚對雙方傷害特別大。你會發自內心的覺得。兩個人彼此之間有一種靈魂上的默契,你會深深地祝福他們,希望他們過得很好。我覺得這是一對把脫口秀精神深入骨髓的脫口秀演員,讓我非常敬佩。」
圖源:笑果工廠
所謂脫口秀精神,白洪羽認為,就是獨立思考過後,勇於面對現實的勇氣和灑脫。在臺上,他們敢把自己的「傷口」剝開,面對一切,笑對一些,解構一切。
節目播出之前,很多人認為命運多舛的脫口秀行業是不是撐不下去了。而在第三季開場,李誕自己就先把所有的風波都調侃了一遍,三分自嘲,三分無奈,四分惹人憐愛。
在「回老家=沒出息」的想法根深蒂固時,北大畢業的李雪琴,卻大膽地說起自己離開了北京,回老家鐵嶺的人生選擇。在別人眼裡,放棄了北京似乎就像放棄了吳亦凡,但在李雪琴的眼中,王建國才是宇宙的盡頭。
圖源:笑果工廠
當王建國在臺上說,成功靠的不是人脈,而是能力時,彈幕上飄出了一大堆「你不也是靠李誕」的言論。沒想到,下一秒王建國就把槍口對準了自己,大喊:「有人說我靠李誕,你說我們這麼好的朋友,也不能因為他紅了就把他拋棄了!」
圖源:笑果工廠
他們似乎在告訴大家,他們經歷過普通人的一切煩惱。但是,這些不愉快的故事依然可以被「加工」成段子,在臺上笑著講出來。說破無毒,那些偏見、挫折、失敗,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
有人在脫口秀裡聽到了浪漫,有人在脫口秀裡聽到了勇氣;有人在脫口秀裡懷念曾經幼稚的自己,有人在脫口秀裡原諒了曾經懦弱的自己。
在脫口秀的世界裡,生活沒有那麼多得與失,一切皆是創作的觸角。
海安發現,隨著《脫口秀大會》的播出,身邊很多「外貌協會」的女孩子,理想型逐漸變成了王建國、呼蘭、楊蒙恩、何廣智。
同事聚餐裡,大家一遍遍地刷著「雪國列車」CP的「糖;在微信群裡,大家喜歡用楊笠的段子進行群內接龍,像是一種神奇的儀式;每當一個節目裡出現「諧音梗」,彈幕裡都會整整齊齊地飄上一句」建國,這盛世如你所願「。
「《脫口秀大會》讓我發現,會講笑話的人竟然這麼有魅力。他們的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可愛。這種可愛,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外貌」,海安說。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這距離「脫口秀」首次進入國人視野,已經過去了八年。
2012年開播的《今晚80後脫口秀》,被視為國內最早的美式脫口秀節目。那段時間,一身西裝革履的「小王爺」王自健站在舞臺上,和觀眾講著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好玩的段子。當時還叫作蛋蛋、建國的李誕、王建國經常出現在王自健的段子裡。
在節目的籤約儀式上,王自健後面的版面上寫的是:開啟華人喜劇新篇章。不過,隨著節目收視率逐漸走低,招商情況逐漸下滑,這段篇章在2017年戛然而止。
圖源:搜狐
同年,《吐槽大會》開播。節目的slogan叫作「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一群明星坐在臺上,被其他的明星和脫口秀演員揭短、吐槽,然後笑一笑。慢慢地,觀眾們被這種新奇的形式吸引,李誕、池子、張紹成為了新的「喜劇鐵三角」。
隨後,更加回歸脫口秀本身的《脫口秀大會》開播,不過卻沒有收穫《吐槽大會》同樣的熱度。很多觀眾打開節目,發現這檔節目並不是吐槽明星的,講段子的都是素人。
圖源:百度百科
到了第三季,白洪羽和導演團隊也很苦惱,節目的切入點應該是什麼,脫口秀未來的路又會是什麼?經過反覆討論,最後把重點放在了關照社會情緒上。
多年的專注有了結果。截止第九期,《脫口秀大會》微博熱搜總數達到95個,選手相關微博熱搜達到64個,頻登高位。其中TOP3佔20%,TOP10佔32%,衍生子話題151個,總閱讀量83.5億+。
同時,脫口秀也正在逐漸「破圈」。除了線上熱度的持續發酵,線下脫口秀也開始一票難求。甚至有很多圈外的明星,都會申請來線下聽脫口秀,甚至上臺來講一段。
對於2020年夏天的「脫口秀現象」,白洪羽認為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和」。其中既有脫口秀文化和觀眾的同步成長,又有新人的湧現和賽制的加持。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更重要的,是脫口秀文化本身在內核上,就是年輕的。
在常年對網際網路的觀察中,白洪羽和團隊發現,年輕用戶對表達真實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恰好是脫口秀演員的底層能力。
「脫口秀表演,除了讓好段子好笑,還有如何更容易讓大家接受?那麼它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要認可他講出來的東西,所以才要表達。如果你把它放到反方立場,脫口秀就不成立了。」
在決賽環節,王勉、王建國、呼蘭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放棄了「講道理」。呼蘭回顧了自己艱難的一季,王勉唱出了對「名氣」的看法,王建國甚至坦言自己「創作枯竭」,講了自己寫多了的段子。
這可能不是他們最搞笑的一次,但一定是他們最真誠的一次。
圖源:新浪微博@脫口秀大會官微
思考和表達,是脫口秀與「講笑話」之間最大的區別,脫口秀更加關照現實生活和社會情緒,用幽默的方式為大眾帶來思考。同時,這也是《脫口秀大會》與其他語言類節目最大的區別。
「從脫口秀的引進到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始終對這種文化是抱有信心的。不謙虛的說,我覺得它會是一個持續性的文化風口。」白洪羽說。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落幕,即是終點,也是脫口秀「國民化」的起點。年末,騰訊視頻還將推出《脫口秀反跨年》,讓脫口秀加入「跨年」的儀式感。而脫口秀文化將會繼續「乘風」,從2020駛向未來,駛進更多需要快樂的人心中。
生活就是最好的脫口秀,The Show must go on。
圖源:騰訊視頻截圖
(文中海安、陳麻薯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