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賽先生。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
「世界讀書日」的意思就是全世界的人都要在這一天讀書嗎?
哈哈,小小賽,你這樣理解倒也沒有錯,但是不夠全面,來看看你能不能理解「世界讀書日」設立的主旨宣言。
(向上滑動啟閱)
世界讀書日: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這好像電視裡演的結婚誓詞啊。
小小賽沒少看電視劇吧?這段宣言是為了呼籲人們享受閱讀,尊重大師,保護智慧財產權。
我記住了。那為什麼要把「世界讀書日」設在每年的4月23日呢?
說到「世界讀書日」的來歷,要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國王首次設立的「西班牙自由節」並把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為這個節日的慶祝日,這也是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讀書節」。
塞萬提斯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1930年「西班牙自由節」的慶祝活動移到了4月23日――塞萬提斯的忌日,碰巧這一天也是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一個名叫「聖喬治節」的大眾節日。傳說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從那以後,每到這一天,加泰隆尼亞的女人們就會向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西班牙聖喬治節 圖片來源:「西班牙大米良」新浪博客
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以及各國多位文學家的生日。基於這些原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5年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
莎士比亞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麼多故事,最初的「世界讀書日」原來跟塞萬提斯有關係。我知道他,媽媽給我講過他寫的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故事,堂吉訶德還有個僕人叫桑丘,桑丘騎著一頭小毛驢。
動畫片《堂吉訶德》劇照 圖片來源:電影網
小小賽你真棒,等以後你認識了更多的字,學會了查字典,就可以自己去讀《堂吉訶德》和其他的經典名著了。
是現在看電視和上網也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為什麼一定要去自己讀書呢?
的確,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很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但是閱讀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別人轉述的,或者網絡傳播的,是經過第三者選擇的,與原作品想表達的可能存在差異。另外,讀書的過程,也在培養自身的氣質和思考能力,它們將令你受用終身。自如閱讀就好比讓我們長了千裡眼順風耳,穿越古今,遊遍天下,神交智者……
享受「喜閱」童年 圖片來源:睿智教育
哇,聽起來真的好美妙啊,我都等不及要快快長大,看好多好多的書。
小小賽還是個心急的小朋友呢。讀書可不是只有長大了才能做的事,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從小就要養成,這樣它才會成為陪伴你成長的一個好朋友,帶你了解自然,認識世界,學到好多好多你之前不知道的知識和本領。
嗯嗯,我明白了。
在世界讀書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是要給你介紹幾本經典的自然博物名著,雖然你現在還不能看懂它們,但是也要了解它們在博物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推薦的就是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
這個我知道,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老師們經常在講解中提到達爾文。
沒錯,《物種起源》還提出了自然選擇、遺傳變異、生存鬥爭的學說與思想。它是達爾文在「貝格爾號」艦上進行了五年的航海考查之後完成的,1859年首次出版。這本書不僅帶來了生物科學的根本變革,而且使人們的世界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達爾文偉大的航行 圖片來源:科學博客
第二本推薦的是被譽為「生物地理學之父」的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的著作《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華萊士在馬來群島進行了長達8年的科學考察後,又花了6年時間才完成這部自然科學史上不朽的名著。
華萊士 圖片來源:科學博客
哇,這本書總共用了14年的時間才完成啊,真是不容易。
是啊,在這部遊記體的科學考察紀實裡,華萊士用生動樸實的語言詳詳細細記錄了他觀察到的島國世界,客觀又真實。
第三本書推薦的是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的《植物學通信》。這部寫於盧梭晚年的作品名義上是寫給一個5歲小女孩的,所以它的語言通俗又優美,就像一門遠程植物學實驗課。盧梭老師在書裡把各種植物講解得既清晰又有趣。
盧梭 圖片來源:搜狐網
我也好想上盧梭老師的實驗課啊。
好啊,可以讓爸爸媽媽把盧梭老師要講的內容轉述給你,你肯定可以聽懂的。好了,現在我們推薦最後一本傳世巨著,它就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一共有十卷本,兩三百萬字。
哇,兩三百萬字那要看多久才能看完啊?
是啊,它確實是好長啊,所以,《昆蟲記》至今出版了五十多個版本,但很多版本都是節選本或改寫本。法布爾在書中用故事來呈現昆蟲的世界,詳細描述了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婚嫁與死亡的過程,他還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對生命的尊重都寫進了書中。《昆蟲記》的節選本在我國還被作為配合小學語文教材的同步閱讀圖書。
另外,在此也想向家長朋友們建議,想要讓孩子熱愛大自然,並且喜歡上閱讀,父母家長們要先做一名對大自然充滿好奇的讀者;想要為孩子展開一幅自然畫卷,首先要將山川湖海植於自己心中。
我以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書裡探秘大自然了。
沒錯,推廣家庭親子閱讀同樣也是世界讀書日設立的目的之一。把閱讀作為家庭生活的基本方式,把交流閱讀體會作為茶餘飯後的經常話題,用閱讀來傳遞良好的家風家教,才能給孩子們帶來真正的「喜閱」童年。
嗯,我也想要一個「喜閱」的童年。賽先生謝謝您,我這就告訴爸爸媽媽,和我一起開始我們的閱讀時光!
珍惜親子閱讀時光
圖片來源:搜狐網
參考資料:
1、《「世界讀書日」的來歷》 人民網
2、《「世界讀書日」丨享受閱讀,尊重知識》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3、《這是一份關於博物與科學的書單,送給熱愛生活與探索的你》 騰訊網
4、《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 豆瓣讀書
5、《〈物種起源〉,你讀哪個版本?》 中國科學報
6、《昆蟲記》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史衛靜(北京自然博物館志願者)
音頻錄製:白宇、白涵月
責任編輯:鄭鈺
排版編輯:付琦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